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0创造宣言课后习题新人教版-24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 创造宣言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塑.像(sù)遁.词(xún)玄奘.(zàng)
B.懦.夫(nuò)鲁钝.(dūn)崇.拜(chóng)
C.监.牢(jiān)遭.遇(zhāo)喑哑.(yǎ)
D.懒惰.(duò)豢.养(huàn)创.伤(chuā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经历这次劫难后,一度春风得意的他竟然一时间走头无路。

B.须放开时,挥亳泼墨,写意人生,激扬文字,随意天然,不拘小节。

C.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

D.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钢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劳动中发明的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是举世闻名
....的四大发明。

B.新年联欢会上,同学们八仙过海
....,表演了自己准备的精彩节目,不论是吹拉弹唱,还是舞
....,.各显神通
蹈小品都给人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C.懂得了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
....的道理,我们就可以想办法借助外力帮助自己克服弱点或弥补不足。

D.操场上的两棵西府海棠繁花满树,粉红与鲜红纷纭交错,宛如天边粉红色的彩云,同学们禁不住赞
美这花开得真是别具匠心
....。

4.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

(举例论证)
B.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

”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道理论证)
C.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造。

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

(举例论证)
D.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类比论证)
5.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B.文章以“东山樵夫”砍树为喻,揭示了失去创造力的可怕之处,鼓励教育者要保护和培育学生的
创造力。

C.课文列举了大量事实论据,构成排比句式,使论证内容充实、丰富、具有说服力,增强了语言的气势。

D.课文采用以叙为主、叙议结合的方式,极富感召力。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
的教义。

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

”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

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
出了《安魂曲》。

绝望是懦夫的幻想。

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

”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

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
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

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
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6.选文中作者反驳了哪几种错误观点?
7.如何理解选文中画线的语句?
8.如何理解“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

’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句话?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1题。

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
刘根生
①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

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

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②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

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

不为
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

③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

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
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

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

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使人
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

④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

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
讨苦吃。

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

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
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

⑤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
之事。

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

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
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
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

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
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

⑥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

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
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

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区。

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

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
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

⑦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

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

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
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

面对生命这棵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
空间。

(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4月18日,有删改) 9.从全文来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0.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11.指出第⑤段运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表达交流
12.请在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它与上下文语意连贯,与前面的句子句式相同。

怎么能不喜欢出发呢?没见过大山的粗犷,真是遗憾;见了大山的粗犷没见过大海的浩瀚,仍然
遗憾;见了大海的浩瀚没见过大漠的广袤,依旧遗憾; 。

我自然知道,大
山有坎坷,大海有波涛,大漠有风沙,森林有猛兽。

即使这样,我依然执拗地喜欢出发。

打破生活
的平静,我便能看到另一番景致,一种属于年轻人的景致。

体验中考
13.(2017·浙江绍兴中考)探究下面的图文材料,写一篇《快递垃圾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处理建议》。

要求:语言简洁连贯,150字以内。

快递业迅猛发展,产生的垃圾带来很多问题。

环保志愿小组组织了“快递垃圾何去何从”的实践活动。

以下是队员们从《人民日报》等媒体找到的有关资料:
·2016年快递邮件达到300亿件,其包装垃圾总量有400多万吨,但垃圾的实际回收率不足10%。

·常见的快递垃圾有纸箱、包装袋、胶带、运单、填充泡沫等。

·快递包装胶带的主要原料为PVC(聚氯乙烯),埋在土里至少要经过上百年才可能被有效降解。

答案:
1.D 解析 A项,“遁”应读“dùn”;B项,“钝”应读“dùn”;C项,“遭”应读“zāo”。

2.C 解析 A项,“走头无路”应为“走投无路”;B项,“挥亳”应为“挥毫”;D项,“金钢”应为“金刚”。

3.D 解析“别具匠心”指另有一种巧妙的心思(多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

这个成语与句意不符。

4.D 解析 D项是道理论证。

5.D 解析“以叙为主”的说法有误。

6.一是“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另一个是“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7.被人们认为“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的人最终获得了成功。

8.只要有勇气,人们即使身陷绝境也能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9.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有高远的目标,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

10.首先提出分论点,然后用航天员训练的事例进行证明,再引用《孟子》中的话加以强调,最后得出“求极限”虽使人痛苦,却促人强大的结论。

11.示例 (1)举例论证,连用三个“比如”列举一系列事例,有力论证了待在舒适区的危害。

(2)比喻论证,用洗照片比喻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形象地说明模仿自己、机械重复这一现象,进而有力地论证了待在舒适区的危害。

12.示例见了大漠的广袤没见过森林的神秘(繁茂/生机),依然遗憾
13.示例快递业产生的垃圾存在很多问题:垃圾数量巨大,回收率却很低。

人们乱扔垃圾也给垃圾的处理带来了困难。

快递包装中有难降解的材料,造成环境污染。

我们建议:对快递垃圾进行严格分类,不能随便乱扔;要提高垃圾的回收率;选用环保的包装材料;还可建立快递包装的循环利用体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