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广东省选拔赛(机械类)实施方案
一、竞赛宗旨
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举办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的通知》(人社部函〔2018〕29号)及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竞赛部署会的精神,根据《关于开展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广东省选拔赛的通知》要求,积极做好广东省选拔赛,选拔优秀选手参加全国比赛,并以赛促培,进一步提升我省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技术支持: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
承办单位: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在广东省选拔赛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成立机械类选拔赛工作办公室,并设赛务组、评审专家组等工作组推进各项赛务工作。
(一)机械类选拔赛工作办公室
主任:冯为远(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院长)
副主任:刘新林(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副院长)
成员:
李志强(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办公室主任)
刘碧云(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务科科长)
欧运娟(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财资科科长)
林晓玲(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学生科科长)
陈锐群(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总务科科长)
盛国荣(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党办副主任)
康霞(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务科副科长)
(二)赛务组
组长:刘新林
副组长:刘碧云
成员:吴新生、康霞、刘自甫、陈小玲、叶俊鹏、王冰冰、翟洁、李淑华、卓维
负责制定参赛选手守则,安全操作规程等竞赛管理技术文件;负责选手报名、资格审查;负责教学设计竞赛、说课与答辩竞赛的组织工作,包括方案收集、赛场安排、抽签等工作。
负责竞赛的成绩汇总登记、竞赛结果的发布等工作。
(三)评审专家组
负责整个竞赛的评判工作。
负责制定评判方案及规则;负责竞赛的教学设计方案保密、拆封、收发、阅卷、评分,负责竞赛结果的核实等工作;负责做好竞赛场地、器械、设备、配套软件的检测、安装与运行等工作;负责处理竞赛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评审专家组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指派。
(四)仲裁组
负责竞赛过程中争议、投诉和违纪的裁定等工作。
仲裁组由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一指派。
(五)后勤保障组
组长:李志强
副组长:欧运娟、陈锐群、林晓玲
成员:汤耀明、盛国荣、宗明灯、巫钦鸿
负责接待、宣传;安排竞赛有关人员的报到和食宿等后勤保障工作;负责安全用电、防火、用餐及医护、交通和赛场秩序,以及竞赛场地的布置和大赛期间的财务工作。
三、大赛项目
(一)竞赛类别
“机械类”教师职业能力竞赛。
按全国技工院校专业目录,对应专业有:
0101机床切削加工(车工)0102机床切削加工(铣工)0103机床切削加工(磨工)0104铸造成型0105锻造成型0106数控加工(数控车工)
0107数控加工(数控铣工)0108数控加工(加工中心操
作工)
0109数控机床装配与维修
0110数控编程0111工量具制造与维修0112机械设备维修
0113煤矿机械维修0114化工机械维修0115机械装配
0116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
控制
0117模具制造0118模具设计
0119焊工加工0120冷作钣金加工0121制冷设备运用与维修0122数控电加工0123机械设备安装与维修0124机电产品检测技术应用0125金属热处理0126汽车制造与装配0127机电一体化技术
0128多轴数控加工0129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0130 3D打印技术应用0131金属材料分析与检测0132新能源汽车制造与装配0133飞机制造与装配
0134产品检测与质量控制
(二)参赛人员
参赛选手须是我省技工院校在职教师,每个大赛类别每校选派1名选手参加广东省选拔赛。
参赛选手须由所在学校出具证明(含在编和合同制教师),由机械类选拔赛工作办公室负责审核。
(三)选拔赛内容和要求
广东省选拔赛内容包括教学方案设计、说课与答辩两部分,具体要求见全国大赛技术文件。
四、组织实施
(一)报名办法
1、报名时间:2018 年 6 月 20 日前。
2、报名资料:各参赛学校将《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广东省选拔赛报名汇总表》(附件 1),报送广东省职业技术教研室,再由教研室分类公布。
(二)教学方案设计
1、提交时间:2018 年 6 月 30 日前(以快递寄出时间
为准)。
2、提交办法:
请各学校将参赛选手的资料按参赛类别以特快专递形式寄到承办学校联系人处,并电话确认。
参赛资料含:
⑴参赛教师(在编或合同都可)在职证明 1 份(学校红
头纸,加盖学校公章);
⑵教学设计方案一式 7 份;
⑶教学视频光盘 2 张。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松岗街193号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邮编 510450。
联系人:刘自甫电话:邮箱:
3、教学方案设计评审时间:2018年7月5日-7日,设计文稿由评审专家组长拆封。
注: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教学方案设计评审工作不需要选手现场参加,本类别教学方案设计评审成绩前 10 名的选手参加下一阶段的说课与答辩,说课PPT在正式说课报到时现场提交,要求保存为低版本格式,且自行加密。
(三)说课与答辩
1、时间:2018年7月14日下午14:30-16:30报到,
7月15日进行比赛。
2、地点: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8号楼2楼会议室。
3、具体赛程将于比赛前发放《竞赛指南》内予以公布。
准确的竞赛时间请参照赛前参赛指南。
4、制发参赛证
“机械类选拔赛工作办公室”在教学方案设计评审结束后,复查选手的相关资料、审核无误后,根据相关资料、选手信息制作参赛证,并在“说课与答辩”竞赛报到时发放给参赛选手。
5、参赛免费,竞赛时参赛选手、领队、裁判及相关工作
人员的食宿统一安排,费用自理(食宿地点和费用另行通知)。
说课与答辩评审过程向全省技工院校教师开放观摩,
观摩人数于 7 月 12 日前报机械类选拔赛工作办公室联系人,食宿交通自理。
五、成绩评定
评审专家组由主办单位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
一指派。
每名选手总评分按教学方案设计评审、说课与答辩
评审各占 50%计算,按总分排名。
六、奖项设置
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广东省选拔赛由主办单
位颁发证书,本类别设类别一等奖 1 人,二等奖 4 人,三
等奖 5 人。
七、申述与仲裁
1、申诉
(1)参赛选手对不符合竞赛规定的设备、工具和设备,有失公正的评审、计分、以及对工作人员和违规行为等,均可
在选手竞赛完成 30 分钟内提出申诉。
(2)选手申诉须按照规定时限用书面形式向仲裁组提出。
仲裁工作组要认真负责地受理选手申诉,并将处理意见尽快
反馈给当事人。
(3)参赛选手在比赛时如对裁判评判有异议,在赛后 30
分钟内向本单位领队反应,由领队通过申诉渠道上报;对比赛规程中的未尽事宜,代表队领队应在赛后 30 分钟内以书面形式向竞赛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2、仲裁
(1)为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保证比赛结果公平公正,机械类选拔赛工作办公室下设仲裁工作组,仲裁工作组负责受理竞赛中出现的所有申诉进行仲裁。
(2)仲裁工作组的裁决为最终裁决,参赛选手不得因申诉对处理意见不服而停止竞赛,否则视弃权处理。
八、注意事项
(一)本次选拔赛的报名和电子版资料直接报送东莞市技师学院,由各参赛学校指定专人负责本校选手的网上报名和资料上传工作,不接受个人直接报名和资料上传。
(二)除报名汇总表、教学方案设计封面和电子材料文件名外,其他参赛材料(教学方案设计内页、PPT 正文、视频正文)的内容不得出现学校名称和参赛教师与有关学生的任何身份信息。
如出现相关信息的泄漏,将取消其参赛资格。
(三)参赛的所有电子资料,应采用常见文件格式,视频文件大小不超过200MB,并须进行病毒查杀,以免影响正常比赛。
(四)未尽事宜或需调整事项,由主办单位或承办
单位另行通知。
九、联系方式
机械类选拔赛工作办公室
联系人:刘碧云、刘自甫
联系地址: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松岗街193号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
电子邮箱:邮政编码:510450
十、本实施方案条款的解释权归 2018 年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广东省选拔赛(机械类)工作办公室。
附件:
1.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广东省选拔赛选手
报名汇总表
2.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广东省选拔赛教学
设计(参考模板)
3.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广东省选拔赛评价
表
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广东省选拔赛组委会办公室
2018年6月25日
附件1:
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广东省选拔赛报名汇总表学校(盖章):类别:机械类联系人:联系电话:
序号参赛学校专业或课程名称参赛作品题目
参赛者
姓名
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
联系电话
(手机)
8
附件2:
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广东省选拔赛
教学设计
(封面)
参赛者单位(加盖学校公章):
参赛者姓名:
参赛项目类别:
参赛作品题目:
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广东省选拔赛
教学设计(参考模板)
参赛项目类别作品编码
专业名称
课程名称参赛作品题目
课时教学对象
一、选题价值
二、学习目标
三、学习内容
四、学习资源
五、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环节学生活动教师活动教学手段教学方法
教学视频
六、学业评价
七、教学反思
注:作品编码留空,由大赛办公室统一编码。
附件3 :
第一届全国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
广东省选拔赛评价表
参赛作品编号(选手抽签序号):
评价项目评价内容
评价分数
10—1
教学设计1.选题价值。
选取相对独立、完整的人文素质/职业学习活动或来自一体化课程学习任务的某一具体内容,具有典型性。
2.学习目标。
能够反映学生职业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的要求,并能结合学生实际,明确、具体且可操作性强。
3.学习内容。
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及工作的各项要素要求,与人文素质养成或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相关。
4.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设计能体现学生在问题引导下的学习,学习环境设计与社会生活或工作环境要求尽可能相一致。
教学实施5.学生投入。
学习氛围良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对学习感兴趣,能积极有效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6.教学手段。
有效支持学习活动的开展,利用多种教学媒体以及信息化手段和数字化资源,选择与组合好,新颖、富有创意。
7.教学方法。
体现以学生为中心、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采用混合式学习,重视学生的适应与接纳,形式灵活,方法有效。
8.教学视频。
节选视频时长不超过8分钟,视频声音清楚、画面清晰、图像稳定,声音与画面同步,反映学与教的情况。
教学评价9.学业评价。
评价方式方法合理,易于操作,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提升和素养与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大赛选项10-1.教学方案文本。
所提交的教学设计文本及教学视频体例规范,内容全面,文字通顺,图表符合技术规范要求,表述清晰。
10-2.说课与答辩要求。
准确理解评委的提问,回答问题所陈述的观点正确,内容全面,层次分明,逻辑思路清晰。
总评意见:
评价总分
评委签名注:本表1-9条目为适用于教学方案设计、说课与答辩大赛的共同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