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几点体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应用微课的几点体会
摘要:结合自己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从微课的类型、应用、教学
反思等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重点从分层教学资源、课堂演示资源、
辅助教学资源等方面,对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同时也点出了微课在使用过程中的局限性。

关键词:微课,类型,应用,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82.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636(2018)08-0175-01
微课一般是指教师用来辅助教育教学的一段内容精炼的音视频,该音视频时
间长度在5分钟左右,它主要用于为完成教育教学目标提供有针对性的知识讲解
和操作技能演示。

作为一名从事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近20年的一线教师,我多次参加地区级、自治区级和国家级的微课评比大赛,都取得了较好成绩。

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几点
粗浅认识和体会。

一、微课的类型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我认为微课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操作演示型:演示其步骤并突出具体示例的细节。

讲解说明型:具体解释需要学生掌握的
主要知识点及重难点。

启发引导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激发学生积极思考,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学习的目的。

练习巩固型:在教
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通过完成某些练习来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效。

自主学习型:
引导学生通过独立分析、探索、实践,归纳总结出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


究学习型: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研究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
获得思维发展,并独立构建知识体系。

二、微课的应用
(一)微课可以作为实现异步教学的分层教学资源。

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
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计算机操作水平往往参差不齐。

教师在40分钟内
很难兼顾到班级每一名学生,所以在教育教学中常常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教
师通过使用难易程度不同的微课进行分层教学,可以较好的兼顾到班级绝大多数
的学生。

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通过微课反复学习和理解,以确保他们掌握知识点
和基本的操作技能; 对于理解能力和操作技能一般的学生,确保其在掌握知识点
和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重难点;对于有较强理解能力和操作技能
的学生,可以利用教师预先准备的微课进行下一阶段内容的学习,或者适当扩展
学习内容,提高难度。

例如,在教授Flash补间动画时,可以通过制作三个级别
的微课来实现分层教学。

初级微课着重于复制教师课堂上讲解的例子,即演示一
个小球如何从左边移动到右边的制作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绘制小球的方法,并将
其转换为图形元件,掌握插入关键帧、创建补间动画和预览的方法。

中级微课是
引导学生掌握小球从高处下落后再次弹起又下落的制作过程。

高级微课是引导学
生掌握小球做曲线运动的制作过程,这里重点展示和讲解如何创建引导层、绘制
运动路径曲线等。

三级微课就像三位教师分别指导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完成相应
的练习,实现了异步教学,做到了因材施教。

(二)微课可以用作重现操作步骤的课堂演示资源。

高中信息技术操作技能
的学习是一个连贯的过程。

比如在讲解Photoshop图形图像素材的制作,大大小
小的操作几十步,而且photoshop的界面比较复杂,一会儿图层、一会儿通道、
一会儿虑镜菜单等,教师一般都是把整个实例操作过程一次性讲解完,在老师的讲解和操作过程中,学生很难看清鼠标的位置,并记住具体的操作顺序,当学生练习时,往往由于参数设置错误,导致他们无法成功完成实例任务。

因此,教师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来解释任务旁边的操作,将其制作成微课,再现了教师的操作流程和细节,学生不仅可以非常直观地学习,还可以随时暂停和前进反复进行学习,使学生能够快速掌握操作技能并突破难点,提高了学习成效。

(三)微课可以作为促进学生独立学习的辅助教学资源。

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人自主学习、掌握新知识的基本能力,也是学生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课堂上,我们更多的是提倡让学生自主探究,即自学课本教材或是通过教师事先制作的微课进行自学,自己尝试去分析和探究,使学生学习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过程不再仅仅是机械的操作和模仿,而是积极探索的过程。

例如在讲解VB编程实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对VB界面先拖放控件、再设置对象属性、编写程序代码、调试运行等一气呵成的分析,当学生在听课过程中遇到不了解的问题时,往往无法及时有效地予以解释,导致教学效果、学习效果都不理想;这就要求在制作微课过程中,不仅要解释和推理知识点,而且要设定有效的问题。

让学生有足够的思考探究空间,使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真正学懂弄通,提高学生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三、微课的教学反思
通过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深刻认识到微课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

微课在课前使用,可以与学习任务相结合,发挥指导功能,既能帮助学生温习以前的知识,又能唤醒现有经验、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上使用微课可以结合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借鉴。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学习情况进行分层教学,也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反馈意见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活动,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微课在课后使用,学生们可以反复观看、多次对照操作,加深理解,巩固已掌握内容。

微课不仅适用于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而且适用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更好的微课资源服务于广大教师和学生。

不足:在微课制作过程中,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影响和限制了教师使用微课的积极性。

另有一些微课过度追求画面的绚丽,重形式而轻内容,偏离了学习目标,使微课的作用发挥打了折扣。

参考文献:
[1]马达《浅谈微课在高中通用技术应用的几点建议》《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6年第08期;
[2]张一春《我理解的微课》张一春的博客;
[3]吴晓茜《利用微课促进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途径》;
[4]张春艳《微课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浪潮的博客;
[5]金萍《利用微课促进信息技术有效教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