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病(神经官能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合病(神经官能症)
百合病是一种精神恍惚、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和食欲时好时差,以及口苦、尿黄、脉象微数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常见于西医的癔病、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百合病治疗的诊断要点
•临床以精神恍惚不安、默默无语、欲卧不能卧、欲行不能行、如寒无寒、食欲或差或好等莫可名状为自觉症状,常兼有口苦、尿黄、脉细数等。
临床上可能有一日数变其症状的特点。
•多继发于急性热病之后,或因在较长时期内情志失畅而发病。
•本证应注意与郁证、不寐、癫证等的鉴别。
百合病治疗的辨证分析
百合病的病因病机,主要是外感热病之后余热留恋,心肺阴虚,或忧思抑郁,情志不遂,久之耗伤阴血而致成病。
本证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但总以精神恍惚不宁,坐卧、行动、语言、饮食均不能自主为特征。
•阴虚内热的百合病,更以口苦、尿黄、脉微为必具的症状和体征。
本病多属正虚邪恋,既不任攻伐,又虚不受补,用药失当,往往吐利毕至。
因此选方用药,应以补虚不碍邪,去邪不伤正为基本原则,以甘润、甘平、甘淡为治疗法。
常用百合为主药,以百合地黄汤为主方。
故其治疗可在专方基础上,随证施治,以期不离不泛。
百合病治疗的辨证论治
阴虚内热型
•【证见】精神、饮食、行动异于常人,如沉默少言,欲睡不能眠,欲行不能走,饮食不能吃,寒热似有似无,精神恍惚心烦,或自言自语,口苦,尿赤。
舌红,脉微数。
•
•【治法】清心润肺。
•
•【方药】
•
•1.主方百合地黄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加味
•
•处方:百合、生地黄各30克,生牡蛎20克,花粉、石斛、糯稻根各15克,知母12克,浮小麦30克,甘草6克。
水煎服。
•
•2.单方验方甘百栀地汤(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
•处方:炙甘草9克,浮小麦30克,大枣7枚,炙百合12克,生地黄15克,首乌藤18克,鸡子黄2个(分冲),栀子6克,淡豆豉12克,莲子心3克,郁金12克,石菖蒲9克。
水煎服。
•
•
•
•痰热内扰型
•【证见】精神、行动、饮食皆失常态,头痛而胀,心中懊脓,卧寝不安,面红,舌尖红。
苔薄黄微腻,脉滑数。
•
•【治法】清化痰热。
【方药】
1.主方黄连温胆汤(孙思邈《千金方》)加减
处方:黄连10克,法半夏12克,陈皮6克,竹茹2克,枳实9克,茯苓12克,知母10克,瓜蒌仁10克,甘草6克。
水煎服。
头痛者加菊花12克;热盛伤阴者加百合、生地黄各20克。
2.单方验方除痰安寐汤(许成吉等《中国当代名医名方精选》)
处方:北柴胡、法半夏、炙青皮、枳实、龙胆草、栀子各10克,淡黄芩、竹茹各12克,制南星6克,珍珠母60克(先煎),礞石30克(先煎),合欢皮15克,夜交藤、葛根各30克。
水煎服。
•心肺气虚型
•【证见】精神、行动、饮食皆若不能自主,自汗,头昏,短气,乏力,少寐或多寐而睡不解乏。
舌淡边有齿印,脉细弱。
•
•【治法】益气安神。
•
•【方药】
•
•1.主方甘麦大枣汤(张仲景《金匮要略》)合生脉散(李杲《内外伤辨惑论》)加减
•
•处方:浮小麦30克,大枣5枚,党参15克,麦冬12克,五味子6克,百合20克,茯神15克,酸枣仁12克,龙齿(先煎)30克,甘草6克。
水煎服。
•
•2.单方验方
•
•(1)明志汤(许成吉等《中国当代名医名方精选》)
•
•处方:石决明、草决明各30克,远志、蝉蜕、生牡蛎、川芎、疾藜各15克,菊花25克,荷叶10克。
水煎服。
•
•(2)柔意汤(许成吉等《中国中医秘书大全》)
•
•处方:炙甘草、大枣、白芍各6克,淮小麦、牡蛎各30克,百合、生地黄、龙齿、黑芝麻各12克,麦冬、柏子仁、竹茹、合欢皮各9克,陈皮2.4克。
水煎服。
百合病治疗的其他疗法
1.饮食疗法
(1)百合鸡蛋糖水:百合30克,鸡蛋1个,白糖适量。
先将百合煲熟,后加入鸡蛋和白糖,蛋熟即可服食。
(2)糯米小麦粥:糯米、小麦各50克,共煲成粥,加白糖调味服食。
以上两方适用于各型百合病。
2.预防调护
•避免不良精神刺激,患病应及早积极治疗。
•多向病人做思想工作,耐心地说服、开导,以消除患者的疑虑或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