2019年分析中药新药临床试验相关问题并总结精品物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按注册分类分为11类,新药按物质
基础不同分为中药复方制剂、有效部 位制剂、有效成分制剂三大类
不同的物质基础,中医理论对其支持作 用程度不同,需要通过临床研究中回答 的问题也不同,因此其临床设计思路不 同
17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二、不同分类与临床设计
复方制剂:
中医理论指导下组方和应用; 多数原方或处方中药味有临床应用历史; 用药方案已初步确定; 对处方的耐受性已有一定认识; 对一些现代医学疾病的认识需进一步深化
述;处方中药味的论述; 3、临床应用经验的论述:处方来源及演变、
剂型、给药方式、疗程、所治病证的情 况、各种标准、效果
14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一、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问题: 1、不重视中医理论研究: 表现为:不提供中医理论论述;或提供的资料
表明中医理论不支持其立题 2、理法方药不一致 表现为:病机与治法不符;治法与处方组成不
果----优效性试验。如: 安慰剂对照的有效性试验 优于阳性对照药的有效性试验 目的:结论应说明试验药物是否优于对照药
42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二、关于有效性
(2)两种治疗效果的差异不超过预先设定 的范围----等效性试验。如:
仿制药时证明两者具有相同的效果 证明疫苗生产过程中批间的一致性
但一些情况下,相同的治疗方案并不意味着对 疗效评价的影响相同,如降糖药、降压药等, 因为其用药的个体化要求,建议以对病情的控 制作为可比性考虑的因素
49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二、关于有效性
3、疗程确定不合理: 表现: 1、未考虑疾病的发展规律,不能排除疾病
自愈的影响 2、只考虑疾病,不考虑试验目的
和不相关的症状改善
2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三、符合中医特点的疗效评价
-----对于一些目前不能治愈的疾病,观察 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是非常有意义的, 也是中医疗效特点之一。 1、采用公认的QOL量表 2、结合中医治疗疾病特点
24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关于试验目的
二、关于有效性 三、关于安全性
25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关于试验目的
1、试验目的不明确。 2、未按不同的临床定位设计不同的
方案
26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关于试验目的
1、各试验的目的不明确 目前临床常见试验有: (1)耐受性试验 (2)探索性试验 (3)确证性试验 (4)特殊规定的试验
27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关于试验目的
!不同的试验应有不同的目 的,因而有不同的设计
28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关于试验目的
2、未按不同的临床定位设计试验
中药新药可根据开发目的(临床定位)分 为:
针对病因和发病机理的治疗用药; 针对主要替代指标的治疗药; 缓解症状用药; 辅助用药; 增效、减毒药等
(2)正式试验前,曾对10例病人进行了预试验, 给服XXXX丸,未加用他巴唑,部分受试者服 药一、二周T3、T4无变化因此不愿继续用药 完成试验,提示XXXX丸临床起效较慢,因此, 从受试者依从性角度考虑,试验组采用合并用 药;
37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关于试验目的
(3)他巴唑治疗甲亢存在量效关系,剂量不足 不能有效控制病情,因此,从伦理学角度考虑, 对照组用全量他巴唑;
40
关于有效性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1、未按确定的目的进行设计 2、基线可比性方面 3、疗程确定不合理 4、病例选择方面 5、疗效判断方面 6、对照药选择
41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二、关于有效性
1、不根据确定的目的进行设计
怎样说明药物有效? 有以下三种方式: (1)说明一种治疗的效果优于另一种治疗的效
6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一、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能提供什么?
对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 医
临床实践经验


对药性、处方认识
……
适应症 初步效应 剂量给药方案
7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一、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因此,中医理论指导下开发的新药: 其非临床研究和早期的临床研究部分地
被中医理论所代替; 其效应特点、评价标准均应体现中药特
1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一、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进行理论研究的目的 1、用中医理论阐明立题依据、处方合理性; 2、说明对于临床前有效性的支持 3、提供临床设计中所需的信息
13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一、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基本内容: 1、用中医理论对所治疾病的病因病机进行
论述; 2、根据病因病机所确定的治法与处方的论
31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关于试验目的
辅助用药的设计 考虑要点: 1、明确用药目标; 2、明确基础治疗目标;
32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关于试验目的
举例说明----一个设计的失败之处 试验目的:观察XXXX丸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阴 虚火旺证候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治疗组:XXXX丸,口服每次4克,每日3 次;
Ⅳ期
扩大
临床运用
3
前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应符合临床研究的一 般原则
中药新药有其特点,决定了临床设计上
有特别需要关注的地方
4
前言
中药新药临床为什么会有特殊考虑?
1、有中医理论的指导
2、中药物质基础复杂
5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一、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二、不同分类与临床设计 三、符合中医特点的疗效评价
以现代医学疾病为研究对象者; 仍需要足够样本量,以观察群体、长期
用药的安全性。
10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一、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 哪些属于中医理论指导的新药?






有效成 分制剂

位 制



11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一、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因此,对于中医复方制剂----
认真进行针对该适应症病因病机、 治法、处方、药味的中医理论研究, 并清晰地阐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 义
符。 3、对处方论述不考虑其综合功效 表现:仅是单味药物的功效堆砌
15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一、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小结 1、中医理论研究对于研发中药新药有重要
意义 2、临床设计时需考虑中医理论和人用经验
提供的信息 3、应重视理论研究及文献资料的撰写
16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二、不同分类与临床设计
43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二、关于有效性
(3)证明新的治疗方法效果不低于一个现 有的治疗方法,其结果在预先设定的范 围内----非劣性试验。如:
当安慰剂对照不符合伦理学要求时,可 通过与已上市药的非劣性比较,来建立 新药的有效性;
说明一个药物在具有更好的耐受性的同 时,疗效不低于其他药物
44
二、关于有效性
2、基线可比性问题--重要的因素未考虑 (1)病情:在未以病情分层随机的情况下,
有时会出现。 特殊的情况是:某些反映病情的指标以
均数来进行两组比较时,常不能反映其 实际情况,建议可用分组的计数资料比 较,如血脂、血压等
48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二、关于有效性
(2)合并治疗:
在设计 阶段,合并治疗常设计为两组均用相 同的合并治疗方案。
基本不能用中医理论指导用药; 一般无临床用药经验; 对用法用量、耐受性无认识; 从研究的目的看,在于增强作用强度,集中作
用靶点,因此,有必要明确该物质在体内的吸 收、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
20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二、不同分类与临床设计
临床研究需要回答:
1、复方制剂:验证中医理论指导的临床疗效 和安全性 2、有效部位制剂:人体耐受性;剂量研究; 有效性的探索和确证;安全性 3、有效成分制剂:人体吸收、分布、代谢、 排泄规律;耐受性;剂量研究;有效性的探索 和确证;安全性;必要时进行药物相互作用研 究等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二、关于有效性
目前的问题: ?在设计方案时不知道将进行的是哪一类
型的试验 ?临床试验未按设计类型完成 ?等效性或非劣性试验设计时因为阳性对
照药缺乏历史数据而遇到困难
45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二、关于有效性
?按优效性试验进行设计,未得出最后的 结果。如:与对照组比较,P>0.05,得 出与对照药疗效相似的错误结论
29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关于试验目的
怎么确定? ----根据中医理论和人用经验; ----根据非临床研究结果; ----根据二期临床研究结果; ----甚至开发者的意愿
30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关于试验目的
例如:中医治疗糖尿病这一适应 症可以有以下定位:
降糖药 缓解症状药 针对并发症的药物

8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一、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但是:对于中药新药
三因制宜 对群体用药的有效性认识不够



随证加减
对长期运用的安全性认识不够

传统理论
对现代疾病认识有待深化
9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一、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
因此,虽然有中医理论指导: 仍需要必要的临床前研究,尤其是安全
性评估; 仍需要临床研究以验证其疗效,尤其是
病情为轻度、中度的患者,加服他巴唑, 每次5mg,每日3次;
病情为重度的患者,加服他巴唑要问题及分析
一、关于试验目的
对照组:XXXX丸安慰剂,口服每次4 克,每日3次;
病情为轻度、中度的患者,口服他 巴唑,每次10mg,每日3次;
病情为重度的患者,口服他巴唑, 每次15mg,每日3次;
18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二、不同分类与临床设计
有效部位制剂:
多数来源于中医理论,但一般经特殊工 艺提取富集了某类物质;
大部分无临床应用经验; 对剂量、给药方案等均较少认识; 对毒性的认识已不能用其来源的传统药
材来推论
19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二、不同分类与临床设计
有效成分制剂:
经特殊工艺提取富集了某种单体成分,纯度高 于90%;
主要内容
前言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临床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临床报告中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结语
1
前言
中药新药研究的基本过程
中医理论 必要的临床前研究
临床研究 Ⅰ期 Ⅱ期 Ⅲ期
上市 Ⅳ期
2
前言
Ⅰ期
药代 耐受性
适应症、剂量、
临 床
Ⅱ期
探索
治疗方案、初步效应 ……


Ⅲ期
确证 随机对照盲法重复
21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二、不同分类与临床设计
中药新药二期临床 1、探索什么? ----根据需要进行探索 例如:适应症,剂量,初步效应,给药方
案…… 2、怎么探索? ----可以设计多个临床试验
22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的特点
三、符合中医特点的疗效评价
治疗目的:阴平阳秘,使患者以享天年。 重视症状疗效观察:包括与疾病相关的
一、关于试验目的
评价者的疑问: 在两组基础有效治疗不一致的情况下(即
基线不可比),加载中药治疗,不能评 价中药的疗效
36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关于试验目的
‫ ﭻ‬研究者的想法:
(1)一般来说,中药作用缓慢,而甲亢患者如 不能及时控制病情,易发生甲亢危象,危及生 命安全,因此,从临床用药安全性角度考虑, 试验组采用合并用药;
?应进行非劣性设计的试验按优效性设计, 如改剂型品种;
‫ ﺦ‬其结果是回答不了想要回答的问题
46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二、关于有效性
呼吁: 1、有效性是药品的生命,应重视中药新药
的有效性研究; 2、科学设计,为注册提供充分的有效性依
据; 3、按设计完成试验,不要局限于最低病例
数。
47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4)他巴唑治疗甲亢,只要按规定用足剂量, “据文献检索,其有效率几乎都在90%以上”, “如试验组采用他巴唑全剂量加XXXX丸,那 么所留下的可反映XXXX丸效应的空间几乎就 没有了”,因此,从体现受试药的效应考虑, 试验组用半量他巴唑加受试药物;
(5)“他巴唑耗用量减少是本项目试验中评价 受试药的一个效应指标”。
34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关于试验目的
疗程为3个月。 在试验期间,当症状减轻或消失,体 重逐渐恢复,心率减慢至80次/分左右, T3、T4 检查在正常范围以内,开始他巴 唑减量,每4周左右递减他巴唑5 mg,保 持患者的甲状腺功能稳定在正常状态, 逐步过度到维持阶段。
35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38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关于试验目的
审评人员的疑问: 1、半量的他巴唑对患者的疗效怎样?---无
试验前的评价与筛选; 2、文献报道该剂量(半量)对部分患者是
有效的; 3、该试验也不能说明此中药能在多大程度
上减少他巴唑的用量。
39
临床设计中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关于试验目的
!因此,不同的临床定位, 应用不同的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