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培养社会责任感?
1、要求孩子多做点家务活
家长可以适当地要求孩子多做一些家务活,比如自己洗自己的换洗衣服,洗菜等等,让孩子体会父母的辛苦,培养孩子对一个家庭的责任感,是非常有好处的。
孩子能明白了对家庭的责任感,才能慢慢明白对社会的责任感。
2、锻炼孩子独立做事的能力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爸爸妈妈要逐步交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做之前提出要求,鼓励孩子认真完成。
如果孩子遇到什么困难,家长可在语言上指导孩子,但是一定不要包办代替,让孩子自己把事情独立完成。
3、让孩子参与家庭的建设
家庭是孩子成长发育的最重要的场所。
增强孩子在家里的主人意识,就要让孩子参与到家庭的方方面面,家里的事情可以让孩子发表意见,家务活动可以让孩子承担力所能及的活,放假了也可以让孩子做一段“家长”,安排家里的事情。
在孩子当家的过程中也可以学到很多,提高很多。
4、言传身教,做好示范引领
要孩子自立立人,家长自己就得自立立人,要孩子自助助人,家长自己就要自助助人。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要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就必须给孩子作出表率,让孩子在有责任感的氛围里成长,在迁移默化中培养出自己的责任心。
5、孩子需要做事的机会
提高孩子的责任心,需要的是提高孩子的各项技能、增加承担责任的机会。
比如在旅行之前,让孩子自己准备自己要出去的衣服,孩子只有在做事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与这件事是与自己切身相关的。
同时,做事的过程,也是学习和提高自身技能的过程,而自身技能的提高则是孩子承担责任的支撑。
6、孩子需要有价值的生活技能和社会能力
这里所说的有价值,指的是这项能力可能持续的贯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正面的推进作用。
如:自己穿衣、吃饭、帮助他人、爱护小动物、
收拾玩具、叠衣服等等,还包括有学习购物、人际交往等。
孩子在学习技能的过程中,会产生属于自己的人生轨迹,对事物产生属于自己的认知,同时会培养出属于自己的责任心。
7、教育孩子信守承诺、对自己的言行负责
父母要从小告知孩子,承诺必须要遵守,答应的事情就一定要做到;逐步的建立对自己言行举止负责的意识。
而在孩子做错事的时候,也一定要让孩子勇于承担错误,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及时补救,不仅能强化孩子的责任意识,也能使孩子更善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