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原理与技术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图3.30 左边的活塞只允许气体A通过,右边的 活塞只允许气体B通过,通过把两个活塞移动到一起, 由气体A和B组成的混合物就可逆地被分离成纯净的 气体A和气体B。
49
图3.30热力学理想分离系统模型.
50
➢理想气体混合物分离的理论功:
Wi / mm Tm[(ma / mm )Ra ln(Pm / P1a ) (mb / mm )Rb ln(Pm / P1b )]
140.4

239.8
359.1
8
3. 简单林德-汉普逊系统
图3.2 林德-汉普逊系统.
9
图3.3 林德-汉普逊循环的T-S图
10

➢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除压缩机外的所有设备,下得到: (
0 (m mf )h1 mf h f mh2
.
mf
.
m
y h1 h2 h1 hf
(3.33)
➢容器的熵变为:
Sc


77.93Rc
D3
(T
3 5
Tf
3)
(3.35)
➢存在漏热: S6 S5 (mc / m6)Sc
(3.37)
➢液化率:
(Sg S5) (mc / m6)Sc y
Sg Sf
(3.39)
➢满液体部分的容积比:
Vf mf f yf
V m66 6 g / f
y
y g / f -1
(3.424)8
3.1.2 气体分离和纯化系统
1. 热力学理想分离系统
半渗透膜:该膜仅允许一种气体自由完全地通过, 而其他气体无法通过。
➢使用这种装置,气体混合时就可以获得输出功,输 入同样的功就可以把他们分开,因此,该过程是个
可逆过程。
方向启动,它仍不能传递足够的能量以获得液体
13
➢林德-汉普逊系统的耗功 :
QR w m(h2 h1)
(3.11)
➢单位质量耗功 :
w/ m T1(s1 s2 ) (h1 h2 ) (3.12)
➢单位质量的液化功:

w mf


w my

(
h1 h1

.
.
mN 2 mN 2 / m z
.
mf
.
.
mf / m
y
(3.30)
(3.31)
37
图3.23 在液氮预冷林德-汉普逊系统中每液化单位质 量氢所需氮的蒸发率与液氮槽温度的关系.
38
14. 用于氖或氢的克劳特系统
图3.24 生产液氢或氖的 液氮预冷克劳特系统
39
15. 氦制冷的氢液化系统
m
(3.21)
22
图3.13 林德双压系统液化功
23
6. 复迭式系统
复迭式系统是预冷系统的展开,由其它制冷 系统来预冷。
优点
第一个用于生产液空的液化装置 系统的性能好 所需压力降低
缺点
系统的每一级循环都必须完全不漏,以防止流体渗 漏
24
图3.14复迭式系统
25
7. 克劳特系统
17. 西蒙氦液化系统
3
1. 基本概念
系 统
单位质量气体的压缩功 w/ m
的 性
单位质量气体液化功
w/ mf


液化率

y mf / m
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w/ m) (w/ mf ) y
(3.1)
4
循环效率FOM(热力完善度): 通常以理想循 环所需的最小功与实际循环液化功比值作为 评定的标准。
图3.21混合制冷剂 液化天然气系统
33
12. 各种液化系统的性能比较
表3.3 以空气为工质,=300K,P=101.3kPa液化系统的比较
34
续上表:
35
13. 用于氖和氢的预冷林德-汉普逊系统
图3.22 适用于液化氖和氢的 液氮预冷林德-汉普逊系统
36
➢取三个换热器、液氮槽、液氢或氖的储罐和节流阀 作为分析系统,针对没有热漏的稳定流动:
和 11
简单的林德-汉普逊 循环不能用于液化氖、氢 和氦:
1. 由于这些气体的 转化温度低于环境温度, 所以无法降温启动。
2. 用林德-汉普逊 系统能够获得降温,通过 低温下节流后完全都是蒸 汽,没有气体被液化。
图3.4 用氦或氢作工作流体简单 林德-汉普逊系统的启动过程
12
图3.5 即使氢或氦的简单林德-汉普逊系统能按正确
h1 h f
(3.15) (3.16)
➢带预冷系统的最大液化率: h6 h3 y max h6 hf
(3.17)
➢假定主压缩机是可逆等温的,附加压缩机是可逆绝 热的.单位质量加工气体压缩耗功:
wi T1(S1 Sf ) (h1 hf ) wi (3.18)
h1 h3 h1 h2
y
i
h1 hf h1 hf
..
➢中间压力蒸汽流率比: i mi / m
(3.19) (3.20)
➢热力学第一定律应用于两个压缩机,单位质量气体 的压缩耗功为:
.
w
. [T1(S1 S3 ) (h1 h3 )] i[T1(S1 S2 ) (h1 h2 )]
点 1 (3.8) ) 的 压

和P1 T1 h1 hf
P2 h2 P2

➢我们无法改变环境状态,因此系统的性能取决于度压力 p2
要使液化率 y 最大,则必须使 h2最小:
,
h ( P )T T1 0
从 而 决
(
h P
)T T1
(JT
C p )T T1
0
(定了3.10)
41
氢液化器中正-仲氦转换
氢可能存在两种不同的状态:正氢和仲氢
在平衡氢中正氢的浓度主要取决于氢的温度:
➢ 在常温下,平衡氢是75%正氢和25%仲氢的混合物 ➢ 在液氢的标准沸点时,氢的平衡组成几乎全部为 仲氢,占99.8%。
➢当氢气经过液化系统时,气体不可能在热交换器内
保持足够长的时间以建立起一定温度下的平衡氢组成, 结果是液氢由接近环境温度下的正仲氢组成。
(3.5)
➢. 等熵过. 程 S2 Sf
.:
Q R mT1(S2 S1) mT1(S1 Sf )
(3.6)
➢液化气体的理论最小功:
wi T 1(S1 Sf ) (h1 hf ) wi
m
mf
(3.7)
7
表3.1 液化气体的理论最小功 (初始点P=101.3kPa,T=300K)
图3.15 克劳特系统
26
图3.16 理论克劳特系统T-S图
27
➢ 取热交换器、节流阀、气液分离器作为能量分析系 统,该系统没有外部热功交换,对该系统应用热力学 第一定律:
0 (m mf )h1 mf hf mehe meh3 mh2 (3.22)
➢膨胀机的流量比率:
hf h2
)[T1(s1

s2
)

(h1

h2
)]
(3.13)
14
4. 带预冷林德-汉普逊系统
预冷林德-汉普 逊系统:
对简单林德- 汉普逊系统,当热 交换器入口温度低 于环境温度时,可 以改善简单林德- 汉普逊系统的性能 指标。
图3.6 液化率随热交换 器入口温度变化关系.
15
图3.7 预冷林德-汉普逊系统
FOM wi wi / mf w w/ mf
(3.2)

压缩机和膨胀机的绝热效率

压缩机和膨胀机的机械效率
性 能
换热器的效率

换热器和管道的压降

系统与环境的热交换
5
2. 热力学理想系统
图3.1 热力学理想液化系统. (a) T-S图,(b)系统图6 。
➢稳定物流的热力学第一定律:
16
图3.8 预冷林德-汉普逊循环的T-S图
17
➢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
0 (m mf )h1 mrha mf hf mh2 mrhd (3.14)
➢定义制冷剂的质量流率比: r mr m
➢液化率:
y h1 h2 r ha hc
h1 h f
31
10. 采用膨胀机的其它液化系统
双压克劳特:原理与林德双压系统相似。
通过节流阀的气体被压缩至高压 经过膨胀机循环气体仅压缩至中压
图3.20 双压克劳特系统
32
11. 液化系统
自动制冷复迭系统:工作时重组分先冷凝,轻组分后冷 凝的特性,将它们依次冷凝、节流、蒸发得到不同温度 级的冷量,使天然气对应组分冷凝并全部液化。
第三章 低温原理与技术
第一节 气体液化与分离 第二节 低温制冷机 第三节 低温绝热
1
3.1 气体液化与分离
3.1.1 气体液化 3.1.2 气体分离和纯化系统 3.1.3 气体的分离原理 3.1.4 变压吸附 3.1.5 空气分离系统
2
3.1.1 气体液化
1. 基本概念 2. 热力学理想系统 3. 简单林德-汉普逊系统
➢分压比=质量比:
(3.45)
Pm mmRmTm /Vm mmRm
x1
he1 h1 hf
x2
he2 h1 hf
(3.32)
44
图3.27 考林斯氦液化系统
45
17. 西蒙氦液化系统
图3.28 西蒙液化系统
46
图3.29 西蒙液化系统的T-S图
47
➢假定厚壁容器传入热量可逆,同时容器材料的比热
符合德拜表达式:
dQ mcTcdSc CcmcdTc
(3.25)
28
图3.17 克劳特循环单位质量液化功
29
8. 卡皮查系统
图3.18 卡皮查系统.
卡皮查循环:带有高效率透平
膨胀机的低压液化循环。它采用
低压力,等温节流效应及膨胀机
焓降均较小。
30
9. 海兰特系统
海兰特循环:带高压膨胀机的气体液化循环。实际上 它也是克劳特循环的一种特殊情况。
图3.19 海兰特系统
0 mN2 hc (m mf )h1 mf hf mN2 ha mh2 (3.28) ➢单位质量压缩氢或氖所对应的氮的蒸发率:
z mN2 / m
(3.29)
h2 h1 h1 hf
z
y
hc ha hc ha
➢单位质量液化氢或氖下氮的蒸发率:
42
图3.26 正仲氢转化布置
43
16. 考林斯氦液化系统
➢早期氦液化器采用液氢作为预冷剂,如带预冷林德 -汉普逊系统可以用来液化氦气。
考林斯氦液化器是克劳特系统的进一步发展具 有低温工程里程碑。
取除氦压缩机及膨胀机外的所有部件作为分析 系统,对该稳定流动系统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
y
h1 h2 h1 hf
气体名称
沸点(K)
理论最小功(kJ/kg)
氦-3
3.19
8178
氦-4
4.21
6819

20.27
12019

27.09
1335

77.36
768.1
空气
78.8
738.9
一氧化碳
81.6
768.6

87.28
478.6

90.18
635.6
甲烷
111.7
1091
乙烷
184.5
353.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丙烷
231.1
4. 带预冷林德-汉普逊系统
5. 林德双压系统 6. 复迭式系统 7. 克劳特系统
8. 卡皮查系统 9. 海兰特系统
10. 采用膨胀机的其它液化系统 11. 液化系统 12. 各种液化系统的性能比较 13. 用于氖和氢的预冷林德-汉普逊系统
14. 用于氖或氢的克劳特系统
15. 氦制冷的氢液化系统
16. 考林斯氦液化系统
m
mf
18
图3.9 液化率与极限液化率 随制冷剂流率的变化。
图3.10 带预冷林德-汉普 逊系统单位质量氮气液化19功
5. 林德双压系统
图3.11 林德双压系统
20
图3 .12 林德双压系统T-S图
21
➢ 取热交换器,两个气液分离器,二个节流阀,作为 热力分析系统,针对稳定流动,根据能量守恒原则, 可得液化率为:
Qnet Wnet

.

m(
h

v
2
/
2
gz
)

.

m(
h

v
2
/
2 gz )
(3.3)
out
in
➢通常动能和势能的变化相对于焓变而言小得多:
.
Q net
. W
net

.. ..
mh mh
out
in
(3.4)
➢理想系统时:
. ..
.
Q R wi m( hf h1 ) m( h1 hf )
氦制冷机采用改进的克劳特系统,在循环中 氦气并不被液化,但达到的温度比液氢或氖更低。
压缩氦气经液氮槽预冷,进入膨胀机膨胀产 冷降温,冷氦气返回以冷却高压的氢或氖,以使其 液化。
采用氦制冷系统与高压系统相比:
优点:
相应地降低了使用压力 缩小了压缩机的尺寸 减小了系统材料的壁厚
不足:
需用两台压缩机
40
图3.25 氦气制冷的氢液化系统
进膨胀机质量流量占总流量比例: x me / m
➢液化率:
.
m f h1 h2 h3 he
y
.
m
h1 hf
x h1 hf
(3.23) (3.24)
➢净耗功:
w m
[T1
(s1

s2
)

(h1

h2
)]

x(h3 he )
(3.26)
we me (h3 h4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