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和预算执行评估模型的设计与实施——以电网建设项目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划和预算执行评估模型的设计与实施
计划和预算执行评估模型的设计与实施
————以电网建设项目为例以电网建设项目为例
以电网建设项目为例
2015年05月04日
一、成果实施背景
成果实施背景 长期以来,工程建设项目绩效管理普遍采用的后评估体系,主要对项目实施的结果绩效进
行评估,其评估结果反映出的成败得失固然重要(可以指引新建的类似项目),但对于被评估项目本身而言则意义不大,其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的机会由于评估时点的后置不能对项目本身的绩效管理起到任何积极的促进作用。

这种后评估体系的不足(以结果绩效评估为导向)亦反映于电网建设项目中,因此,对于期望实现包括计划、预算执行等综合目标为核心的电网建设项目绩效管理而言,亟须构建一个崭新的过程评估体系,用以支撑项目建设实施过程的管理绩效评估,从而对于实施项目的绩效目标的实现过程进行管控,能够主动地、动态地掌控项目管理绩效的阶段性特征以及绩效管理基准计划实现的可能性,为建设单位提前准备纠偏措施、组织资源、改进管理流程等提出针对性的决策信息。

二、成果实施所要达到的目标
成果实施所要达到的目标 本项研究旨在实现电网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的项目过程管理绩效评估体系构建,以电网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各子阶段的预算、计划等基准计划为核心管控要素,以各子阶段的流程质量管理循环(PDCA)为评估体系构建的逻辑出发点与立足点,寻求建立适应电网建设项目特殊性的过程绩效评估体系(主要包括指标体系、评估方法等),以期能够在此类项目实施全过程设立适宜的监测点,采集过程绩效数据信息,用以评估即时绩效特征及基准绩效目标计划实现的可能性,并为管控者及时启动纠偏措施提供决策信息。

研究逻辑图见图1。

图1 研究逻辑 三、成果的内涵和做法
成果的内涵和做法 (一)电网建设项目过程绩效的管控思路
1.电网建设项目各子阶段过程绩效的互动关系分析
PMI(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指出,一个项目管理过程组涵盖起始、计划、实施、控制及结束5种具体管理过程,这些管理过程都围绕项目不同阶段的投入、产出、目的进行,并以各阶段的绩效为核心来实现,从而成为一个严格的集成系统。

电网建设项目通过全过程的建设实施及管理,其项目管理基准绩效目标(本项目中以“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为核心控制要素)的实现程度,主要依赖于各业务过程的过程绩效评估与控制——在项目实施系统各个环节,过程绩效目标的实现不仅受制于过程内部的PDCA循环的效率,亦显著地被先行过程的绩效结果所影响,并将此种可能偏离最初预设基准绩效目标的“扰动”扩散于后续过程,如图2所示。

图2 电网建设项目各阶段过程绩效互动关系
2.电网建设项目子阶段过程绩效管控思路分析
鉴于前述电网建设项目子阶段的过程绩效互动关系分析,可以发现后评估的手段与方法对于电网建设项目的绩效管理评测时点过于滞后,不利于针对项目全过程的子阶段管理绩效进行诊断与调控,丧失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绩效改善空间。

因此,引入项目过程管理绩效的原理,结合项目实施过程,通过电网建设项目业务过程将项目整体实施流程切分为“过程流”,即时监测其阶段性绩效管理目标、主动地采取纠正性措施或调整基准绩效管理计划,可以使实施项目获得若干次绩效改善的机会,从根本上优化了管控者的绩效管理调节功能,具体的过程绩效管理思路如图3所示。

图3 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计划与预算目标过程绩效管理基本思路
3.基于核心要素的电网建设项目流程分析内容及技术路线
本部分研究内容主要依据电网建设项目实施程序,以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为核心管控要素,初步整理出相关“过程流”,并最终通过多轮调研核实上述“过程流”,结合目前电网建
设的主流项目管理模式规范划分项目实施阶段、子阶段,得出与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核心
相关的业务过程,并最终绘制出流程图,编制成册,详细的研究技术路线如图4所示。

图4 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业务流程分析技术路线
(二)电网建设项目管理过程绩效评估体系构建的技术路线
1.电网建设项目过程绩效评估体系的概念模型构建
根据工程项目过程绩效评估理论,结合本研究的目标,构建以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为核心
管控要素的过程绩效评估体系(Project Process Management Performance System,PPMPS),如图5所示。

电网建设项目的过程绩效评估体系的整体框架主要包括以下4个部分。

图5 电网建设项目过程绩效评估体系的整体框架
评估对象:主要包括电网建设项目前期、实施期、运营期等各阶段涵盖的与综合计划及预
算控制相关的具体子过程应完成的各项工作。

评估指标体系:通过每一阶段各子过程的评估指标的选取或筛选,构建本过程的评估指标,亦为最终建立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的过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奠定基础。

评估方法:即根据已经选定的指标体系,按照一定的方法,对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计划与预
算控制具体管理过程的各项工作赋予评价值,依据不同权重值及综合评估方法确定被评估
的子过程的即时的、量化的绩效结果。

评估结果应用:依据评估结果(报告),分析被评估子过程的过程绩效是否符合基准绩效目
标(计划),对已完成的过程(子过程)的绩效提出改进意见或纠偏措施(若绩效评测时点继
续细分,亦可对于子过程内部的不同工作任务完成的绩效予以评估,进而为子过程的绩效
改善提供依据)。

2.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过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技术路线
目前,关于工程建设项目过程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虽然方兴未艾,但亦有Peter
Kueng(2000),汤洪涛、夏悦琴等(2004),王宝荣、靳继超(2012)等学者进行了较早研究;另一方面,结果导向的建设项目后评估理论及方法的研究已非常成熟,其中关于评估指标
体系的构建原则、方法、步骤等可资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过程绩效评估指标
体系构建所借鉴,本部分内容的研究技术路线如下页图6所示。

图6 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过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技术路线
3.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过程绩效评估方法构建的技术路线
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绩效的评估方法研究是项目管理绩效改善研究一个较活跃的领域,业已
形成从定性、半定量、定量的评估方法体系。

鉴于当前项目管理精细化决策的需求日趋显著,本部分内容目前以定量化、模型化的评估方法研究为主,并反馈于前文所述的指标体
系构建。

后续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沟通,可增加部分定性、简单的评估方法满足委托方简
化决策流程的诉求。

本部分拟定的研究技术路线如图7所示。

图7 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过程绩效评估方法研究的技术路线
(三)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过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过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遵循指标设置的基本原则,按照电网建设项目实施全过程组成的群体性指标体系。

它是各种工作“过程流”产生的结
果及产生这些结果所付出投入要素的数量表现,能反映出各“过程”投入产出关系及过程
之间衔接关系并揭示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电网建设项目管理过程绩效的纠偏及
改善提供依据,为下一子过程行为活动提供参考。

电网建设项目是典型的复杂系统,其系统运动过程主要由管控者、管控对象及管控手段等
要素构成,此三者共处于同一系统环境,具有各自独特的功能。

鉴于此,唯有通过系统动
态的观点去考量项目建设全过程,才能对电网建设整个生命周期做出全面的(过程)绩效评估。

1.电网建设项目实施阶段的划分
基于项目过程绩效评估的理论框架对电网建设项目实施程序的实施阶段及其涵盖的主要过程划分如表1所示。

表1 电网建设项目实施程序的阶段划分及主要过程 阶段
前期
实施期
运营期
过程
设计招标、环保/水保及其验收招标 可行性研究、环保/水保研究 可行性研究审查与报批、环保/水保审批
核准文件报批
监理招标 初步设计/审(查)批
设备招标
施工招标、“三通一平” 安全文明施工方案策划及审批 开工报批
开工
土建施工
设备安装
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完成、系统调试 竣工验收 投产送电 资产预估入账 环保、水保验收
竣工决算与审计
注:用下划线标识出的过程为初步选定的与“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核心相关的主要过程。

2.电网建设项目过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过程
基于课题研究所获得的委托方资料、项目管理绩效评估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电网建设项目过程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步骤如图8所示。

图8 项目过程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构建基本步骤 上述步骤中,核心过程的主要研究内容略述如下: (1)项目评估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
电网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四级编码制,由上至下可依次分解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分指标层等。

(2)项目评估指标的初始集
依据项目管理绩效评估相关研究文献,基于前文所述的指标选择或构建的基本原则,构建出具体过程的绩效评估指标初始集。

以前期阶段可行性研究过程为例,选择与构建出的过程绩效评估指标初始集,见表2所示。

表2 电网建设项目前期阶段可行性研究过程绩效评估指标初始集 目标层 准则层
指标层
分指标层 具体说明
前期过程绩效评估指标A
可行性研
究阶段过程绩效评估指标A1
初步可行性研究子过程评估指标A11 材料齐全性A111 现场考察到位A112
信息资料获取充足性A113 数据评估准确性A114 初步研究报告可信性A115
评价下列材料是否齐全:项目基本概况、物资供应安排及依据、技术装备与生产工艺过程的选择及依据、生产组织及依据、环境污染治理和劳动安全保护、卫生设施及依据、建设方式、建设进度安排及依据
详细可行性研究子过程评估
指标A12
综合考察是否到位A121
技术经济
论证充分性A122
建设方案可行性A123
投资估算准确性A124
可研报告评估指标A13 可研报告
完整性
A131
可研报告
内容深度
A132
可研报告
规范性
A133
可研报告
实用性
A134
综合分析:经济、
技术、财务等
方案审核与评价评估指标A14 决策程序
合法性
A141
决策内容
合理性
A142
决策依据
可靠性
A143
决策方法
科学性
A144
与初步设
计衔接性
可行性研究投资估
算精度是否满足要
求、可研费用占投
资总额的比重是否
符合要求等
A145
(3)项目评估指标的选定:一个算例
项目管理过程绩效评估指标的筛选有各种定性与定量方法可以采用,前者如专家咨询、文
献法等;后者如AHP、极大不相关法等。

鉴于篇幅及研究过程的可复制性,在此仅以前期
可研阶段的可研报告评估指标层的定量计算过程为例来表现初始指标的选定过程。

首先,根据表2中指标层A13的4个具体分指标进行两两对比,建立9标度判断矩阵(可
基于专家经验、头脑风暴等),如表3所示。

然后,利用特征向量法(EM)计算各指标权重,进行一致性检验判断。

再依据指标权重与阈值的大小对比,决定该指标是否应予以剔除,
重复上述步骤直到最终得出评估指标终集。

表3 电网建设项目前期阶段可行性研究过程绩效评估指标初始集
评估指标 评估指标
A131 A132 A133 A134
A132 3 1 3 7
A133 1 1/3 1 5
A134 1/6 1/7 1/5 1
具体的计算过程如下:
①通过几何平均法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的分向量Wi:
W1=(1×1/3×1×6)1/4=1.189
W2=(3×1×3×7)1/4=2.817
W3=(1×1/3×1×5)1/4=1.136
W4=(1/6×1/7×1/5×1)1/4=0.262
则∑Wi=1.189+2.817+1.136+0.262=5.404
②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值(Wi/∑Wi):
W10=1.189/5.404=0.220
W20=2.817/5.404=0.521
W30=1.136/5.404=0.210
W40=0.262/5.404=0.048
③计算λmax:
计算得出:
AW1=0.892,AW2=2.147,AW3=0.844,AW4=0.2
则λmax==4.095,得出一致性指标CI===0.0317
当n=4时,查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表可知,RI=0.89。

计算一致性比例
CR=CI/RI=0.0317/0.89=0.0356<0.1,表明指标的建立及权重设置是合理的。

然而,由指
标化的权重向量W=[W10W20W30W40]T=[0.220 0521 0.210 0.048]T
其中,指标A134(可研报告实用性)的相对权重值W40=0.048<0.05(阈值),为弱权重指标,因此予以删除。

其他各阶段及其子过程的评估指标的选择、构建及初始集指标选定的过程如上述步骤所示,在此不予赘述。

3.项目过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设计的阶段性成果
根据上文陈述的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方法及步骤,本项目对于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计划与
预算控制”核心相关的管理过程构建了部分过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后续的研究将进一步
结合理论研究以及委托方的审核意见予以调整优化,目前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包括建立了前期、实施期、运营期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过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四)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过程绩效评估方法
电网建设项目绩效评估需要有效的评估方法作为支撑才能及时获得项目绩效评价值,及时
决策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项目实施过程,以期达成基准的“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计划。

本部分的研究内容主要针对半定量、定量评估方法。

基于项目管理绩效评估方法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整理得出常用的评估方法见表4(此处仅对各种方法作简要对比分析,不作理论陈述)。

表4 工程项目过程绩效评估方法对比分析
方法 原理 优势 劣势 适用范围
层次分析法 将复杂问题按组成分解成要素,再将要
素按支配关系分组形成有序的层次结
构,通过两两比较确定诸要素的相对重
要的排序
(1)简洁性:表现
简单、易于操作
(2)评价结果需通
过一致性检验,可
信度高
(3)实用性:定
量、定性分析均可
(1)对于决策问题
有较高的定量要求
时单独使用可能准
确性不足
(2)决策者需对面
临的问题有深入全
面的认识
定性
与定

模糊评估法 应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用多个因素对
被评判事物隶属等级进行综合评判
(1)克服了传统数
学方法结果单—性
缺陷,其结果包含
大量信息
(1)不能解决因评
价指标间相关性造
成评价信息重复问

定性
与半
定量
(2)简单易行,易于使用 (2)隶属函数的确定没有统一的方法
(3)合成的算法需要进一步改进
(4)评价过程中主观判断较强
数据包络分析法 通过保持决策单元的输入或输出不变,
借助数学规划将决策单元投影于DEA前
沿面,并通过比较决策单元偏离前沿面
的程度来评价它们的相对有效性
(1)适用范围广,
易于处理具有大量
输入输出信息的问

(2)在不同测度中
受决策单元影响不

(3)无需指标权
重,不受决策者主
观影响
(1)必须分析分类
数据的有效性及可
信度
(2)样本大小的限
制性很强
定量
显然,项目管理绩效评估方法在项目类型上并不具有差异性,因此上述方法对于电网建设项目的“综合计划与预算控制”过程绩效评估而言,均是有效的。

此外,上述评估方法也可以联合使用,如层次分析与模糊评价方法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则可以较好地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五)成果实施后产生的效果
1.构建综合计划与预算执行评估模型与实施体系的管理价值
本项目建立的评估管理体系得以落地实施,至少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发挥管理促进作用:
监控与评估:借助评估模型及因项目而异的指标体系,对计划或预算执行过程进行精准监控与执行结果的定量评估,可以实现对计划执行情况的全过程管理,对项目执行结果给出量化的绩效评价结果。

纠正与反馈:对计划项目实施的过程管理,可以及时发现项目计划或预算执行的偏差,及时分析偏差原因并采取同步的纠偏措施。

优化与提升:对已执行项目的绩效评估,可以实现项目执行结果(成果)与计划指标的对比分析,分析差异及形成原因,指导以后各期综合计划与预算管理中指标设置及审批流程的优化。

2.实施综合计划与预算执行评估体系的经济价值
综合计划与预算执行评估体系的过程管理模块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计划与预算的执行偏差,避免非计划项目及支出的执行,对计划项目及预算支出的绩效考核与评价能够产生对项目
成本节约的正向激励效应,从而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成本的节约,提升企业运营效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