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论坛
幸福生活指南 2019年第34期
41
幸福生活指南
浅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对话理论
袁丽娜
内蒙古包头市包钢第十五中学 内蒙 包头 014010
摘 要:对话一定是有两方及以上的对象进行的,教师不可能再持一家之言,学生可以真正参与进阅读教学中,从多个版本的课标以及两个学段的要求中可以看见对于对话式阅读教学的运用形式的变化,对话主体在增加,真正形成教师、学生、编者与文本间的主客体的多重对话,在对课程标准的解读中也提到了对话理论中认为阅读活动是确立主体与客体之间互动对话和交流的关系,在运用进语文阅读教学中时,阅读和对话的关系就更加明晰,在对话中实现交流对象间的精神世界的融合与知识的生成,在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中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与表达能力,全面提升教师与学生的语文素养,以契合新课标的培养精神,推进课程改革的发展。

关键词:对话理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引言
对话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是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是众多语文教
育教学研究者探索和研究的方向,在对话式
阅读教学下成长的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培养人
才的需求。

1 初中语文对话式阅读教学存在的
问题
1.1 教师主导作用没有发挥、情感缺失
如今,教师都在尝试进行对话式阅读教
学,但往往课堂氛围热闹非凡,实际上却没
有真挚的情感投入。

首先大部分的学生在课
堂上都会积极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得
到的回答常常是照本宣科、理解比较肤浅,
没有体现学生个性化的体验,缺乏新意。


且由于许多教师是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
被动地采用对话式阅读教学,把其中的对话
简单的理解为言语上的你问我答,于是设置
许多问题一股脑的抛向学生,似乎这样做就
是所谓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着重点放在
了课堂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文本
意义的多元解读以及学生的独特体验都被忽
视了,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本末倒置,一堂课看似热闹无比,充斥着你来我往的交流,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对话教学。

1.2 教师拒绝“真正”的对话 教师认为初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不可能提出有价值的想法,与他们进行所谓的对话是在浪费时间。

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唯一的个人行动就是朗读课文,剩下的课堂时间都被教师的讲解充斥着。

教师拒绝与学生进行对话,学生与学生之家也没有对话的空间,学生与文本、同学以及自我的对话更是无从而谈了。

学生的话语权被强制剥夺,失去了自由思考和发言的机会。

对话式阅读教学这样的新式观念需要教师不断的实践和反思,在经验的总结中提升教学能力,但当教师从压根从思想上就拒绝接受这种教学观念时,阅读教学困境就找不到解决的突破口。

1.3 对话中主体性的缺失 在义务制教育中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使用统一的教材,课时安排也是一致的,考试的标准和评改依据也有统一的规定。

因此在这种应试教育的压力下,为了学生在考试中拿到高分,提高升学率,教师不得不把重心放在考试上,把自己变成了考试解读专家的发言人,所有的教学围绕考试来设计,这就造成在教学中即使教师对教学内容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能随意的提出异议,因为那是在和专家与教材编写者作对,是在和考试作对,导致最后再阅读教学的路上被逼无奈的走进迷茫的大雾。

传统的阅读教学尚且受到这样严重的影响,教师在实施对话式阅读教学时就更加受到束缚,能让教师发挥己见、机动式授课以及批判式教学的空间非常的小,潜移默化下,学生也会受到这种教学观念的消极影响,不得不接受教师的霸权式授课,承认其权威性地位,被动的接收来自教师的知识饲料,不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时间长了,学生也忽视了自己的创造能力,在这情况下还容易加剧学生学情的两极分化,少数学生获得课堂对话的绝对话语权,大部分学生只能被动的等待灌输的现象,久而久之对阅读甚至是学习失去兴趣,没有自信,开始逃避。

这样的对话式阅读教学最终会造成教师和学生双重主题的缺失。

2 对话理论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
的运用
2.1 教师与学生的平等对话
教师不能有权威性的心态,摆着高高在
上的姿态、端着架子去与学生相处,而要平
易近人的将自己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拉近,心
与心的诚挚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真诚
与和蔼,不是教师与学生而是朋友、伙伴一
般的相处。

这样的教学模式自然是对教师的
专业素养和教学理念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有先进的学习意识,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化学习,吸收最新的教育观念,加强信息储备,让自己能在境界上高于学生的基础上又与学生保持步伐的一致,让师生对话没有代沟与隔阂。

如此一来,教师进行对话式阅读教学就会事半功倍,学生也能感受到对话的乐趣,营造出和谐民主、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师生的思维都有自由发散的空间。

2.2 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积极组织对话 教师要想在阅读课堂中运用对话教学,首先要保证留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和思考的空间,问题的设置要讲究技巧,提问方式也要有选择性,提高对话教学的效度。

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必须达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对这种教学模式游刃有余,因此教师要在实践中多多反思和总结,精炼自己的教学艺术。

为了促进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完成,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对话氛围也是很重要的,比如教师可以在对话中保持微笑,不时用热情的语气点评学生,给予亲切的鼓励,满足学生的自信需要,让学生的对话欲望被激发。

语文课堂学习的主体始终是所有学生,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通过对话达成知识点学习的目的,要认真倾听学生的想法,再加以科学性的指导,比如文本中基本的字词字音、文意的解读、佳句赏析等角度都是师生可以在展开交流的环节,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创新性,让他们的思维发散、活跃起来,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得到创造力的培养。

2.3 提高专业水平 教师在对话阅读教学过程中要能找到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作为入手点,不能随心所欲的开启话题,一定要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启发和深入,同时这个话题要有穿透力,让学生的阅读达到一定的层次,不能碎片化阅读,最后涉及的问题要够广泛,学生可以各抒己见,这些要求都需要教师的专业水平达到一定的标准才能满足。

总的来说,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实施需要一位具备全面发展、基本功扎实的优秀教师,教师要有进步的意识和终身学习和理念,给学生树立学习榜样,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

3 结束语 对话型阅读教学自新课改以来就是备受关注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理念,尽管许多教师至今都对其本质和概念不熟知,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课堂上采用的许多教学方法都是属于对话式阅读教学的范畴,因此对正确运用对话式阅读教学的策略探究是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参考文献: [1]许之红.对话教学模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名师在线,2018(36):88-89. [2]梁晓翠.对话视角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8(05):37-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