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全过程审计与结算审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全过程审计与结算审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文章对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计与跟踪审计进行比较分析,并具体分析了全过程跟踪审计与结算审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以供参考。

标签:全过程审计;结算审计;工程造价;影响
一、建设项目竣工结算审计与跟踪审计的比较
1、竣工结算审计的局限。

审计的目的在于规范建设工程的资金管理,节约和控制建设项目的成本支出,履行工程合同,维护建筑市场的秩序。

传统的竣工结算审计属于事后审计,了解工程信息不全,审计效果差;审计人员根据工程建设单位提供的签证、验收单等文件制定的审计结论、意见等缺乏有效的说服力,致命审计建议和意见难以执行,审计风险较大。

2、全过程跟踪审计的优点。

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由事后结算审计向项目事前、事中、全过程延伸的一种审计方法,是促进提高项目建设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审计。

特别是在工程建設过程中,把工程结算审计与过程跟踪审计有机结合起来,有利于现场审查施工方案,控制工程造价,有利于加强与工程监理配合,确保工程质量,有利于及时掌握工程量,取得社会效益与投资效益最优化。

二、全过程审计与结算审计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1、介入时间对比。

结算审计发生在竣工验收以后,由独立的机构对已发生的建设投资和相关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

主要是通过对竣工结算文件、竣工图纸、施工合同、招投标文件及其他相关书面资料的计算审核,客观独立地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管控是否符合国家基建法规及财务会计制度,有无违法行为,起到查错防弊的防护性作用。

其缺点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发现问题晚(即“秋后算账”),往往审计的“硕果累累”说明最佳的监督时机已经错失,这并非审计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

而与结算审计对应的全过程审计则是将追究责任转变为预防保护,是对结算审计的拓展和延伸。

全过程审计是由独立的机构从投资项目的立项决策、方案设计、资金概算和招投标开始介人,并对投资项目的造价控制、工程管理、竣工结算、财务决算实行跟踪审计监督,尽可能地减少投资项目决策失误和建设过程中的损失浪费。

工作方式上,将结算审计的“算总账”转型为“常算账”,其优点是覆盖面广、注重预防、对建设项目的合规性和真实性进行监督。

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由于全过程审计的提早介人,可能导致最终的审计结果发生变化,尽管这种变化是开展审计工作所期望的,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审计活动似乎具有了职能部门的功能,独立监督的边界变得模糊起来。

为了避免出现既作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尴尬局面,在全过程审计结束后,需要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进行二次审计,审计成本会相应增加,但增加的成本与节约的资金和提高的效益相比,全过程审计更加富有成效,也更为经济。

2、审计人员专业能力对比。

结算审计是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监督和建议,
不会对已经完成的工程实体及工期产生改变,因此,审计人员具备审核结算文件合规性和准确性的能力即可。

全过程审计是在建设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设置三道关口,覆盖的范围延伸至项目决策、设计、招投标、施工管理,针对工程概算、招标控制价、隐蔽工程、变更签证等予以审核监督。

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丰富的建设经验、风险辨识能力以及宏观意识。

以某20×104㎡真空预压工程为例,设计人员根据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期间正值雨季的特点,将施工工艺确定为底层铺设2层土工布和2层荆笆,但实际施工时的气候条件好于预期,故此,全过程审计人员建议建设单位会同设计院、监理、施工单位对原施工方案予以优化,后经设计人员确认,原先的2层土工布和2层荆笆各减少1层,节省工程造价300余万元。

由此可见全过程审计的“常算账”对提高投资效益具有明显的作用。

又如某大型非标系统设备采购项目需要测算招标控制价,建设单位仅依据设计院出具的工程概算以及走访近似的工程项目,只能得到有限的参考数据,而全过程审计机构在长期从事审计工作的过程中,所积累的专业数据详尽充足,并且审计人员运用专业技能通过参与设备前期的技术交流,可以进一步掌握当前的市场行情,为建设单位最终确定招标控制价提供合理的依据。

3、审计收费的方式对比。

结算审计收费由基本收费和审减奖励两部分组成。

一般情况下,以生产运营为重心的业主单位往往缺少预结算人员的储备,遇到点多面广、工艺复杂的大型工程,由于自身的人力资源不足,而将施工单位报送的竣工结算文件直接委托审计机构审核,导致虚高的报价成为审减奖励的计费基数,结果是审计费难以控制,甚至审计机构的审减奖励取决于施工单位报送的竣工结算金额。

而对比全过程审计,由于审计机构在建设过程中已经展开审核工作,导致部分审减金额无法在竣工结算中体现,因此,在传统的“基本收费十审减奖励”的基础上,业主单位会设置一个合理的“造价控制目标”,审计机构实现目标后,可以取得事先约定好的审减奖励。

业主单位通过此计费方式,既实现了造价控制目标,同时将审计费由可变成本转化为固定成本。

通过以上三点分析,对于一些建设周期长、投资额较大的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较结算审计具有明显的优势。

但作为新兴事物,全过程审计尚未形成统一的行业标准,仍将经历一个漫长的探索阶段,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建议业主单位注意以下两点:
3.1向审计咨询机构提出明确的要求。

由于全过程审计将关口前移,面对未来事项的众多可变因素,其技术难度较传统的结算审计更大,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选择审计咨询机构的过程中,业主单位应对审计工作的范围和内容提出明确的要求,并在合同中予以约定。

采用全过程审计的基建项目,审计咨询机构应承担以下工作内容:
3.1.1前期准备阶段审核工作主要内容
(1)检查建设项目的审批文件、建设规划、用地批准及施工许可、环保、职业卫生及消防许可、项目设计等文件是否齐全。

(2)检查初步设计概算是否完整,以及编制依据、定额、标准是否正确。

(3)参与设计审查会,对设计方案是否经济合理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