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滨区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针对安康市汉滨区养殖业发展过程中养殖户对疫病预防控制与科学管理投入不足的现状,介绍了汉滨区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提高养殖效益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养殖业;问题;对策;陕西安康;汉滨区中图分类号S8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17)15-0237-02
安康市汉滨区养殖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胡高保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早阳镇政府,陕西安康725000)
动物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控息息相关、相辅相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饲养管理是关键,严格防控是防线”。
养殖场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合理制定疫病防控方案,正确处理科学管理和规范防控的关系,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而且能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和公共卫生安全,有效提高动物自身免疫力,杜绝疫病发生和蔓延,促进畜牧养殖业健康发展,保障养殖产品质量和效益。
近年来,安康市汉滨区养殖业发展迅速,多数养殖场具备了规模化、集约化、良种化、高产化为特征的现代畜牧业构成元素,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养殖户没有理顺动物疾病预防与科学饲养管理的关系,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在疫病预防控制与科学管理方面的投入少,这些都为疫病防控留下了隐患,一旦发生疫病就会迅速传播和蔓延,给养殖户造成惨重的经济损失。
因此,本文重点对安康市汉滨区畜牧养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养殖户提供科学
参考。
1存在的问题
1.1场址选择和建设不合理
安康市汉滨区大部分为山区乡镇,多数猪场在选址方面缺乏长远规划,因地势受限而制约猪场发展。
场址没有严格遵守禁养区、限养区的规定,没有远离村庄、公路、市场和水源地,排污问题得不到解决。
生产区、管理区、生活区等布局不合理[1]。
1.2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目前,汉滨区农村养殖仍以适度规模为主。
由于政府对发展生猪养殖业资金投入不足,导致很多养猪户圈舍简陋、标准低、规模小,严重影响猪场发展。
1.3饲养管理不当
养猪场饲养管理不科学,常常引发猪病发生。
一是后备母猪发情不明显、返情高;二是怀孕母猪中,后期流产的多,生产死胎的母猪多,仔猪成活率不高;三是口蹄疫突袭,防不胜防[2]。
1.4养殖观念落后,疾病防控意识淡薄
一是养猪户对养猪业发展形势缺乏了解,没有长远的养殖规划,导致猪场布局不合理;二是生产技术低下,大多数养殖户的文化水平低,对新科学养殖技术掌握得慢,仅仅靠传统养殖方式养猪;三是不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导致猪只抵抗力低下;四是不科学进行消毒。
不按时进行猪体、环境、猪舍的消毒工作,造成生产效益低下,甚至亏损。
有的圈舍
存在消毒不彻底、不严格的现象。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消毒药物配制不科学;消毒对象不明确,消毒时间不规律;长期单一使用1种或某种消毒药,使病源产生抗药性,达不到效果。
1.5生产经营分散,抗风险能力差
大多数中小猪场是单独生产经营,没有生产计划,盲目扩建,缺乏养殖协会和产业联盟的带动支撑,抗风险能力弱。
1.6无害化处理不规范
对病死动物不能及时有效处理或者处理不规范,焚烧不彻底,掩埋深度不够,导致因下雨尸体被冲走而造成疫情蔓延。
由于动物无害处理补贴标准低,导致有处理不上报现象。
2对策
2.1合理选址,科学建场
合理选址是做好科学管理和疫病防控的前提。
选址时,遵循“因户制宜,节约成本,利于管理,防止污染环境和传播传染病”的原则,优先选择环境好、无污染、布局合理的地区。
猪舍应坐北朝南,保证冬暖夏凉。
严格遵守禁养区、限养区规定,尽可能将建造的猪舍与人居房屋分离,且处于人居主导风向的下风和饮水源的下方。
配套建好猪舍周围的围栏,以及栏舍进出口的消毒设施和粪污处理设施(如沼气池)。
猪舍周围也可挖沟、种树、种绿化植物等。
相邻的猪舍之间要有一定的间隔[3]。
2.2严把引种关,落实防控措施
适度规模养殖农户坚持自繁自养,减少外出调种,确需引种时,要规避疫病风险,坚决不在疫区或疫病染病猪场或地区购入,同时考察该场种猪场资质、管理及档案记录以及繁育系谱。
严格防控措施,杜绝疫病发生和传播。
一是按程序免疫。
根据日龄或季节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对由于患病、瘦弱、怀孕的畜(禽)要做好记录,适时补免,做到应免尽免,保证密度。
二是隔离和消毒。
发现患病动物要立即隔离治疗,对圈舍和周围环境严格消毒,防止传染其他畜(禽)。
三是做好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
发现有病死畜(禽)要立即进行焚烧、深埋等无害化处理,保证及时彻底,不留残余传染[4]。
2.3科学饲养管理,定期消毒
科学管理要分阶段合理安排,特别要对仔猪、母猪、育肥猪要按照各自的生长发育阶段分别管理。
一是健全完善各种制度;二是加强护理;三是创造适宜的饲养环境;四是掌握合理的饲喂量;五是注意观察猪群健康状况,在管理中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六是定期驱虫,保障生猪生长速度不受影响;七是适时出栏;八是定期对圈舍和周围环境进
收稿日期2017-05-10
动物科学
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5期237
. All Rights Reserved.
动物科学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5期
图3
胃内容物中发现毛首鞭形线虫成虫
图4
肠内容物中发现毛首鞭形线虫卵囊
(上接第235页)
2.3寄生虫检查结果
显微镜观察在胃内容物中发现毛首鞭形线虫成虫,肠内容物中发现毛首鞭形线虫卵囊,如图3、4所示。
3结论
经过临床检查和试验诊断,确诊该病例死亡原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毛首鞭形线虫混合感染。
野生灵长类动物的寄生虫相关研究表明,圈养川金丝猴感染毛首鞭形线虫的概率极高,且存在重复感染的现象,近年来时有报道。
可定期对其粪便进行显微镜镜检,加强粪便中寄生虫检查力度,定期做好药物驱虫。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川金丝猴的繁殖周期选择药物,防止因药物原因导致怀孕母猴流产。
在川金丝猴肝脏、肺脏中均有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类药物,按剂量及时给药。
可适当延长用药时间,巩固疗效并减少耐药性产生。
根据川金丝猴生理特性和习性,按季节性选择多种食物,每天按时投喂食物,保证粗纤维类饲料比例,减少精饲料的投喂,以增强动物抵抗力,可以有效避免疾病发生[6]。
定期对笼舍进行消毒,避免滋生细菌。
对舍内其他动物应加强疾病防治,防止此类情况再次发生。
4参考文献
[1]张向鹏.贵州地区3种园养野生动物常见疾病的调查及防治对策[D].
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3.
[2]寿晓玲,王才益,杜爱芳.杭州动物园川金丝猴消化道疾病的防控研
究[J].浙江畜牧兽医,2014(3):41-42.
[3]汪乾坤.神农架川金丝猴常见病流行病学初步研究[D].武汉:华中农
业大学,2015.
[4]邓家波,牛李丽,王强.川金丝猴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诊治一例[J].
四川动物,2008(3):436.
[5]李波.中国部分动物园灵长类动物胃肠道寄生虫与大肠杆菌的调查
研究[D].成都:四川农业大学,2010.
[6]李明杰.川金丝猴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综述[J].野生动物,2012,33 (6):350-353.
行消毒,做好外来人员车辆进场消毒。
及时更换消毒药品,可用2%~3%氢氧化钠溶液或10%~20%漂白粉溶液等喷洒消毒;用清水冲洗铁锹、扫帚等用具,并放在日光下曝晒消毒。
栏舍消毒后,应打开门窗让栏舍内空气对流,使消毒液的异味挥发。
氢氧化钠溶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用其对栏舍消毒后应空栏3~5d或用清水反复冲洗后方可进猪。
尤其是对过去养猪曾发生过疾病的栏舍,更应彻底清扫干净并进行严格消毒[5]。
2.4坚持程序化免疫
免疫接种是预防疫病的有效方法,养殖户应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结合动物的生长不同阶段制定行之有效的免疫程序,严格做到5项操作规程。
一是免疫接种前后12h内,应禁止投喂抗病毒类药物和使用消毒类药物。
二是要做到疫苗现配现用。
三是免疫接种时,应尽量降低猪舍内的光线,减少应激。
四是给生猪注射免疫接种疫苗时,器械应事先经高温灭菌,生猪的注射部位应严格消毒,注射部位要准,用力要均匀,严防用力过猛和重复损伤猪的皮肤。
注射完毕后,其注射部位和针头均应用酒精棉球擦拭消毒。
五是生猪免疫接种结束后,使用过的器械须经高温灭菌处理,剩余的疫苗严禁随处扔放,应采用煮沸的方法灭活处理。
2.5做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病死畜(禽)不能及时有效无害化处理,不仅会影响畜牧产业健康发展,同时也对人类的健康和社会稳定造成威胁。
养殖户要严格落实《动物防疫法》的有关要求执行,建立完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坚决杜绝乱丢乱扔病死动物现象,同时落实无害化处理补贴政策,杜绝病死畜(禽)流入市场,确保人民食肉安全。
2.6完善产业联盟配套政策袁加大政府投资力度
安康市汉滨区在鼓励养殖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尤其以阳晨产业联盟和养殖协会带动规模场发展效果明显。
但由于汉滨区地处于汉江上游,川道大部分区域处于禁养区,政府需因地制宜出台鼓励政策,发挥养殖协会作用,支持中小养殖场进山发展,减轻环保压力,确保畜牧产业发展和环境污染治理齐头并进。
3结语
科学管理水平影响着畜牧养殖业的持续发展和疫病防控的能力。
为促进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推动国民经济进步,为人们提供优质产品,保障人民舌尖上的安全,必须加强管理,具体从抓好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入手,不断加大动物疾病预防控制技术的投入,逐步完善畜牧养殖预防控制管理制度,全面提高畜牧养殖从业者的专业素质,从而推进规模养殖场动物疾病的有效预防与控制,促进养殖动物健康成长,让畜牧产业在脱贫攻坚中做出更大贡献。
4参考文献
[1]崔小年.城郊生猪养殖业发展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2]郭晓.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控制外部环境成本的补贴政策研究[D].重庆:
西南大学,2012.
[3]李建华.畜禽养殖业的清洁生产与污染防治对策研究[D].杭州:浙江
大学,2004.
[4]程云栋.养殖场如何防控动物疫病[J].中国畜禽种业,2016(3):30-31.
[5]徐富伟.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方法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畜禽种业, 2016(3):13.
238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