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薄层色谱实验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薄层色谱的基本原理及操作方法;
2. 学习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当归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
3. 了解当归中不同成分的分离和鉴定。
二、实验原理
薄层色谱法(TLC)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鉴定技术,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
相和流动相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实现分离。
本实验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当归中的主要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固定相为硅胶G薄层板,流动相为不同比例的有机溶剂。
三、实验仪器与药品
1. 仪器:薄层色谱仪、紫外灯、天平、滴管、毛细管、玻璃板、剪刀、烘箱等。
2. 药品:当归样品、硅胶G薄层板、氯仿、甲醇、丙酮、乙酸乙酯、苯、苯酚、
三氯甲烷等。
四、实验步骤
1. 样品制备:准确称取一定量的当归样品,用乙醇提取,过滤,浓缩至一定体积,得到当归提取液。
2. 薄层板的制备:取硅胶G薄层板,用剪刀裁成适当大小,用滴管将适量的氯仿、甲醇、丙酮、乙酸乙酯、苯、苯酚、三氯甲烷等有机溶剂混合均匀,涂布在薄层板上,待其自然干燥。
3. 点样:用毛细管吸取当归提取液,点样于薄层板下端,重复点样三次,待样品
挥发后,用铅笔轻轻画出点样点。
4. 展开剂的选择:根据样品中主要成分的极性,选择合适的展开剂。
本实验采用
正己烷-乙酸乙酯-甲酸(4:5:1)为展开剂。
5. 展开操作:将薄层板放入展开缸中,加入适量展开剂,使液面稍低于点样点,
盖上缸盖,待展开剂前沿到达薄层板顶边时取出。
6. 显色:将展开后的薄层板置于紫外灯下观察,根据样品中不同成分的紫外吸收
特性,选择合适的显色剂进行显色。
7. 定性分析:根据样品中主要成分的Rf值与对照品进行比对,确定样品中主要成分。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
1. 样品中主要成分的分离:根据实验结果,当归样品中主要成分的Rf值分别为
0.32、0.47、0.60、0.75。
2. 定性分析:通过对照品比对,确定当归样品中主要成分为阿魏酸、苯甲酸、当
归酸和丁二酸。
六、实验结论
本实验通过薄层色谱法对当归样品中的主要成分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表明,当归样品中含有阿魏酸、苯甲酸、当归酸和丁二酸等主要成分。
七、实验讨论
1. 本实验中,展开剂的选择对样品中成分的分离效果有较大影响。
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样品中成分的极性选择合适的展开剂。
2. 薄层色谱法具有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成本低等优点,是分析样品中成分的
有效方法。
3. 本实验为定性分析,若需对样品中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可进一步研究相关定量
方法。
八、实验拓展
1.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对当归中成分的影响。
2. 探讨薄层色谱法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3. 利用薄层色谱法对当归中其他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