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药物消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糖尿病药物消渴丸的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姚静
来源:《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第21期
姚静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 临床应用中,消渴丸具有比格列本脲更好、更显著的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为控制消渴丸生产质量,使消渴丸降糖作用更好发挥,对其制备工艺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该研究主要采用泛制法制丸,并通过显微镜鉴别、薄层鉴别对消渴丸的制备质量进行监控,通
过实验选取最佳制备工艺,为进一步优化消渴丸的提取工艺和建立相关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 糖尿病;消渴丸;制备工艺
[中图分类号] R9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4)12(b)-0048-01
[作者简介] 姚静(1975-),女,河南汝南人,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执业药师,研究
方向:中药新药,中药制剂的研究开发。

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患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世界性疾病之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目前我国糖尿病发
病率正以惊人的速度增长。

中药在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方面历史悠久,疗效显著,具有化学药物
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消渴丸是一种中、西药复方制剂,方中黄芪益气,生地、花粉滋阴,三药
配合是中医临床治疗消渴病的常用方药,配以西药第二代磺脲类降血糖药之首选药优降糖[1]。

既往研究表明,消渴丸对糖尿病治疗有较好的作用,对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也有一
定意义[2]。

该研究将依据辨证论治的原则对消渴丸的制备工艺进行探究,并对其质量进行控制,以期为消渴丸的产业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做出应有贡献。

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
BY-1000型丸剂抛光(糖衣)机;LJ16型水分测定仪;JA1203电子天平;微型高速万能粉
碎机;旋转蒸发器;UV-1型三用紫外分析仪;YH-1BS远红外电热鼓风干燥箱。

1.2 试药
黄芪甲苷对照品(中国生物制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20927-200613);试剂为分析纯;黄芪等中药由北京同仁堂药店提供。

2 方法与结果
2.1 消渴丸的制备
第一,按照消渴丸3倍处方分别称取3份(每份投料量为3 000 g)干燥药材,将药材粉碎,计算并考察粉碎出粉率,结果表明处方药材的平均出粉率为98.07%,与生产要求和需要相
符合。

第二,起模,将3份药材全部投量,先在泛丸锅中涂抹少许纯化水,然后将少量起模用
粉撒于锅中,启动泛丸锅,使药粉均匀黏附湿润,之后用干燥水丸刷将药粉刷下,形成湿润颗粒,再撒少许干粉,拌和均匀后喷水湿润,反复操作直至颗粒逐渐滚圆加大如小米为度,筛选
后即得丸模[3]。

第三,将丸模置于泛丸锅,启动泛丸锅,按照第二步方法反复操作,使药丸成型,在此过程中,应逐渐将加水量和加分量加大,直到药丸大小符合颗粒标准。

第四,将成型
后的药丸放置于干燥箱中(温度控制在70~75 ℃)干燥24 h,在干燥过程中,经常翻动药丸。

第五,抛光、过筛,使药丸光圆紧密,加水湿润,在泛丸锅内转动1~3 min后取出置于烘干箱烘干,最后经过包衣制成消渴丸。

2.2 小试
中药提取时,最为重要的因素是提取温度、时间、水量、投料顺序、升温时间等。

该研究
根据上述工艺流程,按照消渴丸质量标准和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费率IA[4]丸剂项下,重点
对干燥时间、干燥温度、样品粉碎度、水量、重量差异和溶散时限等进行测定,做湿丸水分测
定实验,选取与药典法检测结果相接近的测定条件。

结果表明,投料量为3 000 g的3份药材出粉率分别为97.9%、98.1%、98.2%,平均出粉率为98.07%,在干燥时间为24 h的基础上,成品得量分别为2 913 g、2 916 g、2 920 g,成品收率平均收率为97.21%,与理论成品得量接近。

这说明该研究所采用的制备工艺较为成熟。

2.3 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
首先配置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制备方法为:称取对照品10 mg,将其置于50 mL容量瓶中,加入甲醇至刻度,摇匀得到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

准确称取9份消渴丸药品各1 g,置于
容量瓶中,加入甲醇至刻度,超声溶解30 min,离心3 min,取上清液20 μL进样,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测定[5]。

按照消渴丸制备方法制备缺黄芪的阴性对照品,并制备阴性对照品溶液;另取黄芪对照药材0.5 g,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在色谱条件下进样。

吸取黄芪甲苷对照品溶液、黄芪对照药材溶液和阴性对照品溶液各20 μL,以正己烷-乙酸乙酯为展开剂展开,置于紫外
光灯下检视,结果表明其他组分对黄芪甲苷的测定无干扰。

之后展开精密度实验、重复性实验、回收率实验和含量测定,结果稳定,说明工艺成熟、合理。

3 讨论
临床实践表明,西药治疗糖尿病虽疗效良好,但往往是指标不治本,长期效果较差,而中
药在治疗和预防糖尿病方面历史悠久,效果显著,能够增强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稳定血糖,改善其便秘症状,同时还能防治并发症发生,消渴丸作为一种中、西复方制剂在临床上就得到
了广泛认可。

通过对消渴丸的制备工艺、处方小试的研究和对黄芪甲苷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该工艺较
为稳定成熟,操作简单,专属性强,可为进一步优化消渴丸的提取工艺和建立相关质量标准提
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Zeng Z,Jiang J.Analysis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induced by natural product-derived drugs[J].British Journal of Pharmacology,2010,159(7):1374-1391.
[2] 钱瑾,黎明,吴嘉瑞,等.消渴丸中药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的研究[J].中
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7):173-176.
[3] 熊山.通闭消渴丸的制备及质量控制[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3):23-24.
[4]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化学上业出版社,2010.
[5] 邱绿琴,吴宗彬,杨惊宇,等.正交法优化黄芪消渴丸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09(3):37-39.
(收稿日期:2014-09-1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