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高考大综合(辽宁、河南)试题化学部分(word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3高考大综合(辽宁、河南)试题化学部分
25、在强酸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A.Mg2+、Ca2+、HCO3-、CI-
B.Na+、AlO2-、CI-、SO42-
C.K-、Fe2+、SO42-、Br-
D.Fe2+、Ca2+、Cl-、NO3-
26、X元素的阳离子和Y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X<Y
B.原子半径X<Y
C.离子半径X>Y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
27、图3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干燥、收集(不考虑尾气处理)气体。
该装置可用于
A.锌和盐酸生成氢气
B.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生成氯气
C.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
D.氯化钠和浓硫酸生成氯化氢
28、恒温恒压下,在容积可变的器血中,反应2NO2(气)-N2O4(气)达到平衡后,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NO2,又达到平衡时,N2O4的体积分数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判断
29、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为碳酸钠。
现加热5.00g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使碳酸氢钠完全分解,混合物质量减少了0.31g,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
(原子量H1C12O16Na23)
A.3.38g
B.4.58g
C.4.16g
D.4.41g
30、下列各化合物中,使发生酶化、还原、加咸、消去四种反应的是
A.CH2-CH2-CHO
B.CH2---CH3
C.CH3-CH-CH-CHO
正常情况下,大气中含有约78%的N2,21%的O2,还含有少量的CO2、水蒸气以及稀有气体
和杂质。
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增加,就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
请完成37-39题。
37、(14分)
(1)二氧化碳是共价化合物,它的电子式可表示为①。
(2)实验室中检验CO2气体最方便的方法是将CO2气体通入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②,相应的反应方程式为③。
(3)在宇宙飞船和太空站上工作的宇航员,在密闭的工作舱内需要吸入氧气,呼出CO2,飞船内可以使用一种物质,它能吸收CO2,并产生氧气,该物质是④,其反应方程式为⑤。
38.(14分)二氧化碳能强烈吸收红外长波辐射,这种长波辐射的波长范围约是1.4×10-3-6×10-3,相应的频率范围是⑥,相应的光子能量范围是⑦。
“温室效应”使大气全年的平均温度升高,空气温度升高,从微观上看就是空气中分子的⑧。
(已知普朗克恒量A=6.6×10-31J·a,真空中的光速c=3.0×108m·a-1。
结果取两位数字。
) 39、(12分)
(1)读右图8,在图示各项内容中,由于⑨、⑩(填写代表的
英文字母)的存在。
使大气具有“温室效应”(保温效应)。
(2)请阐述地质历史上大气“温室效应”在地表环境形成中
的作用。
答:⑾。
(3)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角度,指出降低“温室效应”的
措施是⑿和⒀。
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评分说明:
考生如按其它方法或步骤解答,正确的,同样给分;有错的,根据错误的性质,参照评分标准中相应的规定评分。
一、本题共36小题,每小题6分,共216分。
答对的给6分,答错或未答的均给0分。
25.C 26.D 27.A 28.A 29.C 30.A
二、本题共3小题,共40分。
答案正确的,按答案后面括号内的分数给分,答错或未答的给0分。
37.①O C O(4分)
②产生白色沉淀(或白色混浊)。
③Ca(OH)2+CO2=CaCO3↓+H20(②③共4分)
④Na2O2;
⑤2Na2O2+2CO2=2Na2CO3+O2↑(④⑤共6分,其他合理答案同样给分)。
38.⑥2.1×1012-1.9×1013a-1;(6分,写成1.9×1011-2.1×1013a-1同样给分.)
⑦1.4×10-20-1.3×10-20J(6分,写成1.3×10-20-1.4×10-20J同样给分。
1.3写成1.2的也同样给分。
)
⑧无规则运动(或热运动)更剧烈或:无规则运动(或热运动)的平均动能更大(2分)
39.⑨
⑩吸收长波辐射使近地面大气升温。
(2分)
减少热量向宇宙散失,逆辐射使近地面气温变化幅度减小。
(2分,答出一点即可给分) 保温,使地球表面较为温暖。
或:使地球表面较为温暖,若无此效应则地表较寒冷(2分)
12、增加绿色植物(2分)
13、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