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农村繁忙的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描写农村繁忙的古诗大全
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描写农村繁忙的古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一.描写农村繁忙的古诗
一、宋·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赏析:
这首诗描写农村初夏季节生活中的一个场景。
这虽是农村中常见的现象,却颇有特色。
结句表现了农村儿童的天真情趣,诗人用清爽的笔调,对农村初夏时的紧急劳动气氛,作了较为细腻的描写,读来意趣横生。
二、宋·翁卷《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季节的田野风光和农忙景象,前两句描绘自然景物: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画出了出来。
以“绿遍”形容草木葱郁,“白满”表示雨水充分,“子规声”暗寓催耕之意,生动地呈现出“乡村四月”特有的风物。
后两句叙述农事繁忙,画面上主要突出刚刚收完蚕茧便在水田插秧的农夫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急、繁忙。
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颜色鲜亮的图画卷。
二.写乡村人们繁忙的诗句是哪两句
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宋代: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译文:早晨早起下地铲除杂草,夜幕降落披着月光才回家。
三、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代:翁卷《乡村四月》
译文: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四、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唐代:聂夷中《田家》
译文:父亲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
五、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唐代:颜仁郁《农家》
译文: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抓紧去耕田,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困难地走着。
六、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唐代:韦应物《观田家》
译文: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
三.写乡村人们繁忙的诗句是哪两句
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宋代:范成大《夏日田园杂兴·其七》译文:白天在田里锄草,夜晚在家中搓麻线,村中男男女女各有各的家务劳动。
二、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魏晋: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三》译文:早晨早起下地铲除杂
草,夜幕降落披着月光才回家。
三、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宋代:翁卷《乡村四月》译文:乡村的四月正是最忙的时候,刚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四、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唐代:聂夷中《田家》译文:父亲在山上耕田,儿子在山下开荒。
五、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唐代:颜仁郁《农家》译文: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抓紧去耕田,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困难地走着。
六、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唐代:韦应物《观田家》译文:年轻力壮的都去田野耕地,场院又改成菜地也整理出来了。
四.体现农夫"繁忙辛苦"的诗句有哪些
一、《锄禾》
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农夫辛勤种田正值中午,汗水滴滴落入禾下泥土。
谁知道盘中的颗颗饭食,每一粒都是农夫的辛苦。
二、《观刈麦》
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哀痛。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译文: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夜里刮起了南风,掩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酷热的阳光。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酷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弃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哀痛。
由于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成天也不能忘却。
三、《悯农二首(其一)》
唐代: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许多的粮食。
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旧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四、《田上》
唐代: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译文:雨下得太大了,连高处的田地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水。
农夫披着草衣半夜就去耕地了。
人和牛累得筋疲力尽,可是东方的天竟还没有亮。
五、《农家》
唐代: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译文: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抓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困难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
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五.四时田园杂兴,其中描写农夫紧急繁忙的劳动生活的诗句是
四时田园杂兴,其中描写农夫紧急繁忙的劳动生活的诗句是“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它的是范成大,他号称“石湖居士”。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
范成大早年游宦四方,57岁以后,退职闲居苏州石湖,这时期,写下《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原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十二首。
各组可称为组诗。
因此获得“田园诗人”的称号。
《四时田园杂兴》把自陶渊明以来至唐王维、储光羲、孟浩然、韦应物等描写农村田园的诗歌传统,以及自《诗经·豳风·七月》以来直到唐代“新乐府”诗派着力反映农村社会现实的诗歌传统融合起来,变古体为七言,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体现出卓越的制造性。
全诗(节选)如下: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译文如下:
白天出去锄草夜间搓细麻,农家的儿女各人都会持家。
小孩子不懂得耕田和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
扩展资料:
范成大,绍兴进士,历任知处州、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经略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
曾使金,顽强不屈,几被杀。
晚年退居家乡石湖,卒谥文穆。
其诗题材广泛,与陆游、杨万里、尤袤齐名,称“中兴四大家”或“南宋四大家”。
又工词,文赋也享有盛名。
著作颇富,传世作品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桂海虞衡志》《吴船录》《吴郡志》等,存诗1900多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时田园杂兴》
六.描写农夫辛苦劳动的诗句有哪些
1,《观刈麦》唐代白居易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译文:农夫终年没有闲暇,到了五月加倍繁忙。
夜里吹来暖暖南风,地里小麦盖垄熟黄。
2,《悯农二首》唐代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译文:盛夏中午,烈日炎炎,农夫还在劳作,汗珠滴入泥土。
有谁想到,我们碗中的米饭,粒粒饱含着农夫的血汗?
3,《农家》唐代颜仁郁
半夜呼儿趁晓耕,羸牛无力渐艰行。
时人不识农家苦,将谓田中谷自生。
译文:半夜里就喊起孩子们,趁著天刚破晓,抓紧到田里去犁土,瘦弱的老牛有气无力,正拉著犁在田里困难地走著,越走越慢,累得几乎拖不动犁具了。
一般人不知道种田人的辛苦,竟说田里的稻禾是自然而然就长成的。
4,《观田家》唐代韦应物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译文:从田中归来常是太阳落山以后,还要牵上牛犊到西边山涧去饮水。
挨饿辛苦农夫们从不叫苦,一场贵如油的春雨降下就使他们布满了喜悦。
5,《田上》唐代崔道融
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译文:春雨已下得很充分了,以致连高处的田里也存满了一片白茫茫的水,为了抢种,农夫披着蓑衣冒着雨,半夜就来田里耕作。
等到人和牛的力都使尽的时候,天还远远未亮呢。
,带你见识更多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