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丝路能源金融中心建设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丝路能源金融中心建设研究
张文中蔡青青克蠷杨习铭
内容提要:在全球化、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背景下"能源的战略属性和政治属性不断增强"全球能源博弈日趋激烈"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一个服务于沿线国家能源金融发展的丝路能源金融中心并充分发挥其功能,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章在总结“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丝路能源金融中心必要性基础上,从政策、区位、贸易、能源及金融发展等方面对丝路能源金融中心建设进行可行性分析"明确了丝路能源金融中心“能源结算、能源衍生金融产品开发、能源定价、能源投融资及能源风险管理$的功能定位和主要任务"进而提出应从完善能源金融机构体系、丰富能源衍生金融产品、优化能源金融市场环境及提升能源和金融产业耦合度等方面建设丝路能源金融中心%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丝路能源金融中心高质量发展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30(2019)06—0035—11
作者简介:张文中,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蔡青青(通讯作者)湖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湖北咸宁437001)、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博士生(新疆乌鲁木齐830012);克蠷,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杨习铭,新疆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意味着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未来一段时期的发展方向%在2019年4月25—27日召开的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进一步明确了“一带一路”合作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思路%作为“一带”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以下简称“丝路”),应加强顶层设计,从沿线国家实际出发,以“共商、共建、共享”为价值引领,将高质量发展理念融入“丝路”建设全过程%
能源和金融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核心问题%随着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能源和金融逐步由合作走向相互融合,能源金融的发展与国家发展、能源安全、经济安全均密切相关%能源金融中心的建设和发展能够通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资本的集聚,发挥能源投融资、能源定价、能源金融产品开发和能源金融风险管理等功能,促进能源产业与金融业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进而服务于实体经济,并将上述功能辐射至周边地区。
①“丝路”沿线的中东、中亚和我国西部地区都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然而全球能源定价权却几乎由纽约和伦敦交易所垄断,这非常不利于沿线国家间能源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丝路”建设的有效推进%因此,研究“丝路能源金融中心建设”问题,对“丝路”沿线国家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能源资源开发和获取、能源定价权、能源金融市场风险规避与管理、能源效率及能源安全等问题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带一路'框架下中国一中亚一西亚经济走廊建设中的金融合作问题研究”(16BJY156)、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都市圈视角下创新要素集聚的演化机理与空间效应研究”(17YJC630191)、新疆财经大学科研创新项目““丝路”核心区金融集聚能力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XJUFE2019B004)的阶段性成果%
①雷立钧等:《关于把呼包鄂建设成为西部能源金融中心的构想》,《内蒙古日报》2011年8月26日%
•35*
新疆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一、文献回顾
所谓能源金融,是指以货币为纽带对能源资源与金融资源进行整合,实现能源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不断优化聚合,进而促进能源产业与金融业互利共赢、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金融活动。
①早在1886年,威尔士的卡迪夫就出现了世界上第一家能源交易所一一煤炭交易所,主要对煤炭交易商的交易进行管理。
②学界对“能源金融”的研究始于借助远期合约等金融工具对煤炭交易进行市场运作和风险管理,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就有不少国外学者对能源定价理论、能源金融的内涵、金融支持能源发展、能源金融衍生品、能源金融风险、能源效率等问题展开研究;#国内研究起步较晚,且主要从功能、特征等能源金融内涵出发,对如何为能源市场提供投融资渠道、完善能源市场的定价机制、研发能源类衍生产品及规避和管理能源市场风险等问题进行研究;此外,一些学者从国家能源安全角度出发,对我国与他国、特别是中亚国家间的能源或能源金融合作问题进行研究。
④
相对于“能源金融”研究而言,“能源金融中心”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是当前国内学者关注的焦点,他们主要从能源和金融一体化的重要意义出发、通过总结国际上能源金融中心的成功经验,指出能源金融中心必须具备突出的资源优势、显著的区位优势和发达的金融体系等条件,进而结合我国能源金融发展现状,提出我国能源金融中心的构建策略。
⑤而以“丝路”为背景对“能源金融中心”的研究成果则更少,且主要侧重于能源金融中心的选址方面%对于能源金融中心的选址,学者们主要形成两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选择乌鲁木齐%大多数学者在研究中亚区域金融中心时,将能源金融中心、能源期货交易中心和外汇交易中心作为区域金融中心的一部分来论述;&也有学者认为“丝路”能源金融一体化能够推动金融深化、维护我国能源安全稳定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而提出应当构建能源对话机制、加强能源金融产品创新,着力将乌鲁木齐打造成丝路能源金融中心;⑦还有学者指出上海是国际金融服务的东部发展极,而新疆霍尔果斯中哈国际口岸是面向中亚、西亚和南亚国际市场的西部发展极,因而可以联合上海与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国际能源金融中心。
⑧第二种观点是选择西安%部分学者综合地理区位、能源禀赋、金融发展水平、政策延续性等因素进行分析,认为西安具备建设能源金融中心的基本条件;部分学者采用主成分或因子分析等计量方法对西部中心城市的能源金融竞争力进行优势测度,得出西安适合建设区域性能源金融中心的结论%已有研究主要围绕能源金融问题和金融中心建设两个主题分别展开,但考虑“丝路”建设背景的研究成果还很少%随着“丝路”建设的全面推进,其必将给能源金融中心建设带来更多机遇与挑战,如何科学选址并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充分发挥丝路能源金融中心在服务沿线国家能源产业发展、风险防范与管理及支持“丝路”建设等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
①⑤张飘洋:《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金融合作研究/,2016年新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4、13—17页。
②张荐华等:《中国能源金融市场发展战略思考》,《思想战线》2011年第3期%
③J.P.Painuly,H.Park,M.K.Lee,J.Noh,Promoting Energy Efficiency Financing and ESCO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Mechanisms and Barriers,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November2003.
④秦放鸣等:《中国的中亚战略研究》,《亚太经济》2010年第2期%
⑥王军等:《乌鲁木齐构建中亚金融中心的策略研究一-一基于上海合作组织区域经贸合作框架》,《新疆大学学报》2009年第4期%
⑦高超等:《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源金融一体化研究》,《对外经贸》2014年第4期%
⑧郭建华:《构建“一带一路”中亚能源金融体系,开创全球能源产融合作新格局/,《中国发展/2018年第2期%
・36・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丝路能源金融中心建设研究
二、“丝路”核心区建设丝路能源金融中心的必要性
新疆是“丝路”的中心枢纽,地缘优势突出%借助核心区建设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在新疆首府一一乌鲁木齐打造功能辐射整个“丝路”的“丝路能源金融中心”,通过集聚沿线更多的能源、金融和交通等资源,必将为“丝路”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能源、金融和交通保障。
①
(一)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
随着能源与金融产业的深度融合,能源安全的内涵已发生重大变化,不仅包括能源供应和能源价格的稳定,还包括与能源开采、交易和运输有关的物资安全,由能源消费带来的气候或环境安全及由能源或能源金融发展带来的投资安全等%从近10年全球能源分布来看,中东地区拥有全球约50%的石油和40%的天然气,独联体国家拥有全球约10%的石油、30%的天然气。
②虽然分布在“丝路”沿线的中国、中亚各国、俄罗斯和中东部分国家拥有全球60%以上的石油和70%以上的天然气,但能源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源期货等能源金融衍生品的价格,且经常被欧美发达能源期货交易所操控,这给“丝路”沿线各国能源、金融、经济均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表1我国原油和管道天然气进口主要来源③
年度
原油(万吨)管道天然气(十亿立方米)沙特阿拉伯安哥拉伊朗阿曼俄罗斯联邦合计土库曼斯坦合计
20104463.233938.192131.951586.821524.5723931.14 3.56 3.56 20115027.843114.882774.711815.321972.4525376.9314.2514.25 20125390.524015.592201.911957.282432.9727110.7921.2921.44 20135389.994000.912144.202547.532434.7928204.3824.4127.36 20144966.124065.082746.132974.353310.8230835.5825.4931.30 20155055.183870.222661.463206.8339481233094.3927.7533.57 20165100.574373.743129.773506.095247.8338101.1329.423805 20175218.125041.803115.383100.755969.9141956.9131.6839.41 20185673.264738.462927.383290.677149.3746190.1333.2947.89
我国是世界能源消费第二大国,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时期,能源消费强度
很高、能源需求持续快速增加、能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不断调
整,煤炭消费比重逐渐下降,但仍以原油和天然气消费为主%—直以来,中东和中亚地区是我国原油、天然气进口主要来源地(见表1),其中,原油进口主要依赖中东地区、天然气进口主要依赖中亚地区的土库曼斯坦%近年来,中东地区局势持续动荡,土库曼斯坦意欲推行能源多元化战略,加之能源消费中心东移和能源生产中心西移,从而使得全球能源地缘政治日趋复杂,④能源短缺和能源依赖俨然成为我国未来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因此,通过建设能源金融中心并充分发挥其能源定价及能源风险管理等功能已迫在眉睫%
(二)巩固核心区能源通道地位的需要
作为通往中亚的门户、“丝路”的核心区及交通枢纽,新疆已形成以19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22个机场、541千米高速公路、7条国道、3009千米铁路运输线及中哈原油进口管道、中亚天然气管道A/B/C/D线和“西气东输”管道工程为主骨架的交通与能源通道,基本实现
①高超等:《构建““丝路””能源金融一体化研究/
②BP.P.L.c.:《2019年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https:///,2019年7月30日%
③数据来源:W9M数据库%
④姜英梅:《中东能源金融化与中国能源金融战略构想》,《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年第6期%
・37・
新疆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与中亚、西亚及国内各省份互联互通,其连接中亚和贯通全国的能源大通道地位逐渐凸显%
表2新疆和全国输油(气)管道周转量情况①
年度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
新疆(亿吨千米)471.67488.38699.76436.78648.69724.301173.811244.99全国(亿吨千米)2197.192885.443211.043495.894328.284665.354195.874784.13新疆占比(%)21.4716.9321.7912.4914.9915.5327.9826.02新疆紧邻中亚地区,区位优势突出%近年来,占我国输油(气)管道周转量约1/4的油气资源从中东、中亚地区经由中一哈原油天然气输送管道、中一土天然气输送管道及中一乌天然气输送管道组成的中国(新疆)一中亚能源资源跨国输送通道,由新疆口岸过境并源源不断输送至全国各地,有效保证了我国稳定的油气供应能力%随着“丝路”建设不断推进,我国可依托新疆已有的油气运输管道并充分发挥其能源大通道地位、以丝路能源金融中心建设为契机,发挥能源管网枢纽功能,将有助于进一步加强与中东地区、中亚地区包括俄罗斯等国之间的能源合作,实现多元化能源合作战略%
(三)打通“丝路”多元融资渠道的需要
早在20世纪中期,能源金融市场就在西方发达国家蓬勃发展,最初只是通过完善能源市场体系以应对全球能源日益短缺问题,实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之后,随着能源金融市场产品的不断丰富,交易标的逐渐由传统能源实物向新能源甚至能源虚拟金融产品(如能源资产证券化、能源期货)等领域拓展,能源金融衍生品市场快速发展,能源金融功能不断完善,为实 现能源金融市场风险规避与管理、能源效率及能源安全提供了技术手段,同时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②
由于“丝路”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普遍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建设资金短缺等问题,6年的“丝路”建设虽然在基础设施建设、金融合作、经贸往来等诸多方面取得可喜成绩,但“丝路”建设的融资需求缺口仍然巨大%事实上,“丝路”沿线国家分布着大量富余资金,但因“丝路”建设投融资活动统筹规划的缺乏和投资者对投资风险的担忧,这些资金未能参与相关建设%作为“丝路”核心区,新疆应根据中央精神和自治区党委的工作部署,通过集聚金融资源和能源资源优化配置能源金融资源、降低投资风险,着力将区位优势、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推动“通道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深度服务“丝路”建设%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依托丝路能源金融中心建设,携手亚投行、丝路基金和“丝路”沿线国家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不断开发丰富的能源金融衍生产品、发行长期债券和鼓励大型能源企业参与建设项目融资等,进而打通“丝路”建设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实现“丝路”沿线资金优化配置,与“丝路”沿线国家实现共同繁荣%
(四)增强“丝路”沿线国家经济实力的需要
能源金融作为一种新型金融形态,涵盖和涉及能源产业各个环节和国际金融体系各个层面,是国际能源市场与国际金融市场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是西方发达国家、尤其是美国能源战略体系不断演变发展的产物,也是世界各国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研究表明,能源与金融产业耦合协调度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能源市场、金融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程
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新疆调查总队编:《新疆统计年鉴(201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年),国家统计局编:《中国统计年鉴(201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年)%
②张荐华等:《中国能源金融市场发展战略思考》%
③姜英梅:《中东能源金融化与中国能源金融战略构想》,《阿拉伯世界研究/2014年第6期%
•38*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丝路能源金融中心建设研究度,因此,提高核心区能源与金融产业耦合协调度,对于保障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增强“丝路”沿线各国经济综合实力也具有极高的现实意义%以核心区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为契机,加快核心区丝路能源金融中心建设步伐、为能源与金融产业融合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提高能源与金融产业耦合协调度,进而有效提高我国与“丝路”沿线各国的经济综合实力%
三、“丝路”核心区建设丝路能源金融中心的可行性分析
(一)有力的政策保障
2013年,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并描绘了“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的美好愿景%2014年5月,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中央明确表示要立足区位优势,把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
自治区人民政府牢牢把握这一重大历史机遇,全方位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并提出“五中心、三基地、一通道”发展规划,即将新疆建设成区域性交通枢纽中心、商贸物流中心、金融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和医疗服务中心;在新疆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及大型风电基地;将新疆打造成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
表3关于加强核心区与中亚五国及“丝路”沿线国家间能源及金融合作的重大举措时间内容
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启动新疆跨境贸易与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工作。
2010年新疆被批准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
在风险可控和便利企业跨境投资的总体思路下,中国人民银行制订了《新疆跨境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暂行办法》,允许境内投资者和银行开展人民币境外直接投资结算业务以及境外投资者和银行办理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
2011年中国银行新疆分行正式推出人民币对哈萨克斯坦坚戈直接汇率项下的坚戈现汇业务%
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金融监管机构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喀什、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的意见(为把喀什和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重要窗口提供指导%
2013年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获批设立全国首个'‘境内关外”跨境人民币创新金融业务试验区%
2015年中国银行新疆分行推出人民币对哈萨克斯坦坚戈远期结售汇及掉期业务;
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分行推出哈萨克斯坦坚戈对美元的差额交割远期外汇买卖;中国农业银行新疆分行在哈萨克斯坦人民储蓄银行成功开立坚戈账户%
2016年丝绸之路金融论坛,自治区人民政府与上海黄金交易所签约战略合作备忘录%
新疆黄金投融资平台项目投资主体的前期调研和筛选工作均已完成,进入项目落地执行阶段%
2016年新疆金融综合服务平台正式上线%该平台在定位于''丝路”核心区的战略背景下,为国内外金融机构和企业搭建信息交流渠道、创新服务模式、汇集金企资源、促进信息交流,搭建融资桥梁%
2017年成立霍尔果斯新丝路(跨境)金融小镇%
除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兵团农行、兴业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外,新兴的金融企业也在霍尔果斯集聚,来自股权投资、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各个领域超过2000家金融机构共同构成霍尔果斯多层次的新型金融业态%
近年来,围绕向西开放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和核心区发展规划,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相继推出一系列关于加强核心区与中亚五国及“丝路”沿线国家间能源及金融合作的重大举措(见表3)。
得益于此,新疆与“丝路”沿线国家间积极开展包括银行、证券及保险监管等领域的金融合作,如巴基斯坦哈比银行在乌鲁木齐设立分行并开业运营,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向“丝路”沿线国家涉及原油、天然气、航空等多个领域的项目投放贷款等%上述金融合作活动为“丝路”建设进一步丰富了金融服务主体,为人民币在中亚和“丝路”沿线国家跨境结算业务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破解金融领域面临的各类难题提供了综合、跨界解决方案%可见,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大力推进“丝路”核心区建设的政策意愿,为新疆建设丝路能源金融中心带来有力的政策保障%
•39*
新疆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二)丰富的能源资源
新疆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和铀等资源,矿产资源种类全、储量大,是我国陆地石油最有远景的地区之一,拥有准噶尔、塔里木、吐鲁番一哈密三大油气沉积盆地,约占中国陆地沉积面积的1/4,沉积面积大、成油地质条件好;其中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含油气沉积盆地,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是我国“西气东输”的起点。
①截至2017年底,新疆各种能源资源产量在全国排名仍保持在比较靠前的位次,其中,天然气产量为307.04亿立方米(全国排名第三),原油产量2591.8万吨(全国排名第四)、发电量总量为3011亿千瓦时(全国排名第七)、由风力和太阳能带来的发电量分别为28876亿千瓦时和109.64亿千瓦时(分别排在全国第二和第三的位置)。
②由此可见,相对于国内其他省份而言,新疆具有绝对的能源资源优势%
由前述新疆和全国输油(气)管道周转量情况(见表2)可见,新疆输油(气)管道周转量占全国周转量的比例呈波动上升趋势,2017年底达到26.02%,核心区连接中亚和贯通全国的能源大通道地位逐渐凸显%借助“丝路”核心区建设“国家大型油气生产加工和储备基地、大型煤炭煤电煤化工基地及大型风电基地”和建设“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的契机,新疆必将建成为国家能源资源陆上大通道,为“丝路”沿线国家间能源贸易、能源运输和能源储备提供安全保障%
(三)突出的区位优势
新疆位于亚欧大陆地理中心,与8国毗邻,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也是第二座“亚欧大陆桥”必经之地,南边通过克什米尔连接印度、西南毗邻巴基斯坦、西连亚欧大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的阿富汗、西北紧邻中亚五国、北部直达俄罗斯,地缘优势突出%具体而言,作为未来重要的能源通道之一,“中巴经济走廊”经由新疆通达巴基斯坦瓜达尔港;与新疆邻近的中亚五国是除俄罗斯外,我国主要的陆路天然气进口国,中一哈、中一土、中一乌天然气管线经由新疆将天然气源源不断输送至全国各地;中欧班列西线经由新疆直达西欧,促使中欧贸易通道实现进一步融通%
作为通往中亚的门户和“丝路”的交通枢纽,新疆备受中央政府关注和对口援疆政策支持,目前已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喀什经济特区、霍尔果斯经济特区和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为辅翼的经济发展格局,以22个机场、541千米高速公路、7条国道、3009千米铁路运输线、A/B/C线3条天然气管道和“西气东输”管道工程为主骨架,形成了横贯亚欧的现代航空、公路、铁路、能源管道、通讯体系和现代资金流通体系,为实现与中亚、西亚及国内各省份互联互通提供了便利。
借助核心区这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新疆必将集聚“丝路”沿线国家更多的能源、金融、交通等资源,实现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维护能源市场和社会经济稳定,并为“丝路”建设提供雄厚的资金支持%
(四)坚实的贸易基础
一方面,新疆与“丝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关系密切,为双方进一步拓展能源贸易和能源金融合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从总量上看,近几年新疆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呈现小幅波动的特征,其面向“丝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与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保持同步变动;从占比来
①陈维青:《新疆能源矿产资源生产及其对GDP的影响分析》,《煤炭经济研究/2009年第11期%
②国家统计局能源统计司:《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8)》,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8年%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