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民请命文言文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民请命文言文翻译
原文: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
仕为龙阳典史④。
龙阳濒洞庭④,岁罹水患,逋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
文胜慨然诣阙⑥上疏⑦,为民请命。
再上,皆不报⑧。
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
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⑨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⑩,定为额。
邑人建祠祀之。
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
万历⑾十四年诏有司⑿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
[注释] ①夔(kuí)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
②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
③典史:县令的属官。
④洞庭:指洞庭湖。
⑤逋赋:拖欠赋税。
⑥阙(què):宫殿外的望楼。
此指宫门外。
⑦疏:给皇帝的奏章。
⑧不报:不答复。
⑨诏宽:皇帝下令宽贷。
⑩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⑾万历:明神宗年号。
⑿有司:官吏。
译文:
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
做官担任龙阳县令的属官。
龙阳毗邻洞庭湖,每年遭遇水灾,拖欠赋税几十万,受鞭挞之刑而死的人接连不断。
青文胜情绪激昂的样子,来到宫门外呈上给皇帝的奏章,为百姓请命,再三上书,(皇帝)都不答复。
青文胜叹息说:“我有什么脸面回去见父老乡亲们啊!”又一次准备了奏章,敲击登闻鼓来上诉,于是在鼓下上吊自尽。
皇帝听闻(这件事)后十分惊讶,同情他为了百姓而牺牲了自己,下令宽贷龙阳赋税二万四千多石。
乡里人建立了祠堂来祭奠青文胜。
文胜的妻子和孩子因为贫困不能返乡,乡里决定用百亩公田奉养她。
万历14年,皇帝下昭给有关部门,要他们为文胜做春秋祭奠,并赐谥号“惠烈”。
文学常识
“登闻鼓”及其他。
登闻鼓是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谏议之言或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以使里面的人听到。
从县、府、州直至皇宫外,都设有“登闻鼓”。
所谓“击鼓鸣怨”就
是敲击登闻鼓喊冤枉。
然而古代有几个青天大老爷呢?登闻鼓只是形式罢了,从上文看,青文胜击鼓后还不是因毫无作用转而自杀的吗?有句谚语叫“堂堂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古代百姓申怨还有一种方法,即拦住官员出行的马车,诉说冤情,但效果也极小。
思考与练习
问题
一、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①仕()②濒()
③具()④悯()
⑤邑()⑥祀()
二、①“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中的“诣”,解释为:
A.上告
B.到
C.登上
D.责骂
②“妻子贫不能归”中的“归”,是指
A.回到娘家
B.回到故乡
C.没有住房
D.不能耕种。
三、翻译:
①岁罹水患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死者相踵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遂自经于鼓下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养以公田百亩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理解:
这则故事除赞扬青文胜为民请命外,还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①做官②靠近③准备④同情⑤县⑥祭
二、①(A) ②(B)
三、①每年遭遇水灾
②死者接连不断
③便在登闻鼓下上吊自杀
④用公田一百亩来养家糊口。
四、统治阶级横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