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解析:入若耶溪、咏怀·夜中不能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必背古诗词解析:入若耶溪、咏
怀·夜中不能寐
艅yú艎huánɡ何hé泛fàn泛fàn,空ōnɡ水shuǐ共ɡònɡ悠yōu悠yōu。

阴yīn霞xiá生shēnɡ远yuǎn岫xiù,阳yánɡ景jǐnɡ逐zhú回huí流liú。

蝉chán噪zào林lín愈yù静jìnɡ,鸟niǎo鸣ínɡ山sh ān更ɡènɡ幽yōu。

此cǐ地dì动dònɡ归ɡuī念niàn,长chánɡ年nián悲bēi倦juàn游yóu。

作者背景
王籍,字文海,琅邪临沂人。

南朝梁诗人。

注词释义:
艅艎:舟名。

泛泛:船行无阻。

阳景:日影。

回流:曲折的溪流。

逾:同“愈”,更加。

长年悲倦游:诗人多年以来就厌倦仕途,却没有归隐,以此而悲伤。

倦游:厌倦仕途而思退休。

古诗今译:
我驾着小舟在若耶溪上悠闲地游玩,
天空倒映在水中,水天相和,一起荡悠。

晚霞从远处背阳的山头升起,
阳光照耀着蜿蜒曲折的水流。

蝉声高唱,树林却显得格外宁静;
鸟鸣声声,深山里倒比往常更清幽。

名句赏析---“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若耶溪在会稽若耶山下,景色佳丽。

这首诗是王籍游若耶溪时创作的,它使人感受到若耶溪的深幽清净,同时也达到了“动中间静意”的美学效果。

“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二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被誉为“文外独绝”。

用以动显静的手法来渲染山林的幽静。

“蝉噪”、“鸟鸣”使笼罩着若耶,山林的寂静显得更为深沉。

全诗因景启情而抒怀,十分自然和谐。

此诗文辞清婉,音律谐美,创造出一种幽静恬淡的艺术境界。

本诗写作者泛舟若耶溪的所见所闻,并于含长久长久羁留他乡的思归之念。

夜yè中zhōnɡ不bù能nénɡ寐èi,起qǐ坐zuò弹tán鸣ínɡ琴qín。

薄bó帷éi鉴jiàn明ínɡ月yuè,清qīnɡ风fēnɡ吹chuī我ǒ襟jīn。

孤ɡū鸿hónɡ号háo外ài野yě,翔xiánɡ鸟niǎo鸣ínɡ北běi林lín。

徘pái徊huái将jiānɡ何hé见jiàn?忧yōu思sī独d
ú伤shānɡ心xīn。

作者背景
阮籍三国魏哲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字嗣宗,陈留尉氏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

为人志气宏放,博览群书,尤好老子和庄子的哲学。

爱饮酒,能长啸,善弹琴。

文学艺术才能超群。

与嵇康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

注词释义:
《咏怀》是阮籍生平诗作的总题,不是一时所作。

大多写生活的感慨,不外说人生祸福无常,年寿有限,要求超脱利禄的圈子,放怀远大。

也有对当时政治的刺讥,但写得很隐晦
夜中:中夜、半夜。

鉴:照。

薄帷:薄薄的帐幔。

翔鸟:飞翔盘旋着的鸟。

鸟在夜里飞翔正因为月明。

北林:《诗经·秦风·晨风》:“鴥彼晨风,郁彼北林。

未见君子,忧心钦钦。

如何如何,忘我实多!”后人往往用“北林”一词表示忧伤。

号:鸣叫、哀号。

古诗今译:
因为忧伤,到了半夜还不能入睡,就起来弹琴。

明亮的月光透过薄薄的帐幔照了进来。

清冷的秋风吹过
我的衣襟。

远处的鸿雁与翔鸟在鸣叫。

孤鸿在野外哀号,盘旋的飞鸟在北林上悲鸣。

月光下,诗人在徘徊,而此刻的孤鸿、翔鸟也在空中徘徊,可他们彷徨中能见到什么?除了内心的孤独在喧嚣,什么也没有。

名句赏析---“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


阮籍五言《咏怀》诗八十二首。

这是首。

阮籍《咏怀》诗,是他一生诗歌创作的总汇。

阮籍生活在魏、晋之际,他有雄心壮志。

由于当时政治黑暗,壮志难酬,他徘徊在两难的境地,无法做到像嵇康一样,也不能像山涛一般屈于司马氏,所以他陶醉酒中,借酒来逃避现实,摆脱自己的两难处境。

但借酒消愁愁更愁,终于发而为《咏怀》诗。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写清澈如水的月光照在窗帷上。

这里他并没有写“明月鉴薄帷”而是“薄帷鉴明月”,作者是从个人的感官角度出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窗帷,所以是明月鉴薄帷。

另外,这里的倒装更是音韵上的和谐。

“清风吹我襟”这里的清风是秋风,是冷风,一种让人发自内心感到寒冷的风,到此,两句都是自己感受到的,是实景。

“孤鸿号野外,翔鸟鸣北林。

”也是写景,但与上句相
比,此处是虚景,应是作者的想象,想象远处的鸿雁与翔鸟在鸣叫。

孤鸿在野外哀号,盘旋的飞鸟在北林上悲鸣,这些不正式阮籍自己的映照吗?上两句是从诗人的视觉角度来写,这两句就是从诗人的听觉来写。

清风、明月、鸿号、鸟鸣,都是以动写静,写出了当时所在的寂静凄清的环境,以映衬诗人孤独苦闷与彷徨的心境。

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