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第八中学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阅读
课文学习设想《孔乙己》写于1918年冬天,当时以《新青年》为阵地,虽已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但是封建复古的逆流仍很猖獗。

科举制度虽于1906年废除,但是培植孔乙己这种人的社会基础依然存在,孔孟之道仍然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内容,这样就有可能产生新的“孔乙己”。

前置预习
(1)学生自读课文,初步感知文章。

(2)勾画的生字新词并重点记忆。


(3)投影出示履历表样:前后桌四人为一组,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朗读揣摩关键语句,填写学籍表,分析孔乙己形象,表如下:孔乙己履历表
姓名籍贯年龄出生年月学历特长工作单位身体状况家庭成员
主要社会关系(是指小说中与孔乙己发生关系的人物,要注明关系)工作生活经历是指小说中孔乙己作过的一些事,表达准确清楚,可根据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自己概括。

注意将课文中有关孔乙己的信息都要罗列显示出来。

主要成就主要优点主要缺点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故事情节,品味人物形象。

2.情感目标:了解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从孔乙己的悲惨遭遇中,认识中国病态社会的冷酷和科举制度的腐朽。

3、能力目标:掌握探究、概括等多种学习方法。

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体会特定词语的深刻含义。

课堂
流程
学习内容学法指导
一目标认定2分钟
1.知识目标:了解故事情节,品味人物形象。

2.情感目标:了解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从孔乙己的悲惨
遭遇中,认识中国病态社会的冷酷和科举制度的腐朽。

3、能力目标:掌握探究、概括等多种学习方法。

明确目标,圈出
关键词
二自主学习18分钟
预习检查——画孔乙己
1、按布置的预习任务,学生在小组里展示自己的插图,然后由小组选
出精品插图到班里展示并说出自己画的是小说里的哪一个情节。

2、教师播放示范插图(三张)并与学生讨论怎样对一个故事情节进行
概括总结。

(概括时可以利用某人做某事的句式进行概括)
3、教师给学生做示范,比如第一张插图写的是: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
穿长衫的人。

4、学生分为两个小组分别讨论插图内容,教师一边倾听学生讨论情况,
一边适当指导,最后由各组选出代表用一句话复述插图所描述的故事片段。

小组合作热身,
完成自主学习
任务,代表展
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