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40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标考纲解读】
【高考复习策略】
该讲主要以“创新意识”为主线,分析了为什么要创新以及怎样进行创新。

立足为什么要创新,分析了创新是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要求,创新有重大的社会作用;立足怎样进行创新,分析了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分析了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理论创新、实践创新等。

辩证否定的原因是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

作为世界观,辩证法昭示我们,世界是一个永不停息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世界;作为一种思维方法,辩证法要求我们以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对待周围的世界。

把握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有助于我们自觉树立创新意识,有助于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只有坚持了辩证法,才能把唯物主义真正贯彻到底.
该讲核心在于凸显树立创新意识,所以复习中一定要立足创新,掌握有关科技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等的时事材料.结合科技创新,特别是科技创新论坛的举办,传统文化的发展,认识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该讲高考命题一般以成语、俗语、警句、漫画为背景,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有时也以主观题形式考查,如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复习时注意结合当前科技领域的最新进展分析创新的意义和要求,通过分析具体事例,说明解放思想对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及社会发展的作用。

【主干知识梳理】
一、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的内涵
①辩证否定,是事物____________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辩证否定是__________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③辩证否定是____________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吸取、保留和改造旧事物中积极的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___________: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

(2)辩证否定的方法论要求
①辩证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__________,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②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________,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____________。

【易错提醒】
(1)哲学上讲的“肯定”和“否定”与日常生活中的肯定和否定不同,它指的是事物自身的存在和灭亡。

事物的存在是由事物内部“肯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

事物的灭亡是由事物内部“否定”的因素占主导地位决定的。

(2)辩证的否定观启示我们对待任何事物都必须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既要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又要在否定中看到肯定,防止和克服简单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的错误倾向.
2.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用孤立、静止、片面的方法把肯定和否定绝对对立起来,认为否定是由外力引起的全盘抛弃的观点。

认为事物的否定不是事物自身内部矛盾引起的,而是某种________作用的结果;它割裂肯定和否定之间的辩证关系,把肯定和否定对立起来,或者
肯定一切,或者________.
外在力量否定一切
二、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从本质上看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①辩证法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________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________的理解.
②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________方面去理解.
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_________________和创新的。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____________。

(3)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的要求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____________,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________,开拓新境界。

2.创新的社会作用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1)创新推动社会________的发展;
(2)创新推动__________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__________和文化的发展。

【易错提醒】(1)理论创新是指导,制度创新是保障,科技创新是动力,文化创新是智力支持。

它们相互促进,密不可分。

(2)不能认为“只要创新就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要推动事物向前发展,就必须创新,但创新仅仅是其中的一个主观条件。

人们只有具备正确的世界观、良好的知识构成、创新能力、意志力等主观条件,同时又能够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客观条件,才能推动事物向前发展。

生产力生产关系人类思维
【高考真题剖析】
(2012江苏卷)28。

图3漫画《破旧立新》启发人们办事情要
A。

分工协作 B. 勇于创新
C。

尊重规律D。

依靠群众
(2012全国大纲卷)30。

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

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

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

”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电梯很快就安装好了。

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

这一案例表明
①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②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
③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
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答案】D
【解析】本题通过室外电梯的发明来说明创新的重要性。

①说法错误,创新思维的源泉是实践;②说法错误,“必然”说法过于绝对化;
③说法正确,表明了问题意识对于创新的重要性;④说法正确,是教材的原话。

排除①②,答案选B.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创新。

(2012广东卷)34.对图7漫画《以大为荣》所示的文艺创作倾向,评价正确的是:
①创作者坚持创新勇于创新的精神值得肯定
②创作目的和动机违背了创作规律的客观性
③错误的价值观对人的行为也具有导向作用
④该作品的创作无法体现方法论的指导意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A
【解析】本题以漫画“以大为荣”为背景,考查必修4的相关哲理。

漫画讽刺的是某些文艺创作者盲目求大的倾向,违背创作规律,因此②项错误;文艺创作应该立足社会实践,为人民群众服务,漫画中的错误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引了错误的导向作用,故③项正确;正是由于盲目求大的错误方法论的指导,才出现了漫画讽刺的现象的发生,
可见,④项错误,排除;创新是指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由此可见,漫画中的创作者的创作倾向并不属于创新,因此①项错误。

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创新意识、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和规律的客观性。

(2012天津卷)12。

(3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是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20周年。

20年来,我国创造性地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优势结合起来,使经济社会发展取
得巨大成就.
(2)20年来,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政治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也取得可喜的进步。

运用《生活与哲学》相关原理阐述,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0分)
【答案】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其实质是“扬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否定,通过改革推动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改革就是改变生产关系中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环节和方面,使之适合经济基础的发展,最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③2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是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体现。

【解析】题干中的“社会主义",由此可以想到“社会制度”,由此想到《生活与哲学》
保健功能。


寿域神方》记载:“之头脑疼痛,龙脑一钱,纸卷做拈,烧烟熏鼻,吐出痰涎即愈。

"唐代医药典籍称龙脑“为百药之先,万物中香无出其右者”。

不知从何时起,龙脑樟树在我国“销声匿迹"了,我国所需龙脑不得不长期依赖进口。

1988年我国发现爱你了一颗野生龙脑樟树!
科研人员以此为契机创立了专业研发中心和实验室,他们深入研究中药典籍中有关龙脑的资料,利用现当代科技成功培育了万亩龙脑樟树原料体,改变了原料生产完全依赖自然的状况;研制了我国第一套天然龙脑工业化提取成套设备,改进了创痛龙脑提取方法,来发了新产品;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龙脑樟资源基因库,积累并保存了大量珍贵的数据;通过电视,网络等着力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

(2)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为什么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10分)
【答案】
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及克服又保留.辩证的否定要求立足实践、不断创新。

科研人员批判继承传统中医药文化,克服传统龙脑生产的局限性,创新发展思路,开发新产品,从而取得成功.
【解析】本题有一定的难度。

本题知识指向明确,先回答出关于“
辩证的否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然后联系材料,从“批判继承”和“实践创新"两个角度做答即可。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创新意识、辩证的否定观.以我国科研人员广大中医药文化为背景,要求学生运用辩证的否定的知识对科研人员能够成功开发龙脑进行“论证和探究”。

【核心考点探究】
考点一辩证的否定观
正确认识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是事物自我的否定,事物内部存在着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事
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知识拓展】辩证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
【例1】[2011·浙江卷]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是我国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作品取材于中国民间传说,剔除了其中带有迷信、颓废、庸俗色彩的内容,突出了中国文化和而不同的价值理念。

作品
制作运用了目前国际最高水准的动画电影技术,注入了国际动漫作品所特有的神幻色彩,从而使作品更具国际口味。

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内动漫节和电影节,摘取了多个奖项,赢得了国内外的好评。

动漫大片《田螺遗梦》的创作过程如何体现辩证否定的实质?【答案】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旧事物中消极的内容,保
祝》的成功表明( )
①艺术创新必须是引进与输出的统—②艺术创新必须是全新的
③艺术创新是一个“扬弃”的过程④艺术创新离不开辩证思维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D
【解析】《梁祝》是中国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完美结合的典范,创作者洋为中用,扬长避短,体现了③④项.①②观点错误.
考点二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1.理解唯物辩证法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
(1)革命批判精神的含义
所谓革命的批判性,就是批判旧事物、旧世界,创造新事物、新世界。

批判性思维指的是对所学的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和价值进行的个人判断。

批判性思维提倡的是质疑精神,要求人们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有一个明辨是非的智慧头脑;是指那种能抓住要领,善于质疑辨析,基于严格推断,富于机智灵气,清晰敏捷的日常思维。

(2)理论依据
①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任何事物对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②但是对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变成过时的和没有存在的理由了。

③此时的事物就必须让位于更高的阶段,而这个更高的阶段也要走向衰落和灭亡。

辩证法从本质上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基本内涵
①对于现存的事物,辩证法在肯定的同时存在着否定。

②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的。

③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4)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5)方法论要求
①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创新的社会作用
(1)从唯物论角度:坚持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统一。

(2)从辩证法的角度:
①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只有创新,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

②辩证否定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发展的根本途径,它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③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突破成规旧说,敢于提出新问题,开拓新境界。

(3)从认识论角度: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能取得成功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答案】B
【解析】材料的信息是“冒险农民”较原来的“保守农民”有文化、懂技术,头脑灵活,思路开阔,因而成为发家致富的先锋,①③符合题意。

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从客观实际出发,②错误.要否定一
切是形而上学的观点,排除④。

【探究】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的启示:
(1)作为青年学生,在日常自我培养过程中要敢于大胆质疑。

有怀疑就有批判,有批判就容易发现真理。

勤思多问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我们要敢于提出新问题、发表新见解。

(2)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能胡乱怀疑。

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变式精练】
2.[2011•福建卷] 我国科研人员自行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最大的创新在于把导航与通信紧密地结合起来,同时具备定位与文字通信功能.“北斗”的发展和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材料表明( )
A.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B.科学研究应树立创新意识,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C.科学理论能够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D.科学实验是人类思维在认识和改造社会中创造性的表现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科技创新的作用,题干信息“‘北斗’的发展和
完善将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反映了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A符合题意。

B、C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科学实验属于实践,是改造世界。

D表述错误,不选.
过创新,取得了技术成果和生产力发展,而未涉及生产关系和人类思维的变革,故③正确,④不合题意
【易错全面排查】
【易错点1】正确运用和理解辩证的否定
1.在今天如何对待包括儒家学说在内的传统文化,按照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应该()
①以全面肯定的态度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
②以辩证否定的观点分析传统文化
③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把批判继承与创新结合起来
④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B
【解析】①④观点错误。

【易错知识点分析】(1)对传统文化要扬弃: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它总是汲取、保留、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认为“要根据新时期的需要重新解读和构建传统文化、传统道德。

"是错误的。

(2)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不是创新:辩证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把辩证否定的实质与辩证否定的要求混为一谈是错误的。

【易错点2】创新就是否定一切
2.亚里士多德在西方被称为“最博学的人”,也被奉为物理学的绝对权威,他认为“重物体比轻物体下落速度要快些”的观点,统治了西方将近两千年。

1590年伽利略作了著名的比萨斜塔自由落体实验,证明物体下落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无关,进而动摇了亚里士多德长期在物理学中的统治地位,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这告诉我们
()
①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敢于怀疑权威,立足实践,不断创新
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③坚持辩证的否定观,就要敢于颠覆前人的一切成果④坚持辩证的否定观,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
故③错误,应
索”的否定纯粹是人为的外力的作用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答案】C
【解析】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它
否定的理解,对事物的存在都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故①③正确,②错误。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④错误。

【易错知识点分析】理解辩证否定的革命批判精神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事物的存在对于它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来说是有理由的、必然的;(2)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原来存在的理由就会丧失;(3)没有否定就没有质变,就没有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易错点4】创新是人们思维的结果
4.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这是因为( )
①创新能够凭主观愿望创造出崭新的事物②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创新能够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④创新能够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B
【解析】创新源于实践的需要,并非纯粹的主观创造,故①错误。

②③④均是对创新作用的准确认识,故选B。

【易错知识点分析】不能认为创新是人们思维的结果。

创新离不开人的思维,但创新归根到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

不同的实践活动决定着思维活动的不同性质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内容。

【复习感悟心得】
【课后巩固训练】
【能力提高训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一:辩证否定的含义及实质
1.下边漫画启示我们应坚持()
①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②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
③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④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A.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 D.①②③
【解析】漫画反映了不能只相信书本知识,要重视实践。

辩证的否定是肯定和否定的统一,对待书本知识,要批判继承和发展,做到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故选取A项。

【答案】A
2.某校开展创新教育活动,要求同学们以“创新最美丽,创新出辉煌”为主题搜集材料,下列材料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
①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②没有否定,人类历史就会变成停滞不动的臭水沟③在绝对不相容的对立中思维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是发展的环节,是一种“扬
弃”,所以③错误,应排除含③的选项,故选B项.
【答案】B
3.“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辩证的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B.否定是对旧事物的保留
C.事物的否定是对旧事物的克服
D.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
【解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强调新事物既是对旧事物的继承,又是对旧事物的发展,故本题选D。

【答案】D
4.郑板桥写过这样一段话:“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

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从“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再到“手中之竹"是一种( ) A.重复关系B.永恒发展
C.绝对对立D.辩证否定
【解析】“眼中之竹”是观察到的竹的自然物象,“胸中之竹"是酝酿中的竹的审美意象,“手中之竹”是画幅上竹的艺术形象。


“眼中之竹"到“胸中之竹”属于艺术构思阶段,“手中之竹"则是艺术创作的最后阶段,是运用艺术手法展现“胸中之竹”,每个环节都是对上个环节的升华,而不是简单的重复,故选D.B不符合题意,A、C说法错误。

【答案】D
5.白话文扬弃了文言文的陈腐与艰涩,更适宜和方便人们抒发新时代的新思想.人类社会能够迈向文明进步,在于一种自觉的扬弃意识。

“扬弃"是( )
A.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B.克服过时的消极内容、保留和培育积极因素的过程
C.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哲学态度
D.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解析】矛盾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排除A项.C项为形而上学否定观。

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D不选。

B符合题意.
【答案】B
6.右图《圆的自白》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①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②要树立批判意识和创新意识③肯定就是否定,终点就是起点④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环节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漫画寓意的理解。

材料的中心意思:圆从不知足,追求新起点,故答案为C。

①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③的观点属于诡辩论。

【答案】C
7.漫画《壳》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②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③树立环保意识,正确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④要坚持辩证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漫画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哲学角度启示我们要尊重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

②④与漫画主题无关。

【答案】C
【知识点】二:树立创新意识
发展联系起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同学们提取信息的能力.①②③的观点都指向创新,符合题意;④是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符合材料“多关注社会和天下大事",故正确答案为D.
【答案】D
10.江泽民同志强调:“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