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和血型]生物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和血型]生物说课稿
《血液和血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第十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共分为五节:血液和血型、血液循环、人体和外界环境的气体交换、人体内的气体交换、人体能量的供给。
本章内容较多,在本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和能量供给是人体内重要的生理活动,它和人体的呼吸、消化、排泄等生理活动的关系十分密切。
而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主要是由血液完成,血液在整个生命活动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内容中血型的鉴定以及相关的输血知识与每个人的生活联系密切。
通过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能获得相关的知识为学习人体其他生命活动奠定基础,也能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所以本节内容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对教材的解读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㈠知识目标
1.说明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2.说出ABO血型的类型,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
3.概述人体的血量,说出失血对人体的影响。
4.理解血型与输血的关系,说明输血原则
5.举例说出无偿献血的有关知识。
㈡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血液分层演示实验,描述分层现象,概述血液组成。
2.观察人血液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观察它们的大小及形态特点。
3.分析血常规化验单,根据各项化验数据与正常值的比较,体验它为诊断疾病提供科学依据。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我国的无偿献血制度;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能珍爱生命、关心他人的情感,愿意向家长、亲友宣传无偿献血知识,并确立自己成年后愿意无偿献血的信念。
二、学情分析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本节课的教授对象是七年级的学生,经过半年多的生物学知识的学习,他们在学习方法和获取知识上均有了自己的理解与分析,但处于青春期的他们在知识
的内化、思维与判断上还是存在一些局限,对于某些知识的获取和内化也存在着很大的难度。
本节课中说出血液的组成和功能、说出ABO血型的类型及解释血型鉴定原理及过程、血常规检查对诊断疾病的意义和血型与输血的关系就是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学习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根据知识的结构特点、知识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我采用的
主要教学方法是情景教学,配以学生发现总结归纳老师完善细化、师生讨论交流、老师讲
授等方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谈一谈:你对血液的认识。
设计思想:知识源于生活,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特的知识宝库。
从小到大,学生一
般都有受伤流血、抽血或验血的经历,从各种媒体中也会获取到一些有关血液的知识信息。
过渡语:同学们谈了这么多自己对血液的认识,你想过这些问题吗?血液属于什么组织?
血液由什么组成?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伤口流出的血液为什么会凝固?
有时伤口会出现红肿化脓现象,为什么?身体不适到医院看病,为什么要抽血化验?失血过多为什么要输血?
设计思想:用一连串的疑问,进一步激发学生想探究了解血液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
并自然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二、新课教学
(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活动一:观察血液分层现象
方案:首先教师讲述实验采血过程及对血液的处理,然后播放视频《人血液分层实验》后,请学生描述血液分层现象,师生共同归纳血液的组成,教师板
书。
血液
活动二:观察人血涂片方案1: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在学生观察结束后,要求学生根据所观察到的,再阅读P39课文相关内容,完成下表:
水(约占90%) 蛋白质(约占7%)
(55%) 葡萄糖(约占0.1%)
无机盐(约占0.9%) 废物(约占2%)
白细胞
血细胞(45%)
红细胞
设计思想:这部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为目的。
让学生通过显微镜观
察人血涂片,先从感性上认识红细胞、白细胞的形态及数量差异,再从理性角度进行学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结构化。
活动三:我想我说
通过问题“血液在血管和心脏构成的封闭管道中不停地流动,有什么用处?”引导学
生总结归纳血液的功能。
方案:通过表格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活动四:实践应用——解读血常规化验单人血常规化验单说明表
设计思想:“实践应用——解读血常规化验单活动”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使全体学生投入到解读活动中,通过活动结构逐步内化所学的知识,学会运用所学的
知识,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实现知识的迁移。
同时学生对“血细胞的功能”进一步加深理解,了解并关注血液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第一节血液和血型第1课时血液的组成合功能一、血液的组成和功能 1、血液的分
层现象
(约占90%)
血液
2、人血涂片的观察
3、血常规数据解读
4、贫血:当血液里红细胞的数量过少(少于3.5x1012 /L),或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少于100g/L),人就会出现贫血。
(课本39页)
设计思想:本板书中采用了知识框架结构,使得知识结构系统化,表格的使用使得知识
的对比清晰更容易让学生理解.
红细胞
血细胞(45%) 血小板
蛋白质(约占7%)
(55%) 葡萄糖(约占0.1%)
无机盐(约占0.9%) 废物(约占2%)
白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