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介入疗法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探讨
发布时间:2021-03-23T02:48:03.753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32期作者:向守卫1 李芳2(通讯作者)[导读] 分析对患有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神经介入治疗的实际效果,以期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1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云南昆明 650032)(2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影像科云南昆明 650011)
【摘要】目的:分析对患有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神经介入治疗的实际效果,以期可以为患者提供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治疗手段分为对照组(35例)开颅手术,实验组(35例)神经介入治疗。

对比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满意度。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4.3%、手术满意度94.3%高于对照组74.3%和
65.7%,并发症发生率8.6%低于对照组31.4%(P<0.05)。

结论:神经介入的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帮助患者安全的治疗脑血管病,减少患者出现疾病复发的几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神经介入;脑血管;治疗效果;探讨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32-0070-03
在神经内科的治疗过程中经常可以发现脑血管疾病患者,这类疾病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较高,一旦患者发病必须要及时进行治疗[1]。

临床上尚未寻找到可以根治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因此对于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只能通过开颅手术实施治疗[2]。

但是由于该种治疗方法风险性较高,并且给患者造成的创伤和影响较大,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受到了一定的局限。

并且患者普遍对开颅手术的畏惧情绪较为强烈,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到患者的手术效果[3]。

临床开始应用神经介入的方法对脑血管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基于此,抽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70例患者分别使用传统的开颅手术以及神经介入治疗,评估神经介入治疗的效果,现具体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70例脑血管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5例)开颅手术,实验组(35例)神经介入治疗。

实验组男12例,女23例,年龄50岁~78岁,平均年龄(64.34±3.42)岁。

对照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51岁~75岁,平均年龄(66.42±3.89)岁。

经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同意,且研究对象对此次研究活动均知情,签署有关知情文件,自愿配合研究活动。

1.2 方法
对照组:开颅手术。

手术前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利用相关设备将患者的颅骨打开,根据影像学检查图像以及患者脑部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对患者脑部病变问题进行及时处理。

实验组:神经介入治疗。

利用造影技术观察患者脑部的病变区域,分析患者的病情状况,确定手术位置,对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并进行常规的消毒处理。

从股动脉处实施穿刺,利用导丝以及路径图在患者的动脉内部放置支架,使用手术器械完成手术。

在手术过程仔细观察动脉造影的情况变化,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处理,保证手术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手术满意度。

治疗效果分为效果显著、有效以及无效,将效果显著和有效作为治疗有效率评判标准,根据患者术后身体实际情况对治疗效果具体评价。

选择医院自制调查问卷对患者实施满意度调查,患者问卷评分所得分值越高,则代表患者对手术越满意,30分之下为不满意,31分~60分为一般,61分~80分为满意,大于80分代表非常满意,对患者的手术满意度评分进行总结,将手术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将非常满意以及满意作为手术满意度的评价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治疗效果
实验组治疗效果94.3%显著高于对照组74.3%,P<0.05,见表1。

3.讨论
脑血管病(cerebralvascular diseases),脑血管病,是一个广泛的概念,泛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

根据血管病不同的类型可分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病。

泛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狭窄、闭塞、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瘘等,其共同特点是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或出血性意外.脑血管疾病是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发病原因较多,例如高血压、高血脂这一类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都是诱发患者患有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4]。

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患者数量也呈现与日俱增的状态,临床上在治疗脑血管疾病患者方面遇到了较大的难题。

以往在治疗脑血管病时通常使用开颅手术,但是由于该种手术模式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且手术危险系数较高,因此临床上始终在探索新型的手术方式[5]。

神经介入治疗的效果优于开颅手术,能够较好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水平,降低了出现医疗纠纷的几率。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实验组中只有2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高达94.3%,对照组治疗无效人数多于实验组,共9例患者治疗无效,治疗有效率为74.3%,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通过对比开颅手术患者以及神经介入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发现神经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在之后的随访过程中,对照组中共有8例患者出现疾病复发的现象,实验组中只有1例患者疾病复发,代表神经介入治疗更加彻底,可以避免患者出现疾病复发的现象[6]。

脑血管病手术是极其危险的手术治疗方式,在手术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一旦出现并发症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部分患者还会因术中并发症而在术后出现偏瘫或者语言能力丧失等各种后遗症。

开颅手术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为31.4%,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为8.6%,代表神经介入治疗的安全性要高于开颅手术,P<0.05。

虽然在本次研究活动中,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较小,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会因并发症而受到影响。

有1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了迷走神经反射的现象,有很大概率是由于患者在手术之前情绪过于紧张和焦虑所导致的,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出现血压快速下降、心率减慢的现象。

实验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在穿刺位置出现了血肿的症状,这是由于穿刺次数过多所导致的,需要相关医护人员在今后的工作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穿刺技术。

急性脑梗死也是目前临床上经常出现的一种神经介入治疗并发症,该种并发症的危险性极高,发生并发症的原因主要是斑块脱落、肝素滴注不顺畅、抗凝药物药效短等[7]。

部分患者如果手术时间过长,也会因此而出现脑梗死的并发症,为了避免这一并发症的出现,医护人员应当在手术过程中进行良好的配合,形成团队协作意识。

在手术满意度方面实验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能够强化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信任度,对于减少医疗纠纷的出现有着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神经介入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生存质量,避免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出现,提升患者对手术模式的满意度,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祥业,崔长富,王妙茹,等.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与脑血管介入栓塞疗法联合治疗高血运性脑肿瘤的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0,27(3):303-306.
[2]代永庆,钱亦华,申向竹.异丙酚联合尼卡地平降低神经介入治疗所产生的脑血管痉挛的临床效果分析[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
志,2016,2(5):389-393.
[3]付华文,李光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联合神经介入溶栓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9,16(6):178-182.
[4]祖合热阿依?牙合甫,党辉,王成凤,等.神经介入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近、远期临床效果[J].中国医药导报,2018,15(7):70-73.
[5]刘杰明,徐顺鹏,陈佳奇,等.神经介入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血管病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10):107-108.
[6]申艳茹.DSA下神经介入溶栓术联合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评价[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3):57-58,62.
[7]郑自立,夏士斌,马超群,等.神经介入手术在治疗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3):266-26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