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管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管理制度
一、目的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食品安全事故,保障公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
企业及个体经营者。
三、事故分类
食品安全事故根据严重程度分为四级: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
故和特别重大事故。
四、组织机构
1. 成立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小组,由企业负责人或个体经营者担任组长,成员包括质量管理部门、生产部门、销售部门等相关人员。
2. 小组成员应具备食品安全事故处理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五、事故报告
1. 一旦发现食品安全事故,应立即向企业负责人或个体经营者报告。
2. 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应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向当地食品安全监督管
理部门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六、事故调查
1. 食品安全事故处理小组应立即对事故进行调查,包括事故原因、影
响范围、涉及产品等。
2. 调查结果应书面记录,并在24小时内报告给当地食品安全监督管
理部门。
七、应急措施
1. 根据事故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包括产品召回、停止生
产和销售、隔离污染源等。
2. 对于已经流入市场的不安全食品,应立即启动产品召回程序。
八、事故处理
1. 根据调查结果,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整改。
2. 对于造成食品安全事故的责任人,应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九、信息发布
1. 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应按照规定,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发布事故信息。
2. 信息发布应避免引起公众恐慌,确保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十、事故记录与档案管理
1. 对食品安全事故的调查、处理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并建立档案。
2. 档案应包括事故报告、调查记录、处理措施、整改报告等,保存期
限不少于五年。
十一、培训与演练
1. 定期对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和事故处理培训。
2. 定期组织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
十二、监督检查
1. 企业或个体经营者应定期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自查。
2. 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企业或个体经营者的食品安全事故
处理能力进行监督检查。
十三、附则
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由企业或个体经营者负责解释。
2. 对本制度的修改和补充,应报当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上述内容,确保制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