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综合诊断模拟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青岛市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人教版综合诊断模拟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在风沙的源头种植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这体现了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影响生物D.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2.
对于一只蜜蜂来说,影响它生存的生态因素是( )
①阳光②空气③温度④其他蜜蜂⑤油菜⑥蝴蝶
A.①②B.⑤⑥C.①②③④⑤⑥D.④⑤⑥
3.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没有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A.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
下列语句中没有涉及到植物、动物的是
A.蜜獾跟随找蜜鸟寻蜜B.机器人在地板上清理灰尘
C.蜣螂出国去澳洲清除牛粪D.竹节虫具有与树枝相似的体形
5.
下列叙述中,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
A.一片麦地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
C.一片草地上的阳光、土壤和空气D.一片森林中所有的植物
6.
在小麦田中,影响小麦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 )
①阳光②杂草③水分④土壤⑤田鼠⑥空气⑦蝗虫⑧稻螟虫
A.①②⑤⑥B.③④⑦⑧
C.①③④⑥D.②⑤⑦⑧
7.
下列哪种生物现象能够体现生物能进行呼吸?()
A.葵花向阳B.猫捉老鼠
C.种子萌发D.鲸鱼喷水
8.
以下生物之间的关系中,属于种间互助关系的是
A.蜜蜂蜇敌害的时候会释放一种物质,促使其他蜜蜂一起向敌害进攻
B.繁殖季节,两只公羚羊会为争夺一只母羚羊而发生争斗
C.羊以草为食,而羊通常会被狼捕食
D.海葵附着在寄居蟹螺壳上随之移动,海葵的触手能射出刺丝射杀敌害以保护自己和寄居蟹
9.
“雨露滋润禾苗壮”描述了影响植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是( )
A.阳光B.温度C.水分
10.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 )
A.贝壳B.小鱼C.水草D.小麦
1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A.机器人B.电脑病毒C.钟乳石D.生石花
12.
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一组是()
A.猫和老鼠B.水稻和杂草
C.螳螂和蝉D.七星瓢虫和蚜虫
13.
《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对句中“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特征的概述,不正确的是( )
A.都能进行呼吸
B.都是由细胞构成
C.都能生长和繁殖
D.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淀粉等有机物
14.
下列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洋葱B.金鱼C.大肠杆菌D.流感病毒
15.
地球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南极科考队员不仅要把塑料凳难以降解的垃圾带离南极,还要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
A.缺少必要的生活设施B.缺少生产者
C.缺少消费者D.缺少分解者
16.
我国已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40余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1.63%,既改善了空气质量,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降水量,这说明了()
A.生物影响环境B.环境影响生物C.生物适应环境
17.
下图表示某地农田生态系统中的主要食物链。
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有有毒物质进入,则图中含量最高的是水稻
B.若有有毒物质进入,则图中含量最高的是蛇
C.农田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高于草原生态系统
D.捕捉蛙、蛇都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
18.
下列对“生态系统部分成分间的相互关系图(甲、乙、丙表示三类生物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表示生产者,乙表示消费者
B.在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之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
C.丙能够把动植物的遗体等含有的无机物分解为有机物供植物再利用
19.
下列生命现象,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A.仙人掌的刺状叶
B.变色龙的擅变体色
C.蚯蚓使土壤肥沃
D.枯叶蝶的枯叶体形
20.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生物圈中的氧气主要来自()
A.森林生态系统B.海洋生态系统C.草原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21.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气体进出大树的“通道”是气孔
B.乘凉的人与大树相比,多了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C.大树的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水分通过导管运输到茎和叶
D.“仙人掌的叶变成刺状”与“大树底下好乘凉”都体现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22.
下列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阳光→草→牛→狮子B.鼠→蛇→鹰
C.蛇→青蛙→昆虫→草D.草→兔→鹰
23.
下列生态系统中,被称为地球的肾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B.陆地生态系统
C.湿地生态系统D.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24.
如果你去拍苍蝇,苍蝇会逃跑,这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A.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B.需要营养
C.由细胞构成D.能生长
25.
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B.包括岩石圈的全部
C.是地球最大的生态系统D.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26.
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概括,不准确的是()
A.绝大多数生物能进行呼吸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27.
黄粉虫是一种生性活泼的动物,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5℃左右、适宜的湿度是55%-75%。
下表是某同学探究“光照对黄粉虫生活影响”的实验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位置黄粉虫数量食物光照温度湿度
纸盒左半侧0只麦麸明亮32℃适宜
纸盒右半侧20只玉米粉黑暗32℃干燥
A.该实验的变量是湿度B.温度应该设置为25℃
C.左右两侧黄粉虫数量都应该1只D.食物和湿度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28.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森林中的树木B.一片草原
C.一个湖泊D.百亩农田
29.
草原上,一只老鼠发觉老鹰在上空盘旋,便紧张而迅速地钻进附近的巢穴内。
老鼠的这种行为体现了生物()
A.具有繁殖的特性B.具有应激性
C.具变异特性D.具有生长的特性
30.
某生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测得数据如下表。
下列选项对该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组别裸地组草坪组灌木丛组
空气湿度的平均值55.9%63.7%77.6%
A.无需重复多次测量实验数据
B.实验应选择在阴天实施
C.使用干湿表来测量空气湿度
D.草坪组的空气湿度最大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下图是农民采用笼养蝇蛆法形成的食物网图解。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此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中生产者是___________。
(2)建立此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得以充分利用。
(3)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猪、鸡等属于___。
(4)人们为了使农作物高产,常喷洒农药来消灭害虫,残留的农药会通过___在人体中富集。
(5)通过微生物的作用,猪粪等物质可分解后被农作物利用,这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是_________。
2.
某个地区的森林植物园占地面积140公顷,森林覆盖率高达90%。
园内引种驯化、迁地保存了植物208科900属3200多种4000多个品种,收容、救治、驯养了野生动物112种,图一表示植物园的食物网,图二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昆虫等影响绿色植物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______因素。
(2)从生态系统的成分来看,图中的绿色植物属于______,图一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添加的成分是______。
(3)图一的食物网中有______条食物链,与鹰存在竞争的关系是______。
(4)图二中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则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______。
(5)流入鹰体内能量最少的食物链是______。
(6)农田生态系统与森林植物园相比,自动调节能力更______(填“强”或“弱”)。
(7)该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_____。
3.
在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共有_____条食物链,其中最长的一条是_______(用箭头和字母表示)。
(2)图中所示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
除图示外,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包括分解者以及_____。
(3)C和B的关系是__________和_______。
(4)若土壤被含有重金属的污水污染,则重金属污染物在_____的体内积累得最多。
(5)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能力。
4.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______。
(2)在这个生态系统中,直接以生产者为食的消费者有______。
(3)在该生态系统中,除了图示涉及到的生物外,还应该存在着一些腐生微生物,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承担______的角色。
5.
根据图回答
(1)兔,树和草死亡后,遗体会逐渐消失,这是因为图中的C______把他们分成为A______和B______
(2)在光照下,A和B又被植物利用通过______作用制造______,被植物利用,进而又被植物利用。
(3)C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他能够利用_____生活。
6.
图是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
图中A~D代表不同的消费者。
请据图回答下列:
(1)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
(2)此食物网中,C和D的关系是________。
(3)一般认为,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成分是________。
(4)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
(5)图只是生态系统的部分成分,若要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应加入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
7.
五龙河是菜阳的母亲河,由多条河流汇聚而成,最终流入黄海。
五龙河流域湿地是省级重要湿地之一,生态类型独特,是典型的河流、滨海型湿地。
五龙河湿地生态系统里水草丰美,生物种类繁多。
浅水区有丰富的藻类、软体动物及鱼虾等,岸边生长着大米草、盐蒿、芦苇和各种树木,是大白鹭、苍鹭、雁鸭等的越冬地,其中大白鹭等鸟类以鱼虾或软体动物、昆虫为食。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湿地生态系统素有“________”之称,有________的作用。
(2)在五龙河湿地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________;各种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形成了复杂的________,能量在其中的流动过程中被多种生物逐步消耗,但物质可以以某种形式在生态系统中________。
(3)当该湿地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后,有毒物质会在生物体内积累,在藻类→虾→大白鹭这条食物链中,体内毒物积累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被污染的湿地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会遭到严重破坏。
目前________是影响生态系统的最大因素。
(4)与湿地相关联的生态系统还有________等(至少答两个),他们彼此之间是开放的、动态变化的。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__,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8.
我国珠三角平原地区洪涝多风,当地人民创建了一种“基塘台田”生态农业模式。
如图所示,将地势低洼,易发洪患之处挖成池塘养鱼养鸭,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桑树、果树、粮棉等。
这样既能防洪,又能充分利用资源,增加农民收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基塘台田是一个人工构建的_______。
其中水草和浮游植物属于______,鱼、鸭属于______;除图中所示成分外,还应包括______。
(2)护坡植物能使坡堤坚固,是因为植物的______(器官)不仅能够固定植物,还能保持水土;将低矮的粮棉栽种在果树之间,因为树林能够_____,起到保护粮棉的作用。
(3)不同食性的动物适合栖息在不同水层,鸭和鲢鱼能以浮游动植物为食,小鱼、小虾也是鸭的食物,鱼、鸭粪便不仅可作为浮游动植物的养料,还可在产甲烷菌等______者的作用下,一部分转化为沼气,另一部分转化为水体和塘泥中的_____被水草和基堤上的作物吸收利用。
(4)以基塘台田为基础,养殖更多生物种类(如上图所示),使食物网更加复杂,既提高了_____能力,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食物,请写出其中任意一条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___。
综上所述,这种养殖模式不仅提高了经济效益,提供清洁能源,还促进了物质循环。
9.
下图是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此图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
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图中还缺生物部分是________;蛇、猫头鹰等动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
(2)若大量使用农药杀灭水稻害虫,会导致该生态系统中青蛙数量骤减,短期内蛇的数量会________;一段时间后,又会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都具有一定的________能力。
最终,体内有害物质存留最多的生物是________。
10.
阅读下列资料及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一南极生态系统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周围海城大量的海藻是南极磷虾等浮游动物的丰富食物来源,磷虾同时又是南极鲸类、海豹、企鹅、海鸟等动物的主要食物。
下图所示为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极地生物还包括细菌和真菌,它们共同维持该区域的生态平衡。
资料二 20世纪50~70年代,许多国家经常施用DDT(一种难分解的有毒农药)杀灭害虫,但在荒无人烟的南极却从未施用过DDT。
从70年代开始,科研人员却发现,南极海洋中的鱼、磷虾和企鹅等动物体内竟然也含有DDT。
(1)南极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了资料一提到的生物部分外,还有如水分、空气、阳光等组成的______部分。
(2)资料一中海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所以是该生态系统的______。
图中的磷虾、企鹅、鲸等动物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______;根据资料一生物的食物关系可知,海豹和鱼为______关系。
(3)根据资料一,南极海洋生态系统相对比较简单,曾经由于人类过量捕杀鲸类而导致南极生态系统失衡。
这说明该生态系统的______能力比较弱。
(4)由资料二可知,其他地域施用的DDT却出现在从未施用过DDT的南极动物体内,这一事例说明______是一个统一的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