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一)人教版知识精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语文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一)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一)
1. 近义词辨析(选词填空)
2. 改正错别字
3. 古诗句复习
4. 课内语段阅读
5. 综合自测题
二. 跟老师一起学
1. 在试卷中常出现选词填空题,这类题多是辨析近义词,试题常以课文中一些句子为例,训练同学揣摩词语的意思练习准确使用词语,做好这类题,首先要复习课文,注意那些含有新词的句子,体会其意思。
另外还可以比较括号中的一组词,区别其细微变化,准确选词。
2. 改错字的练习,主要是改别字,重在区分形近字,同音字,这种内容可以出改字的题型,也可以出选择、判断等多种题型,复习时,大家要重点关注预习提示中的一些词语。
3. 古诗句的复习,重点分为两种形式,一是填写所空缺的诗句,另一形式是给提示写诗句,此项练习须在熟背课文,理解重点句的意思的基础上完成。
另外古诗还必须掌握诗名、诗人名、作品名。
4. 课内语段阅读
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复习时大家要以熟读课为主,选取其中的某些语段进行练习,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课文。
下面我按题型带大家一起复习:
(一)选词填空:
1. 金黄的大斗笠下:这边,露出一条翘起的小辫;那边,露出一条 D着小山羊的滚圆的胳膊。
(A. 拉 B. 牵 C. 拽 D. 揽)
2. 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B了一会儿。
(A. 担心 B. 踌躇 C. 迟疑D. 思考)
3. 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A(A. 喧闹 B. 热闹 C. 喧哗)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
4. 我对他很B,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
(A. 尊敬 B. 恭敬 C. 崇敬)
5.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C(A. 嘹亮 B. 洪亮
C. 清脆)的喉咙,唱出 A (A. 宛转 B. 好听 C. 动人)的曲子,跟轻风流水 B (A. 附和 B. 应和 C. 随和)着。
6.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B(A. 狭小 B. 狭窄 C. 矮小),城外又那么B(A. 宽阔 B. 宽敞 C. 宽大)
7. 山坡上A(A. 卧 B. 立)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8. 皇帝就在那个(A)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A. 富丽 B. 美丽 C. 华丽)
9. 独有我,成了光荣( C )的,受全体市民崇拜的雕像。
(A. 尊敬 B. 尊严 C. 尊贵)
(二)改错字:
分岐.(歧)接进.(近)忧心仲仲
..(忡)模形.(型)交御.(卸)予.示(预)拖.着(托)吹佛.(拂)刚.琴(钢)住贯.(惯)衰.吊(哀)试.干(拭)传受.(授)天暮.(幕)遵.重(尊)陷.媚(谄)忠成.(诚)
(三)古诗句复习:
1. 补充下列诗句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2. 根据提示写诗句
(1)《观》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次》中抒发作者对海日、江春景色并不感到愉悦情怀的句子: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如》中,表现瞬间美感的句子: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4)《西》中表现丰收喜悦的句子: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5)《望》表现诗人决心志向的句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四)课内语段:
1. 春草图
(1)“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这句话用排比修辞方式,写出人的活动,目的为了衬托春草的可爱。
表达作者对春草、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2)“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这句话是以风衬草,表达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之情。
(3)文章从情态质地颜色和长势四个方面写出春草的特点。
“钻”字写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偷偷地”状其不知不觉地出现。
表现了春草活力。
2. 春花图
(1)酝酿:原意指造酒,这里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2)春花图是按从上到下顺序写的,表示顺序的三个词树上花下遍地。
(3)由春花联想到秋实的句子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写法叫做虚实结合。
一个成语春华秋实。
(4)写春花从花朵多花色艳和花味甜写出花的特点,用了拟人排比比喻的修辞。
3. 春雨图
(1)“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这句话写出了春雨的细密轻盈的特点,句中使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表达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织”字照应像细丝“斜”暗写风。
(2)作者写树叶,小草的青绿,衬托出春雨的润泽。
(3)烘托衬托
(4)春雨图按由近及远顺序写的,写雨中景物,为了烘托出安静而和平的气氛。
与稀稀疏疏相照应的词语一点点静默寂静而沉默、不出声是用拟人的修辞方法写房屋。
(5)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
这里指各种树也争先恐后地开花。
【模拟试题】
一. 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1. 加点字注音
着.落()黄晕.()绯.红()谄.媚()庇.护()2. 看音写字
干biě()吞shì()温xīn()滑jī()御pìn()()jū躬
3. 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人听闻不可救()随声附()无精打()
爱()虚荣绿草如()屈尊()贵眼花()乱
()复新巧
4. 辨析近义词,完成选词填空
(1)这样,皇帝就在那个()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A. 富丽
B. 美丽
C. 华丽
(2)独有我,成了光荣()的,受全体市民崇拜的雕像。
A. 尊敬
B. 尊严
C. 尊贵
5. 句中划横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A. 学习成绩的提高要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B. 小刚生病的消息真是骇人听闻。
C. 皇帝和大臣真是愚蠢得不可救药。
D. 平时不努力,只靠考前的加班加点终究无济于事。
6. 补充句子
A.()带月荷锄归。
B. 旧时茅店社林边,()。
C.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D. 荡胸生层云()。
7. 仿句练习
例句:钱可以买到宽敞的房屋,但不一定能买到家庭的温馨。
钱可以买到,但不一定能买到。
二. 阅读
(一)最妙的是①。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
象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②!
8. 标①、②的横线上应填的句子是()
A. ①下点雪呀②那些小山太壮丽
B. ①下点小雪呀②那些小山太秀气
C. ①下些雪呀②那些小山多壮观
D. ①下点雪呀②那些小山很秀气
9. 这段文字主要写的是()
A. 山上的小雪
B. 雪后的阳光
C. 雪后的小山
D. 雪后的风
10. 这段雪景描写的小山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A. 雄伟
B. 险峻
C. 秀气
D. 小巧
11. 作者把矮松比作“日本看护妇”是因为(用原文回答)
12. 划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修辞方法,流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13. 本段作者在描述小山雪景的顺序是()
A. 先总后分
B. 先分后总
C. 空间顺序
D. 日落前后的时间顺序
14. 文中最能体现这种顺序的一组词语是:
(二)“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
”“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
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有看到。
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
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
“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
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
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15. 这段文字选自作者是(国籍)。
16. 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美丽精致
17. 在文章内找出两个贬义词并写在答案卷上。
18. 文中的“骇人听闻”和“最可怕”表现了皇帝心理。
19.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是两个句,这两个句子既写出了皇帝的又写出了他的。
20. 概括一段文字的大意
(三)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和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21. 这段文字运用对比方法,突出了贫、富二僧对待去南海这件事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
用原文填空。
(1)“”表明了二僧的物质条件截然不同。
(2)对话中,富者两次说:“”,表现了他只强调物质条件,“”表现了贫者对物质条件要求之低。
(3)“,”是明写贫者的行动,他终于克服艰难险阻,取得成功“”
则暗写富者到底也没能去南海。
22. 选出解释正确的句子:
(1)吾欲之南海,何如?()
A. 我将要到南海去
B. 我想要到南海去,怎么样?
C. 我到南海去,怎么样?
D. 我想要和你到南海去,怎么样?
(2)吾一瓶一钵足矣。
()
A. 我(还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B. 我(只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C. 我(仍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D. 我(就是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四)
背影
姜平风尘仆仆地闯进屋来,李镜快步上前问道:“有好消息吗?”“没有。
我们军参选的作品一幅也没选上。
”姜平一脸懊丧。
“谁拿了一等奖?”“一个叫汪军的《冰河救少女》夺了。
”说着,他从提包里拿出一叠照片,“啪”地放在桌上。
“诺,就是这张。
这照片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画面构图,都不十分理想,但评委们说这幅照片里,远是隔岸观火的人群,有见死不救的人,有挺身而出的人,它真是摄取了我们整个社会的人的面貌,是一张难得的好照片”。
李镜望着照片,表现得激动、惊奇。
姜平没有注意到李镜面部表情的变化,接着说:“那作者牛着呢,当记者采访他时,他的经验一套一套的,还说一听到呼救声,他就凭着记者的敏感支好相机等着了。
其实,这种机会被你碰上了,哪有他得奖的份儿!”李镜没说什么,他淡然一笑,但却显得诡秘。
之后,他就走到窗前,深深地向外望去。
姜平望着他的背影,竟有一种发现新大陆般的惊奇,李镜的背影使他感到既陌生,又熟悉,这感受到底是怎么回事?他突然想到那幅获奖的照片,急忙拿起仔细一看,他的眼睛顿时睁大了;照片上也有一个背影,那人两手拽着落入冰河的少女,竟和眼前的背影一模一样。
所不同的是,照片上的背影的肩上还挎了个照相机……
23. 判断词语的感情色彩:(褒义A 贬义 B 中性C)
①风尘仆仆()②隔岸观火()③挺身而出()见死不救()
24. 解释带点的字:“那作者牛着呢”:牛
25. 对本文中心思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李镜的摄影作品没有获奖,心里很懊丧。
B. 李镜虽然没有获得摄影作品奖,但他舍己救人的崇高品德是任何奖都无法可比的。
文章赞扬了李镜是真正的英雄。
C. 姜平认为获奖的摄影作品不十分理想,反映摄影作品评奖工作太不公平。
D. 一个叫汪军的《冰河救少女》的摄影作品获奖了。
26. 这篇短文刻画的主要人物是()
A. 姜平和李镜
B. 李镜
C. 汪军
D. 汪军和姜平
试题答案
一.
1. zhuó;yùn;fēi;chǎn;bì
2. 瘪;噬;馨;稽;聘;鞠
3. 骇;药;和;采;慕;茵;纡;缭;繁
4.(1)C (2)C
5. B
6. A. 晨兴理荒秽 B. 路转溪头忽见 C.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D. 决眦入归鸟
7. 美丽的衣服;美好的心灵
二.
(一)
8. B 9. C 10. C
11.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白花
12. 拟人;对雪后小山的喜爱
13. C
14. 山上、山尖、山坡、山腰
(二)
15. 皇帝的新装;丹麦;安徒生
16. 丑陋;粗糙
17. 愚蠢;随声附和
18. 恐惧、空虚
19. 反问;恐惧;骄横
20. 皇帝和大臣们去看新装,表现整个宫廷的虚伪。
(三)
21.
(1)其一贫,其一富
(2)子何恃而往;吾一瓶一钵足矣
(3)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富者有惭色
22.(1)B (2)B
(四)
23. ① C ② B ③ A;B
24. 骄傲,这里是指姜平对此不服气。
25. B
26.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