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
1、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宰相制度,实行了宰相集中议事制。

2、政事堂成为一个高于三省的决策机构,三省长官实际上脱离了本部门,专一负责全国事务的处理。

三省的副职成为实际负责人。

后来皇帝不设置正职,以副职代替。

让副职进入政事堂,于是宰相的官阶降低了,更便于皇帝的控制。

3、唐太宗末年,由于担任中书省长官的人多年受到皇帝信任,所以中书省的地位日渐提高,于是政事堂移至中书省。

武则天专权以后,出现秉笔宰相,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中书舍人成为具有实权的官职。

4、有唐一代,宰相会议是全国政务的核心。

会议一日停顿,则国家政务一日不行,所以宰相会议必须每天开,而皇帝倒不必每日上朝,唐代跟西汉一样,实际上可以说是一种君逸臣劳的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