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词语专题积累(审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词语专题积累(审案)
一、常用词语
2、讼:官司、打官司
3、囹圄:监狱
4、中:中伤、诬蔑别人,使受损害
5、诬:捏造事实诬陷别人
6、谮(zèn)、短:说别人的坏话,诬陷,中伤
7、构陷:构成罪名陷害
8、揭:揭发
9、讦jié:揭发别人的隐私或攻击别人的短处10、劾:检举揭发罪状11、诉:报案
、执:捉拿13、收:逮捕14、系:拘囚、关押
16、匿:躲藏
:审讯
……而犯罪;连坐,因别人获罪而受牵连21、染逮:牵连、连累。
《后汉书皇甫规传》:及党事大起,天下名贤多见染逮。
22、当:判罪23、论:判罪24:决:判决25、罪:惩罚,治罪26.坐:定罪27、报:断决刑狱,定人罪行例:闻死刑之报,君伟流涕
27、表刑罚的:大辟(死刑)、戮(杀)、髡(剃去头发)、笞(鞭打)、磔zhé(把肢体分裂)、刖(砍脚)、族(族灭)、仗(杖打)、流、放(流放)、服赭衣、黥qíng (在脸上刺记号或文字,即墨刑)28、徙:流放。
30、宥:宽恕、赦免31、原:赦免,原谅
:案件具结
、雪:洗刷,昭雪
二、链接课文:翻译下列画线词语
单于使卫律治其事。
张胜闻之,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武曰:“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欲自杀,胜惠共止之。
虞常果引张胜。
单于怒,召诸贵人议,欲杀汉使者。
左伊秩訾曰:“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单于使卫律召武受辞。
武谓惠等:“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引佩刀自刺。
卫律惊,自抱持武。
驰召医,凿地为坎,置煴火,覆武其上,蹈其背,以出血。
武气绝,半日复息。
惠等哭,舆归营。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武益愈。
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剑斩虞常已,律曰:「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单于募降者,赦罪。
」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律谓武曰:「副有罪,当相坐。
」武曰:「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武不动。
三、翻译下文,注意画线的字
(一)
周新,南海人,初名志新。
成祖常独呼“新”,遂为名,因以志新字。
洪武中以诸生贡入太学。
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
成祖即位,改监察御史。
敢言,多所弹劾,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
京师中,致以其名怖小儿,辄皆奔匿。
巡按福建,奏请都、卫、所不得陵府、州、县,卫、官相见均礼,武人为之戢……
还朝,即擢云南按察使。
未赴,改浙江。
冤民系久,闻新至,喜曰:“我得生矣!”至,果雪之。
锦衣卫指挥纪纲使千户缉事,擢贿作威福,新欲按治之。
遁去,顷之,新赍文册入京,遇千户涿州。
捕系州狱,脱走诉于纲,纲诬奏新罪。
帝怒,命逮新。
旗校皆锦衣私人,在道榜掠无完肤。
既至,伏陛下前抗声曰:“陛下诏按察司行事,与都按察同,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臣?”帝愈怒,命戮之。
临刑,大呼曰:“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竟杀之。
他日,帝悔,问侍臣曰:“周新何许人?”对曰:“南海。
”帝叹曰:“岭外乃有此人!枉杀之矣。
”……
妻有节操,新未遇时,缝纫自给;及贵,遇赴同宦妻内宴,荆布如田家妇。
诸妇惭,尽易其衣饰。
新死无
子,妻归,甚贫。
广东巡抚杨信民曰:“周志新当代第一人,可使其夫人终日馁耶?”时时贴给之。
妻死,浙人仕广东者皆会葬。
(二)
范正辞太平兴国中,以饶州多滞讼,迁知州事。
至则宿系皆决遣之,胥吏坐淹狱停职者六十三人。
会诏令料州兵送京,有王兴者,怀土惮行,以刃故伤其足,正辞斩之。
兴妻上诉,太宗召见正辞,庭辩其事。
正辞曰:“东南诸郡,饶实繁盛,人心易动,兴敢扇摇。
苟失控驭,则臣无待罪之地矣。
”上壮其敢断,特迁官,充江南转运副使。
饶州民甘绍者,为群盗所掠,州捕系十四人,狱具将死。
正辞案部至,引问之,因皆泣下。
察其非实,命徙他所讯鞫。
既而民有告盗所在者,正辞潜召监军掩捕之。
盗觉遁去,正辞即单骑出郭二十里追及之。
贼控弦持槊来逼,正辞大呼,以鞭击之,中贼双目,仆之,余贼渡江散走。
被伤者尚有余息,旁得所弃赃,按其奸状伏法,十四人皆得释。
此吾乡里事,而郡人多不闻之。
[注]料:统计,这里有挑选之意。
(三)
则天朝,或辄罗告其主,以求官赏。
润州刺史窦孝谌妻庞氏,为其奴告夜醮,敕御史薛季旭推之。
季旭言其咒诅,草状以闻,先于玉阶涕泣不自胜,曰:“庞氏事状,臣子所不忍言。
”则天纳之,迁季旭给事中。
庞弃市,将就刑,庞男希瑊诉冤于侍御史徐有功,有功览状曰:“正当枉状。
”停决以闻。
三司对按,季旭益周密其状。
秋官及司刑两曹既宣覆而自惧,众迫有功。
有功不获申,遂处绞死。
则天召见,迎谓之曰:“卿比按,失出何多也?”有功曰:“失出,臣下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
愿陛下宏大德,天下幸甚!”则天默然久之,曰:“去矣!”敕减死,放于岭南。
月余,复授侍御史。
有功俯伏流涕,固不奉制。
则天固授之,有功曰:“臣闻鹿走于山林,而命悬于厨者何也?势使然也。
陛下以法官用臣,臣以从宽行法,必坐而死矣。
”则天既深器重,竟授之,迁司刑少卿。
时周兴、来俊臣等罗告天下衣冠,遇族者数千百家。
有功居司刑,平反者不可胜纪,时人方之于定国,中宗朝,追赠越州都督,优赐其家,并授一品官。
开元初,窦希瑊外戚荣贵,奏请回己之官,以酬其子。
[注]醮:祭祀。
失出:判案错误或罪重罚轻。
与失入相对。
(四)
(欧阳)公讳颍,字孝叔。
成平三年,举进士中第,初任峡州军事判官,有能名,即州拜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建宁县。
未半岁,峡路转运使薛颜巡部至万州,逐其守之不治者,以谓继不治非尤善治者不能,因.奏自建宁县往代之。
以治闻。
由万州相次九颅州而治之。
一再至日鄂州。
二辞不行:初彭州,以.母夫人老,不果行;最后嘉州,以老告,不行。
实治七州,州大者繁广,小者俗恶而奸,皆世指.为难治者。
其尤甚日歙州,民习律令,性喜讼,家家自为簿书,凡闻人之阴私毫发、坐起语言,日时皆记之,有讼则取以证。
其视入狴①牢就桎梏,犹冠带偃箦②,恬如也。
盗有杀其民董氏于市,三年捕不获,府君至,则得之以抵法。
又富家有盗夜入启其.藏者,有司百计捕之甚急,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
公日勿捕与购,独召富家二子,械付狱,鞫之。
州之吏民皆日“是素.良子也”,大怪之,更疑互谏。
公坚不回.,鞫愈急,二子服。
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及取其所盗某物于某所,皆是,然后欢日:“公,神明也。
”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公刚果有气,外严内明,不可犯,以是施于政,亦以是持.其身。
初,皇考侍郎为许田令,时丁晋公尚少,客其县。
皇考识之,曰贵人也,使与.之游,待之极厚。
及公佐峡州,晋公荐之,遂拜著作。
其后,晋公居大位,用事,天下之士往往因而登荣显,而公屏不与之接。
故其仕也,自著作佐郎、秘书丞、太常博士、尚书屯田、都官、职方三员外郎、郎中,皆以岁月考课,次第升,知万、峡、鄂、歙、彭、岳、阆、饶、嘉州,皆所当得。
及晋公败,士多不免,惟公不及。
(五)
石公弼字国佐,越州新昌人。
登进士第,调卫州司法参军。
淇水监牧马逸,食人稻,为田主所伤。
时牧法至密(非常严厉),郡守韩宗哲欲坐以重辟。
公弼当此人无罪,宗哲曰:“人伤官马,奈何无罪?”公弼曰:“禽兽食人食,主者安得不御,御之岂能无伤?使上林虎豹绝槛(从笼子里跑出来)害人,可无杀乎?今但当惩圉者(管理马匹的人),民不可罪。
”宗哲怒,以属吏。
既而使者来虑囚(讯察记录囚犯的罪状),
如公弼议。
获嘉(地名)民甲与乙斗,伤指;病小愈,复与丙斗,病指流血死。
郡吏具狱,两人以他物伤人,当死。
公弼以为疑,驳而鞫之,乃甲捽丙发,指脱瘕中风死,非由击伤也。
两人皆得免。
练习
李崇传
先是,寿春县人苟泰有子三岁,遇贼亡失,数年不知所在。
后见在同县人赵奉伯家,泰以状告。
各言己子,并有邻证。
郡县不能断。
崇①曰:“此易知耳。
”令二父与儿各在别处,禁经数旬,然后遣人告知之曰:“君儿遇患,向已暴死,有教解禁,可出奔哀也。
”苟泰闻既号咷,悲不自胜;奉伯咨嗟而已,殊无痛意。
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诘奉伯诈状。
奉伯乃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
”
又定州流人解庆宾兄弟坐事俱徙扬州。
弟思安背役亡归,庆宾惧后役追责,规绝名贯,乃认城外死尸,诈称其弟为人所杀,迎归殡葬。
颇类思安,见者莫辨。
又有女巫阳氏自云见鬼,说思安被害之苦,饥渴之意。
庆宾又诬疑同军兵苏显甫、李盖所杀,经州讼之,二人不胜楚毒,各自款引。
狱将决竟,崇疑而停之。
密遣二人非州内所识者,为从外来,诣庆宾告曰:“仆住此州,去此三百,比有一人见过寄宿,夜中共语,疑其有异,即便诘问迹其由绪。
乃云是流兵背役逃走,姓解字思安。
时欲送官,若见求及,称‘有兄庆宾,今住扬州相国城内,嫂姓徐;君脱矜愍②,为往报告见申委曲;家兄闻此必重相报,所有资财当不爱惜。
今但见质,若往不获,送官何晚?'是故相造指申此意。
君欲见雇几何当放贤弟。
若其不信,可见随看之。
”庆宾怅然失色,求其少停,当备财物。
此人具以报,崇摄庆宾问曰:“尔弟逃亡,何故妄认它尸?”庆宾伏引。
更问盖等,乃云自诬。
数日之间,思安亦为人缚送。
崇召女巫视之,鞭笞一百。
[注]①崇:李崇(公元455-525年),北魏中后期名臣,曾任扬州(今安徽寿县)刺史。
②君脱矜愍:脱,如果;愍,同“悯”。
习题检测: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庆宾兄弟坐事俱徙扬州。
徙:发配充军
B.狱将决竟,崇疑而停之。
狱:收入监牢
C.比有一人见过寄宿。
比:近期,前不久
D.今但见质,若往不获,送官何晚?质:(作为)人质
2.以下文句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反映李崇所断案件“证据确凿”的一组是()
①崇察知之,乃以儿还泰。
②奉伯乃款引云:“先亡一子,故妄认之。
”
③更问盖等,乃云自诬。
④崇摄庆宾问曰:“尔弟逃亡,何故妄认它尸?”
⑤数日之间,思安亦为人缚送。
A.①②⑤
B.①④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
2.D(①句与④句,只是办案中的作法,不能视为确凿的结案证据。
)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款引”,从实认罪的意思。
“二人不胜楚毒,各自款引”,则是酷刑造成的屈打成招。
B.李崇妙断苟泰失子一案:他在设计好“情境”中体察原、被告的感情差别而明辨真伪。
C.李崇密遣的差役为取得解庆宾信任而获取真实情况,甘愿作人质。
此举果然见效。
3.C(“甘愿作人质”的不是差役,而是差役说解思安愿作人质。
)
D.女巫为解思安假死提供伪证,受到鞭笞。
这说明李崇办案毫不苟且,有罪必究。
4、翻译
(1)今但见质,若往不获,送官何晚?
现今只管把我作人质,若是前去什么报偿也没得到,再把我送到官府也不晚呀?
(2)仆住此州,去此三百,比有一人见过寄宿,夜中共语,疑其有异,即便诘问迹其由绪。
我们住在本州,离你这里有三百里,最近有一个人经过我们那里到家中投宿,夜里一起聊天,我们怀
疑他有问题,当即便追问他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3)是故相造指申此意。
君欲见雇几何当放贤弟。
'因此,我们来拜访你说明情况。
你估摸要放你弟弟应给我们多少财物。
明察 [明]冯梦龙
非察不神,察非智不精。
是以知察之为用,神矣广矣。
善于相人者,犹能以鉴貌辨色,察人之富贵寿
贫贱孤夭,况乎因其事而察其心?则人之忠倭贤奸,有不灼然乎?盖非明不能察,非察不显明。
察情而
天下无冤民,诘奸而天下无戮民,夫是之谓明察。
单县有田作者,其妇饷之。
食毕,死。
翁姑曰:“妇意也。
”陈于官。
不胜箠楚,遂诬服。
自是天久不
雨。
许进时官山东,曰:“狱其有冤乎?”乃亲历其地,出狱囚遍审之。
至饷妇,乃曰:“夫妇相守,人之
至愿;鸩毒杀人,计之至密者也。
焉有自饷于田而鸩之者哉?”遂询其所馈饮食及所经道路,妇曰:“鱼
汤米饭,度自荆林,无他异也。
”公乃买鱼作饭,投荆花于中,试之狗彘,无不死者。
妇冤遂白,即日大
雨如注。
苏人出商于外,其妻蓄鸡数只,以待其归。
数年方返,杀鸡食之,夫即死。
邻人疑有外奸,首之太守
姚公。
鞫之,无他故。
意其鸡有毒,令人觅老鸡,与当死囚遍食之,果杀二人,狱遂白。
盖鸡食蜈蚣百虫,
久则蓄毒。
张昺以进士知铅山县。
有卖薪者,性嗜鳝。
一日自市归,饥甚,妻烹鳝以进,恣啖之,腹痛而死。
邻
保谓妻毒夫,执送官,拷讯无他据,狱不能具。
械系逾年,公始至,阅其牍,疑中鳝毒。
召渔者捕鳝得数
百斤,悉置水瓮中,有昂头出水二三寸者,公异之,召此妇面烹焉,因出死囚与食,才下咽,便称腹痛,
俄仆地死。
妇冤遂白。
《神政记》载此事,谓公受神教而然,说颇诞。
察狱者自宜留心,何待取决于冥冥哉!
——《智囊》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鱼汤米饭,度.自荆林度:经过、路过
B.阅其牍.,疑中鳝毒牍:案卷、公文
C.鞫.之,无他故鞫:审问、审讯
D.令人觅老鸡,与当.死囚遍食之当:应当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说明“明察”之方法的一组是()
①察人之富贵寿贫贱孤夭②公异之,召此妇面烹焉
③令人觅老鸡,与当死囚遍食之④妇冤遂白,即日大雨如注
⑤察狱者自宜留心⑥遂询其所馈饮食及所经道路
A.①③⑤ B.①④⑥C.②③⑥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善于看相的人,能从一个人的长相神色,看出他是忠直或奸邪、贤能或愚昧。
同样的,从一个人的
行为处事之中,也能清楚判断出他是富贵或贫贱、长寿或夭折来。
B.农夫的妻子,在丈夫吃了她送过的饭就死了之后,被公婆报官送到官府,耐不住拷打,于是含恨服
毒自尽,从那以后,单县很久都没有下雨。
C.苏州人数年后回家,妻子将养了很久的老母鸡杀了煮给他吃,这苏州人竟立即死亡。
他的公婆怀疑
她和邻人有奸情,于是向太守告发了儿媳妇。
D.曾有个卖木柴的人,一次他饱餐了妻子给他做的鳝鱼后腹痛而死,保长说是卖柴人的妻子毒死了丈
夫。
是张昺给这个妇人昭雪了冤情。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1)察情而天下无冤民,诘奸而天下无戮民,夫是之谓明察。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妇相守,人之至愿;鸩毒杀人,计之至密者也。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邻保谓妻毒夫,执送官,拷讯无他据,狱不能具。
(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3分)得情则天下没有冤情的百姓;诘奸则天下没有狡诈的恶人,这才是明察智慧的善用。
(2)(3分)夫妇相守,是人生最大的心愿;而用毒杀人,是一种严密的计划。
(3)(3分)邻居保长说是妻子毒死丈夫,将她捉起来送到官府,拷打审问她却没有别的依据(她都不认罪),官司一直不能完结。
廉吏周新
周新,南海人。
初名志新,字日新。
成祖常独呼“新”,遂为名,因以志新字。
洪武中以诸生贡入太学。
授大理寺评事,以善决狱称。
成祖即位,改监察御史。
敢言,多所弹劾。
贵戚震惧,目为“冷面寒铁”。
京师中至以其名怖小儿,辄皆奔匿。
巡按福建,奏请都司卫所不得凌府州县,府卫官相见均礼,武人为之戢①。
还朝,即擢云南按察使。
未赴,改浙江。
冤民系久,闻新至,喜曰:“我得生矣。
”至,果雪之。
初,新入境,群蚋迎马头,迹得死人榛中,身系小木印。
新验印,知死者故布商。
密令广市布,视印文合者捕鞠之,尽获诸盗。
一商暮归,恐遇劫,藏金丛祠石下,归以语其妻。
旦往求金不得,诉于新。
新召商妻讯之,果商妻有所私。
商骤归,所私尚匿妻所,闻商语,夜取之。
妻与所私皆论死。
锦衣卫指挥纪纲使千户缉事浙江,攫贿作威福。
新欲按治之,遁去。
顷之,新赍文册入京,遇千户涿州,捕系州狱,脱走诉于纲,纲诬奏新罪。
帝怒,命逮新。
旗校皆锦衣私人,在道榜掠无完肤。
既至,伏陛前抗声曰:“陛下诏按察使行事,与都察院同。
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臣?”帝愈怒,命戮之。
临刑大呼曰:“生为直臣,死当作直鬼!”竟杀之。
他日,帝悔,问侍臣曰:“周新何许人?”对曰:“南海。
”帝叹曰:“岭外乃有此人,枉杀之矣!”后纪纲以罪诛,事益白。
妻有节操。
新未遇时,缝纫自给。
及贵,偶赴同官妻内宴,荆布如田家妇。
诸妇惭,尽易其衣饰。
新死无子。
妻归,贫甚。
广东巡抚杨信民曰:“周志新当代第一人,可使其夫人终日馁耶?”时时赒②给之。
妻死,浙人仕广东者会葬。
(节选自《明史•周新传》)
【注】①戢(jí):收敛;②赒:zhōu周济、救济。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以善决狱称狱:案件
B.知死者故布商故:原先
C.密令广市布市:集市
D.妻与所私皆论死论:判罪
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部表明周新“冷面寒铁”的一组是( )
①洪武中以诸生贡入太学
②以善决狱称
③敢言,多所弹劾
④武人为之戢
⑤视印文合者捕鞫之
A.①③ B、②④ C、②⑤D、③④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周新在国子监学习时,被朝廷选拔做大理寺评事,因为善于审理案件出名。
B.离城较远的僧寺之树叶竟然刮到了周新案前,且周新仅据此就能得出“僧杀人”的结论,这个情节明显带有传奇和迷信的色彩。
C.周新的妻子偶赴“同官妻”的家宴,竟然是粗布衣裙“如田家妇”,同宴的官夫人们都深感惭愧,
纷纷把自己多余的衣服拿来给她换上。
D.周新善于通过一些蛛丝马迹侦破案件,布商被杀案,僧人杀妇案,商人妻子的奸夫盗金案均是这样侦破的。
4.翻译划线的句子
(1)授大理寺平事,以善决狱称
翻译:(周新)被授予大理寺评事,因为善于审理案件而出名。
(2)陛下诏按察使行事,与都察院同。
臣奉诏擒奸恶,奈何罪臣?
翻译:陛下您下诏按察司执行公务,与都察院一视同仁,我奉皇上之命捉拿犯恶的罪人,怎么反倒判我的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