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课件最新版最新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示法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政 策的相互关系
要点一 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1.政策不利:“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资本主义萌 芽。
2.市场狭小:自然经济使国内市场狭小,“海禁” 与“闭关锁国”阻碍了海外市场开拓。
3.资金不足: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商人买 田置地或供后代读书科举,影响工商业的发展。
(2)结局:康乾之际,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大体定局。 到 19 世纪初,英国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后,中国社会陷 入深重的危机之中。
[易错易混] “海禁”不等同于“闭关锁国”。(√) 剖析:“海禁”政策不禁止外国人来华贸易,只是要 求必须在官方的主持下进行பைடு நூலகம்即所谓“朝贡贸易”。如郑 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也限 制外商来华贸易。如清朝中外贸易被限制在固定贸易场所 ——广州十三行。
4.观念落后:受旧经济观念影响。 5.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
[探究问题] 材料一 农为天下之本分,而工贾皆其末也……工贾 取其利,而失之义,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
——雍正
材料二 ……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蹙。居者 苦艺能之无用,行者叹至远之无方,故有四五千斤所造之 洋船,系维朽蠹于断港荒岸之间。……但能使沿海居民, 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材料二 实行海禁,滨海人民被“断其生路”,“于 是所在连结为乱,溃裂以出”。嘉靖年间(1522—1566 年), 东南沿海一带出现颇有实力的海寇、海商集团,走私贸易 兴盛,“海禁愈严,贼伙愈盛”。有识之士认识到“市通则 寇转而为商,市禁则商转而为寇”。
4.阻碍因素
(1)耕织结合、自给自足的经济结构占主导地位。 (2)官府的沉重剥削,导致农民贫困、购买力极其低 下。 (3)明清时期的专制统治。 ①明代和清初都曾实施“海禁”,多次实行矿禁。 ②清统治者奉行“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的政 策。
③官府限制经营、强制摊派、低价征购等“重农抑 商”政策的打压。
(2)手工业:明中叶以来,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占 据了主导地位。
(3)商业与城市。 ①商品流通扩大,白银广泛流通,商业资本日趋活 跃。 ②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出现。
3.影响
(1)明清国力强盛,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 增长。
(2)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中国是当时世界 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
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
已包括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中国全史·商贾史》
思考: (1)材料一反映出怎样的经济观念和政策? (2)根据材料二,“海禁”政策引起怎样的后果?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工商业发展呈现出怎 样的规律?
提示:(1)反映出“重农抑商”政策。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 6 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 迟滞
[课标导航] 1.了解“海禁”等政策及其影响。 2. 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时间 14—18 世纪,社会经济全面高涨。 2.表现 (1)农业。 ①生产技术水平明显提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②双季稻扩种,引进和推广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
(2)影响:使中国日渐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失去了利 用国际贸易的优势开辟海外市场、刺激资本扩张、推进 工业化的契机。
2.中西国力兴衰易位
(1)原因。 ①政治上:1640 年,英国开始了资产阶级革命。 ②经济上:西方主要国家相继完成向近代工业国家 的转变。
③对外关系上:西方国家疯狂地掠夺金钱,贩卖奴 隶,开辟市场,建立殖民统治。
(3)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大体保持领先地位。
二、资本主义萌芽
1.含义 明中叶以后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出现了新的工场 手工业经营形式。在这种手工工场中,拥有资金、原料 和机器的工场主雇佣具有自由身份的雇工,为市场的需 要进行生产,被学界称为“资本主义萌芽”。
2.表现 (1)苏州的工匠分“匠有常主”和临时工两种,形成 劳动力市场。 (2)江西景德镇制瓷业分工极细,出现分工协作、社 会化程度和劳动效率较高的民营手工工场。 3.概况 只是在江南等局部发达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中存 在。
——《论南洋事宜》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 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不例外,过去几个世 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 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 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 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
(2)后果:使人民贫困;阻碍工商业的发展,使社会 秩序不稳。
(3)反映出商人经商致富后,购买土地,参与科举。 跻身于地主和官僚行列。
要点二 对海禁政策的认识
1.含义:一方面禁止国人出海贸易,另一方面限制 外商来华贸易。
2.原因。 根本原因:清朝前期自然经济中较稳定,不需要外 来商品,可以自给自足。 直接原因:清朝统治者害怕“外夷”侵犯和沿海人 民积聚力量抗清而危及其统治。
[易错易混] 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 (√) 剖析: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不是封建社会继续发展的 表现,相反,它反映了封建社会渐趋衰落。资本主义萌芽 的产生表明,封建生产关系已开始阻碍社会生产力的发 展。
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1.海禁政策 (1)原因。 ①明清之际,西方殖民势力已经东来。 ②明清易代以后,东部沿海的抗清势力比较强大。 ③统治者担心这些力量相互结合会威胁统治秩序。
3.评价。 (1)作为一种消极防御的手段,在一定时期内对西方 殖民主义侵略有一定的防卫作用。但从长远看,它使中 国失去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 展。 (2)使中国失去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思想文化和科学技 术的机会。
[探究问题] 材料一 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 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入掠”。朱元璋认为, 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 15 国,“限山隔水, 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 “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