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装修吊顶质量通病照片案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装修吊顶质量通病照片案例
ZT-吊顶工程-01
张亚涛()
李晓宇/毛建明/周国清
通病现象:
吊顶造型转角位置未做龙骨加固,易开裂。
原因分析:
1、交底未做到人人交底。
2、现场检查未做到及时。
3、安装公司进行破坏。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首先在转角龙骨下口增加边龙
自制条转角;转角上口增加50
付龙骨斜撑;第一层板转角使
用L形9厘板或镀锌白铁皮。
拐角尽量加长,但不小于30cm 2、在直边或转角处增加废龙骨使墙及吊顶龙骨连接成整体。
3、管理人员跟进,制作交底检查表,每个部位每道工序全部检
查到位。
4、利用副龙的余料集中对每个转
角做加固(做二道);在转角
两侧300mm内,各加一根吊筋,
增加结构稳定性;造型在吊起
时应注意使其四角受力均匀,
并控制在同一水平面上;转角
处龙骨加固要到位或转角龙
骨可以不断开。
双层板工人通
常都会认为不可能产生裂缝,
以为只要上下板缝不在一起
就不会裂缝,放松了对细节的
控制,要是第二层板刷白胶的话会好一点。
问题图片:
下口自制加固片正确施工,但转角加固50付龙骨未加,与墙体连接废龙骨未增加。
正确图片:
CAD图纸:
剖面图
平面图
ZT-吊顶工程-02
孔建林()
通病现象:
吊顶吊筋采用弯曲丝杆固定连接会造成质量问题。
原因分析:
1.项目部没有按照施工规范对施
工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2. 采用弯曲丝杆固定连接,不符
合施工规范要求;
3.管理人员对施工规范要求掌握
不够,检查不到位;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管理人员要加强施工规范的培
训,掌握施工规范,保证施工质量;
2.要对施工班组进行严格的技术
交底;
3.吊顶采用的丝杆要垂直,不能
弯曲;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ZT-吊顶工程-03
夏策峰()
通病现象:
轻钢龙骨吊顶主龙大吊与付龙挂钩未正反安装,封板后因石膏板自重易导致龙骨受力不平衡,影响吊顶平整度。
原因分析:
1、工人流动性较强,新进人员对施工规范了解不深,未培训就上岗;
2、对班组的技术交底未做到全员交底,只流行于形式与班组长签字;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班组人员要组织先培训,合格后再上岗;
2、做好前期策划工作,对班组进行全员技术交底(做提前房做实物交底);
3、轻钢龙骨吊顶主龙大吊与付龙挂钩(二正一反)都必须正反扣安装。
同时注意大吊穿心螺丝必须拧紧,主、副龙骨的卡件必须卡紧。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需更换图片)
ZT-吊顶工程-04
王克群()
通病现象:
在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制作过程中,主吊螺丝及副吊紧固定不到位,易造成顶面下垂接缝开裂等现象。
原因分析:
主吊螺丝及副吊紧固不到位,尤其是副吊紧固在施工过程中,经常施工人员用手一抓一握草草了事。
造成各部分的副吊紧固不统一,石膏板受力不均衡,造成石膏板顶面下垂接缝开裂等现象。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制作调平工程中,在拧紧主吊
螺丝的同时用老虎钳将副吊紧固到位,使之整个平面受力均衡,确保顶面整体平整牢固。
注意主吊的丝杆不能太长,避免其顶到对穿螺丝。
2、对于斜面吊顶,须加强固定。
可加铆钉或主龙骨点焊。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需更换图片)
ZT-吊顶工程-05
唐江()
通病现象:
吊顶造型和吊筋的固定螺钉只有一颗,存在晃动变形质量隐患。
解决办法
1、最好是背面加用主龙,付龙用螺丝固定在主龙上,大挂还是挂在主
龙上;
2、造型吊筋的固定不能少于二颗
的螺钉,这样造型受力在一条
上引力线上,不易产生左右的
晃动。
也可用废料石膏板做块
斜板来加强固定。
龙骨造型,以前施工通常采用
铝帽钉固定,现在基本都采用快口螺丝来加固造型连接,要连接牢固一定要对角连接或三角形连接。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需更换图片)ZT-吊顶工程-06
唐江()
/陶幼东/范焕民
通病现象:
吊顶主龙接头处强度不够,没有锚固或锚固方式不对,容易松脱,影响吊顶龙骨强度和吊顶平整度,易变形。
原因分析:
在项目施工中,经常会忽视对主龙的接头锚固,给以后的吊顶的质量带来变形,下沉等质量隐患。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主龙接头处增加吊筋,加强质量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主龙的接头必须要进行锚固处理,用专用接长件连接(或主龙骨交
错搭接150mm,或采用零星龙骨边角料进行连接),主龙连接件两边各用两个铆钉固定。
防止锚固不牢引起吊顶质量问题。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需更换图片)
ZT-吊顶工程-07
李晓宇()/ 范焕民
通病现象:
大型吊顶造型吊杆未采用钢架反支撑,吊筋牢度不够或造型容易摆动会引起造型稳定性不好,造型开裂等现象
原因分析:
1、造型较大,吊筋作吊杆难以保
证造型稳定。
2、深化设计未考虑
3、造型上挂时四个角受力不均。
在安装灯具或检修时由于人
为原因造型开裂。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1、放线时用水平仪及卡尺来控制其水平,具体做法:先确定好一点标
高,通过控制吊顶造型四个角和已找好点的高程确定吊顶处于水平位置。
2、在安装灯具或检修时应向工人进行技术交底,避免使吊顶造型受力。
3、吊顶造型用吊筋吊好后,在四个角(或三个角)用角铁把造型和顶
面固定。
避免造型受风力影响左右晃动,造成顶面开裂。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需更换图片)
ZT-吊顶工程-08
夏策峰()
/周国清/范焕明
通病现象:
石膏板吊顶副龙骨与垂直方
向龙骨连接处没有采用U 型边龙
骨或副龙骨三面或两面开口(八
字角)加自攻螺丝固定。
牢度不
够,易引起面层开裂。
原因分析:
1、项目管理人员对公司质量通病
学习不够,导致对施工班组技
术交底不清;
2、部分班组为节约人工费,不积
极主动安公司规范执行。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首先应避免使用木龙骨。
边龙
采用U 型边龙骨或铝角条,连
接处用螺钉或铆钉固定。
2、八字角固定时螺丝最好在两
侧,不在底面,以免影响封板
的平整度。
对没有采用八字角
加自攻螺丝固定的付龙骨,要
求在下面再加一颗自攻螺丝
钉,增强牢固度。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 ZT-吊顶工程-09 陶幼东()通病现象:工地上有的区域部分吊筋长度超过米,没按规范要求设置反支撑。
原因分析:因少量吊筋超长加装反支撑需动用电焊工具等,在具体的操作上比较困难.(焊机、焊条、动火证监护人,现场清理可燃物,防护等.)工时较多,质
量不能保证。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扬州唐郡会所采用电线管卡加2*2方管的方法,满足了规范要求。
施工简单、操作方便,整齐美观、节省人工,安全,建议推广使用。
吊筋长度超长,会引起顶面吊顶会晃动,采用2*2方管固定不能单排,必须是十字交叉的,才能更好的避免顶面晃动。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 (需补充图片)
ZT-吊顶工程-10
夏策峰()
通病现象:
吊顶、墙面或其它部位灯槽造型内的暗藏灯管外露。
原因分析:
策划时未考虑人站在一定位置时,可视范围内见到灯管。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对灯槽内采用T5灯管的,考
虑把灯槽深度做深一点或石
膏线边加一围边隐藏灯管,有
条件的可考虑安装透光片。
2、当灯槽深度不允许时,可用LED
灯带代替T5灯管,对灯槽深度
要求相对底。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需补充图片)
ZT-吊顶工程-11
薛惠军()
通病现象:
灯槽外侧板上口和顶内阴角处两头取四个点,上下看造型部分都会出现不在同一水平线上,也就是翘裂阴阳角不直等现象。
原因分析:
1、灯槽底板两头宽度间距有大小
2、内外侧板有高低
3、组装时侧板和底板不成直角或
定位时水平没有调整平造成
翘裂。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加强落实过程交接检,基层安装不合格不进入(面层)油漆施工工序。
制作过程中控制好尺寸,组装内外侧板做到垂直成直角,定位时进行细部检查,调整好水平,确保整体平整、牢固。
问题图片:正确图片:(需补充图片)
ZT-吊顶工程-12
李晓宇()
通病现象:
铝扣板吊顶边缘收口翘曲漏缝
原因分析:
1、由于安装灯具易导致铝扣板凹凸不平;
2、放线时顶面水平未控制好。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用配套边侧卡件进行受力固定。
或在边缘铝扣板背面
加龙骨等型材
压住板边缘;
2、放线时顶面水平标高要控制
好;
3、安装灯具时应尽量小心,避免
破坏顶面平整度。
问题图片:正确图片:(需补充图片)
CAD图:
ZT-吊顶工程-13
夏策峰()
通病现象:
双层石膏板吊顶留工艺缝时,施工工序出错,增加后期油漆工施
工难度,不易控制质量。
原因分析:
管理人员对施工工艺不太懂,前期策划不到位;对施工班组技术交底不清,导致吊顶工与油漆工配合不到位,没能采取正确的施工工序;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做好前期策划,对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要全面充分
2、在封第二层石膏板时,应在预留工艺缝处两边各5cm处批腻子用细
砂纸打磨,基层经管理人员检收合格后,放可封板(封板切割处应同样用细砂纸打磨光滑)。
这样可在后期油漆时节约材料与人工。
3、订制石膏条或铝合金U形收边条,建议在第二层石膏板边采用缝宽
度的铝合金U形收边条固定在石膏板上,然后再贴绷带,批腻子、打磨。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需补充图片)
ZT-吊顶工程-14
夏策峰()
通病现象:
墙面石材与石膏板吊顶阴角处出现开裂隐患。
原因分析:
1、前期策划未考虑留凹槽处理,
以规避掉开裂缝隙,而是考虑
后期打胶收口;
2、项目部留凹槽处理,会增加成
本,而业主不认同;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项目管理人员做好收口的策划
工作,施工员对班组进行全员技术交底;吊顶石膏板要伸到墙面
石材,石膏板盖住石材上口,即石材顶到吊顶石膏板。
2、对于业主不认同留凹槽处理,可以把最上块石材上口抽8mm*6mm的
槽,也可以规避掉开裂缝隙(如图一)。
3、对于在吊顶上留凹槽处理方式,可以定制成品石膏线,便于做涂料
控制(如图二)。
或可定制成品E型铝合金线条。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
(图一)效果图二)效果CAD示意图:
ZT-吊顶工程-15
夏策峰()
通病现象:
铝板吊顶平整度不够,起波浪型。
原因分析:
1、前期技术交底不到位,导致施工基层龙骨间距不规范;
2、项目部对材料监控不到位,采购铝板太薄。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质量员对工序报验交接验收
记录要全面,如:对吊挂、勾
件等不能松动;
2、在深化设计阶段需控制设计
排版单片铝板的面积。
铝板用
轻钢龙骨加背筋的处理方法,
较大面积的铝板吊顶根据项
目情况可采用方管做基层(代
价较高);
3、项目部根据签订的合同里规
定的铝板材料厚度,对其加强
监控。
问题图片:正确图片:ZT-吊顶工程-16
李晓宇()/陶幼东
通病现象:
1、吊顶收缩缝未贯通;
2、在收缩缝附近产生裂缝
原因分析:
1、对吊顶伸缩缝的认识不足。
2、吊顶伸缩缝处两侧的主副龙骨及饰面材料未断开,吊顶伸缩缝没贯
通;
3、过程中未认真检查.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吊顶长度超过12米或面积超
过100平方米的,要在合适位
置预留伸缩缝。
2、吊顶侧边石膏板也要断开,石
膏板进行搭接处理或者用成
品伸缩缝金属嵌条、金属盖板
来处理。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 (需补充图片)ZT-吊顶工程-17
李胜来()
通病现象:
灯槽或其它造型骑跨建筑变形缝,使用过程中会出现严重断裂现象。
原因分析:
1、对建筑变形缝的认识不足。
2、现场放线及图纸深化时未考虑设计及施工方案。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现场放线时及时发现问题,并尽早与业主、设计方沟通,深化
设计
时将造型位置调整到变形缝以外。
通过移位、做叠阶、降低标高等方法避免此类问题。
2、碰到建筑变形缝时,需要考虑地、墙、顶面变形缝的贯通,基层到
饰面材料须全部断开(饰面材料单边固定,可搭接)。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需补充图片)
ZT-吊顶工程-18
毛建民()
通病现象:
金箔因底子不干造成霉变和剥落。
原因分析:
1、金箔材料质量不过关。
2、基层未干透就贴金箔。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在腻子干透后再进行施工,同时做黄色硝基底漆,贴好的金箔表面要上保护漆。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需补充图片)
ZT-吊顶工程-19
夏策峰()/范焕民
通病现象:
吊顶施工不规范:检修孔四周未加固,且未增加吊杆。
易开裂,后期检修时会破坏吊顶。
原因分析:
1、前期策划不到位,没能对施工
班组进行技术交底,或交底不
到位;
2、项目部存在以包代管现象,施
工过程中监控力度不够。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做好前期策划,对施工班组要
进行全面的技术交底;
2、特别是双包工程,项目部在施
工过程中要加强监控不能以
包代管,发现质量问题要要坚
决返工整改。
3、在检修孔四周加固轻钢龙骨或
型钢龙骨,并在四个角上增加
丝杆吊筋或型钢吊杆。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需更换图片)
ZT-吊顶工程-20
王克群()/夏策峰
通病现象:
防火卷帘与吊顶交接处未作处理,影响整体观感。
原因分析:
1、装饰单位与消防安装单位配合
不到位;
2、在防火卷帘与吊顶交接处,施
工过程中往往不注意内部收
头封板处里。
造成空洞现象,
可看见吊顶基层构造,影响装
饰效果。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在基层制作施工中,与卷帘制
按单位多沟通。
在不影响卷帘
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将基层封
板尽可能封严实。
洞口预留宽
度比卷帘宽度大4cm左右,以
看不到空洞现象为准。
1、可与业主、消防单位协商,根
据消防卷帘两扇门的垂直间
距,定制不锈钢整体套框作为
卷帘门轨道,注意轨道须保证
卷帘门正常运行。
不锈钢套框
的安装必须在消防验收通过
后。
问题图片:正确图片:(需更换图片)
ZT-吊顶工程-21
唐江()/毛建明
通病现象:
顶面综合布点混乱,喷淋处开孔粗糙,位置随意。
喷淋突出顶面,装饰罩盖不住。
原因分析:
1、和安装单位没做好图纸交底及现场交接。
2、前期策划不到,工人开孔随意性太大。
3、施工过程中检查、监督不力。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加强前期策划,与消防单位协调配合好,确认好综合布点图,控制好最终装饰效果。
2、根据确认好的综合布点图在现场进行准确放线、定位,对吊顶设备
末端、检修口等在吊顶推行强行定位(而不是在地面上定位),努力为业主化解问题,服务到位。
3.喷淋处石膏板用开孔器开孔。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需补充图片)
ZT-吊顶工程-22
范焕民()
通病现象:
吊顶风机检修孔安装在风机侧面不便维修(图示回风口兼做检修口)。
原因分析:
项目部管理人员不了解风机性能及各部件使用功能.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检修孔尽量安装在回风口后
则,或接装在便于检修风机之
处;
2、如回风有管道的,回风口不能
兼做检修口,必须另设检修
孔。
2、小过道吊顶的检修可以采用活
动板形式来处理,尺寸尽量和出风口是一条线。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
ZT-吊顶工程-23
孔建林()
通病现象:
吊顶丝杆包在空调通风保温层内,违反施工规范。
原因分析:
1、项目部没有对施工班组进行施
工规范的技术交底。
2、空调专业施工人员违反施工规
范擅自将吊顶丝杆包在空调
通风保温层内,在空调通风使
用过程中的颤动会导致顶面
石膏板顶面出现裂缝。
3、项目部管理人员对施工工艺不
精通,责任心不强,跟踪检查
力度不到位。
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项目部管理人员要认真学习施
工工艺,掌握施工规范。
对施
工班组进行施工工艺的技术
交底。
2、吊顶丝杆(或主副龙骨)不能
紧靠或接触空调通风管,更不
能包扎在一处。
3、加强施工过程控制,严格跟踪
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偏。
问题图片:正确图片: (
需更换图片) CAD 示意图:
ZT-吊顶工程-24 周国清()通病现象:风口紧贴石膏板、易开裂变形原因分析: 1、首先与安装单位的协调沟通存在问题;
2、风口与石膏板交接处易产生冷凝水;
3、与石膏板连接,易产生振动,导致石膏板开裂解决办法(预防措施): 1、现场技术交底、检查督促到位; 2、前期与安装单位要协调沟通好,确定风口位置及管道走向。
封板之前需检查空调保温是否完好,若有不到位或破损之处立即通知安装单位修补;3、与石膏交界处建议不要采用铁皮,用软布连接并且做好风口的四周加固(轻钢龙骨或角钢加固,风口周边加木框)。
问题图片:
正确图片:(需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