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蛋白量饵料轮转投喂对克氏原鳌虾生长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2卷㊀第3期
2023年6月
黑龙江水产
Northern Chinese Fisheries
Vol.42No.3
June 2023
文章编号:1674-2419(2023)03-0161-04
作者简介:马荣刚(1991-),男,汉族,江苏泰州人㊂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农业农村局助理工程师㊂主要从事渔业技术推广工
作㊂电子信箱:maronggang@㊂
不同蛋白量饵料轮转投喂对克氏原鳌虾生长的影响
马荣刚
(江苏省泰州市医药高新区农业农村局,江苏泰州225300)
摘㊀㊀要:试验对180尾克氏原鳌虾(Procambarus clarkia )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于1d㊁3d㊁5d㊁7d 饲喂不同蛋白
质含量饵料进行轮转投喂㊂该试验的整个周期为35d,试验总共分为6个处理环节㊂即处理环节1㊁处理环节2㊁处理环节3㊁处理环节4㊁处理环节5㊁处理环节6,每个处理环节中分别有30尾克氏原鳌虾,以发酵豆粕㊁鱼粉㊁菜粕㊁酪蛋白等作为蛋白质含量的主要来源,重点分析不同蛋白量饵料㊁不同轮转投喂方式对克氏原鳌虾生长㊁生产性能带来的影响㊂试验结果发现,采用5d 轮转高低蛋白量饵料的投喂方式,能够实现克氏原鳌虾体质量㊁饲料利用率的最大化㊂
关键词:克氏原鳌虾(Procambarus clarkia );轮转投喂周期;粗蛋白质含量;体质量增长
中图分类号:S966.12
文献标志码:A
㊀㊀克氏原鳌虾(Procambarus clarkia )属于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 )㊁甲壳纲(Crustacea )㊁鳌虾科(Cambaridae),是中国淡水经济种类的一种㊂为了提高克氏原鳌虾的生产质量以及产量,目前学术界已经广泛研究了克氏原鳌虾对于饵料的营养成分需求和科学化养殖模式㊂但是,要想切实提高克氏原鳌虾养殖的经济效益,合理的投喂方式也是克氏原鳌虾生产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环节之一㊂投喂方式的合理性将会直接影响到克氏原鳌虾的经济效益与饵料的利用率㊂为此,该试验采用不同蛋白质含量的饵料以及轮转天数对克氏原鳌虾进行投喂,并对试验结果作出如下报告㊂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选择体重在(6.214ʃ1.327)g 范围内的180尾
克氏原鳌虾,所有克氏原鳌虾均来自泰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共配备2种配方小龙虾饵料,配方1饵料
粗蛋白质含量为15.23%,配方2饵料粗蛋白含量44.76%,均由泰州市水产科学研究所提供;该试验所选择的水源为经过充分曝气过后的自来水,并将水的温度控制在了20ħ左右;180个经过浸泡的食品级容器,容器直径为12.1cm ~17.2cm,每个容器中放入一只小龙虾,并在其中加入300mL 的曝气后的自来水㊂1.2试验方法
试验共分为处理环节1㊁处理环节2㊁处理环节
3㊁处理环节4㊁处理环节5㊁处理环节6㊂具体分组以及试验方式见表1㊂每个处理环节中分别有30尾克氏原鳌虾,每个蛋白质水平小组中10尾克
氏原鳌虾,以发酵豆粕㊁鱼粉㊁菜粕㊁酪蛋白等作为蛋白质含量的主要来源㊂具体成分与含量见表2㊂在试验正式开始之前以及试验正式结束后,对克氏原鳌虾的体质重量进行称量,并计算每尾克氏原鳌虾的体质量增长量㊂
㊃
161㊃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表1㊀试验分组方式
组别饲喂方法试验天数
处理环节1每日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15.23%的饵料,
早晚各饲喂1次,每日共饲喂2次㊂
35d
处理环节2每日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44.76%的饵料,
早晚各饲喂1次,每日共饲喂2次㊂
35d
处理环节31d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44.76%的饵料,1d
饲喂粗蛋白质含量15.23%的饵料,早晚各
饲喂1次,每日共饲喂2次㊂
35d
处理环节43d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44.76%的饵料,3d
饲喂粗蛋白质含量15.23%的饵料,早晚各
饲喂1次,每日共饲喂2次㊂
35d
处理环节55d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44.76%的饵料,5d
饲喂粗蛋白质含量15.23%的饵料,早晚各
饲喂1次,每日共饲喂2次㊂
35d
处理环节6
7d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44.76%的饵料,7d
饲喂粗蛋白质含量15.23%的饵料,早晚各
饲喂1次,每日共饲喂2次㊂
35d 表2㊀不同饵料配方及营养成分/%
原料配方1配方2
鱼粉17.517.5
豆粕18.018.0
菜粕 3.5 3.5
酪蛋白 1.022.5
小麦粉25.025.0
豆油 5.5 5.5
纤维素25.3 3.8
磷酸二氢钾 1.7 1.7
食盐0.30.3
蜕壳素0.20.2
预混料 2.0 2.0
共计100100
粗蛋白15.2344.76
粗脂肪 4.95 4.89
水分8.389.82 1.3试验数据处理
试验中所有数据均利用Excel软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并根据P值计算出t值,若P值超过0.05,则代表二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若P值不超过0.05,则代表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㊂2结果与分析
2.1不同蛋白量饵料㊁不同轮转投喂方式对克氏原鳌虾生长产生的影响
从表3中的数据能够发现,各组克氏原鳌虾的体质量均有着显著的增长趋势,但是整体质量增长范围最高的为处理环节5,初始体质量为5.826g,末期体质量为7.502g,体质量增长了1.675g,并且处理环节5的增长体质量与其他所有处理环节相比而言,存在显著性的差异(P<0.05)㊂由此可见,处理环节5中的克氏原鳌虾生长速度最快,这也意味着使用 5d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44.76%的饵料㊁5d 饲喂粗蛋白质含量15.23%的饵料㊁早晚各饲喂1次㊁每日共饲喂2次 的饲喂方式,能够加速克氏原鳌虾的生长速度㊂
表3㊀不同蛋白量饵料㊁不同轮转投喂方式对
克氏原鳌虾生长产生的影响
组别初始体质量末期体质量增长体质量处理环节1 6.381ʃ0.8917.212ʃ0.9920.830ʃ0.116a 处理环节2 6.002ʃ1.2017.421ʃ1.067 1.418ʃ0.201b 处理环节3 5.992ʃ1.051 6.781ʃ0.8320.789ʃ0.099a 处理环节4 6.021ʃ0.7917.389ʃ1.022 1.367ʃ0.106b 处理环节5 5.826ʃ1.0677.502ʃ1.088 1.675ʃ0.201c 处理环节6 6.011ʃ0.4717.584ʃ1.026 1.573ʃ0.186c 注:肩标字母相同的表示处理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肩标字母不同表示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㊂
2.2不同蛋白量饵料㊁不同轮转投喂方式对克氏原鳌虾生产性能的影响
从表4中的数据来看,当粗蛋白质含量为15.23%时,小龙虾的存活率要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环节;当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增加至45.76%,克氏原鳌虾的存活率明显升高;在不同轮转饲喂方式下,随着轮转天数的不断增加,克氏原鳌虾的存活率㊁饲料系数㊁肝体比也逐步呈现出先上升㊁后下降的趋势㊂其中,处理环节5中小龙虾的存
㊃261㊃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活率㊁饲料系数最高,与其他处理环节相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但是饲料蛋白质以及轮转饲喂方式对克氏原鳌虾肝体比的影响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㊂
表4㊀不同蛋白量饵料㊁不同轮转投喂方式
对克氏原鳌虾生产性能的影响
组别存活率/%饲料系数肝体比/%处理环节156.67ʃ1.67 1.36ʃ0.057.10ʃ0.20处理环节266.67ʃ1.67 1.32ʃ0.018.13ʃ0.67处理环节370.00ʃ5.78 1.20ʃ0.038.50ʃ0.46处理环节471.67ʃ4.41 1.21ʃ0.068.50ʃ0.37处理环节575.00ʃ2.89 1.56ʃ0.048.34ʃ0.21处理环节675.00ʃ5.00 1.42ʃ0.037.22ʃ0.36 3结论
蛋白质是水产动物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营养元素之一,在缺乏蛋白质的情况下,水产动物将会出现免疫力降低㊁生长速度缓慢等不良现象,但是在蛋白质含量超标的情况下,又会对水产动物的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导致水环境氨氮超标㊂现阶段,针对不同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鳌虾生长带来的影响研究较多,但是轮转投喂模式对克氏原鳌虾生长带来影响方面的研究仍然相对较少㊂周业春[1]研究发现,使用鱼肉和饲料混合 轮转㊁间隔 的投喂方式,能够对克氏原鳌虾的生长性能带来较为显著的影响㊂试验结果显示,克氏原鳌虾的轮转的过程中,轮转组中克氏原鳌虾的摄食量要高于未轮转组克氏原鳌虾的摄食量,这也是克氏原鳌虾体质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㊂余璠[2]等人发现,在不同间隔时间的饲喂模式下,对克氏原鳌虾进行不同蛋白质含量的轮转饲喂,不但能够促进克氏原鳌虾体质量的快速增长,并且对克氏原鳌虾的生产性能也能够带来显著的影响,克氏原鳌虾的饲料系数㊁存活率等都有明显的增加,与该试验结果相同㊂该研究通过采用15.23%粗蛋白质水平以及44.76%的粗蛋白质水平,对克氏原鳌虾采取不同间隔时间的轮转饲喂,总试验周期为35d㊂试验结果发现,44.76%的粗蛋白质含量处理环节中的克氏原鳌虾体质量,要明显优于15.23%粗蛋白质含量处理环节中克氏原鳌虾的体质量,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㊂其中,处理环节5中的克氏原鳌虾生长速度最快,这也意味着使用 5d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44.76%的饵料,5d饲喂粗蛋白质含量15.23%的饵料,早晚各饲喂1次,每日共饲喂2次 的饲喂方式,能够加速克氏原鳌虾的生长速度㊂除此以外,在不同轮转饲喂方式下,随着轮转天数的不断增加,克氏原鳌虾的存活率㊁饲料系数㊁肝体比也逐步呈现出先上升㊁后下降的趋势㊂处理环节5中克氏原鳌虾的存活率㊁饲料系数最高,但是饲料蛋白质以及轮转饲喂方式对克氏原鳌虾肝体比的影响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㊂
由此可见,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克氏原鳌虾的养殖采用轮转饲喂的模式,可取得良好效果㊂但是要充分考虑间隔时间以及轮转周期,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克氏原鳌虾的生长性能㊁饵料利用率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3]㊂与此同时,若想实现克氏原鳌虾养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与该试验结果相同的轮转投喂模式与间隔时间,即5d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44.76%的饵料,5d饲喂粗蛋白质含量15.23%的饵料,早晚各饲喂1次,每日共饲喂2次㊂但是若想追求投入成本相对较低的目标,可以综合考虑采用 3d饲喂粗蛋白质含量为44.76%的饵料,3d饲喂粗蛋白质含量15.23%的饵料,早晚各饲喂1次,每日共饲喂2次 的饲喂模式,同样可以收获较好的经济收入㊂
参考文献:
[1]周业春.不同蛋白量饵料轮转投喂对小龙虾生长的影响[J].江西水产科技,2022(4):29-30+35.
㊃361㊃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2]余璠,陈友明,祝安琪,等.不同蛋白量饵料轮转投喂对
小龙虾生长的影响[J].南京师范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42(1):102-106.[3]郭志文.小龙虾养殖池塘饵料投喂管理技术要点[J].渔
业致富指南,2018(19):45-46.
Effects of rotational feeding of baits with different protein levels on the growth of Procambarus clarkia
MA Ronggang
(Taizhou City Medical High-tech Zone Bureau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Development,Taizhou225300,Jiangsu China)
Abstract:The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on180crayfish(Procambarus clarkia),which were randomly grouped and fed with different protein contents in rotation at1day,3day,5day and7day,respectively.The trial was con-ducted over a35day period and was divided into6treatment sessions.In each treatment session,30crayfish were fed with fermented soybean meal,fish meal,vegetable meal and casein as the main sources of protein content.The results of the experiment showed that a5-d rotation of high and low protein baits was able to maximise the body mass and feed utilisation of the crayfish.
Keywords:Procambarus clarkia;Rotational feeding cycle;Crude protein content;Body mass growth
㊃461㊃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