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城版)音乐四上第9课欣赏器乐合奏曲《剪羊毛》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花城版)音乐四上第9课欣赏器乐合奏曲《剪羊毛》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剪羊毛》是一首具有澳大利亚特色的器乐合奏曲,选自花城版音乐四年级上
册第九课。

这首曲子以欢快的节奏和简单的旋律展现了澳大利亚农民剪羊毛的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

通过对这首曲子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感受器乐合奏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器乐合奏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在
音乐欣赏和分析方面还需进一步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感受器乐合奏曲《剪羊毛》的魅力。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引导学生掌握简单的器乐演奏技巧,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基础。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感受器乐合奏曲《剪羊毛》的音乐特点,掌握基
本的音乐欣赏方法。

2.难点:引导学生分析乐曲的结构,理解乐曲所表现的场景,以及运用
适当的演奏技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采用欣赏法、讲解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
感受和理解乐曲。

2.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乐曲及相关视频,帮助学生形象地感受乐曲所
表现的场景。

3.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合作中提高演奏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4.教师示范,引导学生跟随演奏,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简要介绍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乐曲:播放《剪羊毛》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风格和特点。

3.分析乐曲:讲解乐曲的结构、旋律、节奏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乐曲。

4.实践演奏:分组进行器乐演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演奏技巧。

5.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乐曲的特点和演奏技巧。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包括乐曲名称《剪羊毛》、乐曲结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等,以简
洁明了的文字和图形展示乐曲的主要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
1.学生对乐曲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学生在演奏过程中的参与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3.学生对乐曲结构、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九. 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积极引导他们参与课堂活动。


于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

同时,教师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以便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引入更多具有地域特色的乐曲,让学生了解更多音乐文化,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知识点儿整理:
1.澳大利亚文化特色:通过学习《剪羊毛》,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文
化特色,如剪羊毛这一传统行业在澳大利亚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民间音乐和舞蹈等。

2.器乐合奏曲的概念:使学生明白器乐合奏曲的定义,即由多种乐器组
合演奏的乐曲,以及其特点和魅力。

3.乐曲结构:《剪羊毛》由几个部分组成,包括引子、主题、过渡和尾
声等,让学生了解并掌握乐曲的基本结构。

4.旋律特点:分析《剪羊毛》的旋律特点,如重复、变化等,使学生能
够识别并感受旋律的美感。

5.节奏特点:讲解《剪羊毛》的节奏特点,如欢快的节奏、简单的拍子
等,让学生能够跟随节奏进行演奏和欣赏。

6.演奏技巧:教授并练习《剪羊毛》中的简单演奏技巧,如弓法、指法
等,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7.音乐欣赏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析、体验等方法,全面欣赏和评价《剪羊毛》。

8.合作意识:通过分组练习和合作演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9.音乐素养:通过学习《剪羊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包括音乐知识、鉴赏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10.文化包容性:通过学习具有澳大利亚特色的《剪羊毛》,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包容性和尊重。

11.创作意识:鼓励学生在欣赏和演奏《剪羊毛》的基础上,尝试进行自己的音乐创作。

12.评价方法: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13.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14.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15.学生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

16.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使学生在演奏和欣赏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

17.多媒体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播放乐曲和相关视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体验。

18.教师示范作用: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示范演奏,为学生树立榜样,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9.教学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20.教学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步作业练习题:
1.《剪羊毛》这首乐曲属于哪种音乐形式?
2.下列哪一项不是澳大利亚的文化特色?
B. 澳大利亚土著文化
C. 英国古典文化
D. 澳大利亚特有的野生动物
3.在《剪羊毛》这首乐曲中,主要使用了哪些乐器?
A. 弦乐器、木管乐器
B. 铜管乐器、打击乐器
C. 电子乐器、键盘乐器
D. 人声、管弦乐器
4.《剪羊毛》这首乐曲的节奏特点是什么?
5.请简要描述《剪羊毛》这首乐曲的结构。

答案:《剪羊毛》这首乐曲的结构包括引子、主题、过渡和尾声等部分。

2.请谈谈你对《剪羊毛》这首乐曲旋律特点的理解。

答案:《剪羊毛》这首乐曲的旋律特点包括重复、变化等,使乐曲充满活力和特色。

3.请列举两种你在课堂上学习到的音乐欣赏方法。

答案:两种音乐欣赏方法可以是比较法和分析法。

比较法是通过对比不同乐曲的旋律、节奏、风格等特点,来欣赏和理解乐曲;分析法是通过分析乐曲的结构、旋律、和声等要素,来深入理解和欣赏乐曲。

1.请尝试用你学习的乐器演奏《剪羊毛》这首乐曲,注意把握乐曲的节
奏和旋律。

答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提供简单的乐器演奏指导,帮助学生完成演奏任务。

2.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总结《剪羊毛》这首乐曲的音乐特点和演奏
技巧。

答案:小组讨论的结果可能包括乐曲的节奏欢快、旋律简单易记、采用了一些特定的演奏技巧等。

1.请尝试创作一首具有澳大利亚特色的短篇器乐合奏曲,可以是基于
《剪羊毛》的主题或风格。

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能力,尝试编写一首短篇器乐合奏曲,可以借鉴《剪羊毛》的主题或风格,并加入自己的创意和元素。

2.请以小组为单位,编写一段关于《剪羊毛》的剧情表演,可以结合乐
曲的音乐特点和场景。

答案:小组可以根据乐曲《剪羊毛》的音乐特点和场景,编写一段剧情表演,通过表演来展示乐曲的氛围和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