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贵州省铜仁市西片区高中教育联盟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届贵州省铜仁市西片区高中教育联盟高三第二次调研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26日,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彭有冬在亚太地区森林恢复国际会议暨亚太森林组织十周年回顾活动上表示,中国森林恢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森林覆盖率大幅提高,森林面积达到2.08亿公顷(1公顷=15亩);人工林保存面积达6933万公顷,居世界首位。
中国还将继续推进森林恢复和可持续发展,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快构建以林草植被为主体的生态安全体系。
近年来,得益于中国、越南大规模国土绿化和植树造林,亚太总体森林资源快速下降的趋势得到遏制,但仍面临着淼林过度开发、质量下降、经营粗放、森林退化等挑战。
2008年中国倡议成立了亚太森林组织。
10年来,该组织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经营,已发展成为亚太区域森林恢复经验总结、推广和示范的平台,区域林业交流合作深化的纽带,助力林业人才交流培养和“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伙伴。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二:
(摘自“新华网”)
(注)“十二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简称。
起止时间为2011~2015年。
材料三:
在我国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战略布局中,西北干旱地区既是造林绿化、改善生存环境最为迫切的地区,也是构建国土生态安全体系、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关键地区。
有人认为,沙区的自然条件不适合大规模造林绿化,质疑沙区造林绿化的成效。
对此,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表示,我国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分布区气候情况很复杂,自然恢复要园地制宜。
如果完全靠自然力恢复,我国的沙漠是治理不了的。
“近年来,我们的造林绿化理念一直在转变。
要树-自然恢复为主的理念,能够自然恢复的不要人工干预,自然恢复不了的一定要人工干预。
”张建龙表示,治沙实践说明,有一些地方确实不宜栽乔木,但以此否定人工措施防沙治沙是不客观的。
专家指出,在植树造林中,还要树立发展近自然林业的理念,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态度经营森林,使森林达到一种接近自然的状态。
(摘编自《光明日报》)
材料四:
2017年,各地各部门组织动员多方力量,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全年完成造林736万公顷,森林抚育83万公顷;从国家层面看,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造林26万公顷,累计下达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任务12.7万公顷,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造林固沙19万多公顷,三北及长江流域等重点防护林体系工程造林99万公顷。
各地启动实施一大批造林绿化工程。
北京启动新一轮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
山西实施吕粱山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环京津冀生态屏障建设、通道沿线荒山绿化和重要水源地治理等四大重点工程。
各级领导率先垂范、以身作则,积极参加义务植树活动,为适龄公民履行植树义务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在城乡建设中加强林荫道路、立体绿化、绿道绿廊和郊野公园等建设。
公路绿化和运营铁路沿线防护林带建设力度加大,新增公路绿化里程计5万公里,运营铁路绿化里程达4.7万公里。
河渠湖库周边、水利工程沿线绿化122公顷。
共青团、妇联等组织和教育、石油、石化、冶金等系统,广泛开展富有特色的绿化美化活动。
统筹推进重点区域、典型地区的森林城市建设工作,深入开展森林城市、森林乡镇、森林村庄建设,国家森林城市总数达到137个。
稳步推进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长株潭、中原、关中一天水等六大国家级森林城市群建设。
各地加大乡村绿化力度,乡村绿化覆盖率和绿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摘编自《人民日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十年来,我国森林恢复成就巨大,森林面积已超过2亿公顷,人工林保存面积位居世界第一。
B.在中国和越南的努力下,近年来亚太总体森林资源虽然有所增加,但是仍然面临着种种挑战。
C.西北干旱地区的造林绿化、改善生存环境工作,关系到我国生态建设和造林绿化的战略布局。
D.2017年我国共造林736万公顷,森林抚育83万公顷,两项指标均优于“十二五”各年平均水平。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
A.亚太森林组织是中国倡议成立的,十年来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经营,成为深化区域林业交流合作的纽带。
B.“十二五”期间,我国共完成造林4.5亿亩,森林抚育6亿亩,与“十一五”期间相比,分别增加了18和2个百
分点。
C.“十二五”结束时,我国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1.66qo,森林蓄积量高达151.37亿立方米,森林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增长最多。
D.植树造林时,要树立发展近自然林业的理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尽量减少人工干预,更不宜在沙区栽乔木。
E.截至2017年底,我国不但已经建成了137个国家森林城币,而且建成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六大国家级森林城市群。
3.2017年,我国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工作呈现出哪几个特点?请根据材料四予以概括。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网络文学日渐繁荣,彰显时代风采、洋溢生活气息的优秀作品不断涌现。
与此同时,网络文学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持续深耕,日益向着精细化、多方位、纵深化方向发展,极大丰富了当代大众文学。
网络文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深切渊源,自其发轫,一些作品就是模仿文学经典而作,一些作者也是在文学经典指引下一步步走进网络文学园地的。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众多典范之作既是文学创作技巧的取法宝库,也是作家灵感的不竭源泉。
综观中国文学史,对经典作品的深度揣摩是成功创作的宝贵经验之一,如陆机等人的“拟古”作品就被《文选》列为经典。
通过化用和改造的方式致敬经典作品,是网络文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如连青漪的《狼毫小笔》,模仿唐诗宋词情韵兼备,描绘名胜古迹形神俱足,演绎历史传说袭故弥新,广受读者喜爱。
这类清新雅丽、古意悠悠的作品,大都直接受益于经典的熏陶或名作的浸染。
还原和再造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意境,也是网络文学的典型创作模式。
当红的网络文学作品,往往营造一种古雅、精致的意境,表现出对民族审美传统的追慕和认同。
如《琅琊榜》《鹤唳华亭》等作品,从网络小说文本到影视改编都表现突出,其成功固然各有原因,但有一点大致相同,那就是原作者对《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宋诗词中经典意境的巧妙借用和转化,让雅好此道的读者爱不释手。
此外,一些网络文学作品则着力发掘中国传统哲学、传统神话的现代价值,以全新网络文学形态进行演绎创新。
本着古为今用的思路,一大批网络作家逐步建构出较有规模、较成系统的创作谱系。
网络文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多方面优势,比如网络时代,在数据库帮助下,作家能够更快更便捷地调用旧体诗词、典章制度、文史资料等资源。
除此之外,网络文学自身题材和类型的丰富,也使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开掘更为全面。
许多网络作家想方设法吸收传统文学创作经验,希望能更具中国风格地表现当下中国人的处世方式、生活理念和美学追求,更充分地展现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更深刻地容纳中华民族强大的精神基因。
可以说,网络文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已经从写作技巧和语言修辞等相对表浅的层面,朝着文化内涵和精神内里更为纵深地开掘。
例如,在众多网络文学作品中,爱国主义与英雄主义精神得以更充分、更精彩、更接近青年读者阅读心理的阐发与呈现。
另外,网络文学庞大的作家队伍和海量的读者群体可谓史无前例,作品数量之巨更是难以估算,这使其在传播上具有巨大优势,更有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当然,网络文学精品率不高依然是不争的事实。
单就涉及传统文化的作品而言,仍然有很大的改进提升空间。
例如,一些作品脱离现实或存在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一些作品对传统文化的展示尚停留在“标签”层面,对于优秀传统文化厚重的历史积淀、丰富的人文意蕴有待更深入地理解和阐释,这些都是网络文学在今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足以为网络作家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充足的文化资源。
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每一个希望有所作为的网络作家应当承担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摘编自陈定家《网络文学发展观察:根植优秀传统文化,开掘宝贵资源,打造精品力作》)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网络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开始模仿、再造文学经典,从而一步步走向成熟。
B.网络小说《琅琊榜》等影视改编成功,主要原因是对经典意境的巧妙转化。
C.网络作家能够在数据库的帮助下快捷地调用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文学创作。
D.网络文学对中华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的开掘比传统文学更全面、更充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要从网络文学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途径”“优势”“不足”等方面进行论证。
B.文章提及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的阐发与呈现,是为了论证网络文学自身题材和类型的丰富。
C.文章列举了网络文学在今后发展中需要进一步解决的若干问题,体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
D.文章既有总述也有分论,既有理论上的分析也有具体事例的佐证,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说服力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度揣摩经典作品是成功创作的经验之一,由改造和转化经典而成的网络作品经过岁月洗礼有可能沉淀为新的经典。
B.古为今用的创作思路有助于网络作家建构较有规模、较成系统的创作谱系,这也是网络文学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C.网络文学在传播方面具有更快更便捷的巨大优势,因此作品数量庞大,优秀作品不断涌现,极大丰富了当代大众文学。
D.网络作家有责任创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为网络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贡献。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摘编自《中共中央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
材料二:
(材料来源:《2017年上海女性生活发展状况调查:二胎生育意愿不高经济压力成首要原因》)
材料三:
很多人都出生于独生子女家庭,一时间难以接受二胎,而且如果生二胎还要处理好两个孩子的关系,并且也要具备一定的经济能力,中国现在抚养孩子所需的费用并不是个小数目,因此很多夫妻就打消了生二胎的念头。
数据表明,很多夫妻都没有生二胎的意愿,由于城乡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大部分想要生二胎的都是农村家庭,总体看来,中国的出生人口呈下降趋势,而原因无非下面两点:
(1)抚养孩子需要承受更大压力,并且要有足够的经济能力。
二胎政策的放开满足了家庭想要多添一个生命的愿望,但是大部分家庭因为现实原因而无法实现。
一个孩子的教育和生活方面开支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尤其是现在教育费用越来越高,孩子们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2)人们思想观念开放,传宗接代的旧思想已被摒弃。
现在重男轻女的观念越来越淡化,很多人都喜欢小女孩,而且也越来越漠视传宗接代这样的旧思想,生二胎就显得没有那么必要。
与其生个二胎还不如集中精力去抚养一个孩子,营造一种自由温馨的环境,勉强生个二胎也只会给家庭带来更多的问题,有很多家庭生了二胎之后家庭关系变得很不和睦,尤其是两个孩子之间的关系。
(摘编自“北京时间"2018年6月11日)
材料四:
韩国政府面向月收入低于一定水平的新婚夫妇每年提供5万套保障性住房,为怀孕女性提供一定的产前诊查费用,子女不满6岁时,女性可以有1年时间在家养育子女,每月可领取40万—50万韩元的底薪,并保留职位等。
瑞典政府认为,生宝宝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儿,父亲也必须承担责任,并立法对男性休产假做出规定。
为了鼓励父亲多休产假,瑞典的社会保障部门还设立了奖金,在休够法定的60天产假后,父母每多休30天产假,就可多领取3000克朗奖金,如果父亲和母亲在休产假上做到“完全平等”,即每人休假240天,这对父母可领取135000克朗的最高奖金。
在法国,孕妇一共有16周产假,至少有2周可以在生育前使用,剩下的14周生育前后都可使用,休产假的政府员工拿100%工资,私企员工视公司情况而定,上限是每月3129欧元。
父亲可以有11天的陪产假,休假期间工资照拿。
如果一对夫妇为各自的雇主工作超过一年,那么他们都有权请假在家带小孩,直到小孩3岁。
(摘编自《各国推出多项政策鼓励生育:外国为何愿生二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绝大部分女性不愿意生育二胎,是因为家庭经济压力太大。
B.全面实施二胎政策是积极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行动的国家行为。
C.现在重男轻女的观念越来越淡化,很多人觉得生二胎没有必要。
D.许多国家推出鼓励生育的政策,提供更多的时间和资金支持。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中,经济条件是决定上海女性不想生育二胎的最主要原因,如果条件合适,她们生育二胎的意愿就会改变许多。
B.材料三表明,二胎政策放开后,出生人口却看不到明显增长,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不加以解决,势必会影响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C.为了提高人口数量,许多国家纷纷推出各种鼓励生育的政策,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消除生育的后顾之忧,引导女性生育。
D.生育二胎作为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对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我国应如何健全生育二胎的政策。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詹荣,字.仁甫,山海卫人。
嘉靖五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历郎中
..。
二十二年,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
鲁迷①贡使留甘州者九十余人,总兵官杨信驱以御寇,死者十之一。
荣言:“彼以好来,而.用之锋镝,失远人心,且示中国弱。
”诏夺信官,槥死者送之归。
番人感悦。
逾年,以大同巡抚赵锦与总兵官周尚文不相能
...,诏荣与锦易.任。
俺答数万骑入掠,荣与尚文破之黑山阳,进右副
都御史。
寇复大举犯中路,参将张凤等阵殁。
荣与尚文及总督翁万达严兵备阳和,而遣骑邀击,多所杀伤,寇乃引去。
代府奉国将军充灼行剽,荣奏夺其禄。
充灼等结小王子入寇,谋据大同。
荣告尚文捕得,皆伏辜。
荣以大同无险,乃.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堡七,墩台百五十四。
又以守边当积粟。
而近边弘赐诸堡三十一所延亘五百余里辟治之皆膏腴田可数十万顷乃奏请召军佃作复其租徭移大同一岁市马费市牛赋之秋冬则聚而遏寇。
帝立从焉。
寇入犯,与尚文破之.弥陀山,斩一部长。
荣先以靖乱功,进兵部右侍郎
..,又以缮边破敌,累被奖赉。
召还理部事,进左。
尚书赵廷瑞罢,荣署部务,奏行
秋防十事。
已而翁万达入为尚书,遭母丧,荣复当署部务,辞疾乞休
..。
帝怒,夺职闲住。
越.二年卒。
当荣之抚大同也,万达为总督,尚文为总兵。
三人皆有才略,寇数入不能得志。
自后代者不能任,寇无岁不入躏边,人益思荣等。
明年,俺答薄.京师,万达、荣皆已去。
论者谓二人在,寇未必至此。
万历中,荣孙延为顺天通判,上书讼②荣功。
赠工部尚书,予恤如制。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八》)
[注]①鲁迷:古国名,一般认为指土耳其帝国,明嘉靖年间曾五次遣使至中国,有友好往来。
②讼:通“颂”。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大同巡抚……不相能不相能:才能不高
B.诏荣与锦易任易:交换
C.越二年卒越:经过
D.俺答薄京师薄:逼近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以右金都御史巡抚甘肃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用之锋镝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乃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D.与尚文破之弥陀山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而近边弘赐诸堡三十一所/延亘五百余里/辟治之皆膏腴田可/数十万顷/乃奏请召军佃作/复其租徭/移大同一岁市马费市牛赋之/秋冬则聚而遏寇
B.而近边弘赐诸堡三十一所/延亘五百余里/辟治之皆膏腴田可/数十万顷/乃奏请召军佃作/复其租谣/移大同一岁市马费市牛赋之秋冬/则聚而遏寇
C.而近边弘赐诸堡三十一所/延亘五百余里/辟治之皆膏腴田/可数十万顷/乃奏请召军佃作/复其租谣/移大同一岁市马费市牛赋之秋冬/则聚而遏寇
D.而近边弘赐诸堡三十一所/延亘五百余里/辟治之皆膏腴田/可数十万顷/乃奏请召军佃作/复其租谣/移大同一岁市马费市牛赋之/秋冬则聚而遏寇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字,是古代男子18岁成人时另取的与本名含义相关的别名。
对人称字是一种尊重。
B.郎中,文中指六部中尚书、侍郎之下的高级官员,分掌六部各司事务。
C.侍郎,本为皇帝侍从官,自隋以后是各部长官的副职,而各部的长官一般称为尚书。
D.乞休,古代官员因为某种原因自请辞去官职,与“乞骸骨”类似,与“致仕”稍有不同。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詹荣善待友邦,解决问题。
巡抚甘肃时,遇上杨信驱赶鲁迷国派遣的贡使与敌人作战,他向皇帝上疏,最终使鲁迷国的人感动心服。
B.詹荣积极作为,巩固边防。
担任大同巡抚时,他和同事积极合作,多次击败来犯之敌,还着眼长远,积极建造防御工事、储备粮食。
C.詹荣深受重任,升任兵部左侍郎。
因为战功卓著,他多次被朝廷奖赏,后来又被召回兵部,提升为兵部左侍郎,还曾代理兵部尚书事务。
D.詹荣被人怀念,受到追赠。
他的后代在他离任大同巡抚后,不能很好地抵抗外敌,人们都思念他,万历年间他被追赠工部尚书。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荣与尚文及总督翁万达严兵备阳和,而遣骑邀击,多所杀伤,寇乃引去。
(2)召还理部事,进左。
尚书赵廷瑞罢,荣署部务,奏行秋防十事。
5、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送刘司直赴安西
王维
绝域阳关道,胡沙与塞尘。
三春时有雁,万里少行人。
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
当令外国惧,不敢觅和亲。
(注)苜蓿:植物名。
原产西域各国,汉武帝时,张骞使西域,始从大宛传入。
天马:骏马的美称。
《史记•大宛列传》说:“初得乌孙马,好,名曰天马。
及得大宛汗血马,益壮,更名乌孙马曰西极,名大宛马曰天马云。
”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联中“绝域”指极远的地域,“胡烟”“塞尘”点明此去的前方是边塞,那里路途遥远,寂寞荒凉,环境恶劣。
B.第二联以空中与地上景象相互映衬,抬头偶见归雁,前方路上极少行人,在鲜明的对比中突出了哀伤与压抑之情。
C.尾联言此去应让外族害怕,使他们不敢再强求和亲,既是对友人的希望,也寄寓诗人效命疆场、安边定国的豪情。
D.全诗熔写景、说史、抒情于一炉,从写景到说史,再从说史到抒情,曲折有致,表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2.试从表现手法和写作意图方面对“苜蓿随天马,葡萄逐汉臣”一联作简要赏析。
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千乘之国,____________________,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
(《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____________________,未尝不呼父母也。
(司马迁《屈原列传》)
(3)____________________忧思难忘。
(曹操《短歌行》)
(4)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________,岂独伶人也哉?(欧阳修《伶官传序》
(5)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6)元嘉草草,封狼居胥,____________________。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7、当学习《祝福》中有关鲁镇人对絮絮叨叨的祥林嫂态度的内容时,老师讲了一则寓言故事,请你读了这则故事后,写出老师通过这则故事所阐明的观点。
(不超过50字)
一头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
有一次,主人捉住猪,猪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
绵羊和乳牛讨厌猪的嚎叫,便说:“他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
”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羊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
8、根据下列情境,完成后面的题目。
欢歌热舞闹新春。
春晚是几代人的“春节标配”,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是除夕夜人们的共同期盼。
下面是2019年以“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为主题的春节联欢晚会的部分节目。
请从下列五个节目中选择两个作为上下节目撰写一段串词,不超过90字。
①《我们都是追梦人》(歌舞)②《妙言趣语》(相声)③《锦锈梨园》(戏曲)
④《可爱的中国》(朗诵)⑤《占位子》(小品)
9、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