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呼吸内科专业(2018年)医疗质量管理控制情况调查表 V4.1-2019061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意:如1.医院无某个诊疗科目或未开展某项业务的相关数据,或2.已开展的某项业务相关填报数据未统计或无法统计,请填“/”,切不可填“0”,数值“0”具有统计学意义!
举例说明:如某疾病本年度出院病例中确实无人死亡,则填写数值“0”,“0”作为死亡率会被纳入统计。

如医院1.未开展该诊疗科目;2.未统计或无法统计出院死亡人数,则填“/”。

提示:1.为避免因数据较多引起填报位置错误等问题,本年度将根据往年填报的数据结果5%-95%范围,在某些指标填报时予以提醒,超出此范围不代表错误,请各医疗机构认真、如实填写;2.本年度将会对填报项“/”率进行统计,并对上报结果进行抽样检查,请各医院真实准确统计所有调查数据,认真填写。

填报数据范围: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

2018年度呼吸内科专业
医疗质量管理控制情况调查表
说明:呼吸内科专业调查表要求这些医院填报:综合医院填报。

[填报指标]你院是否设有呼吸内科专业?(单选)
○是
○否
【强制】指标隐藏显示控制
[你院是否设有呼吸内科专业?(单选)]选择“是”,系统显示下面的所有指标给用户填写。

否则,隐藏这些指标,不显示。

指标1医院运行管理类指标
[填报指标]呼吸科年门诊人次
定义:呼吸科年度门诊就诊人次总数。

【提醒】指标固定值区间
100(人次)≤[呼吸科年门诊人次]≤1,000,000(人次)[填报指标]呼吸科年出院人数
定义:呼吸科年度出院人次总数。

【提醒】指标固定值区间
50(人)≤[呼吸科年出院人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床位数
定义:呼吸科总床位数。

【提醒】指标固定值区间
1(床)≤[呼吸科床位数]≤1000(床)
[填报指标]呼吸监护室床位数
定义:呼吸监护室床位数。

【提醒】指标运算区间
[呼吸监护室床位数]≤([呼吸科床位数]×30%)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监护室床位数]≤[呼吸科床位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门诊次均费用(元)
定义:呼吸科门诊患者费用之和与患者总例数的比值。

【提醒】指标固定值区间
10(元)≤[呼吸科门诊次均费用(元)]≤1000(元)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次均费用(元)
定义:呼吸科患者住院费用之和与患者总例数的比值。

【提醒】指标固定值区间
100(元)≤[呼吸科住院次均费用(元)]≤30,000(元)
[填报指标]呼吸科普通病房平均住院日(天)
定义:呼吸科住院患者住院天数之和与患者总例数的比值。

【提醒】指标固定值区间
3(天)≤[呼吸科普通病房平均住院日(天)]≤30(天)
[填报指标]呼吸科RICU平均住院日(天)
定义:呼吸科RICU住院患者住院天数之和与RICU患者总例数的比值。

【提醒】指标固定值区间
3(天)≤[呼吸科RICU平均住院日(天)]≤50(天)
[填报指标]呼吸科睡眠监测例次
定义:呼吸科年度睡眠监测例次。

【提醒】指标固定值区间
0(例次)≤[呼吸科睡眠监测例次]≤9,999(例次)
[填报指标]呼吸科肺功能检查例次
定义:呼吸科年度肺功能检查例次。

【提醒】指标固定值区间
0(例次)≤[呼吸科肺功能检查例次]≤200,000(例次)[填报指标]呼吸科有创呼吸机治疗例数
定义:呼吸科年度有创呼吸机治疗例数。

【提醒】指标固定值区间
0(例)≤[呼吸科有创呼吸机治疗例数]≤3000(例)
[填报指标]呼吸科无创呼吸机治疗例数
定义:呼吸科年度无创呼吸机治疗例数。

【提醒】指标固定值区间
0(例)≤[呼吸科无创呼吸机治疗例数]≤20,000(例)
[填报指标]呼吸科体外膜氧合(ECMO)治疗例数
定义:呼吸科年度体外膜氧合(ECMO)治疗例数。

【提醒】指标固定值区间
0(例)≤[呼吸科体外膜氧合(ECMO)治疗例数]≤500(例)[填报指标]呼吸科收治肺癌患者例数
定义:呼吸科年度收治肺癌患者总例数。

【提醒】指标运算区间
[呼吸科收治肺癌患者例数]≤([呼吸科年出院人数]×80%)【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收治肺癌患者例数]≤[呼吸科年出院人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总死亡人数
定义:呼吸科年度住院患者死亡人数总和。

【提醒】指标运算区间
[呼吸科总死亡人数]≤([呼吸科年出院人数]×20%)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总死亡人数]≤[呼吸科年出院人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医师总人数
定义:呼吸科医师人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护士总人数
定义:呼吸科护士人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呼吸监护室护士人数
定义:呼吸科呼吸监护室护士人数。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呼吸监护室护士人数]≤[呼吸科护士总人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治疗师人数
定义:呼吸科呼吸治疗师人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正高级技师人数
定义:呼吸科正高级技师人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副高级技师人数
定义:呼吸科副高级技师人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中级技师人数
定义:呼吸科中级技师人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初级技师人数
定义:呼吸科初级技师人数。

指标2社区获得性肺炎医疗质控指标
采集范围: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呼吸科病房出院的所有CAP患者。

采集方式:根据电子病历首页信息筛选出出院第一诊断包括“肺炎”。

除外病例: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放射性肺炎、间质性肺炎、过敏性肺炎等)的病例。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CAP患者总例数
定义:呼吸科年度住院CAP患者总例数。

说明:不需要关联综合医院单病种指标中CAP例数。

【提醒】指标运算区间
[呼吸科住院CAP患者总例数]≤([呼吸科年出院人数]×80%)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住院CAP患者总例数]≤[呼吸科年出院人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诊断CAP患者取血或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的例数
定义:呼吸科年度住院诊断CAP患者取血或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的例数。

采集方式: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CAP病例中,掘取其住院期间医嘱中有血培养、痰/肺灌洗液培养及涂片的病例数。

(备注:若一个病人同时留取了血和呼吸道标本只能算1例)。

意义:CAP患者的病原学检查结果对于抗感染治疗药物的选择有重要作用。

可以使CAP的抗感染治疗由初始的经验用药尽快过渡到针对病原的选择性用药,这在初始经验治疗失败时尤为重要。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住院诊断CAP患者取血或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查的例数]≤[呼吸科住院CAP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CAP患者入住ICU例数
定义:呼吸科年度住院CAP患者入住ICU的例数。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CAP病例中,根据电子病历首页信息采集直接入住ICU或转入ICU的病例数。

意义:CAP患者严重程度决定初始治疗场所,该指标有助于评价收治患者的严重程度及相应的治疗费用是否合理。

【提醒】指标运算区间
[呼吸科住院CAP患者入住ICU例数]≤([呼吸科住院CAP患者总例数]×50%)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住院CAP患者入住ICU例数]≤[呼吸科住院CAP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CAP患者住院总天数
定义:呼吸科年度住院CAP患者住院总天数。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CAP病例中,根据电子病历首页信息采集其住院天数。

意义:对CAP引起的医疗负担及社会负担做社会经济学评价,为CAP的防控提供依据。

【提醒】指标固定值区间
3(天)≤[呼吸科住院CAP患者住院总天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CAP患者住院总费用(元)
定义:呼吸科年度住院CAP患者住院总费用。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CAP病例中,根据病历结算系统采集每个患者住院费用。

意义:对CAP引起的医疗负担及社会负担做社会经济学评价,为CAP的防控提供依据。

[填报指标]呼吸科CAP患者住院死亡总例数
定义:呼吸科年度CAP患者住院死亡总例数。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CAP病例中,根据电子病历首页信息采集住院死亡病例数。

意义:对CAP引起的医疗负担及社会负担做社会经济学评价,为CAP的防控提供依据。

【提醒】指标运算区间
[呼吸科CAP患者住院死亡总例数]≤([呼吸科住院CAP患者总例数]×50%)
[呼吸科CAP患者住院死亡总例数]≤[呼吸科住院CAP患者总例数]
指标3支气管哮喘医疗质量控制指标采集
采集范围: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呼吸科病房出院的所有支气管哮喘患者。

采集方式:根据电子病历首页信息筛选出出院第一诊断中包括“哮喘”或“CVA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例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
定义:呼吸科本年度所有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例数。

【提醒】指标运算区间
[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呼吸科年出院人数]×80%)【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呼吸科年出院人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期间进行至少一次血气分析检查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
定义:呼吸科本年度住院期间进行至少一次血气分析检查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支气管哮喘病例中,采集其住院期间医嘱中进行血气分析检查(多次以一次计)的例数,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本指标。

说明:不需要和综合医院中指标关联。

意义:血气分析有助于判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患者是否住ICU,是否需要应用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治疗。

[呼吸科住院期间进行至少一次血气分析检查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住院死亡总例数
定义:呼吸科本年度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死亡例数。

意义:对支气管哮喘引起的医疗负担及社会负担做社会经济学评价,为支气管哮喘的防控提供依据。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支气管哮喘病例中,通过病历首页信息采集其死亡病例数,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本指标。

【提醒】指标运算区间
[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住院死亡总例数]≤([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50%)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住院死亡总例数]≤[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期间应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
定义:呼吸科本年度住院期间应用雾化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住院期间应用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期间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支气管哮喘
患者总例数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住院期间应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住院期间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支气管哮喘病例中,采集住院期间医嘱仅有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例数(不包括常规氧疗、治疗过程中使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意义:重度和危重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经过药物和普通氧疗治疗,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无改善甚至继续恶化,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是否曾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是评估患者有无哮喘相关死亡高危因素的重要指标。

【强制】指标逻辑
[住院期间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住院期间只要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支气管哮喘病例中,采集住院期间医嘱只要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例数。

意义:重度和危重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经过药物和无创呼吸机治疗,临床症状和肺功能无改善甚至继续恶化,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治疗。

是否曾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是评估患者有无哮喘相关死亡高危因素的重要指标。

【强制】指标逻辑
[住院期间只要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呼吸科住院
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所有支气管哮喘患者住院总天数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支气管哮喘病例中,采集其住院天数。

意义:对支气管哮喘引起的医疗负担及社会负担做社会经济学评价,为支气管哮喘的防控提供依据。

【提醒】指标固定值区间
3(天)≤[所有支气管哮喘患者住院总天数]≤+∞
[填报指标]所有支气管哮喘患者住院总费用(元)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支气管哮喘病例中,通过病历结算系统采集其住院费用,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本指标。

意义:对支气管哮喘引起的医疗负担及社会负担做社会经济学评价,为支气管哮喘的防控提供依据。

【提醒】指标固定值区间
100(元)≤[所有支气管哮喘患者住院总费用(元)]≤+∞
指标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医疗质控指标
采集范围: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呼吸科病房出院的所有慢阻肺患者。

采集方式:根据电子病历首页信息筛选出出院第一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或“慢性阻塞性肺病”或“慢阻肺”或“COPD”或“AECOPD”的患者。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
定义
呼吸科本年度所有住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总例数。

说明:不需要和综合医院中指标关联。

【提醒】指标运算区间
[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呼吸科年出院人数]×80%)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呼吸科年出院人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期间进行至少一次血气分析检查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
定义:呼吸科本年度住院期间进行至少一次血气分析检查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

说明:不需要和综合医院中指标关联。

意义:血气分析有助于判断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患者是否住ICU,是否需要应用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治疗。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慢阻肺病例中,采集其住院期间医嘱中进行血气分析检查(多次以一次计)的例数,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本指标。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住院期间进行至少一次血气分析检查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住院期间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不包括常规氧疗和治疗过程中使用过有创机械通气(之前或之后))定义:呼吸科本年度在住院期间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不包括常规氧疗)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例数之和。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慢阻肺病例中,采集其住院期间医嘱中应用无创
机械通气治疗的例数。

有创机械通气序贯无创机械通气计入有创机械通气,不再计入无创通气。

意义: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经过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继续恶化,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治疗。

是否曾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是评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严重程度及死亡高危因素的重要指标。

【强制】指标逻辑
[住院期间仅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不包括常规氧疗和治疗过程中使用过有创机械通气(之前或之后))]≤[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期间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
定义:呼吸科本年度在住院期间使用过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例数之和。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慢阻肺病例中,采集其住院期间医嘱中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例数。

有创机械通气序贯无创机械通气计入有创机械通气,不再计入无创通气。

意义:重度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经过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继续恶化,应及时给予机械通气(无创通气或有创通气)治疗。

是否曾应用机械通气治疗是评估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严重程度及死亡高危因素的重要指标。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住院期间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死亡总
例数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死亡总例数]≤[呼吸科住院期间应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期间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住院期间应用抗菌药物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住院总天数
定义:呼吸科本年度所有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住院天数之和。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慢阻肺病例中,根据电子病历首页信息采集其住院天数。

意义:对慢阻肺急性加重引起的医疗负担及社会负担做社会经济学评价,为慢阻肺的防控提供依据。

【提醒】指标运算区间
[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3(天)≤([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住院总天数]≤[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30)(天)
[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住院总费用(元)
定义:呼吸科本年度所有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住院费用之和。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慢阻肺病例中,根据病历结算系统采集其住院费用。

意义:对慢阻肺急性加重引起的医疗负担及社会负担做社会经济学评价,为慢阻肺的防控提供依据。

【提醒】指标运算区间
[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100(元)≤[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
患者住院总费用(元)]≤([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30,000)(元)[填报指标]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死亡总例数
采集方法:采集范围内的慢阻肺病例中,根据电子病历首页信息采集其中死亡病例数。

意义:急性加重引起的医疗负担及社会负担做社会经济学评价,为慢阻肺的防控[呼吸科CAP患者住院死亡总例数]≤([呼吸科住院CAP患者总例数]×50%)提供依据。

【提醒】指标运算区间
[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死亡总例数]≤([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50%)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死亡总例数]≤[呼吸科住院治疗的慢阻肺患者总例数]
指标5肺血栓栓塞症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采集范围: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呼吸科病房出院的所有肺栓塞患者。

采集方式:根据电子病历首页信息筛选出出院所有诊断包括“肺栓塞”“肺血栓栓塞症”的病例。

[填报指标]呼吸科肺栓塞患者总例数
定义:呼吸科本年度收治肺栓塞患者总数
【提醒】指标运算区间
[呼吸科肺栓塞患者总例数]≤([呼吸科年出院人数]×80%)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肺栓塞患者总例数]≤[呼吸科年出院人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肺栓塞患者住院总天数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肺栓塞病例中,通过电子病历首页信息采集其住院天数,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本指标。

意义:对肺栓塞引起的医疗负担及社会负担做社会经济学评价,为肺栓塞的防控提供依据。

【提醒】指标运算区间
[呼吸科肺栓塞患者总例数]*3(天)≤[呼吸科肺栓塞患者住院总天数]≤([呼吸科肺栓塞患者总例数]*30)(天)
[填报指标]呼吸科肺栓塞患者住院总费用(元)
说明: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肺栓塞病例中,通过病历结算系统采集其住院费用。

意义:对PE引起的医疗负担及社会负担做社会经济学评价,为肺栓塞的防控提供依据。

【提醒】指标运算区间
[呼吸科肺栓塞患者总例数]*500(元)≤[呼吸科肺栓塞患者住院总费用(元)]≤[呼吸科肺栓塞患者总例数]*30000(元)
[填报指标]呼吸科肺栓塞住院患者CTPA检查例数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肺栓塞病例中,采集其住院期间医嘱中进行CTPA 检查的病例数及检查日期(入院前门诊或急诊已经进行CTPA检查的请手工补充填报)。

意义:CTPA对诊断肺栓塞具有无创、便捷、高特异性和敏感性的特点,是诊断肺栓塞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肺栓塞住院患者CTPA检查例数]≤[呼吸科肺栓塞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肺栓塞住院患者溶栓治疗总例数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肺栓塞病例中,采集其住院期间医嘱中进行溶栓治疗(静脉用rt-PA、尿激酶、链激酶)的病例数
意义:溶栓治疗可迅速溶解部分或全部血栓,恢复肺组织再灌注,减小肺动阻力,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右室功能,减少严重肺栓塞患者的病死率和复发率。

溶栓是高危患者的一线治疗方案,中危患者在充分考虑出血风险的前提下可选择性使用,溶栓治疗需严格评估出血的风险并高度个体化。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肺栓塞住院患者溶栓治疗总例数]≤[呼吸科肺栓塞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肺栓塞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的患者总例数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肺栓塞病例中,采集其住院期间医嘱中进行抗凝治疗(低分子肝素、华法林、利伐沙班等)的病例数。

意义:抗凝治疗为肺栓塞基本治疗方法,抗凝治疗可以有效地防止血栓再形成和复发,降低肺栓塞的病死率。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肺栓塞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的患者总例数]≤[呼吸科肺栓塞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肺栓塞住院患者死亡例数
采集方法:在所有采集范围内的肺栓塞病例中,通过电子病历首页信息采集死亡病例数,通过公式计算得出本指标。

意义:对肺栓塞引起的医疗负担及社会负担做社会经济学评价,为肺栓塞的防控提供依据。

【提醒】指标运算区间
[呼吸科肺栓塞住院患者死亡例数]≤([呼吸科肺栓塞患者总例数]×80%)【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肺栓塞住院患者死亡例数]≤[呼吸科肺栓塞患者总例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肺栓塞溶栓治疗中严重出血的病例数
定义:参照相关指南,严重出血定义为颅内出血、腹膜后出血、致死性出血或出血前后血红蛋白下降≥2g。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肺栓塞溶栓治疗中严重出血的病例数]≤[呼吸科肺栓塞住院患者溶栓治疗总例数]
[填报指标]呼吸科肺栓塞抗凝治疗中严重出血的病例数
定义:参照相关指南,严重出血定义为颅内出血、腹膜后出血、致死性出血或出血前后血红蛋白下降≥2g。

【强制】指标逻辑
[呼吸科肺栓塞抗凝治疗中严重出血的病例数]≤[呼吸科肺栓塞住院患者抗凝治疗的患者总例数]
指标6可弯曲支气管镜操作指标
[填报指标]呼吸科是否能开展呼吸内镜技术?(单选)
○是
○否
【强制】指标隐藏显示控制
[呼吸科是否能开展呼吸内镜技术?(单选)]选择“是”,则显示下面的所有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