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错”生“美”——浅谈利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错”生“美”——浅谈利用小学数
学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利用一
些资源,能使数学学习活动更具生命的价值。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而教学
本来就是不断与错误打交道的过程,对待错误应给正视,合理引导,“将错就错,变废为宝”将错误资源化。
精彩的课堂必然是精彩纷呈的,这种精彩不仅体现在在课堂上师生的精彩互动、学生的勤于思考、教师的善于引导、思维的碰撞以及创造力的迸发等,如果
可以在此基础上灵活应对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错误”,想必这样的课堂更能
够呈现出一种别具一格的魅力!
一个成熟的教师,应该善于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前预设课堂上可能
出现的错误资源,在课中及时抓住学生、课堂上临时生成的错误,在课后善于反
思总结并利用错误资源,达到因错促学的目的,不断的整合课堂上的错误资源,
在后续的学习中加以利用,让学生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并能够从自身的错误中
举一反三,避开同类型的问题。
社会在发展,它在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社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教学步骤等,即时抓住课堂生成,并且以此为点,散发成线,不断发散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
在探究、思考中不断的进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案例:《可能性的大小》课堂教学片段
师:孩子们,老师带来了一个盒子,盒子里装有不同数量的白球、红球,一
共有9个,在我还没打开盖子的前提下,怎样知道哪一种颜色的球个数更多呢?
你们有什么办法吗?
生:可以猜猜看!
师:猜,这是一种方法,那你们就来猜一猜哪种颜色的球多?
生1:我猜白色球多些。
生2:我猜红色球多一些。
生3:我还有一种办法,我们可以摸球!随即请同学们摸球,摸一次记录下颜色,再放回去,然后再摸…….这样反复的多摸几次,看看记录的情况,哪种球被摸起来的次数多相对应的这个球的个数应该就会更多些。
师:谁听懂了他的意思?能解释一下吗?
生:我理解的是他想从摸球次数判断哪种颜色的球多。
比如摸出的白球的次数多,就说明盒子里白球的个数多。
师:你们认为这种方法可行吗?
生:(齐)可行。
师:好,那我们就来做这个摸球游戏。
整堂课进行到这里还是比较连贯的,在课前设计中这一教学环节本来想通过摸球实验验证白球的个数多时,摸到的可能性就大,红球的个数少时,摸到的可能性就小。
结果在课堂上出现了连续摸几次都不是红球的意外,这与课前的预期截然相反。
面对这一突发情况,我立刻动员学生从摸球入手,探究产生这种情况的缘由,才发现在摸球前没有尽力把球摇匀、摸球的次数不够多......这些原因都可能让实验失败,在这个时候如果再重新做一次太费时费事了,所以决定让孩子们结合刚刚摸球的情况,如果继续摸,情况会不会发生改变,若改变的话会如何变化呢?面对预料外的问题,学生们的讨论却异常激烈,最后猜测:如果继续摸,会出现红球次数多,白球次数少的情况,也就是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小。
有了猜想,还需要实验论证,于是继续组织大家摸了15次,随着数据的变化,果然出现了大家预测的结果,学生们通过发现、讨论、验证并最后找到正确答案。
至此课堂小插曲的解决告一段落,接下来的教学更加显得水到渠成。
生:老师,可以打开盒子看一看吗?(打开盒子发现红球6个,白球3个)
师:假如这时候再把这9个球放进盒子力,再来摸一次,猜猜看可能会摸到
什么球?
生: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黄球。
师:一定是红球吗?
生1:不一定,盒子里除了白球,还有红球,所以摸出来可能是白球,也有
可能是黄球。
生2:不一定,虽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盒子里面的红球的个数更多,白球
的少一些,如果继续摸球游戏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白球的可能性小一些,不过可能性小不等于没有摸到白球的可能,所以不一定摸到的是红球,也有可能
是白球!所以说摸出的一定是红球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
至此课堂中这个美丽的“错误”及时被抓住、被解决了!错误之所以是宝贝,其价值有时不是它本身,而在于能够及时抓住错误,并及时加以引导学生集体查错、思错、纠错活动,让他们在思考中获得新的启迪。
面对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引导学生正确的对待错误
与错误和平相处,把认为错误就是不好的观念转变,特别是在学生完成作业时,不要羞于“错”,应该以错为载体,究其原因,帮助自身学习,还需要提高
学生对于“错题集”的认识,在进行错题整理时,不仅要理清错题原因,还要能
够分门别类,将错题进行归类,在分析错题原因时应根据实际做好记录,便于在
复习或者整理时能够快速的理解。
二、转变教师观念
有的老师对于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错误避之不及,在备课的时候就尽力将不
确定风险降低至最小,期望一节课能够百分之百的抓在手里,一旦当课堂出现与
预设情况有所出入时,教师就立马出马想将课堂节奏、学生拉回来,在这时老师应该思考,出现的问题若是学生产生的共性的问题,第一时间老师应该学会耐心倾听,找到错误的根本原因,然后引导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得出找到原因,挖到根源,以此来避免此类问题的再次出现;若是极个别同学的错误让老师都觉得莫名其妙,这个时候更需要老师静下心来,与他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找到症结所在,总而言之无论在课上还是课下,我们都应该用耐心和平等心对待错误,甚至允许期待出错,这样才能及时根据错误的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三、抓“典型”
在课堂中,学困生往往更容易出错,这个时候教师不应该视而不见,而应该利用这些课堂资源,不仅可以肯定学困生的思维成果,及时引导他们往正确的思路思考,还能再及时纠正错误的过程中加强其他同学的印象,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之?
有句很经典的话:“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
”善于捕捉好的错误信息,把错误信息也看作是思维火花。
“错误”是学生学习中的一种思维过程的体现,也是课堂教学中的宝贵教学资源,如何让学生的“错误”成为科学课堂教学的有利的教学资源,帮助类似学生扫清障碍。
一堂真实、有效的课堂教学,不可能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错”生“美”,才使得课堂教学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