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
目前的初中语文教学,更多的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放到了首位,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已经弱化到可有可无的地步。

这样导致的直接后果是初中学生的语文水平越来越差,初中语
文教学也越来越缺乏语文味了。

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上教出应有的“语文味”。

一、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缺失的原因分析
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的缺失,首先体现在教材的选编上。

毋庸讳言,我们的教材编写工作,在体现新课标的精神上面,还有一定的差距。

所选入
教材的部分篇目,或是思想内容有所偏窄,或是情感表达有些偏激,或是表达方式有点稚嫩,或是谋篇布局不太严密,或是语言特色不够鲜明。

一句话,经典性严重不足。

有的作品尚没
有经过时间的洗涤和历史的考验,或有文无质,或有质无文,甚至有的文质皆无。

没有经典
性的语文篇目,你想让教师教出“语文味”,确乎勉为其难。

2.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的缺失与语文教师自身素质有关。

由于一些初中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的目标、方向、任务、目的并不十分清楚,其教学的
着眼点、着力点都缺乏准确性、针对性、有效性,所以,课堂教学中就出现了不阅读文本、
不品味语言、不朗读、不板书等现象。

一堂语文课下来,听不到琅琅书声,看不到师生对文
本研习时热烈交流的场景,听不到学生对文本阅读自我体验与个性感悟的交流,甚至一堂课
下来竟然在黑板上见不到教师写的一个汉字,这是语文课吗?要知道,语文味应体现在文本
的思想内容、情感态度、篇章结构、表达技巧、语言风格(特色)上。

如果教师不在这些方
面多动脑筋、多花力气,那语文学科的特征又怎么会得到充分的体现呢?
3.初中语文教学语文味的缺失,还在于教师不熟悉对多媒体的运用。

多媒体进入语文课堂已是大势所趋。

多媒体以其宽泛的资源环境、动感直观的画面、便
捷简易的操作等优点颇受广大老师的青睐。

特别是“公开课”,对于多媒体的运用更是不可或
缺的。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在变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中所发挥的
作用是无庸置疑的。

也正是如此,现在不少教师热衷于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

在笔者看来,
过分依赖多媒体,实际上违背了语文学习的规律。

要知道,富有张力的语言如果都用直白的
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来了,这样的文字还有什么想象的空间、创造的余地,这只会使语言的独
特意味和情味丧失殆尽。

二、初中语文课如何上出“语文味”
1.明确什么是语文课。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
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
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
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
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
发展。

2.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

首先,教无定论,教师不能跪着教书,教师应该在充分了解自身特点的前提下,想方设
法使个人的语文特色在课堂凸显,教出个性美,形成个性化的教学风格。

如有的教师个性豪
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教出情、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
教师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妙语连珠,那就上出理来,上出趣来。

一句话,能创新的创新,
能幽默的幽默,能煽情的煽情,什么都不能的尽量真诚,也一样可以打动人。

其次,语文课要教出并让学生体会到语文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与文化美。

在语文课其乐融融的氛围中,教师要教得神采飞扬,学生要学得兴高采烈,师生双方都要全
身心投入。

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努力尝试自己去解决问题,
这才是理想的教学境界。

3.教出语文课应有的语感。

所谓教出语感,即教出对语言的敏感,包括对文体、语体和字、词、句的敏感,让学生
学会通过字、词、句的字面义读出蕴涵在其中的情境义、深层义和象征义。

这三者之间,教
出对字、词、句的敏感能力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即品味语言。

品味语言,“读”字当先,虽然语言品味可采用多种方式,比如:比较不同句式,故意遗
漏重点词语,抓关键词理解,甚至还有现场表演……都能使学生格外关注重点词句,加深体会。

但是没有朗读的参与,只一味地干“品”,学生往往找不到语言的感觉,文字的妙处并没有在
学生心中烙下印迹。

学生对字词句的敏感主要是靠读出来的。

所以,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
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结束语
新时代的教育要求不断提高,就需要我们不断适应。

如何使语文课上得有语文味,如何
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就成了一种科学的艺术,是一种教育的境界。

因此,我们应该确切
地估计,语文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地位和作用,用心去关注每一个初中学生的成长,上好每
一堂语文课,上出有语文味的语文课,培养初中学生的语文能力,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劳动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