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1月)原创模拟卷(A卷)(考试版)

2017-2018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1月)原创模拟卷(A卷)(考试版)

物理试题 第1页(共8页) 物理试题 第2页(共8页)………………○………………内………………○………………装………………○………………订………………○………………线………………○………………………………○………………外………………○………………装………………○………………订………………○………………线………………○………………… 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7–2018学年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1月)原创卷A 卷高一物理(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范围:人教必修1第4章。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一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对其施加一恒力,且原来作用在质点上的力不发生改变,则 A .质点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B .质点速度的方向可能与该恒力的方向垂直 C .质点加速度的方向总是与该恒力的方向相同 D .质点的速度不变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这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B .质量均匀分布,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在物体外C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接触面向下的D .由磁铁间存在相互作用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3.一小球在水平面上移动,每隔0.02秒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

海南省海口一中2017-2018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一中2017-2018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一中2017-2018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1.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安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2.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一滴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m的窗户的上下沿,g取10m/s2,则屋檐离地面的高度()A.1.8m B.3.2m C.1.6m D.2m3.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B.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4.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L1、L2、L3为3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灯泡L1的电阻为12ΩB.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电流的2倍C.灯泡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D.灯泡L2消耗的电功率为0.30W5.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力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力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μmg时,A的加速度为μgC.当F>2μ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6.如图1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2示.取g=10m/s2,则()A.第1s内推力做功为1JB.第2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2.0JC.第1.5s时推力F的功率为2WD.第2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的AD边的中点M处和BC边的中点N处各放一个点电荷,它们分别带等量的正、负电荷.E、F是AB边和CD边的中点,P、Q两点在MN的连线上,MP=QN,则()A.A、D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电势相等B.E、F两点电势相同,电场强度相同C.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D.P点场强等于Q点场强,P点电势高于Q点电势8.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和b分别系于一轻质木架上的A点和C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BC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绳a在竖直方向,绳b在水平方向,当小球运动到图示位置时,绳b被烧断的同时杆子停止转动,则()A.小球仍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绳b被烧断瞬间,a绳中张力突然增大C.若角速度ω较小,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D.若角速度ω较大,小球可能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9.如图(a)是某一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是电场线上的两点,一负电荷q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从A运动到B过程中的速度图线如右(b)所示,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B两点的电场强度是E A<E BB.A、B两点的电势是U A>U BC.负电荷q在A、B两点的电势能大小是E PA>E PBD.此电场一定是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10.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所示,其中AB段和BC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为H的管口D处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A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B.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C.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条件是H>2RD.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最小高度H min=R三、实验题11.(2018海南校级模拟)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拉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探究在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了如图2所示的a﹣F图象.(1)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2)本实验中是否仍需要砂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填“是”或“否”);(3)由图象求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kg.一只小灯泡,标有“3V,1.5W”的字样,现要描绘小灯泡0~3V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器材有:A、最大阻值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B、电动势为6V、内阻约为1.0Ω的电源C、量程为0.6A、内阻约为1.0Ω的电流表A1D、量程为3A、内阻约为0.1Ω的电流表A2E、量程为3V,内阻约为6kΩ的电压表V1F、量程为15V,内阻约为10kΩ的电压表V1G、开关、导线若干(1)电压表应选;电流表应选.在该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为了减小误差,应选取的电路是(将选项代号的字母填在横线上).(3)以下是该实验的操作步骤A、将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小灯泡、电源、开关正确连接成电路B、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保证闭合开关前使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并联部分的阻值最大C、闭合开关,记下电压表,电流表的一组示数(U1,I1),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每移动一次记下一组(U、I)值,共测出12组数据;D、按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并将各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得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步骤错误.修正步骤错误.修正.四、计算题13.,各接触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卡车以速度v0匀速行驶时,因前方出现障碍物而制动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卡车制动的加速度满足什么关系时,预制件A相对B滑动,而B相对车厢底板静止?(2)卡车制动后为保证司机安全,在B相对车厢底静止的情况下,预制件A不与车厢前挡板碰撞,则卡车从开始制动到停止所经历的时间应满足什么条件?六、模块选做题(本题包括3个模块,只要求选做2模块,每模块12分,共24分)【模块3-3试题】14.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有()A.布朗运动说明了水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是因为它违背了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C.绝热压缩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增大D.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则甲物体分子平均速率比乙物体分子平均速率大E.两个分子从无穷远相互靠近的过程中其分子力是逐渐增大的,而分子势能是先减小后增大的F.在用油膜法测量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油酸可以用汽油代替,因为汽油也不溶于水而能溶于酒精G.气体压强是大量的分子对容器壁的碰撞引起的,而大气压强主要是由于空气受到重力引起的15.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粗细均匀的足够长玻璃管插在大水银槽中,管的上部有一定长度的水银,两段空气柱被封闭在左右两侧的竖直管中.开启上部连通左右水银的阀门A,当温度为300K平衡时水银的位置如图(h1=h2=5cm,L1=50cm,),大气压为75cmHg.求:(1)右管内气柱的长度L2.(2)关闭阀门A,当温度升至405K时,左侧竖直管内气柱的长度L3.【模块3-4试题】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除了从光源直接发出的光以外,我们通常看到的绝大部分光都是偏振光B.全息照相利用了激光相干性好的特性C.光导纤维传播光信号利用了光的全反射原理D.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从红光改为紫光,则相邻亮条纹间距一定变大E.当我们看到太阳从地平线上刚刚升起时,太阳的实际位置已经在地平线上的上方F.无色肥皂液吹出了肥皂泡呈彩色,是由于光的色散G.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而产生的H.日落时分,拍摄水面下的景物,在照相机镜头前装上偏转滤光片可以使景象更清晰17.一不透明的圆柱形容器内装满折射率n=的透明液体,容器底部正中央O点处有一点光源S,若容器高为2dm,底边半径为(1+)dm,则液面上方有光线射出的面积为多少?若有一平面镜MN与底面成45°角放置,OM=1dm,在容器中央正上方1dm处水平放置一足够长的刻度尺,如图所示,求光源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照射到刻度尺的长度.(不考虑容器侧壁和液面的反射)【模块3-5试题】18.(2018海南校级模拟)根据波尔理论,氢原子的电子由外层轨道跃迁到内层轨道后,原子的能量,电子的动能,(填“增加”.“不变”.“减小”)若某原子的电子从能量为E的轨道跃迁到能量为E'的轨道,辐射出波长为λ的光,以h表示普朗克常量,c表示真空中的光速,则E'等于.19.,乙车质量为4kg,以5m/s的速度向左运动,与甲车碰撞以后甲车获得8m/s的速度,物体滑到乙车上,上表面与物体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物体在乙车上表面滑行多上时间相对乙车静止?乙车的长度应该满足什么条件?(g=10m/s2)2017-2018学年海南省海口一中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安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C.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考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分析】本题考查电磁学中的相关物理学史,应掌握在电磁学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的名字及主要发现.【解答】解:A、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故A正确;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故B错误;C、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楞次是发现了电磁感应中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故C错误;D、洛仑兹发现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规律,安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故D错误;故选:A【点评】近几年高考中增加了对物理学史的考查,在学习中要注意掌握科学家们的主要贡献,要求能熟记.2.相同的时间间隔滴下一滴水,当第5滴正欲滴下时,第一滴刚好到达地面,而第3滴与第2滴分别位于高为1m的窗户的上下沿,g取10m/s2,则屋檐离地面的高度()A.1.8m B.3.2m C.1.6m D.2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分析】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比为1:3:5:7.已知第3滴与第2滴水的间隔距离,根据比例关系求出总高度【解答】解:根据比例关系,从上到下相邻水滴间距离之比为1:3:5:7,而2、3两滴间距离为1米,所以总高度H==3.2m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比为1:3:5:7.以及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H=gt23.2009年2月11日,俄罗斯的“宇宙﹣2251”卫星和美国的“铱﹣33”卫星在西伯利亚上空约805km处发生碰撞.这是历史上首次发生的完整在轨卫星碰撞事件.碰撞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碎片可能会影响太空环境.假定有甲、乙两块碎片,绕地球运动的轨道都是圆,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的运行周期一定比乙的长B.甲距地面的高度一定比乙的高C.甲的向心力一定比乙的小D.甲的加速度一定比乙的大【考点】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人造卫星的环绕速度.【分析】根据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求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向心力的表达式进行讨论即可.【解答】解:B、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有F=F向F=G=m=mω2r=m()2rF向因而G=m=mω2r=m()2r=ma解得v=①T==2π②a=③由于甲的运行速率比乙的大,根据①式,可以知道甲的轨道半径较小,故B错;A、由公式②可知甲的周期小故A错;C、由于未知两碎片的质量,无法判断向心力的大小,故C错;D、碎片的加速度是指引力加速度,由③式,可知甲的加速度比乙大,故D对;故选D.【点评】题关键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式求解出线速度、角速度、周期和向心力的表达式,再进行讨论;同时要注意卫星的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与轨道半径一一对应.4.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L1、L2、L3为3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灯泡L1的电阻为12ΩB.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电流的2倍C.灯泡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D.灯泡L2消耗的电功率为0.30W【考点】电功、电功率.【分析】当开关闭合后,灯泡L1的电压等于3V,由图读出其电流I,由欧姆定律求出电阻,并求出其功率.灯泡L2、L3串联,电压等于1.5V,由图读出电流,求出电阻.【解答】解:A、C、当开关闭合后,灯泡L1的电压U1=3V,由图读出其电流I1=0.25A,则灯泡L1的电阻R1==12Ω,功率P1=U1I1=0.75W,故A正确,C正确;B、灯泡L2、L3串联,电压U2=U3=1.5V,由图读出其电流I2=I3=0.20A,灯泡L2、L3的功率均为P=UI=1.5V×0.20A=0.30W,故B错误,D正确;故选ACD.【点评】本题关键抓住电源的内阻不计,路端电压等于电动势,来确定三个灯泡的电压.读图能力是基本功.5.如图所示,A、B两物块的质量分别为2m和m,静止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的动摩擦力因数为μ,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力为μ,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重力加速度为g,现对A施加一水平拉力F,则()A.当F<2μmg时,A、B都相对地面静止B.当F=μmg时,A的加速度为μgC.当F>2μmg时,A相对B滑动D.无论F为何值,B的加速度不会超过μg【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分析】根据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隔离对B分析求出整体的临界加速度,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A、B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最大拉力.然后通过整体法隔离法逐项分析.【解答】解:A、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AB发生滑动的加速度为a=μg,B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故拉力F最小为F:,所以,AB将发生滑动;当F<2μmg时,,AB之间不会发生相对相对滑动,B与地面间会发生相对滑动,所以A、B 都相对地面运动,A错误;B、当时,故A、B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B错误;C、当时,AB间不会发生相对滑动,C错误;D、A对B的最大静摩擦力2μmg,无论F为和值,A的加速度为a=μg,当然加速度更不会超过,D正确;故选:D【点评】根据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隔离对B分析求出整体的临界加速度,通过牛顿第定律求出A、B不发生相对滑动时的最大拉力.然后通过整体法隔离法逐项分析6.如图1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2示.取g=10m/s2,则()A.第1s内推力做功为1JB.第2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2.0JC.第1.5s时推力F的功率为2WD.第2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功的计算.【分析】由图可知物体的运动过程,并得出推力及摩擦力的大小;再由功的公式及功率公式求解.【解答】解:A、由图可知,第1s内物体的速度为零,故位移为零,推力不做功,故A错误;B、第2s内推力为3N;及第3s内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可知,摩擦力f=F=2N;物体经过的位移x==1m;则克服摩擦力做功W=fx=2.0J;故B正确;C、第1.5s时推力为3N;速度v=1m/s;则推力的功率P=3×1=3W;故C错误;D、第2s内的平均功率P=F=3×=3W;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图象的认识,要求我们在本题中能从图象中求出各时刻的速度、位移及由平衡条件得出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道好题.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在矩形ABCD的AD边的中点M处和BC边的中点N处各放一个点电荷,它们分别带等量的正、负电荷.E、F是AB边和CD边的中点,P、Q两点在MN的连线上,MP=QN,则()A.A、D两点电场强度相同,电势相等B.E、F两点电势相同,电场强度相同C.A、B两点电场强度相同,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D.P点场强等于Q点场强,P点电势高于Q点电势【考点】电场的叠加;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分析】首先画出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然后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的对称性即可进行判定;电子在电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场线的方向相反.【解答】解:等量异号电荷的电场线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图中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等势面为不规则的圆圈.A、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可知,A、D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则场强不同.由于对称性,可知AD两点在同一等势面,因此两点的电势相等,故A错误;B、两个异种电荷的中垂线是等势线,E、F两点关于连线对称,电场强度大小和方向都相同,即场强相同,电势相同,故B正确;C、根据几何对称性,A、B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同,方向不同,场强不同.由电场线的分布,知A点电势高于B点,故C错误;D、在两个异种电荷的连线上,电场线从正电荷指向负电荷,电场强度关于中垂线对称,故P、Q电场强度相同,P点电势高于Q点电势,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关键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的电场线图,确定各点的场强方向和大小,还可以画出等势面,同时要注意,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8.质量为m的小球由轻绳a和b分别系于一轻质木架上的A点和C点,如图所示,当轻杆绕轴BC以角速度ω匀速转动时,小球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绳a在竖直方向,绳b在水平方向,当小球运动到图示位置时,绳b被烧断的同时杆子停止转动,则()A.小球仍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绳b被烧断瞬间,a绳中张力突然增大C.若角速度ω较小,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D.若角速度ω较大,小球可能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向心力.【分析】绳b被烧断后,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或圆周运动.绳b被烧断前,a绳中张力等于重力,在绳b被烧断瞬间,a绳中张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小球的向心力,而向心力竖直向上,绳b的张力将大于重力.若角速度ω较小,小球原来的速度较小,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若角速度ω较大,小球原来的速度较大,小球可能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解答】解:A、小球原来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绳b被烧断后,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或圆周运动.故A错误.B、绳b被烧断前,小球在竖直方向没有位移,加速度为零,a绳中张力等于重力,在绳b被烧断瞬间,a绳中张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小球的向心力,而向心力竖直向上,绳a的张力将大于重力,即张力突然增大.故B正确.C、若角速度ω较小,小球原来的速度较小,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故C正确.D、若角速度ω较大,小球原来的速度较大,小球可能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本题中要注意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外界必须提供向心力.C、D两项还可根据机械能守恒与向心力知识求解小球在垂直于平面ABC的竖直平面内摆动或圆周运动角速度的范围.9.如图(a)是某一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A、B是电场线上的两点,一负电荷q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以初速度v0从A运动到B过程中的速度图线如右(b)所示,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B两点的电场强度是E A<E BB.A、B两点的电势是U A>U BC.负电荷q在A、B两点的电势能大小是E PA>E PBD.此电场一定是负点电荷形成的电场【考点】电势;电场强度.【分析】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故A点的场强小于B点场强;负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与场强的方向相反,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降低是解决本题的突破口.【解答】解:A、D、点电荷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电场力增大,场强增大,则点电荷应靠近场源电荷,所以此电场应是负电荷形成的电场,故A点的场强小于B点场强.即E A <E B,故A正确,D正确.B、由于点电荷沿电场线运动过程中做减速运动,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而负电荷在电势高处电势能小,在电势低处电势能大,所以得知电势应降低,即A点电势比B点的电势高,U A>U B,故B正确.C、由上知,点电荷的速度减小,动能减小,由于仅在电场力作用,所以根据能量守恒电势能电势能增大,即E PA<E PB.故C错误.本题选择不正确的,故选:C.【点评】本题虽然难度不大,但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是不可多得的好题,关键要结合速度图象的意义分析点电荷的运动情况.10.由光滑细管组成的轨道如图所示,其中AB段和BC段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离水平地面为H的管口D处静止释放,最后能够从A端水平抛出落到地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B.小球落到地面时相对于A点的水平位移值为C.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条件是H>2RD.小球能从细管A端水平抛出的最小高度H min=R【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平抛运动.【分析】从A到D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求出A点速度,从A点抛出后做平抛运动,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求出水平位移,细管可以提供支持力,所以到达A点的速度大于零即可.【解答】解:A、从A到D运动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机械能守恒,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解得:从A点抛出后做平抛运动,则由2R=gt2得t=则x=故A错误,B正确;C、细管可以提供支持力,所以到达A点的速度大于零即可,即解得:H>2R,故C正确,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涉及的知识点较多,有机械能守恒定律、平抛运动基本公式及圆周运动达到最高点的条件,难度适中.三、实验题11.(2018海南校级模拟)某同学将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然后把绳的一端固定在传感器拉钩上,用来测量绳对小车的拉力,探究在小车及传感器总质量不变时加速度跟它们所受拉力的关系,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系中作出了如图2所示的a﹣F图象.(1)图线不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的不够;(2)本实验中是否仍需要砂和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否(填“是”或“否”);(3)由图象求出小车和传感器的总质量为1kg.由图象可知,当F≠0时,加速度仍然为零,说明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的不够;(2)该实验中由于已经用传感器测出绳子拉力大小,故不需要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3)a﹣F图象中的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解答】解:(1)由图象可知,当F≠0时,加速度仍然为零,说明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的不够;(2)该实验中由于已经用传感器测出绳子拉力大小,不是将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作为小车的拉力,故不需要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3)a﹣F图象中的斜率表示质量的倒数,由图可知,k=,所以质量M=kg故答案为:(1)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的不够;(2)否;(3)1【点评】实验中我们要清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明确实验原理是解答实验问题的前提.12.电压表应选E;电流表应选C.在该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为了减小误差,应选取的电路是C(将选项代号的字母填在横线上).(3)以下是该实验的操作步骤A、将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小灯泡、电源、开关正确连接成电路B、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保证闭合开关前使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并联部分的阻值最大C、闭合开关,记下电压表,电流表的一组示数(U1,I1),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每移动一次记下一组(U、I)值,共测出12组数据;D、按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并将各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得出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步骤B错误.修正闭合开关前应使滑动变阻器与小灯泡并联部分的阻值为零。

海南省海口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物理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物理模拟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一中2017-2018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描述电源能量转化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是( )A.电源的总功率B.电源的电动势C.路端电压D.电源的输出功率2.质量为m、初速度为零的物体,在大小变化不同的合外力作用下都通过位移x o.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速度最大的是( )A.B.C.D.3.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甲球放在不带电的乙球左侧,两球在空间形成了稳定的静电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A、B两点与两球球心连线位于同一直线上,C、D两点关于直线AB对称,则( )A.A点和B点的电势相同B.C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正电荷从A点移至B点,电场力做正功D.负电荷从C点移至D点,电势能增大4.在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如图所示,ab=5cm,ac=3cm,bc=4cm,已知U ac=12V,E=400N/C,则场强方向应是( )A.由a向b B.由b向c C.由a向c D.由c向b5.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链条一半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另一半挂在桌边,桌面足够高,如图(a)所示.若在链条两端各挂一个质量为的小球,如图(b)所示.若在链条两端和中央各挂一个质量为的小球,如图(c)所示.由静止释放,当链条刚离开桌面时,图(a)中链条的速度为v a,图(b)中链条的速度为v b,图(c)中链条的速度为v c(设链条滑动过程中始终不离开桌面,挡板光滑).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v a=v b=v c B.v a<v b<v c C.v a>v b>v c D.v a>v c>v b6.图示为索道输运货物的情景.已知倾斜的索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重物与车厢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当载重车厢沿索道向上加速运动时,重物与车厢仍然保持相对静止状态,重物对车厢内水平地板的正压力为其重力的1.15倍,那么这时重物对车厢地板的摩擦力大小为( )A.0.35mg B.0.30mg C.0.23mg D.0.20mg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以上的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地上力学”和“天上力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相同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假想成圆周运动;另外,还应用到了其它的规律和结论,其中有( )A.开普勒的研究成果B.牛顿第二定律C.牛顿第三定律D.卡文迪什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量8.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则( )A.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B.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C.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D.A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9.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池与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串联,已知R0=r,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中的电流变大B.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变大后变小C.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小D.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10.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用水平的恒定拉力F作用于滑块.当滑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滑块速度为v1,木板速度为v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F做功大小为m+MB.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越大,s越小C.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越大,滑块到达右端所用时间越长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越大,滑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越多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11题4分,12题8分,共12分)11.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__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__________A.M=20g,m=10g、15g、20g、25g、30g、40g;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3)图2是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 AB=4.22cm、S BC=4.65cm、S CD=5.08cm、S DE=5.49cm、S EF=5.91cm、S FG=6.34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_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12.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电阻率,需要测量圆柱体的尺寸和电阻.①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的长度和直径,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a)和如图(b)所示,长度为__________cm,直径为__________mm.②按如图(c)连接电路后,实验操作如下:(a)将滑动变阻器R1的阻值置于最__________处(填“大”或“小”);将S2拨向接点1,闭合S1,调节R1,使电流表示数为I0;(b)将电阻箱R2的阻值调至最__________(填“大”或“小”),S2拨向接点2;保持R1不变,调节R2,使电流表示数仍为I0,此时R2阻值为1280Ω;③由此可知,圆柱体的电阻为__________Ω.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小题,13题10分,14题12分,共22分,把解答写在答题卷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具体数值运算的物理量要写出单位)13.两套完全相同的小物块和轨道系统固定在水平桌面上.物块质量m=1kg,轨道长度l=2m,物块与轨道之间动摩擦因数μ=0.2.现用水平拉力F1=8N、F2=4N同时拉两个物块,分别作用一段距离后撤去,使两物块都能从静止出发,运动到轨道另一端时恰好停止.(g=10m/s2)求:(1)在F1作用下的小物块加速度a1多大?(2)F1作用了多少位移s1?(3)从两物块运动时开始计时直到都停止,除了物块在轨道两端速度都为零之外,另有某时刻t两物块速度相同,则t为多少?14.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B点的正上方O处固定一个质点,在水平面上的A点放另一个质点,两个质点的质量均为m,带电量均为+Q.C为AB直线上的另一点(O、A、B、C 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AO间的距离为L,AB和BC间的距离均为,在空间加一个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后A处的质点处于静止.试问:(1)该匀强电场的场强多大?其方向如何?(2)给A处的质点一个指向C点的初速度,该质点到达B点时所受的电场力多大?(3)若初速度大小为v0,质点到达C点时的加速度和速度分别多大?五.选做题(本题包括3小题,只要求选做l两个选修.对于其中的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选修3-3)15.关于物体的内能、温度和分子的平均动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低的物体内能一定小B.温度低的物体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小C.外界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增加D.做加速运动的物体,由于速度越来越大,因此物体分子的平均动能越来越大16.如图所示,大气压强为p0,气缸水平固定,开有小孔的薄隔板将其分为A、B两部分,光滑活塞可自由移动.初始时气缸内被封闭气体温度T,A、B两部分容积相同.加热气体,使A、B两部分体积之比为1:2.(1)气体应加热到多少温度?(2)将活塞向左推动,把B部分气体全部压入A中,气体温度变为2T,求此时气体压强.【选修3-4】17.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t1=0s时的波形如图所示,此时波传播到x=2m处的质点B,质点A恰好位于波谷位置,C、D两个质点的平衡位置分别位于x=3m和x=5m处.当t2=0.2s 时,质点A恰好第一次(从计时后算起)处于波峰位置,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该波的波速等于5m/sB.当t=1.0s时,质点C在平衡位置处且向下运动C.当t=0.9s时,质点D的位移为﹣2cmD.当质点D第一次位于波谷位置时,质点B恰好也位于波谷位置18.如图示,AOB是圆柱玻璃砖的截面,玻璃砖的折射率n=,一束平行光以45°入射角射入玻璃砖的OA面,这些光线中只有一部分能从圆柱的AB面上射出,假设凡射到OB面的光线全部被吸收,也不考虑OA面的反射作用,试问圆柱AB面上能射出光线部分占AB表面的几分之几?【选修3-5】19.一群氢原子从n=3的激发态向基态跃迁时,辐射的三条谱线中,波长较长的二条谱线的波长分别为λ1和λ2,则最短波长λ3=__________.20.两质量均为2m的劈A和B,高度相同,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和B的倾斜面都是光滑曲面,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块位于劈A的倾斜面上,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物块从静止滑下,然后又滑上劈B.求(1)物块第一次离开劈A时,劈A的速度;(2)物块在劈B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重力加速度为g)海南省海口一中2015届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描述电源能量转化本领大小的物理量是( )A.电源的总功率B.电源的电动势C.路端电压D.电源的输出功率考点: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解答:解: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电源电动势越大,它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是一道基础题,知道电源电动势的物理意义即可正确解题.2.质量为m、初速度为零的物体,在大小变化不同的合外力作用下都通过位移x o.下列各种情况中物体速度最大的是( )A.B.C.D.考点:动能定理.分析:根据F﹣x图线围成的面积比较合力做功的大小,结合动能定理比较哪种情况下速度最大.解答:解:因为F﹣x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合力做功的大小,可知C选项合力做功最大,根据动能定理得,C选项速度最大,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F﹣x图线围成的面积表示功的大小,结合动能定理进行求解.3.如图所示,将带正电的甲球放在不带电的乙球左侧,两球在空间形成了稳定的静电场,实线为电场线,虚线为等势线.A、B两点与两球球心连线位于同一直线上,C、D两点关于直线AB对称,则( )A.A点和B点的电势相同B.C点和D点的电场强度相同C.正电荷从A点移至B点,电场力做正功D.负电荷从C点移至D点,电势能增大考点:电势能;电场强度.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本题的关键要抓住“位于同一等势面上的点电势均相等”,“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电场强度是矢量”和“电场力做的功”来讨论.解答:解:A、先找到与AB在同一直线上的A点的等势点,再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知,A的等势点的电势高于B当的电势,故A错误.B、因为电场强度是矢量,C点与D点方向不同,所以电场强度不同,B错误.C、由电场线和等势面的图线可知A点与C点在一个等势面上,再根据“沿电场线的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的特点可知,C点电势高于B点的电势,所以>0,即>0,根据=q知,由于q>0,>0,所以>0,即电场力做正功,所以C正确.D、因为C、D关于AB对称,即C、D在同一等势面上,所以负电荷在C点与D点的电势能相等,所以D错误.故选C点评:遇到涉及电场线和等势线的题目,要抓住电场线与等势线处处垂直的特点,以及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然后再讨论.4.在匀强电场中有a、b、c三点,如图所示,ab=5cm,ac=3cm,bc=4cm,已知U ac=12V,E=400N/C,则场强方向应是( )A.由a向b B.由b向c C.由a向c D.由c向b考点:匀强电场中电势差和电场强度的关系.专题:电场力与电势的性质专题.分析:由匀强电场中U ac=Ed,求出ac两点沿电场方向的距离,再根据已知条件,判断电场强度的方向.解答:解:由U ac=Ed,得d==m=3cm.由题,ac=3cm,则ac=d,而且U ac=12V>0,故知场强方向应由a向c.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对匀强电场中场强与电势差关系公式U=Ed的理解,式中d是两点沿电场线方向的距离.5.一根质量为m、长为L的均匀链条一半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另一半挂在桌边,桌面足够高,如图(a)所示.若在链条两端各挂一个质量为的小球,如图(b)所示.若在链条两端和中央各挂一个质量为的小球,如图(c)所示.由静止释放,当链条刚离开桌面时,图(a)中链条的速度为v a,图(b)中链条的速度为v b,图(c)中链条的速度为v c(设链条滑动过程中始终不离开桌面,挡板光滑).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v a=v b=v c B.v a<v b<v c C.v a>v b>v c D.v a>v c>v b考点:机械能守恒定律.专题:机械能守恒定律应用专题.分析:在运动的过程中,对整个系统而言,机械能守恒.抓住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分别求出离开桌面时的速度.解答:解:铁链释放之后,到离开桌面,由于桌面无摩擦,对两次释放,桌面下方L处为0势能面.则释放前,系统的重力势能为第一次,E p1=mgL+mg•=第二次,E p2=(m+m)gL+mg•+mg=第三次,E p3=(m+m)gL+mg•+mg=释放后E p1'=mgE p2'=mgL+mg=mgLE p3'=mgL+mg+=mgL则损失的重力势能△E p1=mgL△E p2=mgL△E p3=mgL那么△E p1=mv a2△E p2=(2m)v b2△E p3=(2.5m)v c2解得:v a2=v b2=v c2=显然 v a2>v c2>v b2,所以v a>v c>v b,故选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系统机械能守恒,抓住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系统动能的增加量进行求解.6.图示为索道输运货物的情景.已知倾斜的索道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重物与车厢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当载重车厢沿索道向上加速运动时,重物与车厢仍然保持相对静止状态,重物对车厢内水平地板的正压力为其重力的1.15倍,那么这时重物对车厢地板的摩擦力大小为( )A.0.35mg B.0.30mg C.0.23mg D.0.20mg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连接体;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物体在水平和竖直方向都有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得竖直方向上的加速度的大小,进而可以求得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的大小,再次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得摩擦力的大小.解答:解:由于重物对车厢内水平地板的正压力为其重力的1.15倍,所以在竖直方向上有F N﹣mg=ma上,解得a上=0.15g,设水平方向上的加速度为a水,则=tan37°=,所以a水=0.2g,对物体受力分析可知,在水平方向上摩擦力作为合力产生加速度,即f=ma水=0.20mg,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物体的水平和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之间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在本题中物体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上都是有加速度的.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以上的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统一:“地上力学”和“天上力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循相同规律.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假想成圆周运动;另外,还应用到了其它的规律和结论,其中有( )A.开普勒的研究成果B.牛顿第二定律C.牛顿第三定律D.卡文迪什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量考点:物理学史.分析: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假想成圆周运动,还用到开普勒的研究成果、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解答:解:牛顿将行星的椭圆轨道运动假想成圆周运动,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结合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可根据牛顿推导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进行选择,关键通过建立模型,应用开普勒第三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进行推导.8.将一物块分成相等的A、B两部分靠在一起,下端放置在地面上,上端用绳子拴在天花板,绳子处于竖直伸直状态,整个装置静止.则( )A.绳子上拉力可能为零B.地面受的压力可能为零C.地面与物体间可能存在摩擦力D.AB之间可能存在摩擦力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隔离对A分析,判断绳子的拉力的有无,以及AB之间有无摩擦力.对AB整体分析,判断地面有无摩擦力以及对地面有无压力.解答:解:AD、对A分析,有若A所受的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摩擦力三个力平衡,则绳子拉力为零.故A正确,D正确.BC、对整体分析,整体可能受总重力、支持力,拉力.若地面的支持力等于总重力,则绳子拉力为零,因为绳子的拉力不可能大于A的重力,所以地面对B一定有支持力.根据整体平衡知,水平方向方向上,地面对B无摩擦力.故B、C错误.故选A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求解,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9.如图所示,电动势为E、内阻为r的电池与定值电阻R0、滑动变阻器R串联,已知R0=r,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r.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路中的电流变大B.电源的输出功率先变大后变小C.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变小D.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先变大后变小考点: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专题:恒定电流专题.分析: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时,电路中总电阻会发生变化,抓住电动势和内电阻不变,去分析电路中电流和路端电压如何变化.关于电阻R0上的功率变化,因为R0是定值电阻,只要分析电流如何变化就可得知.分析滑动变阻器上功率的变化,可将R0等效到内电阻中去,根据结论,当外电阻等于内电阻时,输出功率最大去进行分析.解答:解:A、当滑动变阻器滑片P由a端向b端滑动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小,电动势和内电阻不变,得知总电流变大.故A正确.B、当外电阻等于内电阻时,输出功率最大,R外<2r,随着外电阻的增大,输出功率增大,R 外>2r,随着外电阻的增大,输出功率减小.故B错误.C,将R0等效到内电阻中去,内电阻变为2r,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可看成电源的输出功率,R外≤2r,随着外电阻的减小,输出功率减小.故C正确.D、总电流变大,根据P=I2R0,R O不变,定值电阻R0上消耗的功率变大.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属于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关键抓住不变量:电动势和内电阻不变,然后结合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公式去解决.10.如图所示,质量为M、长为L的木板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质量为m的滑块放置在木板左端,滑块与木板间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用水平的恒定拉力F作用于滑块.当滑块运动到木板右端时,木板在地面上移动的距离为s,滑块速度为v1,木板速度为v2,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上述过程中,F做功大小为m+MB.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M越大,s越小C.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越大,滑块到达右端所用时间越长D.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f越大,滑块与木板间产生的热量越多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运动过程中处理F做功外,还有摩擦力做功,由功能关系即可判断;(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越大,木板的加速度越小,而滑块加速度不变,相对位移一样,据此即可判断;(3)F越大,滑块的加速度就越大,而木板的运动情况不变,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还是L,滑块的位移也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时间越少;(4)系统产生的热量等于摩擦力和相对位移乘积.解答:解:A.由功能关系可知拉力F做功除了增加两物体动能以外还有系统产生的热量,故A错误;B.由于木板受到摩擦力不变,当M越大时木板加速度小,而滑块加速度不变,相对位移一样,滑快在木板上运动时间短,所以木板运动的位移小,故B正确;C.滑块和木板都是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木板的运动情况不变,滑块和木板的相对位移还是L,滑块的位移也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拉力F越大滑块的加速度越大,离开木板时间就越短,故C错误;D.系统产生的热量等于摩擦力和相对位移乘积,相对位移没变,摩擦力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故D正确.故选BD.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功能关系,对物理过程仔细分析是解题关键,同时对物理模型要把握和熟悉.本题就是常见而重要的滑块和木板模型.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11题4分,12题8分,共12分)11.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试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B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 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CA.M=20g,m=10g、15g、20g、25g、30g、40g;B.M=200g,m=20g、40g、60g、80g、100g、120g;C.M=400g,m=10g、15g、20g、25g、30g、40g;D.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3)图2是试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 AB=4.22cm、S BC=4.65cm、S CD=5.08cm、S DE=5.49cm、S EF=5.91cm、S FG=6.34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0.42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考点:验证牛顿第二运动定律.专题:实验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1、小车下滑时受到重力、细线的拉力、支持力和摩擦力,要使拉力等于合力,则应平衡摩擦力;2、当沙和沙桶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即m<<M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沙和沙桶的重力;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即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AC错误.故选:B.(2)当m<<M时,即当沙和沙桶总质量远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绳子的拉力近似等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因此最合理的一组是C.故选:C.(3)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相邻的计数点时间间隔为T=0.1s,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得:s DE﹣s AB=3a1T2s EF﹣s BC=3a2T2s FG﹣s CD=3a3T2。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三物理10月月考试题

海口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0月月考试题(B)物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物理学中有多种研究方法,下列有关研究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伽利略之前的学者们总是通过思辩性的论战决定谁是谁非,是他首先采用了以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B.如果电场线与等势面不垂直,那么电场强度就有一个沿着等势面的分量,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静电力就要做功,这里用的逻辑方法是归纳法C.探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关系时可以用传感器连在计算机上直接显示力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图象法D.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可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在物体受力一定的情况下,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最后归纳出加速度与力、质量之间的关系.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2、一偏心轮绕垂直纸面的轴O匀速转动,a和b是轮上质量相等的两个质点,a、b两点的位置如图所示,则偏心轮转动过程中a、b两质点( )A.线速度大小相等 B.向心力大小相等C.角速度大小相等D.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3、在电梯内的地板上,竖直放置一根轻质弹簧,弹簧上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

当电梯匀速运动时,弹簧被压缩了x ,某时刻后观察到弹簧又被继续压缩了x10。

则电梯在此时刻后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 .以大小为1110g 的加速度加速上升B .以大小为1110g 的加速度减速上升C .以大小为g 10的加速度加速下降D .以大小为g10的加速度减速下降4、甲乙两车在公路上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

2018-2019学年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

2018-2019学年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三物理联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双选)人通过挂在高处的定滑轮,用绳子拉起静止在地面上的重物,使它的高度上升h。

如图所示,第一次拉力为F,第二次拉力为2F,则A.两次克服重力做的功相等B.两次上升到h处时拉力的功率,第二次是第一次的2倍C.两次上升到h处时的动能,第二次为第一次的2倍D.两次上升到h处时机械能增加量,第二次为第一次的2倍参考答案:AD2. 某同学在学习了动力学知识后,绘出了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其加速度口,速度v,位移s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若该物体在t=0时刻,初速度均为零,则A、B、C、D四个选项中表示该物体沿单一方向运动的图象是参考答案:C3. 右图为氢原子能级的示意图,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4的激发态,当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若干不同频率的光.关于这些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最容易表现出衍射现象的光是由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B.频率最小的光是由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产生的C.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D.用n=2能级跃迁到n=1能级辐射出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参考答案:D4. 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波源在介质中形成的波相叠加而发生的干涉的示意图,实线表示波峰,虚线表示波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A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减弱B.B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C.C点为振动加强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仍加强D.D点为振动减弱点,经过半个周期,这一点振动加强5. 物块A以某一速度v水平向右滑上顺时针匀速转动的水平传送带上,在滑上传送带的瞬间,关于物块A受到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A可能受到向左的滑动摩擦力B.物块A可能受到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物块A可能受到静摩擦力D.物块A可能不受摩擦力参考答案:ADB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f的大小。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科物理 Word版含答案

海南省海南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科物理 Word版含答案

海南中学2017-2018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文科物理第一卷选择题(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1.万有引力定律是科学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

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A.爱因斯坦B.安培C.牛顿D.法拉第2.法拉第磁生电这一划时代的伟大发现,推动了电磁技术的发展,引领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如今,生产和生活中大量电器设备都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

下列电器设备中,没有应用电磁感应的是A.蓄电池组 B.发电机C.录音机 D.变压器3.一个小球从t=0时刻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以下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小球下落速度v与时间t关系的可能是4电磁波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关于电磁波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B.电磁波不会产生污染C.电饭煲是利用电磁波来加热食物的电器D.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5.电梯门不会夹伤人们的手脚是因为电梯门安装了下面哪类传感器:A. 温度传感器B光传感器C压力传感器D 湿度传感器6.一辆汽车在沿斜坡匀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关于该汽车的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变化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增大B.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减小 D.重力势能减小7.塑料梳子跟头发摩擦后能吸引细碎纸屑,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A.弹力B.静电力C.安培力D.洛伦兹力8.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把一条导线平行地放在小磁针的正上方附近,当导线中通有电流时,小磁针会发生偏转,如图所示。

这个实验现象说明A.电流具有磁效应B.电流具有热效应C.电流具有化学效应器D.电流改变了小磁针的磁极9.以下四种不同的电场中有a、b两点,能使同一点电荷在此两点受静电力相同的电场是10.通有电流强度为I的直导线,放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所受安培力为F,I、B、F三者之间方向关系满足左手定则。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种方向关系的是( )。

海南省海口昌茂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题(word版,无答案)

海南省海口昌茂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题(word版,无答案)

海南省海口昌茂中学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检测题(word版,无答案)笔试部分(共六大题,满分100)I. 单项选择(共20 小题,每小题1 分,满分20 分)A)单词辨音,找出画线部分与其他单词发音不同的选项。

()21.A.pale B.glad nd()22.A.throw B.allow C.follow()23.A.while B.pink C.twice()24.A.notice B.produce C.close()25.A.thin B.south C.thanB) 选择填空,从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一个能填入空白的最佳选项。

()26.Mother told me my hands before I had dinner.A.washB.to washnd()27.Everyone works hard to _ why the air pollu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serious.A.findB.find outC.look for()28.There is enough food for a week.A.eatB.eatingC.to eat()29.This is a _ place and we feel here.A. relaxed;relaxingB. relaxed;relaxedC. relaxing;relaxed()30.—I called at 8:00 pm yesterday, but there was no answer.—We __ some shopping in the supermarket.A.doB.didC.were doing()31.We are thinking of to a concert(演唱会)by Liu Huan.A.goB.goingC.to go()32.Lucy saw the accident and called 110 at once.A.happenB.happensC.to happen()33.Every boy and girl in the class was listening to the teacher carefully the headmaster came in.A.whenB.whileC.after()34.The girl was doing some washing while a cat on the ground.A.eatsB.was eatingC.ate()35.The boy climbed up the tree and unluckily he it.A.fell downB.fell offC.fell asleep()36.There is a pen and some books on the floor.Could you please ?A.pick it upB.pick them upC.pick up them()37.—Why do you look so _ ?—Because I got a zero in the English exam.A.excitingB.happilyC.pale()38.The cat is sleeping the tree.A. inB.onC.with()39.—.—That’s all.Thank you.How much are they?B. Anything other B.Something elseC.Anything else()40.—If you want to _ the road, look left and right first.C. across B.cross C.crossingII.完形填空(共10 小题,每小题1 分,满分10 分)Adam opened his eyes. He heard a scratching (抓) sound 41 his closet (橱柜).“Who's there?”Adam asked. His voice shook. The door of the closet slowly began to open. Adam jumped out of bed and put a__42 against it. Then he ran out of his room. His brother's door was open. Adam jumped onto David's bed.David asked, “ Adam, what are you doing?"Adam took David's arm."There's something in 43 closet!""Maybe you had a bad dream. Go back to your bed.""It wasn't a dream. My closet door was 44 by itself"David said,“Fine. But when we don't_45___anything, you have to promise to leave me alone for the rest of the nigh t”Adam_46 . Then they went to Adam's room. Adam stopped. He could _47 something scratching his closet door. David took a big bag and said, "You open the door slowly."Adam_48_he chair and slowly opened the closet door. Suddenly, 49 brown ran into the bag. "I got it!”David said. He put the bag on the bed and a cat climbed out.Adam said,“Apricot? How did you get in my closet? Oh, you were probably more 50_ than I was.”()41.A.from B.by C.with()42.A.chair B.bed puter()43.A.his B.her C.my()44.A.opening B.cleaning C.painting()45.A.buy B.find C.change()46.A.nodded B.left C.tried()47.A.see B.hear C.feel()48.A.looked for B.asked for C.took away()49.A.everything B.anything C.something()50.A.safe B.afraid C.tiredIII.阅读理解(一)(A)A man made a nice talking machine. It could help people find out how heavy they are. He wanted to tryit out before making lots of these kinds of machine, so he put the machine into the waiting room of a stationbecause there were always lots of people there.An Italian woman came to use the machine.When she stood on the machine, it thought for a few minutes to decide which language it should speak."Good morning, Madam,"it said in Italian,"Your weight is 72 kilos. That's three kilos more than normal. If you eat more fruit and vegetables, you will be all right soon. Wish you a nice day."The second person to use the machine was a nice Chinese girl. She stood on the machine and waited to hear her weight."Good morning, Miss,"the machine said in Chinese."Your weight is 45kilos. It's all right for your age and height. Go on eating what you eat every day. Wish you a nice day."The third one to use the machine was a very fat American woman. She thought for a while before standing on the machine. But as soon as she stood on it, the machine spoke quickly in English,"Good morning., Could one of you get off, please?"()51.The nice talking machine could _ _.A. tell people how old they areB. tell people's weight and talk to themC. tell people interesting stories()52.The inventor (发明家) of the machine put it_ at first.A. in a doctor's waiting roomB. in a museumC. in a station()53. The machine told the Italian woman that .A. the was a little thinner.B. she needed to eat more and exercise moreC. she was a little bit heavy()54.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it is TRUE that _ .A. only two people used the machineB. the Chinese girl was too thinC.The Chinese girl was the healthiest of the three people()55.The underlined sentence"Could one of you get off, please?"means_ _.A.two people were on the machineB.the American woman was too fatC.the machine was broken(B)Some visitors to new places take pictures of animals, but other visitors hunt (打猎) and kill them. They do not kill animals for food, because they like hunting. In many countries people can also make a lot of money from animals.Elephants die because people want ivory . Rhinoceros (犀牛) die because people want to buy their horns.Pollutions (污染) of our land, sea, rivers and sky is getting worse and worse.We are making our world a much dirtier place, so many animals cannot live in it.Pollution is bad for all of us. It's killing animals.Sooner or later it is going to kill people, too.We put new buildings on empty land and don't think about animals. We make new roads, move rivers and cut down trees. So We are taking the natural homes of animals very fast. Where can they go? In the end,the answer is often nowhere and the animal die.Animals are in danger from natural accidents. Some animals die because the weather changes and some animals are also in danger from our behaviour ( 行为). We can not protect animals or people from accidents or the changing weather, but we can think about our behaviourand change that!()56.The meanings of the underlined word"ivory"in passage is_ in Chinese.A.虎骨B.象牙C.羊绒()57.The number of the animals is becoming smaller and smaller because of_ _ .A. the changing weatherB. people's behaviourC. both A and B()58. Without animals or plans, people will_ .A. die sooner or laterB. have less roomC. be happy()59. We should to protect animals and ourselves.A. take away more landB. cut down treesC. change our bad behaviour.()60.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A. My Favourite AnimalsB. Animals in DangerC. Natural Accidents(C)Happy Music WeekendAII Jenny's Fans Are Invited!Date: May2, 20 14Time 8:00p. m.Place:Golden HallJoin us for the"Happy Music Weekend"and come and listen to Jenny's new songs. Her beautiful voice will make a wonderful evening. People who can answer some questions about Jenny will get a chance to win CDs, pictures and posters. Come and see if you will win! If you are one of the first fan to come, you can even sing a song with Jenny.()61.The"Happy Music Weekend"is a _.A. movieB. concertC. match()62.Jenny's will come to the"Happy Music Weekend".A. fansB. friendsC. family()63. The"Happy Music Weekend"will be .A.at 8 : 00 a. m.B. in Golden HallC. On May 3, 2014()64. You can sing with Jenny if you _.A. join the"Happy Music Weekend"B. answer some questionsC. are one of the first fan to come()65. This passage is probably from a (n) .A. adB. magazineC. letterIV.情景对话(共5 小题,每小题1 分,满分5 分)A:Can you come to my party on Saturday night?B: 61A:On Saturday night?B:Yes. My science is very bad.A: _62_B : Yes, but 1 have to help my mother clean the house this weekend, too. My grandmother is coming to visit us next week.A:Well, you can study and clean first, and then come to the party.B: 63A :Dale's coming, you know.B: 64A:Yes. She's going to watch a movie after dinner, but then she's coming to the party.B:Well, I guess I can help my mother on Sunday.A: _65_B:Yeah. So, see you on Saturday night.A. And study for your science test on Sunday, too.B. Is Mary coming too?C. What party?D. Well, I'd love to, but I have to study for my science test.E. I'm glad.F. I really don't know.G. Well, you can study in the morning and the afternoon and be at my party for an hour.61. 62. 63. 64. 65.V.阅读理解(二)(共5 小题,每小题2 分,满分10 分)Wang Lin ,a Chinese student in America, was invited (被邀请) to a dinner party. He was a little worried because he knew little about American customs (习俗). So he wrote a letter to Rose ,a friend of his in the USA, to ask for help.Rose wrote back to Wang Lin and told him what to do. Here is the letter.Dear Wang Lin,It is a good idea to bring a small present when you go to a dinner party. Flowers are always nice, but you may bring a bottle of wine if you know that your friend drinks it.You should arrive on time or five to ten minutes late. Do not get there early. If you are more than fifteen minutes late, you should tell them first. Try to be free at the dinner table. If you do not know how to use the fork and knife, just watch the other people and follow them. If you still have no idea what to do,just ask the person beside you.If you like the food, of course, you should thank them for the meal and their kindness. It is also a good idea to send a thank-you card the next day.Best wishes.66. Where does Wang Lin come from ?(根据短文回答问题)Yours, Rose67. What should Wang Lin bring as a present when he goes to a party?(根据短文回答问题)68. What can Wang Lin do the next day?(根据短文回答问题)69.从短文中找出与下列句子画线部分意思最接近的单词:Do not get there early .70.In this passage , the underlined word “them”refers to(指)“_”VI.词汇(共10 小题,每小题1 分,满分10 分) A)选用方框内所给词的适当形式填空,每个词只能用一次。

【解析】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解析】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物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高考】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1月月考物理试题(B卷)一.单项选择题:1. 在2002年9月,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实验被物理学家评选为最美丽的实验。

以下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探究过程”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 发现问题:伽利略发现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B. 提出假设:伽利略认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他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C. 实验验证:在验证自己猜想的实验时,由于实验仪器不能精确测量快速下落物体所需的时间,所以他设想通过斜面落体来“冲淡重力”D. 合理外推:伽利略将他在斜面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做了合理的外推,从而确定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所有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都相同。

【答案】B【解析】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发现亚里士多德“重物比轻物下落得快”的观点有自相矛盾的地方,所以A正确;提出假设:伽利略认为,重物与轻物应该下落得同样快,他猜想落体运动应该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即v与t成正比,所以B 错误;在验证自己猜想的实验时,由于实验仪器不能精确测量快速下落物体所需的时间,所以他设想通过斜面落体来“冲淡重力”,C正确;伽利略将他在斜面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做了合理的外推,从而确定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且所有物体自由下落时的加速度都相同,所以D正确。

本题不正确的选B。

2. 如图甲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外力F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在3 s末,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B. 在1-2 s内,物体正向左运动,且速度大小在减小C. 在1-3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先向右后向左D. 在0-1 s内,外力F不断增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位移为负,确定前3s内物体位移的正负,判断其位置;速度图象直接反映物体速度的变化情况,可读出速度大小的变化.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外力F的变化.解:A、根据速度图象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大小等于位移,t轴上方位移为正,下方位移为负,则前3s内物体的位移为正,说明物体处于出发点右方.故A正确.B、在1﹣2 s内,速度为正值,说明速度向右运动,速度不断减小.故B错误.C、在1﹣3 s内,图象的斜率不变,则加速度不变.故C错误.D、在0﹣1 s内,图象切线不断减小,则加速度不断减小,由牛顿第二定律得知外力F不断减小.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属于基础题.3. 一滑块在水平地面上沿直线滑行,t=0时速率为1 m/s.从此刻开始在与速度平行的方向上对其施加一水平作用力F,力F和滑块的速度v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甲和乙所示,则(两图取同一正方向,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 ()A. 滑块的质量为0.5 kgB. 滑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C. 第1 s内摩擦力对滑块做功为-1 JD. 第2 s内力F的平均功率为1.5 W【答案】D【解析】由图象斜率得加速度为:;由两图知,第一秒内有:f+F=ma,第二秒内有:F′-f=ma,代入数据得:f+1=3-f,故f=1N,m=2kg,又由f=μmg可得动摩擦因数μ=0.05,故AB错误;第一秒内的位移为:x=×1×1=0.5m,根据功的公式W=FL可得第1s内摩擦力对滑块做功为-0.5J,故C错误;根据v-t图象可知,第2秒内的平均速度,所以第2s的平均功率P=F′=3×0.5W=1.5W,故D正确.故选D.4. 如图,一轻质弹簧固定在水平地面上,O点为弹簧原长时上端的位置,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从O点正上方的A点由静止释放落到弹簧上,物体压缩弹簧到最低点B点后向上运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从B点到O点的运动为先加速后减速B. 物体从B点到O点的运动为一直减速C. 物体从B点到O点的运动时,O点的速度最大D. 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加速度为零【答案】A【解析】物体接触弹簧开始,合力向下,向下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加速运动,运动到某个位置时,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然后合力方向向上,向下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减速运动,运动到最低点B时,速度为零;物体从B点到O点的运动,与O到B的过程是相反的过程,所以是先加速后减速,故A正确, BC错误;物体运动到B点时的,合外力向上,加速度向上,即加速度不为零,选项D错误;故选A.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根据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可知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以及知道加速度与速度同向,速度增加,加速度与速度反向,速度减小.5. 质量相等的A、B两个物体,沿着倾角分别是α和β的两个光滑的固定斜面,由静止从同一高度h2下滑到同样的另一高度h1,如图所示,则A、B两物体( )A. 滑到h1高度时的动量相同B. 滑到h1高度时的动能相同C. 由h2滑到h1的过程中所受重力的冲量相同D. 由h2滑到h1的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冲量相同【答案】B【解析】由于斜面倾角不同,滑到h1高度时,两物体动量方向不同,两物体动量不同,故A 错误;物体下滑过程中,只有重力做功,物体初末位置相同,重力做功相等,由动能定理可知,物体的动能相等,故B正确;物体下滑过程中,下滑高度h=h2-h1相等,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h=mv2,物体到达斜面低端时,速度,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sinθ=ma,加速度a=gsinθ,物体沿斜面下滑的时间:,由于斜面倾角θ不同,物体下滑的时间t不同,重力的冲量I=mgt不同,故C错误;由h2滑到h1的过程中由于斜面倾角不同,物体的动量不同,由动量定理可知,物体所受合力的冲量不同,故D错误;故选B.点睛:利用动量定理求冲量、由动能定理求功是常用的方法.要注意功、动能是标量,冲量、动量是矢量.6. 过去几千年来,人类对行星的认识与研究仅限于太阳系内,行星“51 peg b”的发现拉开了研究太阳系外行星的序幕。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海口一中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海口一中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文科)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海口一中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文科)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将答案写在第Ⅱ卷上)1.真空中放置两个点电荷,电量各为Q1与Q2,它们相距r 时静电力大小为F,如果电量分别变为2倍,距离变为一半,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是()A.16F B.8F C. F D.2.对于电场强度公式E=,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E与F成正比,与q成反比B.E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C.电场中某点不放置电荷q,则该点的场强E为零D.场强E的方向与检验电荷q受电场力F的方向一定相同3.关于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线和磁感线可以从演示实验中观察到B.电场线是直线的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D.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的方向运动4.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如图1所示,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感线如图2所示,则电荷正负和电流方向分别是()A.负电荷,电流向外B.负电荷,电流向内C.正电荷,电流向外D.正电荷,电流向内5.奥斯特实验如图,水平导线中的电流向右,正下方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方向为()A.向里B.向外C.向左D.向右6.通电螺线管附近放置四个小磁针,如图所示,当小磁针静止时,图中小磁针的指向可能的是(涂黑的一端为N极)()A.a B.b C.c D.d7.关于安培力的公式F=BIL,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适用于I与B垂直情况B.适用于I与B平行情况C.某处放一通电导线,若F=0则B一定为0D.将I、L相同的通电导线放在同一匀强磁场中不同位置,则F一定相同8.如图所示磁流体发电机中,A、B两块金属板间加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等离子从左向右射入磁场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板带正电,电阻R中的电流向上B.A板带正电,电阻R中的电流向下C.A板带负电,电阻R中的电流向上D.A板带负电,电阻R中的电流向下9.关于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切割磁感线,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B.闭合线圈相对磁场平动,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C.穿过闭合线圈磁感线条数变化,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D.闭合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10.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过闭合电路(总电阻不变)的磁通量越大,电路中的感应电流也越大B.穿过闭合电路(总电阻不变)的磁通量变化的越多,电路中的感应电流也越大C.穿过电路(总电阻不变)的磁通量变化的越快,电路中的感应电流也越大D.穿过电路(总电阻不变)的磁通量变化的越快,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也越大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48分,请将答案写在第Ⅱ卷上)11.在a图中电流I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向;在b图中电流I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向;在c图中知带电粒子的速度和洛伦兹力方向,则带电粒子带电;在d图中金属导体棒AB向右切割磁感线,导体棒AB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向.12.在地球赤道上方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该处放一根沿东西方向的长度为L的导线,通有从东向西的电流I,那么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方向垂直地面向.13.同向电流相互,反向电流相互.14.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15.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圈平面跟磁场方向相互垂直,那么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大小为,单位为(用字母表示).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请将答案写在第Ⅱ卷上,要求写出必要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结果无过程不给分)16.如图,用绝缘细线悬挂一带正电小球,小球质量为m,带电量为q,现加一水平向右匀强电场.平衡时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大小?17.质量为m的椰子,从离地面高为H米的树上A点由静止自由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落至沙坑表面的B点,之后进入沙坑深h米的C点处停止,求椰子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2017-2018学年海南省海口一中高二(上)期中物理试卷(文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单选题,每小题4分,共40分,请将答案写在第Ⅱ卷上)1.真空中放置两个点电荷,电量各为Q1与Q2,它们相距r 时静电力大小为F,如果电量分别变为2倍,距离变为一半,则它们之间的静电力大小是()A.16F B.8F C. F D.考点:库仑定律.分析:根据库仑定律的公式列出变化前和变化后的关系式直接对比即可.解答:解:由库仑定律的可得,原来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F=k,变化之后它们之间的库仑力为F′=k=16F,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对库仑定律的直接的应用,掌握住公式即可,比较简单.2.对于电场强度公式E=,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E与F成正比,与q成反比B.E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C.电场中某点不放置电荷q,则该点的场强E为零D.场强E的方向与检验电荷q受电场力F的方向一定相同考点:电场强度.分析:公式E=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q是检验电荷,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电场.场强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放入电场中检验电荷q无关.场强方向与正检验电荷q受电场力F的方向一定相同.解答:解:A、公式E=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采用比值法定义,场强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放入电场中检验电荷q无关,故A错误;B、E反映电场的强弱和方向,由电场本身性质决定,故B正确.C、电场中某点不放置电荷q,则该点的场强E不变,故C错误.D、E方向与正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方向一致,与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F方向相反,故D错误.故选:B.点评:该题关键要加深理解电场强度的物理意义:场强是由电场本身决定的,与放入电场中检验电荷q无关,知道E=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采用比值法定义,具有比值法定义的共性.3.关于电场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场线和磁感线可以从演示实验中观察到B.电场线是直线的电场一定是匀强电场C.电场线越密的地方,电场强度越大D.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一定沿电场线的方向运动考点:电场线.分析: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线;电场线的方向是正电荷所受电场力的方向,而正负电荷所受的电场力的方向相反;电场线的切线方向即为场强的方向,故任意两条电场线都不会相交;电场线的疏密代表电场的强弱,故电场线越密的地方场强越强.解答:解:A、电场线和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线,不能从演示实验中观察到,故A错误;B、由于场强是矢量,既有大小和方向,如场强方向不变,但场强大小不相同,所以电场线为直线的地方不一定是匀强电场.故B错误;C、电场线的疏密程度反映电场的强弱,电场线密的地方,场强大,故C正确;D、电场线表示点电荷运动的轨迹,所以带电粒子在电场力作用下不一定沿电场线的方向运动,还要看电场线是否是直线,以及粒子的初速度的方向.故D错误.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电场线的概念,电场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电场而引入的线;记住电场线的特点即可顺利解出此题,故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基本概念.4.点电荷产生的电场线如图1所示,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感线如图2所示,则电荷正负和电流方向分别是()A.负电荷,电流向外B.负电荷,电流向内C.正电荷,电流向外D.正电荷,电流向内考点:磁感线及用磁感线描述磁场.分析:电场线是从正电荷或者无穷远出发出,到负电荷或无穷远处为止,由此可以判断电荷的正负;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右手握住导线,拇指指向电流方向,四指指向磁感线环绕方向来判断.解答:解:场线是从正电荷或者无穷远出发出,到负电荷或无穷远处为止,所以左图是正电荷.通电直导线产生的磁场方向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右图:磁感线沿顺时针方向,则四指指向顺时针方向,根据安培定则,拇指指向纸里,用“×”表示.故选:D.点评: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住电场线的特点,即可解决本题;对于安培定则的应用要抓住两点:一是什么情况用;二是怎样用,同时要注意区分通电直导线与环形电流安培定则的不同.5.奥斯特实验如图,水平导线中的电流向右,正下方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方向为()A.向里B.向外C.向左D.向右考点: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分析: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出通电导线产生的磁场的方向,再应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解答:解:由安培定则可知,通电直导线电流的方向向右,则电流下方的磁场的方向向里,所以小磁针的N极将向里发生偏转.故选:A点评:此题需要根据导线产生磁场的方向判定小磁针的运动方向,应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即可.6.通电螺线管附近放置四个小磁针,如图所示,当小磁针静止时,图中小磁针的指向可能的是(涂黑的一端为N极)()A.a B.b C.c D.d考点: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周围磁场的方向.分析:运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出螺线管内外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表示磁场的方向.解答:解:右手握住螺线管,四指弯曲方向为电流的绕行方向,大拇指指向表示螺线管内部磁场的方向,所以螺旋管内部磁场方向为从右向左,外部从左向右,故小磁针a、c、d的N极水平向左,b的N极水平向右.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会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判断螺线管周围的磁场方向,以及知道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表示磁场的方向.7.关于安培力的公式F=BIL,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适用于I与B垂直情况B.适用于I与B平行情况C.某处放一通电导线,若F=0则B一定为0D.将I、L相同的通电导线放在同一匀强磁场中不同位置,则F一定相同考点:安培力.分析:通电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时,F=BIL,当导线与磁场方向平行时,F=0,故导线受到的安培力与导线的放置方向有关解答:解:F=BIL只使用与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故A正确,B错误;C、某处放一通电导线.当导线与磁场平行时,F=0,磁场不一定为零,故C错误;D、将I、L相同的通电导线放在同一匀强磁场中不同位置,由于导向与磁场的方向不同,故F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公式F=BIL只使用于导线与磁场方向垂直8.如图所示磁流体发电机中,A、B两块金属板间加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等离子从左向右射入磁场中,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板带正电,电阻R中的电流向上B.A板带正电,电阻R中的电流向下C.A板带负电,电阻R中的电流向上D.A板带负电,电阻R中的电流向下考点:带电粒子在混合场中的运动.专题: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专题.分析:等离子体从左向右进入磁场,受到洛伦兹力发生偏转,打到极板上,使两极板间形成电势差,当粒子所受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相等时,形成动态平衡.根据极板的正负判断电势的高低以及电流的流向.解答:解:等离子体进入磁场,根据左手定则,正电荷向上偏,打在上极板上,负电荷向下偏,打在下极板上.所以上极板带正电,下极板带负电,则A板的电势高于B板的电势,流过电阻电流方向由上向下.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会根据左手定则判断洛伦兹力的方向,以及知道当粒子所受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相等时,形成动态平衡.9.关于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体切割磁感线,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B.闭合线圈相对磁场平动,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C.穿过闭合线圈磁感线条数变化,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D.闭合线圈在磁场中转动,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考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或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根据这个条件进行选择.解答:解:A、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不一定有感应电流产生,只有当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才有感应电流产生.故A错误.B、闭合电路在磁场中运动,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不一定发生变化,所以闭合电路中不一定有感应电流.故B错误.C、穿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的条数发生变化,磁通量一定发生变化,则闭合电路中就有感应电流.故C正确.D、闭合线圈在磁场中转动,磁通量不一定发生变化,不一定会产生感应电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细分有两点:一是电路要闭合;二是穿过电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即穿过闭合电路的磁感线的条数发生变化.10.在电磁感应现象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穿过闭合电路(总电阻不变)的磁通量越大,电路中的感应电流也越大B.穿过闭合电路(总电阻不变)的磁通量变化的越多,电路中的感应电流也越大C.穿过电路(总电阻不变)的磁通量变化的越快,电路中的感应电流也越大D.穿过电路(总电阻不变)的磁通量变化的越快,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也越大考点: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专题:电磁感应与电路结合.分析: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的大小除与线圈匝数有关外,还与磁通量变化快慢有关.解答:解:A、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穿过线圈的磁通量的大小或变化大小,不会影响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大小,故AB错误;C、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的大小除与线圈匝数有关外,还与磁通量变化快慢有关,因此磁通量变化的越快,电路中的感应电动势也越大,但感应电流还与电路是否闭合有关,故C错误,D正确;故选:D.点评:考查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同时让学生清楚知道感应电动势与磁通量的变化率有关,与磁通量大小及磁通量变化大小均无关.二、填空题:(每空4分,共48分,请将答案写在第Ⅱ卷上)11.在a图中电流I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向外;在b图中电流I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向上;在c图中知带电粒子的速度和洛伦兹力方向,则带电粒子带负电;在d图中金属导体棒AB向右切割磁感线,导体棒AB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向下.考点:安培力;左手定则.分析:根据左手定则,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或正电荷运动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安培力或洛伦兹力的方向.根据左手定则来判断洛伦兹力即可,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根据左手定则,让磁感线从掌心进入,并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或正电荷运动方向),这时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安培力或洛伦兹力的方向.根据左手定则来判断洛伦兹力在a图中电流I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向外;在b图中电流I所受的安培力方向向上;在c图中知带电粒子的速度和洛伦兹力方向,则带电粒子带负电;在d图中金属导体棒AB向右切割磁感线,导体棒AB中产生的感应电流向下故答案为:外;上;负;下.点评:本题就是对左手定则的直接考查,注意当带电粒子平行于电场线的方向运动时,将不受洛伦兹力作用,掌握好左手定则就行,记住“左力右电”,不要混淆12.在地球赤道上方的地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该处放一根沿东西方向的长度为L的导线,通有从东向西的电流I,那么导线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BIL,方向垂直地面向向下.考点:安培力.分析:根据安培力的公式F=BIL可以求出地磁场对这根导线的作用力大小,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安培力的方向解答:解:根据安培力的公式F=BIL的适用条件可知地磁场对这根导线的作用力大小为:F=BIL;根据左手定则可知:伸开左手,让磁感线穿过手心,四指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同,大拇指指向为受力方向,由此可知安培力方向竖直向下故答案为:BIL,向下.点评:本题在考查了关于安培力大小和方向的理解与应用,属于简单基础题目13.同向电流相互吸引,反向电流相互排斥.考点:平行通电直导线间的作用.分析:通入电流后,每根导线都能在周围产生磁场,他们彼此在对方的磁场中都会受到安培力的作用.解答:解:当导线通上同向的电流时,它们会相互吸引,可见通以互为反向的电流时,会相互排斥,是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结果;故答案为:吸引,排斥.点评:本题考查了电流的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只是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平行的通电导线间会出现相互吸引或排斥的现象,要明白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安培力的作用.14.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考点: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分析: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或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解答:解: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感应电流的三个条件:闭合电路;一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功,所以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是: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故答案为: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点评:解决本题关键要准确把握产生感应电流的一般条件: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电路必须闭合.15.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圈平面跟磁场方向相互垂直,那么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大小为BL2,单位为Wb(用字母表示).考点:磁通量.分析:线圈平面跟磁场方向相互垂直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Φ=BS,根据此公式求解磁通量,其单位为Wb,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由题,线圈平面跟磁场方向相互垂直时,通过线圈的磁通量Φ=BS=BL2.其单位为Wb;故答案为:BL2,Wb.点评:对于匀强磁场中穿过线圈的磁通量一般公式是:Φ=BSsinα,α是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的夹角.三、计算题(每小题6分,共12分,请将答案写在第Ⅱ卷上,要求写出必要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结果无过程不给分)16.如图,用绝缘细线悬挂一带正电小球,小球质量为m,带电量为q,现加一水平向右匀强电场.平衡时绝缘细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θ,求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大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电场强度.分析:对小球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电场力的大小,从而结合电场强度的定义式求出匀强电场的场强.解答: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共点力平衡得,qE=mgtanθ,解得E=.答:匀强电场的场强为.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17.质量为m的椰子,从离地面高为H米的树上A点由静止自由落下,不考虑空气阻力,落至沙坑表面的B点,之后进入沙坑深h米的C点处停止,求椰子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考点: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动能定理的应用专题.分析:对物体的整个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抓住动能的变化量为0,求出物体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解答:解:对全程运用动能定理得:mg(H+h)﹣Fh=0,解得F=.答:椰子在沙坑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点评:运用动能定理解题关键选择研究的过程,分析过程中有哪些力做功,然后根据动能定理列式求解.注意整个过程中重力都在做功.。

海南省海口市国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市国兴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国兴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θ,滑块将下滑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θ,滑块将减速下滑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2mgsinθ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mgsinθ2.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那么()A.火星的密度约为地球密度的B.火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地球上第一宇宙速度的C.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等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3.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河岸笔直,河宽50m,适当调整船的行驶方向,使该船运动到河对岸时航程最短,设最短航程为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水流速度为2 m/s时,L为60 mB.当水流速度为6 m/s时,L为50 mC.当水流速度为6 m/s时,L为75mD.当水流速度为2 m/s时,L为150 m4.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2 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3 WB.第2 s内外力所做的功是3.5 JC.第2 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第1 s末与第2 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4:95.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朝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A. B. C. D.6.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5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4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N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D.6s~9s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0m/s2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小球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A点以速率v0做平抛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球落到斜面上,则v0越大,小球飞行时间越长B.若小球落到水平面上,则v0越大,小球飞行时间越长C.若小球落到斜面上,则v0越大,小球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D.若小球落到水平面上,则v0越大,小球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8.如图,游乐场中,从高处A到水面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A处自由滑向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B.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相等C.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D.甲比乙先到达B处9.如图所示,在水平转台上放一个质量M=2.0kg的木块,它与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fm=6.0N,绳的一端系住木块,另一端穿过转台的中心孔O(为光滑的)悬吊一质量m=1.0kg 的小球,当转台以ω=5.0rad/s的角速度转动时,欲使木块相对转台静止,则它到O孔的距离不可能是()A.6 cm B.15 cm C.30 cm D.34 cm10.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 c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A.路面外侧低内侧高B.车速只要低于v c,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C.车速虽然高于v 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 c的值不变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11.图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a;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回答下列问题:(1)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tA和△tB表示为a=.(2)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3)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选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12.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 kB=;(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 kC=;(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E f=;(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回答下列问题:(i)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ii)已知实验测得的u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10分,第14题13分,共23分.把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如图,一个质量为0.6kg的小球以某一初速度从P点水平抛出,恰好从光滑圆弧ABC的A点的切线方向进入圆弧(不计空气阻力,进入圆弧时无机械能损失).已知圆弧的半径R=0.3m,θ=60°,小球到达A点时的速度v A=4m/s.g取10m/s2,求:(1)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v0;(2)小球到达圆弧最高点C时对轨道的压力.(3)若圆弧轨道粗糙,小球恰好能够经过最高点C,求此过程小球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14.在游乐节目中,选手需要借助悬挂在高处的绳飞越到水面的浮台上,小明和小阳观看后对此进行了讨论.如图所示,他们将选手简化为质量m=60kg的指点,选手抓住绳由静止开始摆动,此事绳与竖直方向夹角α=30°,绳的悬挂点O距水面的高H=3m.不考虑空气阻力和绳的质量,浮台露出水面的高度不计,水足够深.取中立加速度g=10m/s2,sin53°=0.8,cos53°=0.6°(1)求选手摆到最低点时对绳拉力的大小F;(2)若绳长l=2m,选手摆到最高点时松手落入手中.设水对选手的平均浮力f1=800N,平均阻力f2=700N,求选手落入水中的深度d;(3)若选手摆到最低点时松手,小明认为绳越长,在浮台上的落点距岸边越远;小阳认为绳越短,落点距岸边越远,请通过推算说明你的观点.【模块3-3试题】15.关于一定量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的体积指的是该气体的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的体积,而不是该气体所有分子体积之和B.只要能减弱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气体的温度就可以降低C.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D.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E.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一定升高16.如图,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l l=25.0cm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为l2=25.0cm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l3=40.0cm.已知大气压强为P0=75.0cmHg.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从玻璃管开口处缓缓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l'1=20.0cm.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求活塞下推的距离.17.(1)研究光电效应电路如图1所示,用频率相同、强度不同的光分别照射密封真空管的钠极板(阴极K),钠极板发射出的光电子被阳极A吸收,在电路中形成光电流.图2光电流I与之间的电压U ak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2)钠金属中的电子吸收光子的能量,从金属表面逸出,这就是光电子.光电子从金属表面逸出的过程中,其动量的大小(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3)已知氢原子处在第一、第二激发态的能级分别为﹣3.4eV和﹣1.51eV,金属钠的截止频率为5.53×1014Hz,普朗克常量h=6.63×10﹣34Jgs.请通过计算判断,氢原子从第二激发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过程中发出的光照射金属钠板,能否发生光电效应.18.如图,光滑水平直轨道上有三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A、B、C.B的左侧固定一轻弹簧(弹簧左侧的挡板质最不计).设A以速度v0朝B运动,压缩弹簧;当A、B速度相等时,B 与C恰好相碰并粘接在一起,然后继续运动.假设B和C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求从A开始压缩弹簧直至与弹簧分离的过程中,(i)整个系统损失的机械能;(ii)弹簧被压缩到最短时的弹性势能.2017-2018学年海南省海口市国兴中学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将质量为m的滑块放在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滑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若滑块与斜面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重力加速度为g,则()A.将滑块由静止释放,如果μ>tanθ,滑块将下滑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θ,滑块将减速下滑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2mgsinθ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如果μ=tanθ,拉力大小应是mgsinθ【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分析】物体的重力有两个作用效果,使物体沿斜面下滑和使物体紧压斜面,将重力正交分解后,当重力的下滑分量大于滑动摩擦力时,物体加速下滑,当重力的下滑分量小于最大静摩擦力时,物体不能下滑,匀速下滑时,重力的下滑分量等于滑动摩擦力.【解答】解:A、物体由静止释放,对物体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如图物体加速下滑,G x>fN=G y故mgsinθ>μmgcosθ解得μ<tanθ故A错误;B、给滑块沿斜面向下的初速度,如果μ<tanθ,则有mgsinθ>μmgcosθ故B错误;C、用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拉滑块向上匀速滑动,根据平衡条件,有F﹣mgsinθ﹣μmgcosθ=0μ=tanθ故解得F=2mgsinθ故C正确;D、用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拉滑块向下匀速滑动,根据平衡条件,有F+mgsinθ﹣μmmgcosθ=0μ=tanθ故解得F=0故D错误;故选:C.2.火星的半径约为地球半径的一半,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那么()A.火星的密度约为地球密度的B.火星上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地球上第一宇宙速度的C.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等于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D.火星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的【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求解密度之比,根据g=求解重力加速度之比,根据v=求解第一宇宙速度之比.【解答】解:A、密度=,故,故A错误;B、第一宇宙速度v=,故,故B正确;CD、重力加速度g=,故,故CD错误;故选:B3.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河岸笔直,河宽50m,适当调整船的行驶方向,使该船运动到河对岸时航程最短,设最短航程为L,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水流速度为2 m/s时,L为60 mB.当水流速度为6 m/s时,L为50 mC.当水流速度为6 m/s时,L为75mD.当水流速度为2 m/s时,L为150 m【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于水流速度时,当船头垂直河岸行驶,航程最短,即为河宽;若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小于水流速度时,当船的合速度垂直船在静水的速度,根据运动学公式,即可求解最短船程,从而即可求解.【解答】解:AD、当水流速度为2m/s时,小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m/s,当船头垂直河岸,则该船渡航程最短,最短航程为L=50m,故AD错误;BC、因为水流速度大于静水速度,所以合速度的方向不可能垂直河岸,则小船不可能到达正对岸.当合速度的方向与静水速的方向垂直时,合速度的方向与河岸的夹角最小,渡河航程最短.设此时静水速的方向与河岸的夹角为θ,有:cosθ===.根据几何关系,则有:=,因此最短的航程为:s=d=×50=75m;故C正确,B错误;故选:C.4.一质量为1kg的质点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从t=0时刻开始,受到水平外力F作用,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0~2 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是3 WB.第2 s内外力所做的功是3.5 JC.第2 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最大D.第1 s末与第2 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4:9【考点】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功的计算.【分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0﹣1s内和1﹣2s内的加速度,结合位移时间公式分别求出两段时间内的位移,从而得出两段时间内外力做功的大小,结合平均功率的公式求出外力的平均功率.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分别求出第1s末和第2s末的速度,结合瞬时功率的公式求出外力的瞬时功率【解答】解:A、0﹣1s内,物体的加速度a1=则质点在0﹣1s内的位移x1=a1t12=×3×1m=1.5m,1s末的速度v1=a1t1=3×1m/s=3m/s第2s内物体的加速度a2=m/s2=1m/s2,第2s内的位移x2=v1t2+a2t22=3×1+×1×1m=3.5m,物体在0﹣2s内外力F做功的大小W=F1x1+F2x2=3×1.5+1×3.5J=8J,可知0﹣2s内外力的平均功率P==W=4W,故A错误.B、第2s内外力做功的大小W2=F2x2=1×3.5J=3.5J,故B正确.CD、第1s末外力的功率P1=F1v1=3×3W=9W,第2s末的速度v2=v1+a2t2=3+1×1m/s=4m/s,则外力的功率P2=F2v2=1×4W=4W,可知第2s末功率不是最大,第1s末和第2s末外力的瞬时功率之比为9:4,故C错误,D错误.故选:B5.有一条两岸平直,河水均匀流动、流速恒为v的大河,小明驾着小船渡河,去程时船头朝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相同,则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A. B. C. D.【考点】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根据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结合运动学公式,可列出河宽与船速的关系式,当路线与河岸垂直时,可求出船过河的合速度,从而列出河宽与船速度的关系,进而即可求解.【解答】解:设船渡河时的速度为v c;=;当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则有:t去=;当回程时行驶路线与河岸垂直,则有:t回=;而回头时的船的合速度为:v合由于去程与回程所用时间的比值为k,所以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大小为:v c==,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6.如图所示,水平板上有质量m=1.0kg的物块,受到随时间t变化的水平拉力F作用,用力传感器测出相应时刻物块所受摩擦力F f的大小.取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5s内拉力对物块做功为零B.4s末物块所受合力大小为4.0NC.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D.6s~9s内物块的加速度的大小为2.0m/s2【考点】牛顿第二定律;滑动摩擦力.【分析】结合拉力和摩擦力的图线知,物体先保持静止,然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和动摩擦因数的大小.【解答】解:A、在0~4s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4s末开始运动,则5s内位移不为零,则拉力做功不为零.故A错误;B、4s末拉力为4N,摩擦力为4N,合力为零.故B错误;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6s~9s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a=.f=μmg,解得.故C错误,D正确.故选: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小球从倾角为θ的斜面顶端A点以速率v0做平抛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小球落到斜面上,则v0越大,小球飞行时间越长B.若小球落到水平面上,则v0越大,小球飞行时间越长C.若小球落到斜面上,则v0越大,小球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不变D.若小球落到水平面上,则v0越大,小球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考点】平抛运动.【分析】若小球落到斜面上,竖直位移与水平位移之比等于tanθ,列式分析时间与初速度的关系.将速度进行分解,求出末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的正切,分析小球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若小球落到水平面上,飞行时间一定.由速度分解求解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再进行分析.【解答】解:A、若小球落到斜面上,假设落点为B,设AB之间的距离为L,则水平方向有:Lcosθ=v0t竖直方向有:Lsinθ=gt2;联立解得:t=,t∝v0,则v0越大,小球飞行时间越长.故A正确;B、若小球落到水平面上,飞行的高度h一定,由h=得:t=,可知t不变.故B错误.C、由A分析,小球落到斜面上时竖直分速度为:v y=gt=2v0tanθ设末速度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则有:tanα==,保持不变,故C正确;D、若小球落到水平面上,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正切tanβ==,h不变,则v0越大,小球末速度与竖直方向的夹角越大,故D正确.故选:ACD8.如图,游乐场中,从高处A到水面B处有两条长度相同的光滑轨道.甲、乙两小孩沿不同轨道同时从A处自由滑向B处,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甲的切向加速度始终比乙的大B.甲、乙在同一高度的速度大小相等C.甲、乙在同一时刻总能到达同一高度D.甲比乙先到达B处【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分析】①由受力分析及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甲的切向加速度先比乙的大,后比乙的小;②可以使用机械能守恒来说明,也可以使用运动学的公式计算,后一种方法比较麻烦;③哪一个先达到B点,可以通过速度的变化快慢来理解,也可以使用v﹣t图象来计算说明.【解答】解:A:由受力分析及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甲的切向加速度先比乙的大,后比乙的小,故A错误;B: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知,各点的机械能保持不变,高度(重力势能)相等处的动能也相等,故B正确;C、D:甲的切向加速度先比乙的大,速度增大的比较快,开始阶段的位移比较大,故甲总是先达到同一高度的位置.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9.如图所示,在水平转台上放一个质量M=2.0kg的木块,它与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fm=6.0N,绳的一端系住木块,另一端穿过转台的中心孔O(为光滑的)悬吊一质量m=1.0kg 的小球,当转台以ω=5.0rad/s的角速度转动时,欲使木块相对转台静止,则它到O孔的距离不可能是()A.6 cm B.15 cm C.30 cm D.34 cm【考点】向心力.【分析】质量为M的物体靠绳子的拉力和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当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且指向圆心时,转动半径最大,当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且方向背离圆心时,转动半径最小,根据向心力公式列式即可求解距离范围,再进行选择【解答】解:M在水平面内转动时,平台对M的支持力与Mg相平衡,拉力与平台对M的静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设M到转台中心的距离为R,M以角速度ω转动所需向心力为Mω2R,若Mω2R=T=mg,此时平台对M的摩擦力为零.若R1>R,Mω2R1>mg,平台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左,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ω2R1,当f为最大值f m时,R1最大.所以,M到转台的最大距离为:R1=m=0.32m若R2<R,Mω2R2<mg,平台对M的摩擦力水平向右,由牛顿第二定律.mg﹣f m=Mω2R2f=μMg时,R2最小,最小值为:R2=0.08m.故木块至O的距离R的范围为:0.08m≤R≤0.32m,所以AD不可能,BC可能.因选不可能的,故选:AD10.公路急转弯处通常是交通事故多发地带.如图,某公路急转弯处是一圆弧,当汽车行驶的速率为v c时,汽车恰好没有向公路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则在该弯道处()A.路面外侧低内侧高B.车速只要低于v c,车辆便会向内侧滑动C.车速虽然高于v c,但只要不超出某一最高限度,车辆便不会向外侧滑动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v c的值不变【考点】向心力.【分析】汽车拐弯处将路面建成外高内低,汽车拐弯靠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速率为v c时,靠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摩擦力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解答】解:A、路面应建成外高内低,此时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指向内侧,可以提供圆周运动向心力,故A错误.B、车速低于v c,所需的向心力减小,此时摩擦力可以指向外侧,减小提供的力,车辆不会向内侧滑动.故B错误.C、当速度为v c时,静摩擦力为零,靠重力和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速度高于v c时,摩擦力指向内侧,只有速度不超出最高限度,车辆不会侧滑.故C正确.D、当路面结冰时,与未结冰时相比,由于支持力和重力不变,则v c的值不变.故D正确.故选:CD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5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11.图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a;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值;⑤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μ.回答下列问题:(1)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tA和△tB表示为a= [()2﹣()2] .(2)动摩擦因数μ可用M、m、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μ=.(3)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选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分析】(1)由速度公式求出物块经过A、B两点时的速度,然后由匀变速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物块的加速度;(2)由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动摩擦因数.(3)由于实验设计造成的误差是系统误差,由于实验操作、读数等造成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解答】解:(1)物块经过A点时的速度v A=,物块经过B点时的速度v B=,物块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公式得:v B2﹣v A2=2as,加速度a= [()2﹣()2];(2)以M、m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μMg=(M+m),解得μ=;(3)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故答案为:(1) [()2﹣()2];(2);(3)系统误差.12.测量小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AB是半径足够大的、光滑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与水平固定放置的P板的上表面BC在B点相切,C点在水平地面的垂直投影为C′.重力加速度为g.实验步骤如下:①用天平称出物块Q的质量m;②测量出轨道AB的半径R、BC的长度L和CC′的高度h;③将物块Q在A点由静止释放,在物块Q落地处标记其落地点D;④重复步骤③,共做10次;⑤将10个落地点用一个尽量小的圆围住,用米尺测量圆心到C′的距离s.(1)用实验中的测量量表示:(ⅰ)物块Q到达B点时的动能E kB=mgR;(ⅱ)物块Q到达C点时的动能E kC=;(ⅲ)在物块Q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物块Q克服摩擦力做的功E f=mgR﹣;(ⅳ)物块Q与平板P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回答下列问题:(i)实验步骤④⑤的目的是通过多次实验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ii)已知实验测得的u值比实际值偏大,其原因除了实验中测量的误差之外,其它的可能是圆弧轨道存在摩擦,或接缝B处不平滑.(写出一个可能的原因即可).【考点】探究影响摩擦力的大小的因素.【分析】物块由A到B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可以求出物块到达B时的动能;物块离开C点后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运动的知识可以求出物块在C点的速度,然后求出在C 点的动能;由B到C,由动能定理可以求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由功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出动摩擦因数.(ⅰ)从A到B,由动能定理得:mgR=E KB﹣0,则物块到达B时的动能E KB=mgR;(1)【解答】解:(ⅱ)离开C后,物块做平抛运动,水平方向:s=v C t,竖直方向:h=gt2,。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物理试题 精

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3月月考物理试题  精

海口中学2018 届3 月月考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 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4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 小题,每小题3 分,共24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A.β衰变现象说明电子是原子核的组成部分B.玻尔理论的假设之一是原子能量的量子化C.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短D.比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得越牢固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即与外界不发生热交换)容器中,容器内装有一可以活动的绝热活塞,今对活塞施以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使活塞缓慢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后,气体的体积减小。

若忽略活塞与容器壁间的摩擦力,则被密封的气体A.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减少B.温度降低,压强增大,内能减少C.温度升高,压强增大,内能增加D.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内能增加3.某单色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发生光电效应,则下述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Rn86 84 286 85 1 86 85 1 是A .延长光照时间B .增大光的强度C .换用波长较短的光照射D .换用频率较低的光照射4.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能级图,a 、b 、c 为原子跃迁所发出的三种波长的光.在下列该原 子光谱的各选项中,谱线从左向右的波长依次增大,则正确的是5.汽车以 2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 m/s 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 s 内与 5 s 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之比为A .5∶4B .4∶5C .3∶4D .4∶36.质量分别为 m 1、m 2 的小球在一直线上做弹性碰撞,它们在碰撞前后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若 m 1=1 kg,则 m2 的质量应为A.1 kgB.3 kgC.5 kgD.10 kg 222 7.在匀强磁场中有一个静止的氡原子核 86,由于衰变它放出一个粒子,此 粒子的径迹与反冲核的径迹是两个相互外切的圆,大圆与小圆的直径之比为 42∶1,如图所 示,那么氡核的衰变方程应为A.222 Rn →222 Fr +0 e86 87 -1 B.222 Rn →218Po +4 He C.222 Rn →222At+0 e D.222 Rn →220 At+ 2 H8.一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到达斜面中点用时 1 s ,速度为 2 m/s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长度为1 m B.斜面长度为2 m C.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总时间为2s D.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4 m/s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每小题5 分,共20 分。

海南省海口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b卷) Word版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b卷) Word版含解析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海口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B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他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2.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在某一时刻刚好经过同一位置,此时甲的速度为5m/s,乙的速度为10m/s,甲车的加速度大小恒为1.2m/s2.以此时作为计时起点,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以上条件可知()A.乙车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加速运动B.在前4 s的时间内,甲车运动位移为29.6 mC.在t=4 s时,甲车追上乙车D.在t=10 s时,乙车又回到起始位置3.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4.四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分别用三条轻绳和一根轻弹簧连接,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现突然迅速剪断轻绳A1、B1,让小球下落.在剪断轻绳的瞬间,设小球1、2、3、4的加速度分别用a l、a2、a3和a4表示,则()A.a1=O,a2=2g,a3=O,a4=2g B.a l=g,a2=g,a3=2g,a4=OC.a1=O,a2=2g,a3=g,a4=g D.a1=g,a2=g,a3=g,a4=g5.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电梯中,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物块始终位于斜面上某一位置.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若电梯静止不动,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一定是零B.若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物块所受摩擦力方向有可能沿斜面向下C.若电梯加速上升,物块所受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大于mgD.若电梯加速下降,物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6.如图所示,一个有矩形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内.一个三角形闭合导线框,由位置1(左)沿纸面匀速运动到位置2(右).取线框刚到达磁场边界的时刻为计时起点(t=0),规定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则图中能正确反映线框中电流号时间关系的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以速度v逆时针匀速转动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现将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上端,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选项中能够正确地描述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是()A.B.C.D.8.如图所示,四根相同的轻质弹簧连着相同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不同的运动:(1)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在光滑斜面上沿斜面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3)做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4)做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四根弹簧伸长量分别为△l1、△l2、△l3、△l4,不计空气阻力,g为重力加速度,则()A.△l1>△l2B.△l3<△l4C.△l1>△l4D.△l2>△l3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10.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一物体,使其由地面处开始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若该过程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F做的功和阻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B.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C.力F做的功和阻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与地球系统机械能的增量D.力F、重力、阻力三者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8分,共14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1)根据可判定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计算C点速度v C=m/s;(3)根据纸带点的分布,求出加速度a=m/s2.12.为了测量加速度,使用如图甲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1、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A、B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t1、△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s.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最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物块从光电门1的右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t1和△t2,求出加速度a;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回答下列为题:(1)实验开始时某同学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判定调节是否到位的方法是.(2)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0.05mm)如图乙.其读数为cm (3)小球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t1=1.5×10﹣3s、△t2=0.9×10﹣3s,则小球通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为m/s(4)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t1,和△t2,表示为a=.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10分,第14题14分,共23分.把解答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汽车前方120m有一自行车正以6m/s的速度匀速前进,汽车以18m/s的速度追赶自行车,若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不同车道上做同方向的直线运动,求:(1)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一次相遇?(2)若汽车追上自行车后立即刹车,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2m/s2,则再经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14.如图所示,在海滨游乐场里有一种滑沙运动.某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A点由静止开始滑下,滑到斜坡底端B点后,沿水平的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到C点停下来.如果人和滑板的总质量m=60kg,滑板与斜坡滑道和水平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5,斜坡的倾角θ=37°(sin 37°=0.6,cos 37°=0.8),斜坡与水平滑道间是平滑连接的,整个运动过程中空气阻力忽略不计,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1)人从斜坡上滑下的加速度为多大?(2)若由于场地的限制,水平滑道的最大距离BC为L=20.0m,则人在斜坡上滑下的距离AB应不超过多少?五模块选做题(本题包括2小题,只要求选做2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对于其中的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选修3-3】(12分)1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阿伏加德罗常数、气体的摩尔质量和密度,可算出该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B.饱和蒸汽在等温变化的过程中,随体积减小压强增大C.布朗运动指的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D.给自行车打气时越往下压,需要用的力越大,是因为压缩气体使得分子间距减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导致的E.热量可以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16.一圆柱形气缸,质量M为10kg,总长度L为40cm,内有一厚度不计的活塞,质量m 为5kg,截面积S为50cm2,活塞与气缸壁间摩擦不计,但不漏气,当外界大气压强p0为1×105 Pa、温度t0为7℃时,如果用绳子系住活塞将气缸悬挂起来,如图所示,气缸内气体柱的高L1为35cm,(g取10m/s2)求:①此时气缸内气体的压强;②当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时,活塞与气缸将分离.【选修3-5】(共2小题,满分12分)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的发现揭示了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B.α、β和γ三种射线,α射线的穿透力最强C.U衰变成Pb要经过6次β衰变和8次α衰变D.根据玻尔理论可知,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E.10个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在经一个半衰期后,一定有5个原子核发生衰变18.如图所示,质量m B=2kg的平板车B上表面水平,开始时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平板车左端静止着一块质量m A=2kg的物块A,一颗质量m0=0.01kg的子弹以v0=600m/s的水平初速度瞬间射穿A后,速度变为v=200m/s.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不为零,且A 与B最终达到相对静止,则整个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因摩擦产生的热量为多少?2016-2017学年海南省海口一中高三(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B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伽利略曾说过:“科学是在不断改变思维角度的探索中前进的”.他在著名的斜面实验中,让小球分别沿倾角不同、阻力很小的斜面从静止开始滚下,他通过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到的正确结论有()A.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速度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B.倾角一定时,小球在斜面上的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C.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时的速度与倾角无关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与倾角无关【考点】物理学史.【分析】伽利略通过通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发现,小球沿斜面滚下的运动的确是匀加速直线运动,换用不同的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只要斜面的倾角一定,小球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不断增大斜面的倾角,重复上述实验,得知小球的加速度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增大.【解答】解:A、B、伽利略通过实验测定出小球沿斜面下滑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与时间的二次方成正比,并证明了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A错误,B正确;C、若斜面光滑,C选项从理论上讲是正确的,但伽利略并没有能够用实验证明这一点,故C错误;D、斜面长度一定时,小球从顶端滚到底端所需的时间随倾角的增大而减小,故D错误;故选:B2.甲、乙两辆汽车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两车在某一时刻刚好经过同一位置,此时甲的速度为5m/s,乙的速度为10m/s,甲车的加速度大小恒为1.2m/s2.以此时作为计时起点,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以上条件可知()A.乙车做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加速运动B.在前4 s的时间内,甲车运动位移为29.6 mC.在t=4 s时,甲车追上乙车D.在t=10 s时,乙车又回到起始位置【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明确v﹣t图象的性质,根据图象的坐标明确速度,根据图象的斜率求解加速度,再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得位移.【解答】解:A、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的加速度,由图可知,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最后再减小,故A错误;B、在前4s的时间内,甲车运动位移为x=v0t+=5×4+=29.6m;故B正确;C、在t=4s时,两车的速度相同,但经达的位移不同,故两车没有相遇;故C错误;D、在10s前,乙车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一直沿正方向,故乙车没有回到起始位置;故D错误;故选:B3.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本题关键是抓住悬挂物B的重力不变,即OB段绳中张力恒定,O点缓慢移动时,点O始终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列式求解各力变化情况.【解答】解: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由题意知点O缓慢移动,即在移动过程中始终处于平衡状态,则可知:绳OB的张力T B=mg根据平衡条件可知:Tcosθ﹣T B=0Tsinθ﹣F=0由此两式可得:F=T B tanθ=mgtanθT=在结点为O被缓慢拉动过程中,夹角θ增大,由三角函数可知:F和T均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四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分别用三条轻绳和一根轻弹簧连接,处于平衡状态,如图所示.现突然迅速剪断轻绳A1、B1,让小球下落.在剪断轻绳的瞬间,设小球1、2、3、4的加速度分别用a l、a2、a3和a4表示,则()A.a1=O,a2=2g,a3=O,a4=2g B.a l=g,a2=g,a3=2g,a4=OC.a1=O,a2=2g,a3=g,a4=g D.a1=g,a2=g,a3=g,a4=g【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在除去支托物的瞬间,A1、A2一起下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采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研究A1、A2所受的合力.采用隔离法B1、B2受到的合力.【解答】解:在剪断绳的瞬间,1、2球由于用绳连接,1和2与将与绳一起下落,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研究得到,整体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g,则1、2受到的加速度等于g,即a1=g,a2=g.在剪断绳前,根据平衡条件得知,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mg,绳对3物体的拉力2mg.在剪断绳的瞬间,弹簧的弹力没有来得及变化,4的受力情况没有变化,则4所受合力为零,即F=0.a4=0,3所受的合力大小等于绳的拉力大小2mg,即F=2mg,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mg=ma3,a3=2g,故B正确故选:B5.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电梯中,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置于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物块始终位于斜面上某一位置.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若电梯静止不动,物块所受的摩擦力一定是零B.若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物块所受摩擦力方向有可能沿斜面向下C.若电梯加速上升,物块所受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大于mgD.若电梯加速下降,物块所受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考点】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物体受到的合力;再由力的合成与分解规律可得出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解答】解:A,如果电梯静止不动,物块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等于重力平行斜面的分力,不为零,故A错误;B、若电梯匀速向上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重力、支持力和静摩擦力,静摩擦力等于重力平行斜面的分力,平行斜面向上,故B错误;C、若电梯加速上升,超重,物块所受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为F=m(g+a),竖直向上,故C 正确;D、若电梯加速下降,失重,等效成重力减小的平衡问题,静摩擦力依然是平行斜面向上,故D错误;故选:C6.如图所示,一个有矩形边界的匀强磁场区域,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内.一个三角形闭合导线框,由位置1(左)沿纸面匀速运动到位置2(右).取线框刚到达磁场边界的时刻为计时起点(t=0),规定逆时针方向为电流的正方向,则图中能正确反映线框中电流号时间关系的是()A.B.C.D.【考点】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分析】先由楞次定律依据磁通量的变化可以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再由感应电动势公式E=BLv和欧姆定律,分段分析感应电流的大小,即可选择图象.【解答】解: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磁通量向里增加,根据楞次定律得知感应电流的磁场向外,由安培定则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电流i应为正方向,故BC错误;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线框有效的切割长度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由E=BLv,可知感应电动势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线框完全进入磁场的过程,磁通量不变,没有感应电流产生.线框穿出磁场的过程,磁通量向里减小,根据楞次定律得知感应电流的磁场向里,由安培定则可知感应电流方向为顺时针,电流i应为负方向;线框有效的切割长度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由E=BLv,可知感应电动势先均匀增大后均匀减小;故A正确,D错误.故选: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以速度v逆时针匀速转动的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现将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轻轻地放在传送带的上端,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选项中能够正确地描述小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线是()A.B.C.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对滑块受力分析,开始时,受到重力、支持力、滑动摩擦力,处于加速阶段;当速度等于传送带速度时,如果重力的下滑分力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则一起匀速下滑,否则,继续加速.【解答】解:木块放上后一定先向下加速,由于传送带足够长,所以一定有木块速度大小等于传送带速度大小的机会,此时若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大小大于最大静摩擦力,则之后木块继续加速,但加速度变小了;而若重力沿传送带向下的分力大小小于或等于最大静摩擦力则木块将随传送带匀速运动;故CD正确,AB错误;故选:CD.8.如图所示,四根相同的轻质弹簧连着相同的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做不同的运动:(1)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2)在光滑斜面上沿斜面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3)做竖直向下的匀速直线运动;(4)做竖直向上的加速度大小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四根弹簧伸长量分别为△l1、△l2、△l3、△l4,不计空气阻力,g为重力加速度,则()A.△l1>△l2B.△l3<△l4C.△l1>△l4D.△l2>△l3【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分析】分别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平衡条件求出弹簧的弹力,由胡克定律判断四根弹簧伸长量的大小.【解答】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得:k△l1=ma=mg,得(2)由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得:k△l2=mgsinθ,得△l2=(3)由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得:k△l3=mg,得△l3=(4)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得:k△l4﹣mg=mg,得△l4=所以△l1>△l2,△l3<△l4,△l1<△l4,△l2<△l3.故选AB9.如图,一光滑的轻滑轮用细绳OO′悬挂于O点;另一细绳跨过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a,另一端系一位于水平粗糙桌面上的物块b.外力F向右上方拉b,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F方向不变,大小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物块b仍始终保持静止,则()A.绳OO′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B.物块b所受到的支持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C.连接a和b的绳的张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D.物块b与桌面间的摩擦力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分析】本题抓住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由a平衡可知,绳子拉力保持不变,再根据平衡条件由F的大小变化求得物块b所受各力的变化情况.【解答】解:AC、由于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滑轮两侧连接a和b的绳子的夹角不变;物块a只受重力以及绳子的拉力,由于物体a平衡,则连接a和b的绳子张力T保持不变;由于绳子的张力及夹角均不变,所以OO′中的张力保持不变,故AC均错误;BD、b处于静止即平衡状态,对b受力分析有:力T与力F与x轴所成夹角均保持不变,由平衡条件可得:N+Fsinα+Tsinθ﹣mg=0Fcosα+f﹣Tcosθ=0由此可得:N=mg﹣Fsinα﹣Tsinθ由于T的大小不变,可见当F大小发生变化时,支持力的大小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故B 正确f=Tcosθ﹣Fcosα由于T的大小不变,当F大小发生变化时,b静止可得摩擦力的大小也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故D正确.故选:BD.10.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一物体,使其由地面处开始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若该过程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F做的功和阻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B.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C.力F做的功和阻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与地球系统机械能的增量D.力F、重力、阻力三者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考点】功能关系.【分析】根据动能定理,通过合力功判断动能的变化,根据重力功判断重力势能的变化,根据除重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等于机械能的增量进行分析.【解答】解:A、根据动能定理得,力F、阻力、重力三力做功之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故A错误,D错误.B、物体向上运动,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克服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增量.故B正确.C、除重力以外其它力做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知力F和阻力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故C正确.故选:BC.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第11题6分,第12题8分,共14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0.1s.(1)根据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定值可判定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计算C点速度v C= 1.225m/s;(3)根据纸带点的分布,求出加速度a= 3.5m/s2.【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分析】根据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位移之差是否相等来判断小车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纸带实验中,若纸带匀变速直线运动,测得纸带上的点间距,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计算出打出某点时纸带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解答】解:(1)根据纸带的数据有:△x=17.50﹣7.00﹣7.00=31.50﹣17.50﹣(17.50﹣7.00)=3.5cm,得出相邻的相等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即有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v C===1.225m/s(3)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a===3.5m/s2故答案为:(1)相邻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定值;(2)1.225;(3)3.5.12.为了测量加速度,使用如图甲所示的气垫导轨装置进行实验.其中1、2为两个光电门,它们与数字计时器相连,当滑行器通过A、B光电门时,光束被遮挡的时间△t1、△t2都可以被测量并记录.挡光片宽度为d,光电门间距离为s.实验步骤如下:①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尺测最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②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③让物块从光电门1的右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1和光电门2所用的时间△t1和△t2,求出加速度a;④多次重复步骤③,求a的平均;回答下列为题:(1)实验开始时某同学先调节气垫导轨下面的螺钉,使气垫导轨水平,在不增加其他仪器的情况下,判定调节是否到位的方法是轻推小车,小车通过两个光电门时间相等.(2)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0.05mm)如图乙.其读数为0.225cm (3)小球通过A、B的时间分别为△t1=1.5×10﹣3s、△t2=0.9×10﹣3s,则小球通过光电门1时的瞬时速度为 1.5m/s(4)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t1,和△t2,表示为a=.【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分析】(1)导轨水平时,滑块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应处于平衡状态;故小车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2)根据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可明确对应的读数,注意在读可动部分时需要估读;(3、4)根据平均速度公式可求得经过光电门的速度,再由速度和位移公式可求得加速度.。

海南省海口一中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一中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2015-2016学年海南省海口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为单选;9~12为多选,多选的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均匀电线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电线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B.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C.夏季、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D.夏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2.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小盒子中装有一些沙子,恰沿斜面匀速下滑,若在小盒子中再缓缓加入一些沙子,那么()A.小盒所受的合外力增大 B.斜面对小盒的摩擦力不变C.小盒仍将匀速下滑 D.小盒将加速下滑3.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和2m,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1;若撤去拉力F,换成大小仍为F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弹簧长度为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弹簧的原长为B.两种情况下稳定时弹簧的形变量相等C.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不相等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如图A、B、C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三物体可一起匀速运动.撤去力F后,三物体仍可一起向前运动,设此时A、B间作用力为f1,B、C间作用力为f2,则f1和f2的大小为()A.f1=,f2= F B.f1=f2=0 C.f1=0,f2=F D.f1=F,f2=05.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B.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C.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6.如图所示,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2m和3m,用轻弹簧相连,然后用细线悬挂而静止,在剪断细线的瞬间,A 和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 A=a B=g B.a A=1.5g a B=gC.a A=2.5g a B=0 D.a A=a B=07.雾霾天气容易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m/s 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于是,司机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 ﹣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在t=5s时追尾C.在t=3s时追尾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8.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拴一个小球P,开始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F,使小球向右缓慢偏移,依次经过A点和B点,已知A、B 两点分别在如图直线OM和ON上,但图中未标出具体位置,弹簧的伸长量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点比A点高B.B点比A点低C.B点与A点高度相同D.B点可能比A点高,也可能比A点低9.如图所示,由相同材料做成的A、B两物体放在长木板上,随长木板一起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和m B,且m A>m B.某时刻木板停止运动,设木板足够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木板光滑,由于A的惯性较大,A、B间的距离将增大B.若木板粗糙,由于B的惯性较小,A、B间的距离将减小C.若木板光滑,A、B间距离保持不变D.若木板粗糙,A、B间距离保持不变10.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斜面倾角θ为30°,物体质量为m,若使物体沿斜面从静止开始下滑,至少需要施加平行斜面向下的推力F=0.2mg,则()A.若F变为大小0.1mg沿斜面向下的推力,则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大小是0.1mgB.若F变为大小0.1mg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则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大小是0.2mgC.若使物体沿斜面从静止开始上滑,F至少应变为大小1.2mg沿斜面向上的推力D.若F变为大小为0.8mg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则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大小是0.3mg11.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1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B.在1~3 s内,外力F=0C.在3~4 s内,外力F不断减小D.在3~4 s内,外力F不断增大12.“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度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点c点的过程中()A.人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C.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二、实验题(共16分)13.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行定则的实验中,假如一个分力F1的方向不变,那么为了使橡皮条仍然伸长到O点,对另一个分力F2,下说列法正确的是()A.F2的方向和大小是唯一确定值B.F2的大小是唯一的,方向可以有多个值C.F2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有多个值D.F2的方向是唯一的,但大小可有多个值14.(12分)(2015秋•海南校级月考)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活动中:(1)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1所示.请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填两处):a.,b.(2)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在实验中保持拉力不变,得到了小车加速度随质量变化的一组数据,如表所示实验次数加速度(a/m•s﹣2)小车与砝码总质量m/kg 小车与砝码总质量的倒数m﹣1/kg﹣11 0.32 0.20 5.02 0.26 0.25 4.03 0.22 0.30 3.34 0.18 0.35 2.95 0.16 0.40 2.5请在图2的方格纸中建立合适坐标并画出能直观反映出加速度与质量关系的图线.(3)另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独立探究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在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m 不变,如图3(a)所示,是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加速度随拉力变化的图象,图线没有过原点表明;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实验,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了各自得到的图象如图3(b)所示,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量取值不同?比较其大小.三、计算题(4小题,共36分.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15.(10分)(2015秋•海南校级月考)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可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下滑,木板上站着一个质量为m的人,问(1)为了保持木板与斜面相对静止,计算人运动的加速度?(2)为了保持人与斜面相对静止,木板运动的加速度是多少?16.(12分)(2015秋•海南校级月考)如图所示,质量M=8kg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8N.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3m/s时,在小车右端轻轻地放一个大小不计、质量m=2kg的小物块.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g取10m/s2,则:(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2)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3s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17.(14分)(2015秋•海南校级月考)如图,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B两端相距l1=3m,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C、D两端相距l2=4.2m,B、C相距很近.水平传送带以5m/s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现将质量为10kg的一袋大米无初速度地放在A端,它随传送带到达B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送带的C端,米袋与两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g取10m/s2,sin37°=0.6,cos37°=0.8)(1)若CD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在CD上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2)若倾斜部分CD以4m/s的速率顺时针方向转动,求米袋从C运动到D所用的时间.2015-2016学年海南省海口一中高三(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8为单选;9~12为多选,多选的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架在A、B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均匀电线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电线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B.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C.夏季、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D.夏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考点:力的合成.专题:受力分析方法专题.分析:以整条电线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列出等式,结合夏季、冬季的电线几何关系求解.解答:解:以整条电线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知,两电线杆对电线的弹力的合力与其重力平衡,由几何关系得:Fcosθ=,即:F=由于夏天气温较高,电线的体积会膨胀,两杆正中部位电线下坠的距离h变大,则电线在杆上固定处的切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变小,故变小,所以两电线杆处的电线弹力与冬天相比是变小.电线杆上的电线的质量一定,受力平衡,夏季、冬季杆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所以选项ACD错误,B正确.故选B.点评:要比较一个物理量的大小关系,我们应该先把这个物理量运用物理规律表示出来,本题中应该抓住电线杆上的电线的质量一定,受力平衡,根据夏季、冬季电线在杆上固定处的切线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的不同分析求解.2.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小盒子中装有一些沙子,恰沿斜面匀速下滑,若在小盒子中再缓缓加入一些沙子,那么()A.小盒所受的合外力增大 B.斜面对小盒的摩擦力不变C.小盒仍将匀速下滑 D.小盒将加速下滑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小盒和沙子为研究对象,通过受力分析,摩擦力和支持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分别列出各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即可得出若在小盒子中以与盒子相同的速度缓缓加入一些沙子后的结果.解答:解:如图所示,小盒和沙子匀速下滑,受到平衡力作用,即物体受到重力G=mg,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f 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N的合力为0,则有,N=mgcosθ,f=μN=μmgcosθ,要使小盒及沙子匀速下滑,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mgsinθ,即:小盒和沙子匀速下滑的条件是:μmgcosθ=mgsinθ;若在小盒子中以与盒子相同的速度缓缓加入一些沙子,m增大,则支持力N增大,摩擦力f增大,A错误;沿斜面方向,μmgcosθ=mgsinθ,μ和θ不变,等式两边的m同时变大,合外力为0保持不变;所以小盒和沙子仍将匀速下滑,故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力的合成和分解,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找出力与力的关系.斜面物体匀速下滑的根本原因是滑动摩擦系数μ=tnθ,与物体的质量无关,因为合外力始终是0.3.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和2m,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对B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1;若撤去拉力F,换成大小仍为F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稳定后A、B相对静止在水平面上运动,弹簧长度为l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弹簧的原长为B.两种情况下稳定时弹簧的形变量相等C.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不相等D.弹簧的劲度系数为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先以整体法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加速度,再分别对A和B为研究对象,求得弹簧的原长.根据两种情况下弹簧的弹力的大小关系,分析弹簧的形变量关系;由胡克定律求得劲度系数.解答:解:A、C、D以整体法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知,两种情况下加速度相等,而且加速度大小为a=.设弹簧的原长为l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第一种情况:对A:k(l1﹣l0)=ma ①第二种情况:对B:k(l0﹣l2)=2ma ②由①②解得,l0=,k=.故AC错误,D正确.B、第一种情况弹簧的形变量为△l=l1﹣l0=;第二种情况弹簧的形变量为△l=l0﹣l2=;故B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要灵活选择研究对象,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和胡克定律结合研究.4.如图A、B、C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水平力F作用于B上,三物体可一起匀速运动.撤去力F后,三物体仍可一起向前运动,设此时A、B间作用力为f1,B、C间作用力为f2,则f1和f2的大小为()A.f1=,f2= F B.f1=f2=0 C.f1=0,f2=F D.f1=F,f2=0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撤去力F,若三个物体仍能一起继续向前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整体的加速度,再隔离对A分析、对AB分析,求出A、B之间,B、C之间的摩擦力解答:解:开始三个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知F=f,撤去F后,三个物体一起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整体的加速度a==隔离对A分析,A在水平方向上的合力等于B对A的摩擦力,有:f1=ma=隔离对AB分析,AB整体所受的合力等于C对它们的摩擦力,有:f2=2ma= F,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注意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运用.5.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B.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C.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箱子的受力的情况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而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判断物体和箱子之间的作用力的大小.解答:解:A、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子的速度为零,此时受到的阻力的大小也为零,此时加速度的大小为重力加速度,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为零,所以A错误.B、箱子接近地面时,速度最大,受到的阻力最大,所以箱子底部对物体向上的支持力也是最大的,所以B正确;C、由AB可知箱子内物体对箱子底部的压力发生变化,故C错误;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由于箱子阻力和下落的速度成二次方关系,最终将匀速运动,受到的压力等于重力,所以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来分析物体受力的大小,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是解题的关键.6.如图所示,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2m和3m,用轻弹簧相连,然后用细线悬挂而静止,在剪断细线的瞬间,A 和B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a A=a B=g B.a A=1.5g a B=gC.a A=2.5g a B=0 D.a A=a B=0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悬线剪断前,以两球为研究对象,求出悬线的拉力和弹簧的弹力.突然剪断悬线瞬间,弹簧的弹力没有来得及变化,分析瞬间两球的受力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加速度.解答:解:悬线剪断前,以B为研究对象可知:弹簧的弹力F=3mg,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可知悬线的拉力为5mg;剪断悬线瞬间,弹簧的弹力不变,F=3mg,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2mg+F=2ma A,又F=3mg,得:a A=2.5g,对B:F﹣3mg=3ma B,F=3mg,得:a B=0故选:C点评:本题是动力学中典型的问题:瞬时问题,往往先分析悬线剪断前弹簧的弹力,再分析悬线判断瞬间物体的受力情况,再求解加速度,抓住悬线剪断瞬间弹力没有来得及变化.7.雾霾天气容易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m/s 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于是,司机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 ﹣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在t=5s时追尾C.在t=3s时追尾D.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当两车通过的位移之差等于30m时,两车会发生追尾.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所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速度﹣时间图象所时间轴所围“面积”大小等于位移,由图知,t=3s时,b 车的位移为:s b=v b t=10×3m=30ma车的位移为:s a=×(30+20)×1+×(20+15)×2=60m,则s a﹣s b=30m,所以在t=3s时追尾.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要抓住速度图象的面积表示位移,由几何知识和位移关系进行求解.8.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拴一个小球P,开始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F,使小球向右缓慢偏移,依次经过A点和B点,已知A、B 两点分别在如图直线OM和ON上,但图中未标出具体位置,弹簧的伸长量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点比A点高B.B点比A点低C.B点与A点高度相同D.B点可能比A点高,也可能比A点低考点:功能关系.分析: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由平衡条件和胡克定律得到弹簧的伸长量与cosθ的关系式,再根据几何关系求解.解答:解:对小球进行研究,分析受力情况:重力mg、水平外力F和弹簧的弹力F1.由平衡条件得:F1=设弹簧的形变量为x,由胡克定律得:F1=kx得:x=所以弹簧在竖直方向的高度为:h=(L+x)cosθ=Lcosθ+所以A、B两点距O点的竖直高度关系是h B<h A所以A点比B点低.故A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是平衡条件与胡克定律的综合应用,分析受力情况是解题的关键,9.如图所示,由相同材料做成的A、B两物体放在长木板上,随长木板一起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和m B,且m A>m B.某时刻木板停止运动,设木板足够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若木板光滑,由于A的惯性较大,A、B间的距离将增大B.若木板粗糙,由于B的惯性较小,A、B间的距离将减小C.若木板光滑,A、B间距离保持不变D.若木板粗糙,A、B间距离保持不变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惯性.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若木板光滑,则A,B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间距不变;若木板粗糙,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A,B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关系,判断它们间距是否变化.解答:解:A、C若木板光滑,木板停止运动后,A,B均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间距不变,故A错误,C 正确.B、D若木板粗糙,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μmg=ma,a=μg,则可见A,B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相同,间距不变.故C错误,D正确.故选CD点评:考查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难度适中.物体由于滑动摩擦力作用而减速时,加速度大小为a=μg,与物体的质量无关.10.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斜面倾角θ为30°,物体质量为m,若使物体沿斜面从静止开始下滑,至少需要施加平行斜面向下的推力F=0.2mg,则()A.若F变为大小0.1mg沿斜面向下的推力,则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大小是0.1mgB.若F变为大小0.1mg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则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大小是0.2mgC.若使物体沿斜面从静止开始上滑,F至少应变为大小1.2mg沿斜面向上的推力D.若F变为大小为0.8mg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则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大小是0.3mg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求出施加平行斜面向下的推力F=0.2mg时的摩擦力大小,然后再根据共点力平衡判断推力大小和方向变化时所受的摩擦力大小.解答:解:A、施加平行斜面向下的推力F=0.2mg,根据共点力平衡,有:F+mgs in30°=f,解得f=0.7mg,当推力F变为0.1mg,方向仍然沿斜面向下,此时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受的摩擦力f′=mgsin30°+0.1mg=0.6mg.故A错误.B、当F的大小为0.1mg,方向向上,则物体仍然处于静止,有mgsin30°=F+f,解得f=0.4mg.故B错误.C、若想使物体沿斜面从静止开始上滑,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根据共点力平衡有:F=mgsin30°+f=0.5mg+0.7mg=1.2mg.故C正确.D、若F大小为0.8mg,方向沿斜面向上,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受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根据共点力平衡有:mgsin30°+f=F,解得f=0.3mg.故D正确.故选:C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判断出物体是处于静止还是运动,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11.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0~1 s内,外力F的大小恒定B.在1~3 s内,外力F=0C.在3~4 s内,外力F不断减小D.在3~4 s内,外力F不断增大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在速度﹣时间图象中,某一点纵坐标代表此时刻的瞬时速度;某点切线的斜率代表该时刻的加速度,向右上方倾斜,加速度为正,向右下方倾斜加速度为负.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判断受力情况.解答:解:A、在0~1s内,直线的斜率不变,加速度不变,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可知外力F是恒力,故A正确.B、在1~3s内,速度不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等于零,F=f,故外力F的大小恒定,不为零,故B错误.C、D、在3~4s内,斜率越来越大,说明加速度越来越大,所以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减速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得:F=f﹣ma,f、m不变,a增大,F减小,故C正确,D 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是为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和面积的含义,并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解题,属于基础题.12.“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点自由下落,图中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度位置,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b是人静止地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点c点的过程中()A.人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C.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考点:功能关系;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分析: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故a点之前人做自由落体运动.b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故ab段绳的拉力小于.bc段绳的拉力大于重力;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故c点速度为零.解答:解:A、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故a点之前人只受重力,人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A正确.B、b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故ab段绳的拉力小于重力,故人处于失重,故B正确.C、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故人处于超重,故C正确.D、c是人所到达的最低点,故c点速度为零,但人所受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合力不为0,不是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故选:ABC.点评:本题重点在于依据给定的条件做人的受力分析,知道受力才好判定人的运动情况.二、实验题(共16分)13.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行定则的实验中,假如一个分力F1的方向不变,那么为了使橡皮条仍然伸长到O点,对另一个分力F2,下说列法正确的是()A.F2的方向和大小是唯一确定值B.F2的大小是唯一的,方向可以有多个值C.F2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有多个值D.F2的方向是唯一的,但大小可有多个值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分析:当合力不变时,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保持不变,则另一个可以唯一确定,若只有一个力的方向不变,则另一个力有无数组.解答:解:因一个弹簧秤的拉力大小、方向不变,而橡皮筋伸长到O点,说明合力不变,一个分力方向不变,大小可以变化,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另一个力方向和大小可以有多个值,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力的分解原则,知道当合力不变时,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若其中一个力的大小方向保持不变,则另一个可以唯一确定.14.(12分)(2015秋•海南校级月考)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活动中:(1)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1所示.请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填两处):a.打点计时器不应使用干电池,应使用交流电源,b.实验中没有平衡小车的摩擦力。

海口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二月调研物理试卷含解析

海口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二月调研物理试卷含解析

海口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二月调研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同一平面内固定有一长直导线PQ和一带缺口的刚性金属圆环,在圆环的缺口两端引出两根导线,分别与两块垂直于圆环所在平面固定放置的平行金属板MN连接,如图甲所示.导线PQ中通有正弦交流电流i,i的变化如图乙所示,规定从Q到P为电流的正方向,则在1~2s内A.M板带正电,且电荷量增加B.M板带正电,且电荷量减小C.M板带负电,且电荷量增加D.M板带负电,且电荷量减小2.如图所示,一个圆盘绕过圆心O且与盘面垂直的竖直轴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盘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随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物块到转轴的距离为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受重力、弹力、向心力作用,合力大小为mω2rB.物块受重力、弹力、摩擦力、向心力作用,合力大小为mω2rC.物块受重力、弹力、摩擦力作用,合力大小为mω2rD.物块只受重力、弹力作用,合力大小为零3.如图甲所示,沿波的传播方向上有六个质点a、b、c、d、e、f,相邻两质点之间的距离均为1m,各质点均静止在各自的平衡位置,t=0时刻振源a开始做简谐运动,取竖直向上为振动位移的正方向,其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形成的简谐横波以2m/s的速度水平向左传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横波的波长为1mB .质点e 开始振动的方向沿y 轴负方向C .从t=0至t=3s 内质点b 运动的路程为10cmD .从t=2s 至t=2.5s 内质点d 的加速度沿y 轴正向逐渐减小4.热核聚变反应之一是氘核(21H )和氚核(31H )聚变反应生成氦核(42He )和中子。

已知21H 的静止质量为2.0136u ,31H 的静止质量为3.0150u ,42He 的静止质量为4.0015u ,中子的静止质量为1.0087u 。

又有1u 相当于931.5MeV 。

海南省海口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二月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二月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二月适应性考试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电用为r 。

闭合开关S ,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电容器C 上的电荷量增加B .电源的总功率变小C .电压表读数变大D .电流表读数变大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组成原子核的核子越多,原子核的结合能越大,原子核越稳定B .核反应方程2342611212Na He X Mg +→+,X 为11H ,该反应为α衰变C .阴极射线可以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现象,表明其本质是一种带电粒子流D .用紫光照射某金属板能产生光电子,则用红光照射该金属板也一定能产生光电子3.如图所示,真空中位于x 轴上的两个等量正点电荷的位置关于坐标原点O 对称,规定电场强度沿x 轴正方向为正,无穷远处电势为0。

下列描述x 轴上的电场强度E 或电势ϕ随位置x 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 )A .B .C .D .4.如图所示,A 、B 都是重物,A 被绕过小滑轮P 的细线所悬挂,B 放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小滑轮P 被一根斜短线系于天花板上的O点;O'是三根细线的结点,bO'水平拉着重物B,cO'沿竖直方向拉着弹簧;弹簧、细线、小滑轮的重力和细线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均可忽略,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g=10 m/s2,若悬挂小滑轮的斜线OP的张力是203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的弹力为103NB.重物A的质量为2.5kgC.桌面对重物B的摩擦力为103ND.OP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5.有关量子理论及相关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能量量子化的观点是爱因斯坦首先提出的B.在光电效应现象中,遏止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成正比C.一个处于n=4激发态的氢原子向基态跃迁时,最多能辐射出3种频率的光子D.α射线、β射线、γ射线都是波长极短的电磁波6.如图所示,小球A置于固定在水平面上的光滑半圆柱体上,小球B用水平轻弹簧拉着系于竖直板上,两小球A、B通过光滑滑轮O用轻质细线相连,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B球质量为m,O点在半圆柱体圆心O1的正上方,OA与竖直方向成30°角,OA长度与半圆柱体半径相等,OB与竖直方向成45°角,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小球A、B受到的拉力T OA与T OB相等,且T OA=T OB=B.弹簧弹力大小C.A球质量为D.光滑半圆柱体对A球支持力的大小为mg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所示,abcd为边长为L的正方形线框,线框在纸面内,电阻为R.图中虚线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现用外力作用于线框,使线框从图示位置开始沿x轴正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线框运动过程中,ad边始终水平,线框平面始终与磁场垂直,磁场宽度大于L,x轴正方向作为力的正方向,则磁场对线框的作用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及线框ab边的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A.B.C.D.8.如图所示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ABC。

海南省海口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质量检测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用波长为187.5nm 的光照射阴极材料为钨的光电管,测量得到遏止电压为2.09V 。

已知普朗克常量为6.63×10-34J·s ,真空中的光速为3×108m/s ,e=1.6×10-19C ,氢原子能级示意图如图所示。

保持反向电压为2.09V ,改用处于基态(n=1)的氢原子激发后辐射出的光子照射,为了使光电流不为零,最少应给氢原子提供的能量为( )A .4.54eVB .6.63eVC .10.20eVD .12.09eV2. “双星系统”由相距较近的星球组成,每个星球的半径均远小于两者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它们在彼此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某一双星系统中A 星球的质量为m 1,B 星球的质量为m 2,它们球心之间的距离为L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星球的轨道半径为212m L m m + B .A 星球运行的周期为122()L L G m m π+ C .A 星球和B 星球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m 1:m 2D .若在O 点放一个质点,则它受到两星球的引力之和一定为零3.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最后踏板的过程可以简化为下述模型:运动员从高处落到处于自然状态的跳板上,随跳板一同向下做变速运动到达最低点,然后随跳板反弹,则( )A .运动员与跳板接触的全过程中只有超重状态B.运动员把跳板压到最低点时,他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C.运动员能跳得高的原因从受力角度来看,是因为跳板对他的作用力远大于他的重力D.运动员能跳得高的原因从受力角度来看,是因为跳板对他的作用力远大于他对跳板的作用力4.如图,吊桥AB长L,质量均匀分布,重G1。

A端由铰链支于地面,B端由绳拉住,绳绕过小滑轮C挂重物,重G2。

海南省海口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质量检测物理试题含解析

海南省海口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质量检测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所示,波长分别为λa、λb的单色光a、b,沿着AO、BO方向射入半圆形玻璃砖,出射光线都沿OC,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b光从玻璃砖射入空气时,均受到玻璃砖的作用力B.在玻璃砖内a光的动量大于在空气中a光的动量C.λa<λb,且a、b光的临界角相等D.在玻璃砖内a光的动量大于在玻璃砖内b光的动量2.如图所示,一电子以与磁场方向垂直的速度v从P处沿PQ方向进入长为d、宽为h的匀强磁场区域,从N处离开磁场,若电子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e,磁感应强度为B,则()A.电子在磁场中做类平抛运动B.电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d vC.洛伦兹力对电子做的功为BevhD.电子在N处的速度大小也是v3.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10︰1,原线圈两端连接正弦交流电源u=311sin314t(V),副线圈接电阻R,同时接有理想电压表和理想电流表。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压表读数约为31.1VB.若仅将副线圈匝数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电流表的读数增大到原来的2倍C.若仅将R的阻值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入功率也增加到原来的2倍D.若R的阻值和副线圈匝数同时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输出功率增加到原来的4倍4.如图所示为两辆汽车同时同地沿同一平直的公路同向行驶时,通过DIS系统在计算机中描绘出的速度时间图像。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汽车A 的运动轨迹为直线,汽车B 的运动轨迹为曲线B .t 1时刻两辆汽车相遇C .t 1时刻汽车A 的加速度大于汽车B 的加速度D .在0~t 1时间内,两辆汽车之间的距离增大后减小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某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当入射光的颜色不变而增大光照强度时,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增大B .若利用黄光和蓝光分别在同一装置研究光电效应,用蓝光照射时的遏止电压大于用黄光照射时的遏止电压C .换用频率小的光照射,但入射光的强度不变,则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不变D .换用频率小的光照射,但入射光的强度不变,则从光照射到金属表面上到发射出电子的时间明显减少 6.如图所示为六根导线的横截面示意图,导线分布在正六边形的六个角,导线所通电流方向已在图中标出。

海口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调研物理试卷含解析

海口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调研物理试卷含解析

海口市达标名校2018年高考一月调研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双星系统”由相距较近的星球组成,每个星球的半径均远小于两者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它们在彼此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某一点做匀速圆周运动。

如图所示,某一双星系统中A 星球的质量为m 1,B 星球的质量为m 2,它们球心之间的距离为L ,引力常量为G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星球的轨道半径为212m L m m + B .A 星球运行的周期为122()L L G m m π+ C .A 星球和B 星球的线速度大小之比为m 1:m 2D .若在O 点放一个质点,则它受到两星球的引力之和一定为零2.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颗恒星的半径都远小于两颗星球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

如图所示,相距为L 的M 、N 两恒星绕共同的圆心O 做圆周运动,M 、N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周期均为T 。

若另有间距也为L 的双星P 、Q ,P 、Q 的质量分别为2m 1、2m 2,则( )A .P 、Q 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为m 1∶m 2B .P 、Q 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m 2∶m 1C .P 、Q 2TD .P 与M 的运动速率相等3.如图所示,A 、B 、C 、D 为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B 与CD 交于圆心O 且相互垂直,E 、F 是关于O 点对称的两点但与O 点的距离大于圆的半径,E 、F 两点的连线与AB 、CD 都垂直。

在A 点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的点电荷,在B 点放置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OE 两点间电势差大于OC 两点间的电势差B .D 点和E 点电势相同C .沿C ,D 连线由C 到D 移动一正点电荷,该电荷受到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D .将一负点电荷从C 点沿半径移动到O 点后再沿直线移动到F 点,该电荷的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4.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已知可见光的光子能量范围是1.63eV ~3.10eV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海南省海口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 物理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其中1~8为单选;9~12为多选,多选的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架在A 、B 两根电线杆之间的均匀电线在夏、冬两季由于热胀冷缩的效应,电线呈现如图所示的两种形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夏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 B .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较大C .夏季、冬季电线对电线杆的拉力一样大D .夏季杆对地面的压力较大[2.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小盒子中装有一些沙子,恰沿斜面匀速下滑,若在小盒子中再缓缓加入一些沙子,那么 ( )A .小盒所受的合外力增大B .斜面对小盒的摩擦力不变C .小盒仍将匀速下滑D .小盒将加速下滑3.物块A 、B 的质量分别为m 和2m ,用轻弹簧连接后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

对B 施加向右的水平拉力F ,稳定后A 、B 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 1;若撤去拉力F ,换成大小仍为F 的水平推力向右推A ,稳定后A 、B 一起在水平面上运动,此时弹簧长度为l 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原长为l 1+l 22B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弹簧的形变量相等C .两种情况下稳定时两物块的加速度不相等D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Fl 1-l 24.如图A 、B 、C 为三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当水平力F 作用于B 上,三物体可一起匀速运动。

撤去力F 后,三物体仍可一起向前运动,设此时A 、B 间作用力为f 1,B 、C 间作用力为f 2,则f 1和f 2的大小为( ) A .f 1=3F ,f 2=F 32B .f 1=f 2=0C .f 1=0,f 2=FD .f 1=F ,f 2=05.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救灾物资的箱子,如图所示,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

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子刚从飞机上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B .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C .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D .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6.如图所示,小球 A 、B 的质量分别 为2m 和3m ,用轻弹簧相连,然后用细线悬挂而静止,在剪断细线的瞬间,A 和B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 A .a A = a B =gB .a A =1.5g a B =gC .a A =2.5g a B =0夏季 冬季 A A B BA B-1D .a A = a B =07.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m/s 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 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 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

如图a 、b 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 -t 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 .在t =5s 时追尾C .在t =3s 时追尾D .由于初始距离太近,即使刹车不失灵也会追尾8.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在O 点,下端拴一个小球P ,开始时,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现对小球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外力F ,使小球向右缓慢偏移,依次经过A 点和B 点,已知A 、B 两点分别在如图直线OM 和ON 上,但图中未标出具体位置,弹簧的伸长量始终处于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B 点比A 点高B .B 点比A 点低C .B 点与A 点高度相同D .B 点可能比A 点高,也可能比A 点低9.如图所示,由相同材料做成的A 、B 两物体放在长木板上,随长木板一起以速度v 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且m A >m B 。

某时刻木板停止运动,设木板足够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木板光滑,由于A 的惯性较大,A 、B 间的距离将增大 B .若木板光滑,A 、B 间距离保持不变C .若木板粗糙,由于B 的惯性较小,A 、B 间的距离将减小D .若木板粗糙,A 、B 间距离保持不变10.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斜面倾角θ为30°,物体质量 为m ,若使物体沿斜面从静止开始下滑,至少需要施加平行斜面向下的推力F =0.2mg ,则( ) A .若F 变为大小0.1mg 沿斜面向下的推力,则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大小是0.1mgB .若F 变为大小0.1mg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则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大小是0.2mg [来C .若使物体沿斜面从静止开始上滑,F 至少应变为大小1.2mg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D .若F 变为大小为0.8mg 沿斜面向上的推力,则物体与斜面的摩擦力大小是0.3mg 11.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 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 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0~1 s 内,外力F 的大小恒定 B .在1~3 s 内,外力F = 0C .在3~ 4 s 内,外力F 不断减小D .在3~4 s 内,外力F 不断增大12.“蹦极”是一项非常刺激的体育运动,如图所示,某人身系弹性绳自高空P 点自由 下P甲 乙落,图中的a点是弹性绳的原长位置,c点是人所能到达的最低位置,b点是人静止悬吊着时的平衡位置。

人在从P点下落到最低位置c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在Pa段做自由落体运动,处于完全失重状态B.在ab段绳的拉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C.在bc段绳的拉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D.在c点,人的速度为零,处于平衡状态第Ⅱ卷(非选择题)二、实验题(共16分)13.(4分)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行定则的实验中,假如一个分力F1的方向不变,那么为了使橡皮条仍然伸长到O点,对另一个分力F2,下说列法正确的是( )A.F2的方向和大小是唯一确定值B.F2的大小是唯一的,方向可以有多个值C.F2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有多个值D.F2的方向是唯一的,但大小可有多个值14.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活动中:(1)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所示。

请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或不妥之处(填两处):a.b.(2)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

在实验中保持拉力不变,得到了小车加速度随质量变化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3)另有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独立探究加速度与拉力的关系,在实验中保持小车质量m不变,如图(a)所示,是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加速度随拉力变化的图像,图线没有过原点表明;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实验,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了各自得到的图像如图(b)所示,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量取值不同?比较其大小 。

三、计算题(4小题,共36分。

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必须写出数值和单位。

) 15.(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木板可沿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下滑,木板上站着一个质量为m 的人,问(1)为了保持木板与斜面相对静止,人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2)为了保持人与斜面相对静止,木板运动的加速度为多大? 16.(12分)如图所示,质量M =8 kg 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在小车左端加一水平推力F =8 N 。

当小车向右运动的速度达到3 m/s 时,在小车右端轻轻地放一个大小不计、质量m =2 kg 的小物块。

小物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小车足够长。

g 取10 m/s 2,则:(1)放上小物块后,小物块及小车的加速度各为多大;(2)从小物块放上小车开始,经过t =3 s 小物块通过的位移大小为多少? 17.(14分)如图,仓库中常用的皮带传输装置由两台皮带传送机组成,一台水平传送,A 、B 两端相距l 1=3m ,另一台倾斜,传送带与地面的倾角θ=37˚,C 、D 两端相距l 2=4. 2m ,B 、C 相距很近。

水平传送带以5m/s 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转动,现将质量为10kg 的一袋大米无初速度地放在A 端,它随传送带到达B 端后,速度大小不变地传到倾斜送带的C 端,米袋与两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 5(g 取10m/s 2,sin37˚=0. 6,cos37˚=0. 8) (1)若CD 部分传送带不运转,求米袋沿传送带在CD 上所能上升的最大距离;(2)若倾斜部分CD 以4m /s 的速率顺时针方向转动,求米袋从C 运动到D 所用的时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A DB C θ二、实验题(共16分) 13. C 14.(1)打点计时器不应使用干电池,应使用交流电源;实验中没有平衡小车的摩擦力;小车初始位置离打点计时器太远(只要答出其中的两点即可。

)(2) (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小车及车上砝码的总质量不同(小车质量不同也可)m 乙<m 丙三、计算题(4小题,共36分) 15. (10分)解析:(1)现分别对木板和人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对木板:Mg sinθ=F对人:mg sinθ+F =ma 1(a 1为人对斜面的加速度) 解得: 1sin M m ma g θ+=方向沿斜面向下.(2)现分别对人和木板应用牛顿第二定律,设木板对斜面的加速度为a 2,则:对人:mg sinθ=F 对木板:Mg si nθ+F =Ma 2 解得 2sin M m Ma g θ+=方向沿斜面向下16.(12分)解析:(1)小物块的加速度am =μg =2 m/s 2小车的加速度a M =F -μmgM=0.5 m/s 2(2)由a m t =v 0+a M t ,得t =2 s ,v 同=2×2 m/s =4 m/s在开始2 s 内,小物块通过的位移x 1=12a m t 2=4 m在接下来的1 s 内小物块与小车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 =FM +m=0.8 m/s 2小物块的位移x 2=v 同t ′+12at ′2=4.4 m 通过的总位移x =x 1+x 2=8.4m17.(14分)(1)米袋在传送带AB 上,与之有相对滑动时f 1=μmg =ma 12sin cos10/a g g m sθμθ=+=(2)CD以4m/s的速率顺时针方向转动,米袋先沿斜面匀减速,2sin cos10/a g g m sθμθ=+=米袋速度v'=4m/s时上滑位移为22120.45v vas m'-==,时间10.1v vat s'-'==,米袋速度v'<4m/s滑动摩擦力方向改变,且mgsinθ>μmgcosθ米袋减速上滑,加速度:2sin cos2/a g g m sθμθ'=-=根据匀变速运动的规律得:222212l s v t a t''''-=+,解得:21.5t s'=,22.5t s'=(舍)从C到D的时间为121.6t t 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