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泰安一模 山东省泰安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理综化学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15年山东省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word版,含答题纸及答案)

2015年高三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2015.03 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5页。
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试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必做,共10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O 16 Mg 24 Al 27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溴麝香草酚蓝溶液检测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酒精呈灰绿色B.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后,需用清水冲洗2次再进行制片C.洋葱内表皮细胞不能用于质壁分离观察实验,原因是其不能发生质壁分离D.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可用醋酸洋红染液对分生区细胞的染色体进行染色2.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的体积越大,物质运输效率越高B.基因突变可使已分化的正常细胞变成癌细胞C.衰老细胞内染色质收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D.细胞凋亡是细胞自主有序死亡,利于机体内部环境的稳定3.用某动物精巢为材料制作切片进行观察并绘制示意图如下。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细胞可称为次级精母细胞B.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D.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同一位点上的基因一定相同4.下图表示酶的催化反应过程。
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酶促反应过程可表示为a+b→c+dB.适当增大a的浓度会提高酶促反应的速率C.c或d的生成速率可以表示酶促反应的速率D.若探究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影响,b的数量就是实验的自变量5.蚕豆黄病是一种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所导致的疾病。
高考化学复习泰安一中普通高考.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泰安一中2015年普通高考理科综合化学仿真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两部分,共12页,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20小题。
第1~13题每小题4分,第14~20题每小题5分,共87分。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多的元素一定位于第周期B.从氟到碘,单质与氢气发生化合反应越来越难C.14C和14N两种核素的质量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D.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但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健8.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是A.苯、乙醇、四氯化碳都是重要有机溶剂,都可用于提取碘水中的碘单质B.在强碱性溶液中,[Al(OH)4]-、HCO3-、Na+、Ca2+可能同时大量共存C.铁船底镶嵌锌块,构成原电池,锌作负极,以防船体被腐蚀D.用量筒量取10.mL 1.0mol/L的盐酸于100mL溶液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制得0.1mol/L 的盐酸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A.少量Cl2通入FeBr2溶液中:2Fe2++Cl2 2Fe3++2Cl-B.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溶液恰好呈中性:Ba2++OH-+SO24-+H+ BaSO4↓+H2OC.澄清石灰水中加入盐酸:Ca(OH)2+2H+ 2H2O+Ca2++D.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Al3++4NH3·H2O [Al(OH)4]-+4NH410.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将含有SO2的CO2气体通过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以除去SO2B.用石墨作电极,电解Mg(NO3)2、Cu(NO3)2的混合溶液,确定铜和镁瓣金属活动性强弱C.称取19.0g氯化亚锡(SnCl2),用100mL蒸馏水溶解,配制1.0mol/LSnCl2溶液D.测定NaCl和NaF溶液的pH值,确定F、Cl两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11.美国探测发现,在土卫六上的碳氢化合物储量是地球上的几百倍。
2015泰安一模 山东省泰安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理综生物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理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I卷共20小题,l~13题,每小题5分;14~20题,每小题6分,共107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O 16 Si 28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生长素类似物)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摘除棉花的顶芽,可降低侧芽处生长素浓度以促进侧芽的生长发育B.扦插月季时,保留芽或者幼叶以产生生长素促进插条生根C.在没有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喷洒一定浓度的2,4-D溶液,可获得无子果实D.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对玫瑰插条生根的作用效果一定不同2.人工鱼塘里的某淡水鱼,成鱼底栖,捕食贝壳类;幼鱼生活在水体表层,滤食藻类和浮游动物。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幼鱼与浮游动物可能具有捕食和竞争关系B.幼鱼和成鱼属于该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C.该鱼的成鱼和幼鱼在水中的分层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大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光能3.右图表示动物细胞分裂各阶段染色体数与核DNA数的比例关系(用实线表示)和细胞质中mRNA含量的变化(用虚线表示)。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a、c阶段活动旺盛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B.c、d段存在姐妹染色单体,d、e之间的比例关系改变是着丝点分裂引起的C.c阶段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D.b阶段原癌基因发生突变的频率增加,一旦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就会导致细胞癌变4.下列关于生物实验中染色的描述,正确的是A.观察细胞中的脂肪,把苏丹III染液滴到载玻片的花生子叶薄片上染色B.观察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异,把解离后的洋葱根尖直接放到龙胆紫染液中染色C.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取口腔上皮细胞直接放入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中染色D.观察线粒体.把烘干处理的口腔上皮细胞放在健那绿染液中染色5.埃博拉出血热(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EBV)(一种丝状单链RNA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热,EBV与宿主细胞结合后,将核酸-蛋白复合体释放至细胞质,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增殖。
山东省泰安市高考理综-化学一模试卷

山东省泰安市高考理综-化学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8高一下·上海期中) 以下物质不属于氮肥的是()A . NH3·H2OB . N2C . NaNO3D . NH4C12. (2分)(2016·新课标Ⅰ卷)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 2﹣甲基丁烷也称异丁烷B .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C . C4H9Cl有3种同分异构体D .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3.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B . 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和酸性均依次减弱C . 元素非金属越强,其对应含氧酸的酸性就越强D . 元素周期律是元素原子核电子排布周期性变化的结果4. (2分) (2017高二上·临川期中)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A . 反应物的浓度B . 反应体系内的压强C . 反应物的性质D . 反应物的状态5. (2分) (2018高二下·黑龙江期末) 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3.0g乙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目为0.7NAB . 1L2mol·L-1K2S溶液中S2-和HS-的总数为2NAC . 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D . 50mL18mol·L-1浓硫酸与足量铜加热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1.8NA6. (2分) (2015高二下·乐山期中) 25℃时,Ksp(BaSO4)=1×10﹣10 , Ksp (BaCO3)=2.6×10﹣9 .该温度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同浓度的Na2SO4和Na2CO3混合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BaSO4先析出B . BaCO3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新制氯水,c(Ba2+)增大C . BaSO4和BaCO3共存的悬浊液中 =D . BaSO4悬浊液中加入Na2CO3浓溶液,BaSO4不可能转化为BaCO37. (2分) (2018高二上·中山期末) 亚磷酸(H3PO3)是二元弱酸,亚磷酸主要用作尼龙增白剂,电解Na2HPO3溶液也可得到亚磷酸,装置示意图如图(其中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
泰安市2015高三期末历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三年级考试化学试题2015.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l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 Ba 137第I卷 (选择题共46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试卷类型、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本卷共18小题。
1—8题每小题2分,9—18题每小题3分,共4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天宫一号”中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B.为防止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C.开发新能源,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可以促进低碳经济D.“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2.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和描述均正确的是A.电子式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B.填充模型可以表示二氧化碳分子,也可以表示水分子C.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表示12C,也可以表示14CD.结构示意图为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或应用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化钠用于治疗胃溃疡病人的胃酸过多症B.金属钠具有强的还原性,可利用钠和TiCl4溶液反应制取金属TiC.糖类、油脂、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水解D.在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能用铁罐储运4.下列措施不合理的是A.久置不用的刀具涂抹凡士林后放于干燥处B.医用洒精的浓度越大,其杀菌效果越好C.高温下用焦炭还原SiO2制取粗硅D.用FeS做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Cu2+和Hg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能量转换的主要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铅蓄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充电时的阴极均发生氧化反应C.电解精炼铜过程中,阳极质量的减少与阴极质量的增加一定相等D.催化剂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焓变加快化学反应速率6.下列陈述I、II正确并且有因果关系的是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将BaSO4放入水中其溶液不能导电,所以BaSO4是非电解质②氨溶于水得到的氨水能导电,所以氨水是电解质③固态共价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共价化合物可以导电④固态离子化合物不导电,熔融态的离子化合物也不导电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A.仅①④B.仅①④⑤C.仅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光照氯水有气泡逸出,该气体是C12B.常温常压下,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共含有3mol原子C.光纤通讯中制造光纤的基本原料是SiO2D.铜片在稀硫酸和NaNO3混合溶液中可溶解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①标准状况下,lL HCl和lL H2O的物质的量相同②标准状况下,lg H2和14g N2的体积相同③28gCO的体积为22.4L④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则它们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也相同⑤在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物质的量越大。
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物理卷(带解析)

A.
B.
难度:0.65 组卷:376 题型:单选题 更新:2015/5/5
C.
D.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8 . 为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某同学在墙壁上固定了竖直的标尺,让小钢球在标尺附近无初速释放,然后启动数码相机的连拍功能,连 拍两张照片的时间间隔为T,得到了如右图所示的照片。测量出A、B、C、D、E相邻两点间的距离依次为L1、L2、L3、L4,当地重力加 速度为g。
2015届山东省泰安市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物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题总数:17 浏览次数:53 上传日期:2017/7/19
1 . 一铁架台放在水平地面上,其上用轻质细线悬挂一小球,开始时细线竖直.现将水平F作用于小球上,使其缓慢地由实线位置运动到 虚线位置,铁架台始终保持静止.则在这一过程中( )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10 . 如图,在倾角为 =37°的足够长固定斜面底端,一质量m=1kg的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沿斜面上滑,一段时间后返回出发点。物块上滑 所用时间t1和下滑所用时间t2大小之比为t1:t2=1: 取g=10m/s2,sin37°=0.6,cos37°=0.8。求:
(1)物块由斜面底端上滑时的初速度v1与下滑到底端时的速度v2的大小之比; (2)物块和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若给物块施加一大小为 N、方向与斜面成适当角度的力,使物块沿斜面向上加速运动,求加速度的最大值。
1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晶体在各个方向上的导热性能相同,体现为各向同性 C.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物体 D.将一个分子从远处靠近另一个分子,则这两个分子间的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再增大
难度:0.65 组卷:503 题型:多选题 更新:2015/5/5
2015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综(化学部分)答案解析(正式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试题(含答案)7.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 .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B .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C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D .制备乙烯时向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加入碎瓷片8.短周期元素X 、Y 、Z 、W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YW 的原子充数之和是Z 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X<Y<Z B .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X>Z C .Z 、W 均可与Mg 形成离子化合物 D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Y>W9.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
其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分子中含有2种官能团B .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C .1mol 分枝酸最多可与3molNaOH 发生中和反应D .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10.某化合物由两种单质直接反应生成,将其加入BaHCO 3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
下列化合物中符合上述条件的是:A .AlCl 3B .Na 2OC .FeCl 2D .SiO 211.下列由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操作及现象结论A 向AgCl 悬浊液中加入NaI 溶液时出现黄色沉淀。
Ksp (AgCl )< Ksp (AgI ) B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 溶液,溶液呈红色。
溶液中一定含有Fe 2+C向NaBr 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和苯,振荡、静置,溶液上层呈橙红色。
Br —还原性强于Cl —D加热盛有NH 4Cl 固体的试管,试管底部固体消失,试NH 4Cl 固体可以升华Y Z XW管口有晶体凝结。
12.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B.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SO2:SiO32—+ SO2+ H2O=H2SiO3↓+SO32—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 ++4 NH3·H2O=[Al(OH)4]—+4NH4+D.向CuSO4溶液中加入Na2O2:2Na2O2+2Cu2++2H2O=4Na++2Cu(OH)2↓+O2↑13.室温下向10mL0.1mol·L-1NaOH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一元酸HA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山东省各地市2015届高三3月一模理科综合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5年3月山东省各地高三模拟考试理综试题汇编【潍坊一模_理综】理科综合 (2)[青岛一模理综]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 (22)[烟台一模理综]2015年高考诊断性测试 (45)[淄博一模理综]淄博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三模拟考试 (68)[济宁一模理综]2015年济宁市高考模拟考试 (92)[日照一模_理综]2015年高三模拟考试 (112)山东省实验中学2012级第四次诊断性考试 (130)试卷类型:A 【潍坊一模_理综】理科综合2015.3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4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涂在答题卡规定的地方。
第I卷(必做题,共107分)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I卷共20道小题,l—13题每小题5分,14—20题每小题6分,共107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Fe 56Cu 64 Zn 65 Ba 137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线粒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线粒体是细胞内唯一的双层膜结构B.在衰老的细胞内线粒体的数量增多C.生命活动所需ATP均由线粒体提供D.细胞呼吸产生的CO2均来自线粒体2.右图是细胞膜局部结构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结构具有内外不对称性B.癌细胞的该膜上a物质减少C.b物质肯定是被动运输的载体D.c物质可能是神经纤维膜上的K+通道蛋白3.下列有关实验试剂、现象及用途的叙述,正确的是A.重铬酸钾溶液与酒精反应变为橙色,可用于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物的鉴定B.甲基绿能使DNA染成绿色,与吡哕红一起用于观察细胞内核酸的分布C.无水乙醇能溶解叶绿体的色素,可作层析液用于叶绿体中色素的分离D.斐林试剂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适用于西瓜汁成分的鉴定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B.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了适应性变异的发生.C.进化过程中,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种群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5.植物激素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B.在果实的发育过程中生长素和乙烯的作用相同C.脱落酸既能促进叶片衰老,也能促进细胞分裂D.赤霉素既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种子萌发6.某常染色体遗传病,基因型为AA的人都患病,Aa的人有50%患病,aa的人都正常。
山东省泰安市2015届中考化学考试模拟测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2015届中考化学考试模拟测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 总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 N-14,O-16, Na-23,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食物腐败变质B.干冰制造舞台烟雾C.夏季柏油路面“变软”D. 铁杵磨成针 2. 人们在生活和生产中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常需要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下列措施不当的是( )A .严禁旅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乘车 B.学校等公共场所配置消防设备和设置消防通道C. 夜晚发现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D. 加油站、面粉厂附近严禁烟火3. 类推是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正确的是A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由分子构成B .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C .酸溶液的pH 小于7,所以柠檬酸溶液的pH 一定小于7D .有机物都含碳元素,所以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5.物质X 是一种重要的阻燃剂,工业上用三氧化二锑[Sb 2O 3]生产X 的化学方程式为:Sb 2O 3+2H 2O 2===X+2H 2O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 的化学式为( )A .SbO 2B .H 3SbO 4C .HSbO 3D . Sb 2O 56.“绿色化学”要求物质回收或循环利用,反应物原子利用率为100%,且全部转化为产物,“三废”必须先处理再排放。
下列做法或反应符合“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 )A .焚烧塑料以消除“白色污染”B .深埋含镉、汞的废旧电池C .C 3H 4+2H 2+2CO C 5H 8O 2D .2KMnO4K 2MnO 4+MnO 2+O 2↑7.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A .钢、氧化镁、空气B .氮气、氧气、牛奶C .稀有气体、水、果汁D .金刚石、冰水、矿物质水△ 催化剂8.下列突发事故的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有人不慎跌入富含一氧化碳或硫化氢的深洞中,应立即下洞救人B.实验中如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应迅速用水冲洗C.眼睛里不小心溅进NaOH溶液,可立即滴入稀盐酸来中和D.厨房中因煤气泄漏出现较大气味时,应立即关闭气阀,不能打开抽油烟机排气9.肉毒碱(化学式为C7H15NO3)是一种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的物质,被公认为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和最佳的减肥营养素。
2015高考(山东卷)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2015-06-09)-推荐下载

(1)毒重石用盐酸浸取前需充分研磨,目的是。
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置15%的盐酸,除量筒外还需使用下列仪器中的。
33.(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氟在自然界中常以CaF2的形式存在。
(1)下列关于CaF2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
a.Ca2+与F-间仅存在静电吸引作用b.F-的离子半径小于Cl-,则CaF2的熔点高于CaCl2c.阴阳离子比为2:1的物质,均与CaF2晶体构型相同d.CaF2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因此CaF2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2)CaF2难溶于水,但可溶于含Al3+的溶液中,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已知AlF63-在溶液中可稳定存在。
(3)F2通入稀NaOH溶液中可生成OF2,OF2分子构型为______________,其中氧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
(4)F2与其他卤素单质反应可以形成卤素互化物,例如ClF3、BrF3等。
已知反应Cl2(g)+3F2(g) =2ClF3(g) △H=-313kJ·mol-1,F-F键的键能为159kJ·mol-1,Cl-Cl键的键能为242kJ·mol-1,则ClF3中Cl-F键的平均键能为______kJ·mol-1。
ClF3的熔、沸点比BrF3的________(填“高”或“低”)。
34.(12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菠萝酯F是一种具有菠萝香味的赋香剂,其合成路线如下:(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A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
(2)由A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E的某同分异构体只有一种相同化学环境的氢,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和E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题给信息,以溴乙烷和环氧乙烷为原料制备1-丁醇,设计合成路线(其他试剂任选)。
2015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2015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分)下列过程涉及到的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不同的是()A.钢铁冶炼B.石油分馏C.干冰升华D.海水晒盐2.(2分)近年来我市出现的雾霾天气逐年增多,原因是多方面的,下列各项与形成雾霾无关的是()A.汽车尾气B.煤炭燃烧C.太阳能发电D.工业及建筑粉尘3.(2分)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金B.二氧化碳C.氯化钠D.金刚石4.(2分)下列各组中,物质的俗称,学名与化学式表示同一物质的是()A.酒精、乙醇、C2H5OH B.小苏打、纯碱、NaOHC.熟石灰、氧化钙、CaO D.可燃冰、甲烷、CH45.(2分)下列突发事件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浇灭B.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查看C.房间着火,立即开窗通风D.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6.(2分)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CO2:“2”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B.2Na:“2”表示两个钠元素C.:“+2”表示镁离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D.S2﹣:“2﹣”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二价7.(2分)将等体积的滴有红墨水的水和酒精分别缓缓注入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盖紧胶塞将两种液体混合,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从该实验中,能得到的结论是()A.分子间有间隔B.分子变小了C.不同分子间一定发生化学反应D.酒精不能溶于水8.(2分)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铈(Ce)是一种常见的稀土元素,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铈的原子序数为58B.铈属于金属元素C.铈原子中的质子数为是58D.铈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40.1g9.(2分)打捞韩国“岁月号”沉船是水下作业,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富氧空气中氧气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以是()A.1:2B.1:5C.1:4D.21:7910.(2分)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工业上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炼铁:3CO+Fe2O3═3CO2+2FeB.用含有还原性铁粉的麦片补铁:2Fe+6HCl═2FeCl3+3H2↑C.用氢氧化钠处理含硫酸的废水:NaOH+H2SO4═Na2SO4+H2OD.正常的雨水显酸性:CO2+H2O═H2CO311.(2分)有三瓶无色、无味的气体x、y、z,它们分别是甲烷、氢气、一氧化碳中的一种,分别点燃三种气体,用干燥的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只有y和z只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水滴出现,燃烧后分别向烧杯中注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只有x和y的烧杯内石灰水变浑浊.则x、y、z分别是()A.CO CH4H2B.CH4CO H2C.CH4H2CO D.H2CH4CO 12.(2分)用如图操作可完成甲、乙两个实验,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其中去除杂质的关键一步是蒸发B.乙实验按照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会导致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C.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的玻璃棒都是用来搅拌的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烧杯刚用清水洗过,其他步骤均正确,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大13.(2分)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A.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则铝制品比铁制品更容易锈蚀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C.碱在组成上都含有氢氧根,则Cu2(OH)2CO3有氢氧根也是碱D.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单质14.(2分)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性质与用途B.食品安全①O2助燃﹣﹣金属的切割或焊接②电解水产生O2﹣﹣实验室制O2③稀盐酸与氧化物反应﹣﹣工业上除铁锈①霉变的大米洗净蒸熟后可以食用②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③补充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C.日常生活经验D.化学科学的价值①区别硬水与软水﹣﹣常用肥皂水②使煤燃烧更旺﹣﹣把煤作成蜂窝煤③防止煤气中毒﹣﹣在室内放一盆水①研制高效低毒农药,保障粮食生产②开发新型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③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保障人体健康A.A B.B C.C D.D15.(2分)下列文字叙述与图象不相符的是()A.等质量的Zn、Fe分别于足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反应B.向盐酸和FeCl3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C.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D.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16.(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物质实验目的主要实验操作A NaCl(杂质Na2CO3)除杂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B MnO2、KCl分离溶解、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C CO2(H2O)干燥将气体通过装有碱石灰(主要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干燥管D NaOH、Ca(OH)2鉴别分别加入Na2CO3溶液、观察溶液的变化A.A B.B C.C D.D17.(2分)下列四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且能形成无色透明溶液的一组是()A.Fe3+H+SO Cl﹣B.Ag+Na+Cl﹣OH﹣C.H+Ba2+NO SOD.H+NH Cl﹣NO18.(2分)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物中有单质B.该反应为置换反应C.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1:1D.参加反应的和的质量比为17:2419.(2分)金属钛(Ti)抗腐蚀性能好,露置于空气中数年,仍光亮如初.以金红石(主要成分是TiO2)为原料生产金属钛的步骤主要有:①在高温下,向金红石与焦炭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Cl2),得到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②在稀有气体环境和加热条件下,用Mg和TiCl4反应得到Ti和MgCl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钛在常温下不与O2反应B.②中的稀有气体的作用是隔绝空气C.①中的反应TiO2+C+2Cl2TiCl4+CO2D.②中发生的反应为置换反应20.(2分)如图中甲、乙、丙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在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由某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山东省泰安市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泰安市2015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电解质溶液导电均属于物理变化B.钢铁生锈主要发生吸氧腐蚀,镀锌铁皮镀层破损后对铁失去保护作用C.14C与12C互称同位素;O2与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D.SO2和CO2属于酸性氧化物,Na2O和Al2O3属于碱性氧化物2.(5分)有机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为,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12O3B.1molNa2CO3,最多能消耗lmol有机物MC.1molM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11.2L气体(标准状况)D.M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3.(5分)甲、乙、丙、丁为4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甲与乙、丙、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原子序数: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与乙、丙原子序数之和相等,4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元素甲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乙的强B.元素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VIA族C.元素丙和元素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D.4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丁>乙>丙>甲4.(5分)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事实结论①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②将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还原性:Mg>C③NaHCO3溶液与Na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酸性:HCO3﹣>Al(OH)3④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非金属性:P>N⑤某无色晶体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晶体中一定有NH4+A.②③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③⑤5.(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测定结果偏小,该溶液一定呈酸性B.“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用待装液润洗后方可使用,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C.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入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能将碘萃取到乙醇中D.将氢氧化钠稀溶液逐滴滴入氯化铁饱和溶液中,边滴边搅拌,可获得氢氧化铁胶体6.(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水电离出c(H+)×c(OH﹣)=10﹣20的溶液中:Na+、CIO﹣、SO42﹣;NH4+能大量共存B.常温下pH=7的溶液中:Fe3+、Mg2+、SO42﹣、Cl﹣能大量共存C.一定温度下lL0.5mol•L﹣1NH4C1溶液与2L0.25mol•L﹣1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相同D.反应ZnS(s)+Cu2+(aq)=CuS(s)+Zn2+(aq)说明Ksp(ZnS)>Ksp(CuS)7.(5分)向20mL 0.1mol•L﹣1氨水中逐滴加入0.1mol•L﹣1稀HCl,混合液pH与所加盐酸体积(V/mL)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D点:c(NH4+)+c(NH3•H2O)>c(Cl﹣)B.在C点,有V1>10,且c(NH4+)c(Cl﹣)>c(OH﹣)=c(H+)C.在A、C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H4+)>c(Cl﹣)>c(OH﹣)>c(H+)D.由B到C的过程中,先增大后减小二、非选择题.8.(17分)对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在1L密闭容器中,4mol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2min时反应吸收热量为46.1kJ,此时氨气的转化率为25%.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这段时间内v(H2)=.(2)298K时.在2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NO2(g)fN2O4(g)△H=﹣akJ•mol ﹣1(a>0),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达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①298K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精确到0.01);②下列情况不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序号);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e.气压恒定时③若反应在398K进行,某时刻测得n(NO2)=0.6mol,n(N2O4)=1.2mol,则此时v正v逆(填“>”、“<”或“=”).(3)用氨气可设计成如图2所示燃料电池,产生的X气体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则a电极电极反应式为.(4)t℃下,某研究人员测定NH3•H2O的电离常数为1.8×10﹣5.NH4+的水解常数为1.5×10﹣8,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请判断t25℃(填“>”、“<”或“=”).9.(16分)铁、铝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十分广泛,请回答:(1)在实验室中,硝酸铝必须与可燃物分开存放,是因为硝酸铝具有(填字母序号).A.可燃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2)已知:当Al(NO3)3溶液中pH<3时,铝元素有多种存在形态,如Al3+、2+、+等,各形态之间可相互转化,写出该溶液中2+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3)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的腐蚀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从腐蚀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还需要的试剂是.(4)铁红是一种红色颜料,其成分是Fe2O3,将一定量的铁红溶于160mL5mol•L﹣1盐酸中,再加入一定量铁粉恰好溶解,收集到2.24L氢气(标准状况),溶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填离子符号),检验该离子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10.硫酰氯(SO2Cl2)是一种化工原料,有如下有关信息: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熔点为﹣54.1℃,沸点为69.1℃,在潮湿空气中“发烟”;100℃以上开始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氯化法是合成硫酰氯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反应和实验装置如图1:SO2(g)+Cl2(g)SO2Cl2(l)△H97.3kJmol﹣1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甲中活性炭的作用是,B中加入的药品是.实验时从仪器C中放出溶液的操作方法是.(2)装置丁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制备二氧化硫气体时,如要控制反应速度,如图2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写字母).(3)氯磺酸(C1SO3H)加热分解,也能制得硫酰氯与另外一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离产物的方法是.(4)若缺少装置乙,氯气和二氧化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为提高本实验中硫酰氯的产率,在实验操作中还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只答一条即可).三.【化学--化学与技术】11.(12分)【化学选修2:化学与技术】(1)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硫磺可用于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硫酸.某企业用右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生产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①为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接触室中应安装(填设备名称).吸收塔中填充有许多瓷管,其作用是.②为使硫磺充分燃烧,经流量计1通入燃烧室的氧气过量50%.为提高SO2转化率,经流量计2的氧气量为接触室中二氧化硫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5倍,则生产过程中流经流量计1和流量计2的空气体积比应为.假设接触室中SO2的转化率为95%,b管排出的尾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0.2计),该尾气的处理方法是.③与以硫铁矿为原料的生产工艺相比,该工艺的特点是(可多选).A.耗氧量减少B.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提高C.产生的废气减少 D.不需要使用催化剂(2)硫酸的用途非常广泛,可应用于下列哪些方面(可多选).A.橡胶的硫化 B.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C.铅蓄电池的生产 D.过磷酸钙的制备(3)矿物燃料的燃烧是产生大气中SO2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有效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请写出此脱硫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四.【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2.(12分)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1)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碳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2)类肉素的结构式为N≡C﹣S﹣S﹣C≡N.其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该物质对应的酸有两种,理论上硫氰酸(H﹣S﹣C≡N)的沸点低于异硫氰酸(H﹣N=C=S)的沸点,其原因是.(3)位于第四周期VIII族,其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基态碳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4)碳化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类似,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为碳原子,○为硅原子).每个碳原子周围与其距离最近的硅原子有个;设晶胞边长为a cm,密度为b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用含a、b的式子表示).五.【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3.(12分)下述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常见的增长碳链的方法:(1)有关化合物I的说法正确的是.A.可发生取代、氧化等反应B.1mol化合物I最多能与4mol H2加成C.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D.属于芳香族化合物(2)化合物Ⅱ的分子式为,lmol化合物Ⅱ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mol NaOH.(3)化合物Ⅲ可与乙酸制备化合物Ⅱ,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Ⅲ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a:遇FeCl3溶液显紫色b: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4)利用此增长碳链的方法,写出以甲苯为原料,制备的化学方程式,.山东省泰安市2015届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电解质溶液导电均属于物理变化B.钢铁生锈主要发生吸氧腐蚀,镀锌铁皮镀层破损后对铁失去保护作用C.14C与12C互称同位素;O2与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D.SO2和CO2属于酸性氧化物,Na2O和Al2O3属于碱性氧化物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同位素及其应用;同素异形体;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分析:A.石油的分馏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电解质溶液导电均属于化学变化;B.镀锌铁皮镀层破损后,铁做正极被保护;C.有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或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相同元素组成,不同形态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D.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酸性氧化物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溶于水一般生成酸的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是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两性氧化物既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解答:解:A.石油分馏是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分解生成煤焦油、煤气、焦炭等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电解质溶液导电是电解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B.钢铁生锈主要发生吸氧腐蚀,镀锌铁皮镀层破损后,铁做正极被保护,故铁仍被保护,故B错误;C.14C与12C质子数相同都为6,中子数不同分别为8、6,互为同位素,O2与O3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C正确;D.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与碱反应生成盐与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氧化钠与酸反应生成盐与水,属于碱性氧化物;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常见物质的概念、金属的腐蚀等知识,注意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这一结论,要求平时注意知识的灵活应用,难度不大.2.(5分)有机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为,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12O3B.1molNa2CO3,最多能消耗lmol有机物MC.1molM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11.2L气体(标准状况)D.M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含有羧基,具有酸性,可发生中和、酯化反应,含有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分子式为C10H10O3,故A错误;B.只有羧基可与Na2CO3反应,1molNa2CO3,最多能消耗2mol有机物M,生成NaHCO3,故B 错误;C.羧基、羟基都可钠反应生成氢气,则1molM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1mol氢气,体积为22.4L气体(标准状况),故C错误;D.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羟基可发生取代、氧化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醇、羧酸、烯烃性质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3.(5分)甲、乙、丙、丁为4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甲与乙、丙、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右图所示(原子序数: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与乙、丙原子序数之和相等,4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元素甲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乙的强B.元素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VIA族C.元素丙和元素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D.4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丁>乙>丙>甲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甲、乙、丙、丁为四种短周期元素,由甲与乙、丙、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甲位于第二周期,原子序数:乙>丙,且丁的原子序数与乙、丙原子序数之和相等,故甲与丁处于同主族,甲与乙、丙处于同一周期,乙在甲的右侧相邻、丙在甲的左侧相邻,令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为x+1、丙为x﹣1,丁为x+8,则x﹣1+x+1=x+8,解得x=8,故甲为O、乙为F、丙为N、丁为S,结合元素周期律、原子结构来分析解答.解答:解:甲、乙、丙、丁为四种短周期元素,由甲与乙、丙、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可知,甲位于第二周期,原子序数:乙>丙,且丁的原子序数与乙、丙原子序数之和相等,故甲与丁处于同主族,甲与乙、丙处于同一周期,乙在甲的右侧相邻、丙在甲的左侧相邻,令甲的原子序数为x,则乙为x+1、丙为x﹣1,丁为x+8,则x﹣1+x+1=x+8,解得x=8,故甲为O、乙为F、丙为N、丁为S,A.同一周期元素中,元素的非金属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F的非金属性大于O元素,所以乙的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甲,故A 错误;B.乙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7,则乙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第VIIA族,故B错误;C.丙为N元素,丁为S元素,硝酸和硫酸都是强酸,则元素丙和元素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故C正确;D.电子层数越多,其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为S2﹣>N3﹣>O2﹣>F﹣,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半径比较等,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解题的关键,注意离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方法,先根据电子层数判断,如果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根据电荷数判断,题目难度中等.4.(5分)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事实结论①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该气体一定是SO2②将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还原性:Mg>C③NaHCO3溶液与Na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酸性:HCO3﹣>Al(OH)3④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须在放电时才与氧气反应非金属性:P>N⑤某无色晶体加入氢氧化钠浓溶液中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晶体中一定有NH4+A.②③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③⑤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①品红溶液褪色,气体为二氧化硫、氯气等;②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生成MgO和C;③Na溶液促进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根离子;④N≡N键能大,性质稳定;⑤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为氨气.解答:解:①品红溶液褪色,气体为二氧化硫、氯气等,若加热恢复红色,气体为二氧化硫,故错误;②燃烧的镁条放入CO2中能继续燃烧,生成MgO和C,由还原剂的还原性大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可知,还原性为Mg>C,故正确;③Na溶液促进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根离子,则酸性:HCO3﹣>Al(OH)3,故正确;④N≡N键能大,性质稳定,则利用现象比较非金属性,事实为非金属性N>P,故错误;⑤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气体为氨气,则该晶体中一定有NH4+,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物质的性质、反应现象与结论的关系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5.(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测定结果偏小,该溶液一定呈酸性B.“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用待装液润洗后方可使用,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C.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入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能将碘萃取到乙醇中D.将氢氧化钠稀溶液逐滴滴入氯化铁饱和溶液中,边滴边搅拌,可获得氢氧化铁胶体考点:中和滴定;测定溶液pH的方法;分液和萃取.分析: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相当于稀释了待测溶液,测定结果偏小,该溶液一定呈碱性;B.容量瓶和锥形瓶在使用是可以加蒸馏水可以不干燥和润洗,而滴定管和移液管必须干燥或润洗;C.根据萃取剂的选取原理;D.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FeCl3+3NaOH=Fe(OH)3↓+3NaCl,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解答:解: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测定结果偏小,该溶液一定呈碱性,故A 错误;B.“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用待装液润洗后方可使用,而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故B正确;C.乙醇与水互溶,不能从碘水中萃取碘,故C错误;D.在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FeCl3+3NaOH=Fe(OH)3↓+3NaCl,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氢氧化铁胶体,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的基本常识和操作,实验知识是2015届高考的必考点,考查综合,难度不大.6.(5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水电离出c(H+)×c(OH﹣)=10﹣20的溶液中:Na+、CIO﹣、SO42﹣;NH4+能大量共存B.常温下pH=7的溶液中:Fe3+、Mg2+、SO42﹣、Cl﹣能大量共存C.一定温度下lL0.5mol•L﹣1NH4C1溶液与2L0.25mol•L﹣1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相同D.反应ZnS(s)+Cu2+(aq)=CuS(s)+Zn2+(aq)说明Ksp(ZnS)>Ksp(CuS)考点:离子共存问题;盐类水解的原理;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分析:A.该溶液为酸性或碱性溶液,铵根离子能够与氢氧根离子反应,次氯酸根离子能够与氢离子反应;B.铁离子、镁离子水解,溶液显示酸性,不可能为中性溶液;C.铵根离子浓度不同,其水解程度不同;D.溶解度越小,难溶物越难溶,对应的溶度积越小.解答:解:A.常温下水电离出c(H+)×c(OH﹣)=10﹣20的溶液中存在大量氢离子或氢氧根离子,ClO﹣与氢离子反应,NH4+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Fe3+、Mg2+在溶液中发生水解,该溶液不可能为中性,故B错误;C.一定温度下lL0.5mol•L﹣1NH4C1溶液和2L0.25mol•L﹣1NH4Cl溶液中都含有0.5mol溶质氯化铵,由于铵根离子浓度不同,其水解程度不同,则两溶液中含NH4+物质的量一定不相同,故C错误;D.ZnS(s)+Cu2+(aq)=CuS(s)+Zn2+(aq),该反应中,ZnS转化成更难溶的CuS沉淀,说明Ksp(ZnS)>Ksp(CuS),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共存的判断、难溶物溶解平衡及其应用,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难溶物溶度积的概念及应用,试题培养了学生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7.(5分)向20mL 0.1mol•L﹣1氨水中逐滴加入0.1mol•L﹣1稀HCl,混合液pH与所加盐酸体积(V/mL)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D点:c(NH4+)+c(NH3•H2O)>c(Cl﹣)B.在C点,有V1>10,且c(NH4+)c(Cl﹣)>c(OH﹣)=c(H+)C.在A、C间任一点,溶液中一定都有:c(NH4+)>c(Cl﹣)>c(OH﹣)>c(H+)D.由B到C的过程中,先增大后减小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分析:氨水呈碱性,盐酸呈酸性,向氨水中加入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导致溶液的pH 值降低,当盐酸和氨水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恰好生成氯化铵;当继续加盐酸时,盐酸的物质的量远远大于氨水时,溶液中以盐酸为主,溶液的pH值近似于盐酸的pH值;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的相对大小.解答:解:A、在D点时,根据物料守恒知,n(NH3•H2O)+n(NH4+)=0.002mol,n(Cl﹣)=0.002mol,溶液的体积相同,所以c(NH4+)+c(NH3•H2O)=c(Cl﹣)故A错误.B、氯化铵是强酸弱碱盐,其水溶液呈酸性,当溶液的pH=7时,氨水的量应稍微过量,所以盐酸的体积小于20mL;溶液呈中性导致c(OH﹣)=c(H+),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得c(NH4+)=c(Cl﹣),溶液是氯化铵溶液所以各种离子的关系为:c(NH4+)=c(Cl﹣)>c(OH﹣)=c(H+),故B正确;C、在A、C间任一点,当盐酸的量很少时,溶液中以氨水的电离为主,所以溶液中离子存在的关系可能是c(NH4+)>c(OH﹣)>c(Cl﹣)>c(H+),故C错误;D、盐酸滴入反应生成氯化铵,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溶液显酸性,由B到C的过程中是随盐酸滴入和一水合氨反应,铵根离子浓度增大,一水合氨浓度减小,比值增大,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中和反应中pH值图象的分析,难度不大,注意特殊点的分析,1.未加盐酸溶液时,2.酸碱恰好反应时,3.溶液的pH=7时,掌握基础是关键.二、非选择题.8.(17分)对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在1L密闭容器中,4mol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2min时反应吸收热量为46.1kJ,此时氨气的转化率为25%.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N2(g)+3H2(g)△H=+92.2kJ/mol,这段时间内v(H2)=0.75mol/(L•min).(2)298K时.在2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NO2(g)fN2O4(g)△H=﹣akJ•mol ﹣1(a>0),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达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①298K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6.67(精确到0.01);②下列情况不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是a(填字母序号);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e.气压恒定时③若反应在398K进行,某时刻测得n(NO2)=0.6mol,n(N2O4)=1.2mol,则此时v正<v逆(填“>”、“<”或“=”).(3)用氨气可设计成如图2所示燃料电池,产生的X气体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则a电极电极反应式为2NH3+6OH﹣﹣6e﹣=N2+6H2O.(4)t℃下,某研究人员测定NH3•H2O的电离常数为1.8×10﹣5.NH4+的水解常数为1.5×10﹣8,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2.7×10﹣13,请判断t>25℃(填“>”、“<”或“=”).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1)4mol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2min时反应吸收热量为46.1kJ,此时氨气的转化率为25%,即分解1mol氨气吸收热量是46.1kJ,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以及v=来计算回答;(2)①有图可知N2O4的平衡浓度为0.6mol/L,达到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则NO2的平衡浓度为0.3mol/L,带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②a、气体的质量不变,容积恒定,因此气体的密度为一定值;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说明NO2的浓度保持恒定;c、反应2NO2(g)⇌N2O4(g)气压恒定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③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减小,计算可知此时的浓度商Q=K(298K)>K(398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V(正)<V(逆);(3)氨气作燃料应充入负极区,碱性燃料电池氢氧根离子常参与电极反应;(4)氨气中的N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由于X无污染可以确定X为氮气,根据Kw=Kh×Kb 代入计算即可,Kw与温度成正比,以此判断T与25℃的大小.解答:解:(1)4mol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2min时反应吸收热量为46.1kJ,此时氨气的转化率为25%,即分解1mol氨气吸收热量是46.1kJ,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NH3(g)⇌N2(g)+3H2(g)△H=+92.2kJ/mol,消耗1mol氨气会生成氢气1.5mol,体积是1L,所以v(H2)==0.75mol/(L•min),故答案为:2NH3(g)⇌N2(g)+3H2(g)△H=+92.2kJ/mol;0.75mol/(L•min);(2))①有图可知N2O4的平衡浓度为0.6mol/L,达到平衡时,N2O4的浓度为NO2的2倍,则NO2的平衡浓度为0.3mol/L,则K===6.67L/mol,故答案为:6.67;②a、反应物和生成物全是气态物质,气体的质量不变,容积为2L保持恒定,由ρ=可知气体的密度为一定值,因此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故a选;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说明NO2的浓度不变,说明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故b不选;c、反应2NO2(g)⇌N2O4(g)是一个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气压恒定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说明反应处于化学平衡状态,故c不选;故答案为:a;③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K值减小,密闭容器的体积为2L,因此的N2O4的浓度为0.6mol/L,NO2的浓度为0.3mol/L,浓度商Q===6.67L/mol=K(298K)>K(398K),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V(正)<V(逆);故答案为:<;(3)在燃料电池中,可燃物充入负极区,所以NH3充入的a极作负极,产生的X气体为氧化产物,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说明X对大气无污染,因此X为氮气,由该燃料电池示意图可知负极反应产物有水,由于是碱性电池,氢氧根离子也参与负极电极反应,综上所述可写出负极反应式:2NH3+6OH﹣﹣6e﹣=N2+6H2O;故答案为:2NH3+6OH﹣﹣6e﹣=N2+6H2O;(4)根据公式Kw=Kh×Kb,T℃下Kw=1.5×10﹣8×1.8×10﹣5=2.7×10﹣13;水的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温度越高Kw越大,由于2.7×10﹣13>1.0×10﹣14,所以T>25℃,故答案为:2.7×10﹣13;>.点评:本题考查知识点全面,涉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平衡常数的计算、平衡的移动、等知识点,难度中等.9.(16分)铁、铝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十分广泛,请回答:(1)在实验室中,硝酸铝必须与可燃物分开存放,是因为硝酸铝具有B(填字母序号).A.可燃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2)已知:当Al(NO3)3溶液中pH<3时,铝元素有多种存在形态,如Al3+、2+、+等,各形态之间可相互转化,写出该溶液中2+转化为+的离子方程式2++H2O++H+.(3)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的腐蚀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Fe2++Cu2+;从腐蚀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还需要的试剂是过量的铁粉和稀盐酸.(4)铁红是一种红色颜料,其成分是Fe2O3,将一定量的铁红溶于160mL5mol•L﹣1盐酸中,再加入一定量铁粉恰好溶解,收集到2.24L氢气(标准状况),溶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2+(填离子符号),检验该离子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滴入酸性的高锰酸钾溶液,紫色退却,则含有二价铁离子;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11.2g.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镁、铝的重要化合物.分析:(1)根据硝酸铝具有氧化性分析;(2)2+与水反应生成+和氢离子;(3)氯化铁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从腐蚀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应加入过量的铁粉,使铁与铜离子反应置换铜,然后用过量的盐酸溶解剩余的铁粉;(4)铁先与Fe3+反应,然后再与氢离子反应;二价铁离子具有还原性能够还原酸性的高锰酸钾;结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计算解答:解:(1)因为硝酸铝易水解会生成强氧化性的硝酸,所以必须与可燃物分开存放,故选:B;(2))2+与水反应生成+和氢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H2O++H+;故答案为:2++H2O++H+;(3)氯化铁与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氯化亚铁,离子方程式:2Fe3++Cu=2Fe2++Cu2+;从腐蚀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应加入过量的铁粉,使铁与铜离子反应置换铜,然后用过量的盐酸溶解剩余的铁粉;。
山东省泰安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文综地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山东省泰安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文科综合试题 第I卷(必做,共140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各地陆续启动实施“单独两孩”(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
下图是我国甲、乙、丙、丁四省(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构成图。
据此完成1~2题。
1.从图中数据判断,可能最先实施“单独两孩”政策的省(区)是 A.甲 B.乙 C.丙 D.丁 2.从图中看出,2000年至2010年期间甲省(区) A.人口数量明显增多 B.省(区)内人口流动量大 C.人口整体受教育水平提高D.劳动力充足,就业压力大 右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洋流是 A.南半球的寒流 B.南半球的暖流 C.北半球的寒流 D.北半球的暖流 4.关于图示地区地理事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北岸冲刷严重 B.甲地盛行西南风 C.湖泊含盐量较高 D.乙地高温多雨 右图为北京时间7月14日4:10摄影师在巴西东南沿海某地(约22°S.44°W)拍摄的照片。
读图完成5~6题。
5.照片拍摄于当地时间 A.13日上午 B.13日下午 C.14日上午 D.14日下午 6.拍摄照片时摄影师站在雕像的 A.东南方 B.西南方 C.东北方 D.西北方 读我国某局部地区地层剖面图,完成7~8题。
7.图示地区出露地表的各岩层的新老关系为 A.自A向B由老到新 B.自B向C由老到新 C.自B向A向C由老到新D.自A向C由老到新 8.图中长腰山是 A.沿顶部裂隙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B.沿槽部裂隙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C.因顶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背斜山 D.因槽部坚实抗侵蚀而成的向斜山 读某城市布局图,完成9~10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泰安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诊断测试理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涂写其他答案标号。
不涂答题卡,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2.第I卷共20小题,l~13题,每小题5分;14~20题,每小题6分,共107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O 16 Si 28 Fe 56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的分馏、煤的干馏、电解质溶液导电均属于物理变化B.钢铁生锈主要发生吸氧腐蚀,镀锌铁皮镀层破损后对铁失去保护作用C.14C与12C互称同位素;O2与O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D.SO2和CO2属于酸性氧化物,Na2O和Al2O3属于碱性氧化物8.有机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为,关于M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式为C10H12O3B.1 molNa2CO3,最多能消耗l mol有机物MC.1 molM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生成11.2 L气体(标准状况)D.M能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9.甲、乙、丙、丁4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图所示。
乙的原子序数大于丙,丁的原子序数与乙、丙原子序数之和相等。
4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元素甲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乙的强B.元素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VIA族C.元素丙和元素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D.4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丁>乙>丙>甲10.从下列实验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A.②③⑤B.①②③C.③④⑤D.①③⑤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测定结果偏小,该溶液一定呈酸性B.“中和滴定”实验中,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用待装液润洗后方可使用,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即可使用C.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入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能将碘萃取到乙醇中D.将氢氧化钠稀溶液逐滴滴入氯化铁饱和溶液中,边滴边搅拌,可获得氢氧化铁胶体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常温下水电离出c(H+)×c(OH-)=10-20的溶液中:Na+、CIO-、SO42-;NH4+能大量共存B.常温下pH=7的溶液中:Fe3+、Mg2+、SO42-、Cl-能大量共存C.一定温度下。
l L 0.5 mol·L-1NH4C1溶液与2 L 0.25 mol·L-1NH4Cl溶液含NH4+物质的量相同D.反应ZnS(s)+Cu2+(aq)=CuS(s)+Zn2+(aq)说明K sp(ZnS)>K sp(CuS)13.向20 mL 0.1 mol·L-1氨水中逐滴加入0.1mol·L-1稀HCl,混合液pH与所加盐酸体积(V/mL)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第Ⅱ卷(必做157分+选做36分,共193分)注意事项:第Ⅱ卷共19大题,其中21~31题为必做部分,考生可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直接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32~39题为选做部分,考生必须从中选择1个物理、1个化学和1个生物题目作答,多选、多做不计分。
选做的题目,考生须将答案用黑色签字笔、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且必须标明题号。
【必做部分】29.(17分)对氮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1)在1 L密闭容器中,4 mol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
2 min时反应吸收热量为46.1 kJ,此时氨气的转化率为25%。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这段时间内v(H2)=_________。
(2)298K时.在2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NO2(g)ƒN2O4(g)=-akJ·mol-1(a>0),N2O4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达平衡H时,NO4的浓度为NO2的2倍。
①298K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___(精确到0.01);②下列情况不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e.气压恒定时)=0.6 mol,③若反应在398K进行,某时刻测得n(NOn(N2O4)=1.2 mol,则此时v正____v逆(填“>”、“<”或“=”)。
(3)用氨气可设计成如图所示燃料电池,产生的X气体可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则a电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
(4)t℃下,某研究人员测定NH3·H2O的电离常数为1.8×10-5。
NH4+的水解常数为1.5×10-8,则该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为___________,请判断t_____25℃(填“>”、“<”或“=”)。
30.(16分)铁、铝及其化合物的应用十分广泛,请回答:(1)在实验室中,硝酸铝必须与可燃物分开存放,是因为硝酸铝具有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可燃性B.氧化性C.还原性(2)已知:当Al(NO3),溶液中pH>3时,铝元素有多种存在形态,如A13+、[Al(OH)]2+、[Al(OH)2]+等,各形态之间可相互转化,写出该溶液中[Al(OH)]2+转化为[Al(OH)2]+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的腐蚀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从腐蚀废液中回收金属铜还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
(4)铁红是一种红色颜料,其成分是Fe2O3,将一定量的铁红溶于160 mL5mol·L-1盐酸中,再加入一定量铁粉恰好溶解,收集到 2.24L氢气(标准状况),溶液中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________(填离子符号),检验该离子的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_________;参加反应的铁粉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
31.(20分)硫酰氯(SO2Cl2)是一种化工原料,有如下有关信息:常温下为无色液体,熔点为-54.1℃,沸点为69.1℃,在潮湿空气中“发烟”;100℃以上开始分解,生成二氧化硫和氯气。
氯化法是合成硫酰氯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甲中活性炭的作用是______,B中加入的药品是______。
实验时从仪器C中放出溶液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
(2)装置丁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制备二氧化硫气体时,如要控制反应速度,下图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写字母)。
(3)氯磺酸(C1SO3H)加热分解,也能制得硫酰氯与另外一种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分离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
(4)若缺少装置乙,氯气和二氧化硫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为提高本实验中硫酰氯的产率,在实验操作中还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只答一条即可)_______。
【选做部分】32.(12分)【化学——化学与技术】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硫磺可用于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硫酸。
某企业用下图所示的工艺流程生产硫酸: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为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转化器中应安装______(填设备名称)。
吸收塔中填充有许多瓷管,其作用是________;②为使硫磺充分燃烧,经流量计l通入燃烧室的氧气过量50%。
为提高SO2转化率,经流量计2的氧气量为转化器中二氧化硫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2.5倍,则生产过程中流经流量计l和流量计2的空气体积比应为______。
b管排出的尾气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③与以硫铁矿为原料的生产工艺相比,该工艺的特点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耗氧量减少B.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提高C.产生的废气减少D.不需要使用催化剂(2)硫酸的用途非常广泛;其中可应用于下列哪些方面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橡胶的硫化B.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C.铅蓄电池的生产D.过磷酸钙的制备(3)矿物燃料的燃烧是产生大气中SO2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石,可有效减少煤燃烧时SO2的排放,请写出此脱硫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12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碳是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
(1)C、N、O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碳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
(2)类肉素[(SCN)2]的结构式为N≡C—S—S—C≡N。
其分子中σ键和π键的个数比为__________;该物质对应的酸有两种,理论上硫氰酸(H—S—C≡N)的沸点低于异硫氰酸(H—N=C=S)的沸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位于第四周期VIII族,其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基态碳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相同的元素,其基态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
(4)碳化硅的结构与金刚石类似,其硬度仅次于金刚石,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中·为碳原子,○为硅原子)。
每个碳原子周围与其距离最近的硅原子有_____个;设晶胞边长为 acm,密度为b g·cm-3,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__________(用含a、b的式子表示).34.(12分)【化学——有机化学基础】下述反应是有机合成中常见的增长碳链的方法:(1)有关化合物I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可发生取代、氧化等反应B.1mol化合物I最多能与4mol H2加成C.易溶于水、乙醇等溶剂D.属于芳香族化合物(2)化合物Ⅱ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lmol化合物Ⅱ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_______________mol NaOH.(3)化合物III可与乙酸制备化合物Ⅱ,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III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遇FeCl3溶液显紫色b:核磁共振氢谱有3组峰(4)利用此增长碳链的方法,写出以甲苯为原料,制备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