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重点高中联合体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图是人体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
其中,大分子蛋白质含量
较少的场所是()
A.①和②B.②和③
C.③和④D.②和④
2.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肺炎患者可能由于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
B.CO 2是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C.正常人血浆的pH在7.35~7.45之间,故人应摄入碱性食物以维持血浆pH
D.葡萄糖在内环境中彻底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下列关于人的神经元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要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
B.其中含有蛋白质、DNA等物质
C.其细胞核又叫细胞体
D.神经系统调节生命活动需多个神经元参与
4.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有很多,下列不属于神经胶质细胞功能的是()
A.支持和保护神经元
B.营养和修复神经元
C.产生神经纤维
D.参与构成神经纤维表面的髓鞘
5.为研究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心脏搏动的支配作用,分别测定狗在正常情况、阻断副
交感神经和阻断交感神经后的心率,结果如下表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B.阻断副交感神经对心率变化影响更大
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作用是相互协同的
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均属于自主神经系统
6.兴奋性是指细胞接受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
为探究不同缺氧时间对神经细胞兴奋性的影
响,研究人员利用体外培养的大鼠海马神经细胞进行了实验,结果如图(注:对照的数值是在含氧培养液中测得的)。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缺氧25min内,神经细胞的K +外流受到抑制
B.缺氧处理20min后,细胞内外电位差逐渐变小
C.缺氧时细胞内ATP逐渐减少,影响跨膜转运离子,进而引起神经细胞兴奋性改变D.静息电位水平是影响细胞兴奋性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7.取出枪乌贼完整无损的粗大神经纤维并置于适宜的环境中,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G表
示灵敏电流计,a、b为两个微型电极,c为刺激部位,阴影部分表示开始发生局部电流的区域。
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A.b点兴奋时Na +大量外流,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
B.局部电流在神经纤维膜外侧由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
C.刺激c处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是双向的
D.刺激c处后,电流计指针可发生两次偏转
8.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分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和下丘脑是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
B.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C.脑中的相应高级中枢会发出指令对低级中枢进行调整
D.大脑皮层是机体运动的最高级中枢
9.下列成语和人的神经活动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A.“出口成章”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B.“气喘吁吁”主要与下丘脑调节有关
C.“踉踉跄跄”主要是小脑调节异常
D.“过目成诵”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
10.下列是促胰液素发现过程中的一些实验操作。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稀盐酸→小肠肠腔→胰腺分泌胰液
②稀盐酸→静脉血液→“?”
③稀盐酸→小肠肠腔(去除神经)→胰腺分泌胰液
④小肠黏膜+稀盐酸+沙子制成提取液静脉血液→胰腺分泌胰液
A.该实验的现象可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②中“?”应为“胰腺不分泌胰液”
B.①与②对比说明稀盐酸是通过小肠肠腔起作用的
C.①与③之间的自变量是有无神经,两组对比说明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受神经调节D.四个实验对比分析说明胰液分泌不是受小肠黏膜产生的化学物质由血液运输来调节的
11.如图为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甲、乙和丙表示人体内的三种内分泌器官,
①、②和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表示下丘脑,乙表示垂体,丙表示甲状腺
B.激素③可随血液运到全身,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的细胞
C.血液中激素①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②分泌减少
D.幼年时缺乏激素②可能会导致身体矮小
12.下列关于免疫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
B.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
C.特异性免疫主要对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
D.免疫系统可清除衰老、损伤、突变的细胞
13.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互配合,
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下列关于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体液免疫的过程中需要辅助性T细胞传递抗原
B.病毒进入细胞之前,常由体液免疫降低病毒的感染力
C.在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后,常需要抗体来协助消灭抗原
D.体液免疫针对细菌病原体,细胞免疫针对病毒病原体
14.一些人对猫过敏,研究发现猫体内存在的过敏原约有10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猫唾液中的
F蛋白。
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猫的舔毛行为会增加人接触F蛋白的概率
B.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C.从未接触过猫的儿童若接触F蛋白,也会产生过敏反应
D.过敏反应中产生的抗体吸附在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的表面15.卡介苗是对毒性强烈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培养获得的减毒活疫苗,发现其对所有的
试验动物都没有致病力,该疫苗的保护作用一般可以持续10~15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接种过卡介苗的人,再次接触结核分枝杆菌时会发生二次免疫
B.接种卡介苗后记忆细胞可以在10~15年内保持对抗体的记忆
C.卡介苗对接种者一般无致病力,但不建议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接种
D.对某些疾病来讲,注射疫苗可能是唯一有效的预防措施
16.如图是细胞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
下列说法
错误的是()
A.若②为肌肉细胞,则①处的氧气浓度低于⑤处
B.毛细血管管壁细胞生活的具体内环境是④⑤
C.④是人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③④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可以通过毛细淋巴管壁相互交换
17.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入神经,③是传出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D.切断③,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
18.如表是科学家揭示糖尿病的发病原因,以狗为实验动物进行研究的结果,下列对该实验
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B.由①②组实验可知,胰岛细胞可以防止尿糖的产生
C.由②③组实验可知,胰腺能分泌胰液
D.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生可能与胰岛细胞的分泌物有关
19.阿尔茨海默症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表现为记忆力衰退、语言功能衰退等。
乙酰胆碱是一种有助于记忆的神经递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含量偏低。
乙酰胆碱在乙酰胆碱酯酶的作用下被分解,分解产物可被突触前膜回收。
石杉碱甲是我国科学家研发的一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对阿尔茨海默症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听不懂别人讲话,但可以说话,可能是大脑皮层言语区的S区发生障碍
B.石杉碱甲可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进而间接延长乙酰胆碱的作用时间
C.提升患者乙酰胆碱的分泌量也是一种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思路
D.语言和记忆属于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记忆有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两种形式
20.2020年9月21日,中国科学家杨璐菡团队在Nature子刊发表论文,宣布利用基因编辑技
术成功开发出第一代可用于临床的异种器官移植雏形——“猪3.0”。
据测试这些小猪的器官和人有更好的免疫兼容性,可满足安全、成功移植到人体的要求,减少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活化的B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免疫排斥反应相关
B.供者和受者细胞表面的HLA完全相同才能进行器官移植
C.T细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可降低免疫排斥反应
D.“猪3.0”的开发可缓解器官移植中供体器官短缺的问题
21.如图表示人体体液之间的部分关系,请分析回答:
(1)细胞A中不能进行有氧呼吸的细胞是_______。
(2)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_______。
①-⑥的相互关系中,物质交换是单向的是_______。
(3)体液包括_______两部分,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从_______中获得氧气和养料。
机体代谢情况发生变化,最易于通过血浆的_______和理化性质来反映。
(4)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的渗透压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细胞C内的渗透压。
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细胞外液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_______。
(5)血浆中调节pH相对稳定的物质有_______(至少写两种)等,当各种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液时,在这些物质的作用及神经-体液的调节下,主要通过_______(器官)将多余的酸、碱排除体外。
22.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以表彰
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的贡献。
研究发现,TRPV1是一种位于伤害性感觉神经元上的阳离子通道热敏受体,辣椒中的辣椒素、伤害性热刺激(>43°C)及体内炎症因子等均能够与TRPV1结合激活并打开通道,使阳离子进入细胞产生兴奋,最终引起灼烧疼痛等感觉。
(1)根据题意,吃辣椒时,辣椒素会刺激伤害性感觉神经元产生兴奋,该兴奋在神经纤维
上以____的形式传导,经传导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
该过程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原因是____。
(2)吃辣味火锅时,喝冷饮能缓解舌头上火辣辣的感觉,主要原因是____。
(3)为了进一步证明TRPV1在炎症导致痛觉敏感中的作用,研究人员在两种小鼠后肢注射
角叉菜胶,构建炎症模型小鼠。
对两组炎症模型小鼠高热刺激处理,两组小鼠出现缩爪行为的时间如图1所示,说明TRPV1受体能提高炎症小鼠对高热刺激的痛觉敏感性,判断的依据是____。
(4)炎症发生时产生疼痛的分子作用机制如图2所示,其中GP130、JAK、P13K、AKT是
参与细胞信号转导过程的重要物质。
据图分析描述:首先白细胞介素IL-6与GP130结合,然后依次导致JAK、P13K磷酸化,磷酸化的P13K通过____的途径,最终导致细胞膜上TRPV1数量增加,使Ca2+内流增加,引发局部炎症组织疼痛。
根据上述信息,请写出一种可用于炎症患者镇痛的药物设计思路:____。
23.据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
毒繁殖的实验研究。
例如,HIV通过T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1),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分子修饰过的红细胞(如图2),则该红细胞也会被HIV识别、入侵。
但HIV在红细胞中无法完成复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成果。
(1)HIV的遗传物质是____,如图2所示,该病毒入侵人体后,被修饰过的红细胞会被识
别,是因为其表面也具有____。
(2)正常情况下,HIV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____细胞,对人体的____(填“细胞免疫”“体
液免疫”或“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造成影响。
艾滋病患者最终的死亡原因可能是____。
(3)在HIV入侵人体的早期阶段,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被病毒感染的人体细胞后,活化的
____细胞可分裂、分化形成____,然后使____裂解、死亡,之后,暴露出的病原体可与____细胞产生和分泌的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4)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能成为“陷阱细胞”,从细胞结构角度分析是因为____,不具备HIV
增殖的条件。
(5)衰老的红细胞可由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功能。
若该功能异
常,则会出现免疫失调,从而引发____病。
24.“健康中国,万步有约”是由中国疾病控制中心发起、在全国推广的健走活动,旨在传递
健康生活理念,推动慢性病防治工作。
参加活动的人佩戴健走计步器,记录每日健走步数、强度和时间。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健走活动中,骨骼肌细胞产生大量的CO2和热量,CO2刺激呼吸中枢,从而加快呼
吸运动。
产生的热量主要在____的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下,通过汗液的分泌量____、皮肤毛细血管____和呼气等方式散出,从而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2)健走过程中,只饮水未进食,人体血糖不断消耗,但仍然维持在3.9~6.1mmol/L这个范
围,该过程中补充血糖的途径有____、____。
参与血糖调节的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两种激素,这两种激素的关系是相互____的。
(3)健走过程中,参加活动的人会大量出汗,此时下丘脑的____感受到细胞外液渗透压的
变化,引起____分泌量增多,作用于____并促进其对水的重吸收。
25.肾上腺包括髓质和皮质两个部分,两者在结构与功能上均不相同,实际上是两种内分泌
腺。
图1是有关肾上腺分泌的部分调节过程,图2表示下丘脑与垂体(A、B两部分)的两种功能联系方式(C和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以下丘脑作为靶器官的激素有____。
(2)在发生应激反应时,下丘脑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可经图2中____
(填“C”或“D”)联系方式先运输到垂体____(填“A”或“B”)部分,最终促使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增加,此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
(3)肾上腺糖皮质激素(GC)是类固醇激素,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促进淋巴细胞凋亡,
常用于治疗过敏等疾病。
正常情况下,GC能不断合成,但内环境中GC的含量却能保持相对稳定,原因是:一方面是____;另一方面是____。
(4)CRH兴奋试验是通过检查CRH分泌是否正常,进而判断被检查的人是否患有下丘脑病变或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的一种方法,检查过程为:
①清晨空腹安静状态下抽血查ACTH和皮质醇(GC中的一种)的含量,然后给予CRH 1μg/kg静脉注射;
②注射后15、30、60和90分钟时分别抽血查ACTH和皮质醇的含量,和注射前对比,即可做出判断。
若____,则被检查的人患有下丘脑病变;
若____,则被检查的人患有肾上腺皮质机能减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