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发声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发声训练
声乐教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抽象学科。
每个人声带的长短、薄厚、喉头的大小、共鸣腔体的大小都不一样,因此声乐教学尤其强调因材施教,歌唱的生理机制多用的是平滑肌,是我们的意识不能直接指挥的肌肉,要想协调好这些肌肉并更好的掌握歌唱的原理,就必须要有科学的发声练习来训练我们的声音。
在声乐教学中声音的训练可分为发声训练、练声曲、歌曲演唱三个部分。
发声练习是歌唱中最基本的技能训练,同时也是声乐初学者在获得歌唱技能的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学生通过正确的发生训练,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形成正确并适合自己的发声方法,培养歌唱器官与共鸣器官的协调能力增强呼吸的控制能力,将歌唱技术成为歌唱的表现手段,因此发声练习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1.
培养正确的歌唱方法
1.
发声训练要保持正确的歌唱姿势
良好的歌唱状态要有自然端庄的歌唱姿势,发声训练要训练站姿、表情。
站姿需要身体自然地直立,双脚稍分开,与肩同宽,可以一前一后,重心要稳。
头端正、眼平视,上胸张开,双肩略向后,小腹微收。
脸部自然生动,根据歌曲内容而富有表情。
演唱时,整个人要处于积极向上、精神振奋、生气勃勃的状态。
1.
发声训练要正确运用气息
气息是歌曲演唱的重中之重,没有任何一种声乐发声技巧是不运用气息的。
歌唱气息的目的无非就是将声乐技巧结合起来更准确的演唱歌曲、表现歌曲。
是将每一个发声训练从起音到尾音都与气息结合,从而养成好的歌唱习惯。
在每次发声前,一定要做好唱歌的姿势、表情、气息等方面的准备。
头脑中要规划好每
个练声乐句的气息,是急吸急呼、是缓吸缓呼、是急吸缓呼、还是缓吸急呼。
切
记一定不要张嘴就唱。
如发声训练中的音阶练习,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气息控制
力的变化规律,高音要张,低音要弛。
始终要控制气息有一个稳固的状态,不要
因为音高变化而移动气息和发声器官。
1.
发声训练要打开喉咙,稳定喉头
打开喉咙是发声训练的核心,它直接关系到声音的好坏。
“打开喉咙”就是
将嘴积极向上张开,舌根放松、放平、下巴放松。
吸气要打开下颚骨,提起软口盖,是下软腭自然下垂,让腮和唇都是自然状态,然后等待发声和吐字。
在发声
训练过程中要注意每一个发声练习喉咙是否打开,可以训练学生“打哈欠”状态,将喉咙打开,很多学生在声音上窄亮、抖等都是喉咙没有打开引起的,所以在发
声训练中要注重打开喉咙。
在发声唱“i”这样的闭口音时,也要打开口腔,这
样的声音会圆润。
切记不要将口与喉咙开的太大,这样的声音会产生“空”“散”等效果,会影响共鸣和音色的变化。
一定要自然的将喉咙打开。
在打开喉咙时要
体会喉头的位置,在学生适当的隐喻练习“ui"等母音可以训练稳定喉头。
1.
发声训练要注重有声有情
每一个练声乐句都是有感情的表达,并不是刻板的乐句。
很多学生认为在发
声训练中主要练习打开喉咙,气息稳定,声音位置等,很少注意感情和情绪。
在
发声训练中要注重声和情同时培养。
从一出声就要将感情和状态表现出来,只要
张嘴唱就要带着情。
这样会使声音达到兴奋的状态,这种兴奋的状态配合发声技
巧处于主动歌唱状态,有利于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
1.
发声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发声训练与歌曲演唱密不可分,发声练习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歌唱的好坏。
很
多同学认为发声训练是不重要的,歌唱是重要的。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不要把发
声训练与歌曲演唱认为是两件事。
发声练习常常将“a e i o u”运用在每个乐
句中,其实在歌曲演唱中的某个字,某个句都是发声训练的体现。
如果在唱歌时
某一句唱不好,都可以想想发声训练的方法,进而有所提高。
往往有的学生发声
训练声音很好,而演唱歌曲时却与发声不同,这是因为在发声训练的旋律和咬字
都比较简单,而歌曲中旋律起伏大,词曲的变化大,可谓是千变万化,所以歌曲
演唱并没有发声训练的声音好。
要多多发声训练,养成好的演唱习惯,更好地运
用到歌曲演唱中。
“练声不在于练习的次数多少,使用多少时间,重要的是用怎
样的方法和态度去练习。
在开始练习前应对每件事都做好充分的准备,练习时一
定要聚精会神,专心注意到每一个唱出的音,声音力求自然、清新、准确。
三、发声训练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
1、正确的发声练习可让初学者有效地避免声带的损伤
声带是我们歌唱的“乐器”,因此,声带的健康与否,使用得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乐器”的优劣与寿命。
对于一般初学唱歌者而言,应该给他们选择
短的发声练习。
因为过长的发声练习会给声带增加负担,容易造成声带损伤。
我
们应该给初学者选择单韵母的发声练习。
因为他们的歌唱技能不够稳定,过多的
韵母变换容易引起喉位不稳,气息上浮,舌根发硬,这样他们在演唱的过程中同
样会损伤声带。
我们应该根据初学者个人的条件选择适当音域的发声练习。
因为
他们的嗓音条件各不相同,演唱过高的音会造成声带的撕扯,演唱过低的音会造
成声带的挤压。
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正确的发声练习可以保护初学者的声带。
2、发声练习让歌唱者在唱歌前快速找到唱歌的感觉
发声练习一般都是有规律的、由低到高的音阶进行。
在歌唱前做发声练
习能让我们歌唱的生理机制像运动员比赛前的热身一样,慢慢地活动开来。
尤其
是初学者,往往不能快速的找到歌唱的感觉,就更是需要发声练习来指引。
许多
中外声乐专家都是十分重视唱歌之前的发声练习,这都说明了声乐教学中的发声
练习的重要性。
3、发声练习可以锻炼气息
好的声音是离不开气息支持的,好的气息离不开腰腹部力量的支撑。
于
是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训练,能让我们的歌唱机能得到更好的完善。
(一)连音练习
在连音训练中,要求腰腹部的力量源源不断地用力并保持,让声音连贯
圆滑的被气息带出。
每个音转换过程中,注意喉头的稳定,保证声音上下统一,
位置不变。
歌唱声音的主要表现力就在于声音的连贯优美,只有连贯的声音才能
唱出动人的旋律线来。
(二)跳音练习
在进行跳音练习时,一定要着重注意一字一音的灵活性。
唱跳音时,喉
头一定不能上下跑动,要处于稳定状态,气息的支撑点要在两肋的横膈膜处,腰
腹部的肌肉有节奏快速的弹跳起来,让每个音都有颗粒感并且具有灵活性。
口腔
不能又扁又窄,要保持一定的空间,这样才能使声音通透、灵活、轻巧、统一。
跳音练习主要是锻炼腰腹部肌肉的灵活弹跳性。
(三)我们在基本掌握了连音和跳音的唱法之后,就可以让这两种练习有
机的结合在一起,使歌唱技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跳音就像一个“点”,它要求气短,声音灵巧,而连音就像一条“线”,
它要求气长,声音圆滑,我们可以以点带线,使声音的位置统一、气息均匀流畅。
这样的发声练习能让我们更近一步的锻炼腰腹部的力量,从而更好的控制歌唱时
的气息。
综上所述,歌唱发声训练是声乐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歌唱
训练的基础内容之一,在歌唱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教师在声乐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并根据学生的嗓音条件、理解能力以及学习进程从而选择不同的发声练习。
学生必须在教师指导下,通过长时间刻苦的发声训练才能掌握。
在教学中,教师
要严格纠正学生在发声练习时的一些错误观念和不良习惯,让学生能够逐步掌握
全面的歌唱发声技能,使发声技能可以灵活运用到歌曲演唱上,使其成为艺术表
现的有效手段,提高演唱者的歌唱能力和表现力,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从而带给人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