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练习曲》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练习曲》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练习曲》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材中的一首曲目。
本节课选用的是钢琴曲,它以优美的旋律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对曲目的欣赏、分析和实践,旨在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作品有一定的欣赏能力。
但是,他们在音乐分析、创造力和表现力方面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练习曲》的背景、结构和发展历程,认识
作者及其作品。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分析《练习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特点,运用
音乐语言进行表达。
3.情感目标:学生能够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练习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特点。
2.教学难点:《练习曲》的深层次情感表达和音乐创造力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分析、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积极实践。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练习曲》的曲谱、音频和视频资
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引导学生欣赏《练习曲》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曲目介绍:介绍《练习曲》的背景、作者及其作品,帮助学生建立音
乐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3.音乐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练习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特点,培养
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情感体验:通过讨论、演唱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
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5.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创作,运用所学知识创作练习曲,提高学生的音
乐创造力。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的
音乐视野。
七. 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包括《练习曲》的曲谱、作者、旋律、节奏、和声等关键信息,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展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表现力和创造力,终结性评价则以课后作业、创作展示等方式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九. 说教学反思
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今后的教学质量。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知识点儿整理:
1.音乐作品欣赏:通过欣赏《练习曲》,使学生了解和感受钢琴曲的美
妙旋律,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音乐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练习曲》的节奏、旋律、和声等基本音乐
元素,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3.音乐背景知识:介绍《练习曲》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等,帮助学生
建立音乐与文化之间的联系。
4.音乐创作实践:通过分组创作练习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实践
能力。
5.音乐情感体验:引导学生体验作者的情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
情感表达能力。
6.音乐理论知识点:讲解和声、旋律、节奏等基本音乐理论知识,为学生提供音乐创作的理论基础。
7.音乐历史知识点:介绍《练习曲》所属的音乐时期、音乐流派等,拓展学生的音乐历史知识。
8.音乐表现手法知识点:分析《练习曲》中的音乐表现手法,如速度、力度、音色等,提高学生对音乐表现手法的认识。
9.音乐结构知识点:讲解《练习曲》的结构形式,如主题、变奏、尾声等,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的结构。
10.音乐风格知识点:分析《练习曲》的音乐风格,如古典、浪漫、现代等,培养学生的音乐风格识别能力。
11.音乐术语知识点:讲解《练习曲》中的音乐术语,如速度、力度、表情等,提高学生对音乐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12.音乐演奏技巧知识点:分析《练习曲》的演奏技巧,如指法、音色、表情等,为学生提供演奏方面的指导。
13.音乐作品评论知识点:引导学生对《练习曲》进行评论,培养学生的音乐评论能力和思维能力。
14.音乐与生活知识点:探讨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社会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15.音乐与情感知识点:讲解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16.音乐与创作知识点:介绍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和创造力。
17.音乐与历史知识点:通过讲解《练习曲》所属时期的音乐特点,使学生了解音乐与历史的关系。
18.音乐与文化交流知识点: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音乐特点,培养学生的音乐文化意识。
19.音乐与视觉艺术知识点:探讨音乐与视觉艺术的关系,如音乐会场的布置、乐谱设计等,提高学生的艺术综合素质。
20.音乐与舞蹈知识点:介绍音乐与舞蹈的结合,如芭蕾舞、现代舞等,使学生了解音乐在舞蹈中的作用。
以上知识点儿整理涵盖了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同步作业练习题:
1.《练习曲》属于以下哪个时期的音乐作品?
A. 古典时期
B. 浪漫时期
C. 现代时期
D. 巴洛克时期
2.下列哪一项不是音乐的基本元素?
3.《练习曲》的创作者是?
4.下列哪个音乐术语表示速度快?
A. Lento
B. Allegro
C. Adagio
D. Andante
5.下列哪个音符表示强音?
A. 音符加点
B. 音符加横线
C. 音符加三角
D. 音符加圆圈
1.请简要介绍《练习曲》的背景和作者。
答案:《练习曲》是肖邦的作品,创作于19世纪。
它是肖邦为钢琴独奏所作的一首练习曲,具有很高的技巧性和表现力。
2.请解释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和和声三个基本元素。
答案:旋律是音乐中最容易识别的部分,是音乐的基础。
节奏是音乐的时间,包括音符的长短、强弱等。
和声是音乐中不同音同时出现的组合,包括大三和弦、小三和弦等。
3.请简述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答案:音乐创作的基本方法包括旋律创作、和声编配、节奏设计等。
技巧方面,需要掌握音符的准确演奏、音色的变化、力度的控制等。
请根据《练习曲》的旋律、节奏和和声特点,创作一首简短的练习曲。
答案:(根据学生创作情况给予适当评价和指导)
请分析《练习曲》中的音乐情感表达,并谈谈你的感受。
答案:(根据学生分析情况给予适当评价和指导)
通过以上同步作业练习题,学生可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自己的音乐鉴赏
能力和创作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