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中考化学《化学与生活》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中考化学《化学与生活》专项训练及答案含解析
一、选择题
1.世界上很多著名的建筑(比如我国北京水上运动中心,又称“水立方”)使用了新型塑料膜材料ETFE[它是乙烯﹣四氟乙烯的共聚物,化学式为(C2H2F2)n],这种材料美观、耐用,可以使用15至20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ETFE是由6种元素组成的
B.ETFE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与n无关
C.ETFE分子中碳原子和氟原子的个数比为1:1
D.ETFE属于有机物
【答案】A
【解析】
【详解】
A、ETFE是由碳、氢、氟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
B、ETFE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2n):(1×2n)=12:1,与n无关,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ETFE分子中含有2n个碳原子、2n个氟原子,则ETFE分子中碳原子和氟原子的个数比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
D、ETFE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2.下列属于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不足会导致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呆小症的是()
A.钙 B.铁 C.碘 D.锌
【答案】D
【解析】锌影响人体发育,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严重时会得侏儒症。
3.湘潭名吃“热豆腐”解暑清热,下列用到的食材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蔗糖 B.水 C.大豆 D.无机盐
【答案】C
【解析】A.蔗糖属于糖类,故A错误;B.水也是营养物质,但不属于蛋白质,故B错误;C.大豆富含蛋白质,故C正确;D.无机盐也是营养物质,但不属于蛋白质,故D错误;故选C。
4.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括号内物质)错误的是
A.淀粉和葡萄糖(碘水) B.氯化钠固体和硫酸铜固体(水)
C.硬水和蒸馏水(肥皂水) D.稀盐酸和稀硫酸(紫色石蕊试液)
【答案】D
【解析】A.淀粉遇碘水变蓝色,而葡萄糖遇碘水不变色,可以用碘水鉴别,故A正确;
B.氯化钠的水溶液为无色,而硫酸铜水溶液为蓝色,可以用水鉴别,故B正确;C.硬水遇肥皂水变浑浊,而蒸馏水中加入肥皂水泡沫多,不变浑浊,可以鉴别,故C正确;D.稀盐酸和稀硫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均变红,无法鉴别,故D错误;答案为D。
5.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其吸水性是棉花、纸张的数十倍。
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
下列有关丙烯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其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9:1
C.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
D.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丙烯酸(C3H4O2)是有机分子化合物,但不是高分子;其中氧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2:4=8:1;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一个丙烯酸分子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故选C.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6.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
酒后驾驶是一种违法行为。
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下列有关酒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酒精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酒精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3
C.酒精属于有机物
D.酒精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答案】C
【解析】
A、C2H5OH中个元素的质量分数:氢元素:6 46 ×100%,碳元素:24 46 ×100%,氧元素:
16 24 ×100%;显然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A错误;
B、已知C2H5OH,酒精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6=4:1,故B错误;
C、酒精属于有机物,因为含有碳元素,具有有机物的特征,故C正确;
D、“一个”酒精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故D错误.
故选C.
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试纸能区分肥皂水和食醋
B.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
C.Ca(OH)2溶液可区分CO和CO2
D.燃着的木条可以区分稀有气体和N2
【答案】D
试题分析:根据所要鉴别的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A、肥皂水呈碱性,食醋呈酸性,故用pH试纸能区分肥皂水和食醋,正确;
B、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棉花的主要成分是植物纤维素,燃烧有烧纸的气味,所以可用灼烧的方法能区别棉花和羊毛,正确;
C、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Ca(OH)2溶液)变浑浊,而一氧化碳不能,故可以用澄清的石灰水来区分CO2和CO,正确;
D、稀有气体和N2都不支持一般可燃物的燃烧,故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两个集气瓶中,木条都会熄灭,无法区分,错误。
故选D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点评:区分或鉴别物质时,所选取的试剂或方法应能与待区分的物质发生变化而出现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这样才可以区分。
8.甲烷和水反应可制备水煤气(混合气体),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
B.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1
D.反应中氢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
【答案】C
【解析】
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烷和水,生成物是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H2O CO+3H2。
A、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正确;
B、由上述分析可知,水煤气的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正确;
C、由上述分析可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为 1:3,错误;
D、反应前的氢元素存于在水和甲烷中,是以化合态存在,反应后的氢元素存在于氢气中,是以游离态存在,正确。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反应中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明确每个模型表示的含义,这是解决这类题目的关键。
9.135.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A.氧化物:生石灰、“水银”、“干冰” B.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
C.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 D.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
【解析】根据物质与元素的分类依据进行分析。
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单质;含有氮、磷、钾元素三种元素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化肥属于复合肥;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是氧化物;合成材料
包括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
解:A. 氧化物:生石灰、“水银”、“干冰”。
“水银”属于单质,故错误;
B. 复合肥:磷酸二氢铵、磷酸氢二铵、硝酸钾。
正确;
C. 单质:金刚石、液氧和铜粉。
正确;
D. 合成材料:合成纤维、塑料和合成橡胶。
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和组成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视频
10.工业上用甲和乙反应制备燃料丙。
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甲的化学式为CH2
B.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2:1:1
C.甲、乙、丙都是有机物
D.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从图示看:甲的化学式为C2H4;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反应中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1:1;甲.丙都是有机物;丙中C、H、O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6:16=12:3:8。
故选D.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
11.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不仅要保证一定的数量,还要注意合理的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
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过多摄入微量元素不利于健康 B.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食油脂
C.糖类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D.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
【答案】B
【解析】根据人体必需元素的生理作用和缺乏症进行分析判断;
B.油脂是人体所需营养物质之一,所以应摄入一定量的油脂;
C.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D.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每一类营养物质都是人体所必需的,据此解答。
解:A.人体必需元素,我们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如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或摄入过多会患甲状腺肿大,故A正确;
B.油脂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人体内备用的能源物质,不能禁止食用使人发胖的油脂,故B错误;
C.糖类是人体最重要的供能物质,人体的一切活动,包括学习、走路、消化和呼吸等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故C正确;
D.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此外,蛋白质还能被分解,为人体的生理活动提供能量,所以每天都应摄入一定量的蛋白质,故D正确。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六大营养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掌握六大营养素的生理作用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题目较简单。
1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铝制品很耐腐蚀,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B.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C.暖水瓶中的水垢可以用食醋除去
D.制糖工业中常常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
【答案】A
【解析】
【分析】
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洗涤剂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暖水瓶中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异味。
【详解】
A、铝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故A不正确;
B、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故B正确;
C、暖水瓶中的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可用食醋除去暖水瓶中的水垢,故C正确;
D、制糖工业中常常利用活性炭来脱色制白糖,故D正确。
故选A。
【点睛】
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汽油去除油污是溶解。
13.如图是芝麻酱说明书,下列关于芝麻酱判断正确的是( )
A.不含微量元素B.不含糖类和油脂
C.婴儿要慎用D.钙含量高于蛋白质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从说明书的内容可知,芝麻酱中含有铁、硒等微量元素,判断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从说明书的内容可知,芝麻酱中含有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即糖类,判断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从说明书的内容提醒可知,该食品可引起部分婴儿过敏性皮炎,所以婴儿最好不要食用,判断正确;故符合题意;
D、从说明书的内容可知,每100g芝麻酱中含有钙低于蛋白质,判断不正确。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4.2018年6月5日是第47个世界环境日,主题是“塑战速决”。
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将塑料垃圾就地焚烧 B.将塑料垃圾随意丢弃
C.将塑料垃圾就地填埋 D.回收利用各种废弃塑料
【答案】D
【解析】A、焚烧废弃塑料会造成大量的有害气体,污染空气,错误;B、将塑料垃圾随意丢弃,易造成白色污染,错误;C、将塑料垃圾就地填埋,塑料不易降解,易造成污染,错误;D、回收利用各种废弃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正确。
故选D。
15.我市一家企业生产的“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环保农膜,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使塑料呈多孔状+强度下降。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塑料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B.淀粉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C.该新型农膜有助于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 D.土豆农膜容易降解
【答案】A
【解析】
【详解】
A、根据塑料属于石油产品,是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故A错误;
B、根据淀粉是高分子有机化合物;故B正确;
C、根据土豆农膜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使塑料呈多孔状,强度下降有利于降解,有助于解决农村“白色污染”问题;故C正确;
D、根据土豆农膜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所以土豆农膜容易降解;故D正确;故选A.
16.阿司匹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解热镇痛药,其化学式为C9H8O4。
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H、O原子个数比为2∶1 B.相对分子质量为180
C.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机物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1个阿司匹林分子是由9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4个氧原子构成的,则H、O原子个数比为8∶4=2∶1,选项A正确;
B、阿司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9+1×8+16×4=180,选项B正确;
C、阿司匹林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选项C正确;
D、阿司匹林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2×9)∶(1×8)∶(16×3)=27∶2∶12,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选项D错误。
故选D。
17.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人体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卟啉铁中含有5种元素B.“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单质铁
C.人体补铁的唯一方法是服用卟啉铁D.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76个原子
【答案】D
【解析】
卟啉铁(C34H32ClFeN4O4)对人体缺铁性贫血有显著疗效。
A、卟啉铁中含有碳、氢、氯、铁、氮、氧6种元素,故A错误;B、“缺铁性贫血”中的“铁”指铁元素,元素属于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B错误;C、人体补铁的方法是可以服用卟啉铁,服用卟啉铁是补铁的一种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故C错误;D、1个卟啉铁分子中含有34+32+1+1+4+4=76个原子,故D正确。
点睛∶化学式的意义∶⑴宏观意义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⑵微观意义①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②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⑶量的意义①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②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18.下列几种常见的饮料中,不含有机物的可能是
A.果汁B.牛奶C.矿泉水D.啤酒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果汁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维生素属于有机物;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蛋白质属于有机物;矿泉水的主要成分是水,还含有一些矿物质,一般不含有有机物;啤酒中含有酒精,酒精属于有机物。
故选C。
考点:基本概念
19.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霉变大米热煮后食用
B.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腐
C.按规定使用食品添加剂
D.用工业用盐如亚硝酸钠烹调食物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霉变的大米是有毒的,对人体是有害的,故不能热煮后食用,故错误;
B、甲醛可以破坏人体蛋白质结构,故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虾仁防腐,故错误;
C、食品添加剂不能添加过多,应该按规定添加,故正确;
D、工业用的亚硝酸钠和氯化钠的非常相似,但是亚硝酸钠是有毒的,故不能食用,故错误。
故选C。
20.蔗糖是储藏在某些植物中的糖,它的化学式为C12H22O11,它是食品中常用的甜味剂。
下列有关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蔗糖是属于无机化合物
B.一个蔗糖分子由45个原子构成
C.蔗糖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蔗糖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2:11
【答案】B
【解析】A、由蔗糖的化学式C12H22O11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错误;B、由蔗糖的化学式C12H22O11可知,一个蔗糖分子是由12个碳原子、22个氢原子和11个氧原子构成的,共含45个原子,正确;C、蔗糖中碳、氢、氧的质量比=
(12×12):(1×22):(16×11)=72:11:88,由此可知,其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错误;D、蔗糖中碳、氢、氧的质量比=(12×12):(1×22):(16×11)=72:11:88≠12:22:11,错误。
故选B。
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是解题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