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道德之美说课稿[合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道德之美说课稿[合集]
第一篇:感受道德之美说课稿
《感受道德之美》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感受道德之美》。

(点击)我主要从这9个方面进行说课。

(点击)
一、教材分析 1.选用教材
本课程选用的教材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由焦宏昌主编的《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材特色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点击)2.课程的地位、作用和特点
《职业道德与法律》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一年级第二学期必修的德育课程。

本教材在结构、内容、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索和改革创新,对于提高中职生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能力,促进中职教育、深化教学改革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3.教学内容整本教材由引言和六个单元内容构成,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感受道德之美》,是教材中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课时安排为2课时。

(点击)4.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
本课前承接职业风采,后接恪守职业道德,第一单元开展的是礼仪内容,由礼仪入手,礼仪中有德,讲礼仪更要涵养内在美德,因此引导学生懂得公民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对于人生发展、社会和谐的作用,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大主题的主要内容及要求,因此本次课既是对职业风采内容的总结和升华,也是为后面恪守职业道德的内容作铺垫,自然过渡,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一年级学生。

她们在第一学期已经接受过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课程学习。

旅游专业的学生以女生为主,积极活泼,乐观开朗,对课堂中的活动环节是个基础保障;她们理论学习态度较为端正,但基础薄弱,需要教
师在旁点拨、引导,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的学习、创新以及表演能力的施展。

三、教材处理
本次课对教材进行了部分处理:模拟导游身份和旅行情境带动课堂教学。

第一课时新课讲授时根据学生实际把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进行了有侧重点的详略讲解,结合专业,模拟情境,进行情感体验,安排课堂活动;
第二课时即学生的活动内容。

通过认知、情感以及运用的综合,能够更好地把知识转化为素质的体现。

四、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内容及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拟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把能说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作为本次课的知识目标
(2)能树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建设和谐家庭的意识作为情感目标(3)结合知识和情感目标把能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践行家庭美德的各项要求提升为本次课的运用目标
五、教学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并结合学生的特色及身心发展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基本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2)教学难点:在现实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及践行家庭美德基本规范
六、教法、学法
如何突破重、难点,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恰当地选择先进的教学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在教法方面,着重采用了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启发法的教学方法
为使学生爱学、会学、学好,本次课中采用了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归纳法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达成更好的教学效
果。

七、教学过程
把整个教学情境模拟成一次“感受道德之美”旅行专线,教学过程分为导入5’、新课58’、活动20’、小结5’、作业4’五个环节,而在新课内容中三大主题道德、公德和美德学习环节分别是15、15、28分钟。

在课堂一开始我结合学生的专业特色进行情景渲染和角色定位。

我作为主引导人物及全程导游身份,学生代表作为地方导游,其他学生作为旅行团队团员身份,共同对“道德、公德、美德”进行一次为时90分钟的参观、学习和活动(在课堂之前已把全班学生分为四组并发放了图片资料)。

下面我具体说一下各个环节:
(一)导入
首先由2014年春晚小品《扶不扶》视频材料先带领大家走近道德,引出道德话题,由此导入本节课的课堂内容,这样可以在课堂一开始就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为收益良好的课堂效果做好充分的准备,从而迈开我们行程的第一步。

(二)新课
接下来是讲授新课,新课内容包括三个主题----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先由“全程导游”推开第一扇门-----即道德之门,带领大家在整体的基础上认识公民基
本道德规范。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通过漫画分析归纳总结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图文结合使学生更深刻的掌握第一主题,在现实生活中形成一定的习惯,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

(点击)
1、首先由《为吃夜宵抢同学钱财》案例以及《卖火柴的小男孩》故事教学,引导学生从身边点滴做起争做一个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的好公民,这是重点学习内容。

(点击)
2、补充学习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对比的形式让学生学会明确分
辨是非和善恶,再次游戏互动学习《八荣八耻拍手歌》,以活动的形式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加深巩固课堂知识,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发扬优良传统。

(点击)
接下来让我们推开第二扇门,进行首次的环境变化以及角色转变,全程导游带领大家走进社会公共领域,去感受作为社会公共人士的个人道德修养。

播放《新峰志》视频材料,由小悦悦事件触及大家的心灵,让大家在这个日益复杂的公共生活领域中,学会积极主动的关心和帮助他人。

从而引出第二主题“社会公德”。

(点击)(2)社会公德先由短片初步学习社会公德的内容,以这种直观演示,加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结合短片的内容以团队为单位,在发放的图片材料中找出属于公德内容的范畴。

在具体学习社会公德规范时,针对我校中职生的实际情况,有侧重点的把规范内容进行详略讲解,重点突出了文明礼貌和遵纪守法的内容:
1、先由对常用文明用语“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的学习,并模拟4种情景,通过情境教学,让大家学会争做一个文明人,鼓励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多用、善用文明用语,提高自身的文明素养,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2、然后由“三名学生入室抢劫案”案例分析以及结合展示“某校中职生违纪行为状况”调查表,让学生前后4人一组进行讨论,由这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去认识道德规范,学会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且严格遵守校纪校规。

(点击)
行程仍然继续中,跟随全程导游推开第三扇大门,进行再次的环境变化以及角色转变,带领大家走进家庭生活领域,去感受洒满亲情、充满阳光的家庭美德。

通过播放公益广告《family》视频材料来剖析“家”的寓意,从真正意义上去理解家的组成、父母的呵护以及孝敬长辈,引出第三主题“家庭美德”。

(3)家庭美德
同样也是由短片整体对家庭美德的主要内容进行初步了解,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家是我们成长的港湾、欢乐的源泉,我们应关爱家人,
承担责任。

(点击)
再次在发放的图片材料中找出展示美德的内容。

中国有句古语:“百善孝为先”。

1.尊老爱幼:由名言警句以及孝敬老人的画面引出尊老爱幼,这种直观展示让学生懂得尊老
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我们应继承和发扬这一美德。

结合“子路”孝敬父母的故事及“孔融让梨”动画视频,懂得尊老爱幼必须从小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不单单在物质上更重要在精神上真正做到尊老爱幼。

(点击)
2.邻里团结:接下来以“你知道‘邻里节’么?”引出邻里团结,让学生观看几幅和谐邻里关系的图片后,请讲讲你与邻居的故事,学会相识、相知、相帮、相爱,增加沟通、了解和友谊,共同营造稳定、和谐的邻里关系。

仍然以“邻里节”为话题展开深入实际,创设情境,“如果你所居住的街道或社区准备在今年的金秋九月举办“邻里节”,请每户家庭出一些活动,你有哪些好点子呢?” 通过情境教学引导学生在今后生活中展开邻里关系,营造和谐氛围。

(点击)
新课讲授的同时引导解决本课的重点内容,此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是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点击)
通过以上内容,已完成了本次道德旅行专线的参观和学习安排,即由全程导游带领整个团队对“公德、道德、美德”中各“景点”进行参观和学习,接下来是自由活动环节,然后结束我们今天的行程。

(三)活动内容
1、课前准备
课前要求以4位地方导游为核心,全班范围内自由组队,并给自己的团队起一个具有特色的队名,制定一条激励本队能力的响亮口号。

2、活动过程
活动过程安排以团队为单位,在老师下发的提供的可参考性材料
里选择性的进行安排,由地方导游带领团队队员通过情景表演、计划方案、互动游戏和歌唱等形式完成内容。

1、4分钟的准备时间,进行人员分配,形式确定以及内容安排
2、结合公德、美德开展活动内容,每组分别展示
A、同学之间误会动起了手脚,其他同学来劝架并且化解矛盾(来自第1团队的“团结友善”)
B、公交车里主动为有需要的人让座(来自第3团队的“助人为乐”)
C、邻居间因音响干扰发生矛盾,社区工作人员前来调节(来自第2团队的“邻里团结”)
D、为工作了一天的爸爸捶背,带妹妹一起玩耍(来自第4团队的“尊老爱幼”)
E、公共环境的打扫,让同学们在干净舒适的环境中学习(来自第1团队的“保护环境”)
3、综合活动展演对其他团队进行评分,并评出最佳团队
活动环节,围绕新课内容开展,结合专业,以团队为基础,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鼓励了他们的创新以及表演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客观评价能力。

活动环节解决了本次课的难点内容。

(四)小结
小结以畅谈的方式结束今天的行程,请每组队员相互间谈谈活动的感受以及今天的收获。

用这种方式进行知识的巩固,来检查学生对本次课堂的重点难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把课堂传授的知识尽快地转化为学生的素质,引导学生从行动的层面上真正落实三大主题。

(五)作业
作业我排除了理论化的作业反馈,采用的是拓展方式,要求每位同学在课后接下来的一周内,从以下提供参考的范围内选择性的践行三大主题。

1、合理安排生活费和零花钱
2、给辛苦了一天的爸爸妈妈洗一次脚
3、免费公园内捡垃圾
4、帮助同学值日
5、上课不玩手机,不迟到不早退
6、去邻居家串一次门
7、开展“无垃圾日”
……
通过这种形式,引导学生培养一定的良好习惯,由“要我做”向“我要做”的转变,真正从生活中的行动去落实践行三大主题。

(点击)
八、板书设计
板书这块我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板书设计,及时地梳理本次课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程度的归纳和小结。

九、教学反思
1、特色: 本次课对教材内容、结构、方法都进行了部分调整与创新,课堂形式转化为以团队为单位,充分挖掘旅游专业的特色,模拟导游身份,教学情境模拟成一次道德旅行专线,带领学生通过环境的变化、角色的转变去感受和体会公德及美德对于和谐社会的作用,这是本课的最大特色。

2、不足: 由于各班级的实际情况以及基础现况,活动环节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且在现实生活中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践行家庭美德,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对教学效果的检查需要持续性,定期进行检查。

3、改进: 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表现参差不齐,组与组之间的活动效果相差甚远,因此,我在后面的课堂活动中,提前将学生按照性格进行分组,内、外向相结合,均匀组与组之间的差距,互帮互助,这样才能更充分展现每一位学生的能力,达到活动的最佳效果。

第二篇:感受艺术之美
感受艺术之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喜欢美、欣赏美、传播美,各人都有不同的见解。

置身这如诗如画的环境里,到处都在传播着美。

当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一首曼妙的乐曲,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处优美的风景,可能会让自己的心情刹那间好转,让自己忧郁的心得到抚慰,这就是美的巨大魅力.其实,一个人对美的欣赏能力不仅是为了体现所谓的艺术修养,更重要的是,一个善于发现美,懂得欣赏美的人能在美中扩展自己的视野和想象,从
而使美成为一种滋养心灵的甘露,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容易享受快乐和幸福的人.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到大自然中去,到生活中去,让我们为日出而激动,去体验春风秋雨,花朵绽放,欣赏清晨草叶上的露珠.让我们倾听和体验吧,因为美是滋养心灵的最甜美的甘露!
体验音乐之美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美妙动听的音乐来源于情感,又潜移默化地影响情感,让我们进入瑰丽多彩的虚化与现实的意境之中。

向上追溯百年或千年,直至最原始的音乐诞生之初,我相信音乐是为了倾诉而不是表现,是自然的流露而不是技巧的夸张,是自我的沉醉而不是别人的掌声。

因为爱与感动,因为生命的圆满与缺憾,因为思想的灵动与创造。

所以音乐不单在乐谱上,更在我们的心中。

我们可以不会乐器,可以不懂乐谱,可以五音不全,但这不妨碍对音乐的喜爱,不妨碍纵情歌唱。

当需要倾诉的时候,需要聆听的时候,就全身心浸润在音乐中,那时心中的音律与音乐已合二为一,即使音乐之声嘎然而止,一切都归于沉寂时,心灵的音乐才真正开始。

我看到灿烂的阳光,绿色的森林,连绵的群山,潺潺流动的溪水,穿梭林间的百鸟……。

情感的波澜如海浪奔涌,我静静地倾听自己内心的乐歌,在那里,在内心深处,有属于自己一个人的心灵舞台,不需要掌声,不需要听众,在静寂与孤独中,自由快意的歌唱。

其实世界万物都有音乐——当你用心听,而不仅仅是用耳朵。

它存在于季节的变换中,脉博的跳动中,大海波动中,山峦的起伏中,欢欣与悲欢的循环中。

哪怕是骇人的暴雨来临之时,电闪雷鸣之际,狂风怒吼之中,也不要惊怕,那里面也有最恢宏、壮美的音乐。

闭上眼,把双手放在胸前,默然静听,雷声象大鼓,一首音乐没有了鼓该会多么沉闷;闪电如灯光,炫目刺眼的灯光;风声如琴、如笛,随着狂风的节奏、力量变化不断的变换,多美的自然天籁之音,多动听的暴风雨的交响!人生的旅程中,当生命遭遇暴风雨时,也别害怕,别抗拒,让心镇静下来,静静的体味生命音乐的韵律之美。

痛苦就是那乐曲中最深沉、最铿锵的音符,生命的音乐因此有了力度、深度,旋
律便有了起伏。

当生命走出低谷,回头展望,生命就是一篇波澜壮阔、曲折婉转的乐章。

音乐之美
音乐是一种感想,也是一种欣赏,更是一种生活的韵味,音乐是美的艺术。

当古人懂得将物体发出的声音编织成有序的篇章时,音乐也就产生了。

从曾经单一的拟声到如今纷繁的乐曲,音乐无时无刻不散发着其独有的韵味与美丽,令人们如痴如醉。

音乐是美的,是人们传达思想的一种方式,也是人们表达心境的一种途径。

不同的人演奏出的音乐之美是不同的。

开朗者奏乐有其轻快活泼之美;豁达者奏乐有其深远清爽之美;悲伤者奏乐有其阴郁低沉之美;忧郁者奏乐有其深沉缓慢之美。

正是因为音乐可以传达人们的心境,奏出不同的美感,俞伯牙何尝不是为了知音者而鼓琴,才演绎出了那高山流水之美。

我喜欢听音乐,因为每当你静心去倾听每一首音乐时便会有不同的感觉油然而生,使你仿佛进入了音符舞动的世界,乐音环绕,远离了世俗的喧嚣,远离了社会上的明争暗斗,远离了你所背负的一切沉重的责任的包袱。

有的音乐似水,品之无味却有良多益处;有的音乐似咖啡,味苦却闻香,尽显潇洒与随意;有的音乐似酒,愈陈愈烈,狂放而落寞;有的音乐似茶,有清香却也宁静。

我喜欢听班得瑞轻柔的旋律。

每当轻柔的曲子响起,音乐便舒缓着人们急躁的心灵,好的音乐是人们心灵的洗涤剂,可以荡涤掉内心的丑恶,只留下真、善、美。

若说音乐是无用的,孔子又怎会一心向往礼乐之邦,而今又怎会出现“乐以教和”这一说法呢?音乐之美,美在其饱含真切的思想,饱含着最原始的自然情感,承载着人们心灵纯洁的一面,也承载着生命平淡的一面。

聆听音乐吧!不管是“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的忧愁伤感,还是“以我无弦琴,喻其非弹意”的旷达飘逸;不管是“但识琴中味,何劳弦上音”的落寞孤寂,还是“曲中人不见,江上树峰青”的清幽静雅。

去感受一下春的明媚,夏的清爽,秋的飘零,冬的纷飞。

去感受月的朦胧,星的灿烂,心的眷恋,情的忠贞。

去感受时
光的流逝,生命的精彩,青春的美妙。

第三篇:感受书香之美
走进图书馆
感受书香之美
继肯德基、王记水饺、古城公园系列实践活动,长兴县培智学校的学生又一次走进社会,进行社区融合实践活动。

5月17日上午,培智学校副校长带队,带领中高段的学生乘坐公交车去图书馆进行实践活动。

同学们穿着整齐的班服,精神抖擞的出发了,从安静等待公交车、有序排队、主动给老人让坐等行为,都展示了学生的良好风貌。

九点一刻,同学们到达图书馆,大家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左看看右瞅瞅,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分别参观了成人借阅区、电子阅读区、少儿借阅区、绘本阅读区等各个区域,并详细了解了各个区域的功能。

图书馆的工作人员还引导同学们学习用身份证借书、还书的技能,并且为同学们讲了绘本故事《七只鼹鼠包粽子》,让大家感受到书香之美,真正体验了一次文化洗礼。

这是本校学生首次走进图书馆,孩子们都特别高兴。

为了让学生都能最大程度地参与本次实践活动,老师们提前做了大量的工作,拍摄路人乘车视频、指导看公交车站牌、学习如何投币和刷卡……本次活动的开展,学生对图书馆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图书馆的功能,学会运用社会公共资源,也锻炼了学生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拓展了特殊学生休闲娱乐的途径,为他们将来融入社会推波助澜。

(审核:黄春强)
第四篇:感受文字之美
感受文字之美,尽享读书之乐
书香浸润心灵,阅读伴我成长
与书香为伴,与智慧同行
阅读,与书同行;悦读,与书为友
走进书香乐园,品味多彩生活
畅游书香林,读书伴我行
读书的孩子最美丽
读好书、好读书、读书好
读书每一天,快乐无极限
遨游书海,润泽心灵
人人结书缘,书香满校园
沐浴书香,放飞心灵
品味书香,陶冶心灵
阅读经典,书香罗外
多读好书,丰富人生
博览群书,开拓视野
开卷有益,读书快乐
小小书籍,大大世界
书海泛舟,其乐融融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让书香伴随我们成长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是人类无声的老师
第五篇:感受生活之美
感受生活之美
偃师市城关四中三一班武加林辅导教师景玲玲 ***
生活是什么?我不清楚,但生活之美我感受到了,那是一种特殊而无形的感受,是心灵旅行途中的各种风景,有时轻快,有时美妙,有时深刻……
走过无拘无束的童年,双手托起了朝阳,慢慢走向成熟。

童年的生活像一
首儿歌,节奏欢快,充满了欢声笑语,也包含伤心痛苦的泪水,更少不了深刻的哲理。

隐约记得七岁那年麦收时的一个傍晚,我和邻居家的小伙伴们一同在麦垛周围玩儿“藏猫儿”的游戏,我们定好了规则,由一个伙伴开始找,便都各自去藏身
了。

我呢?早已想好了个最严密的藏身之处——麦垛里。

“一,
二,三……”我着
急忙慌连滚带爬得进了麦垛,半蹲在里面,顺手挡住了透过来的光,屏住了呼吸。

我一静下来,心就砰砰直跳,“不要来这儿啊!”只听见外面匆匆忙忙的脚步声戛
然而止了。

“咦?这里会不会有人啊!”我的心跳得更加快了。

“哈哈,出来吧!我看见
你了!”不一会儿,其他几个伙伴也都被发现了。

“居然没逮找我。

”我不禁暗暗
自喜。

可过了不久,这个麦垛还是进了他们的视线,其中一位眼尖又聪明的伙伴
一下就发现了麦垛在动,于是便上前大喊:“麦垛里有蛇,有蛇!”吓得我噌的一
声蹿了出来。

只见其他人站在一旁哈哈大笑。

记得还有一次,我们在麦垛上翻跟头。

他们挖了个“陷阱”,可我并不知道。

我左翻右翻,一下子跌进了“陷阱”,我在里面气得两眼发直。

我想出去,可是“陷
阱”太窄了。

他们费尽周折把我拽了出来。

我站在一旁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


们愣了一愣,便哈哈大笑起来。

我心里迷惑不解。

他们盯着我笑了半天,才说:
“你看你,都快成村里唱戏的了!” “哈哈……”原来啊,在我出来的时候,把周围的麦垛弄得满头都是,花头糊脸的,难怪他们笑呢!”
生活中有欢声笑语的节奏,也有伤心痛苦的伴随。

十岁那年冬,爷爷去世了。

他自有病到去世不到二十天,这让我很是伤心痛
苦。

有天晚上,我望着他那安详已睡的脸,不忍心叫醒他,一句话也没有跟他说。

第二天早上五点多钟时,我被家里的嘈杂声吵醒了,妈妈迈着沉重的步伐走进屋
里,抽泣着说:“起来吧,你爷死了。

”尽管妈妈说的很平静,可对我来说无疑是
晴天霹雳。

顿时,眼泪夺眶而出,打湿了我的脸颊,一种从未有过的痛苦涌上心
头,我的心仿佛提到了喉咙眼儿。

望着爷爷,我真后悔,为什么前天晚上不叫醒
他,多跟他说几句话……
痛苦渐渐远离,我在思念中渐渐长大,学会了什么是坚强。

五岁时,我就学会了骑自行车。

想想当初,还真是好笑,好不容易坐上了车
子,还不让爸爸扶,只能摔个四脚朝天,人仰“车”翻;好不容易蹬了两下,还控
制不住车,只能——撞墙;好不容易就要学会了,还骄傲地单手扶车,又得“四
脚朝天,人仰车翻”。

学个骑车太不容易,但我知道无论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有毅力,要坚持到底。

后来,我还学会了溜冰,在摔了无数次之后,我终于像只鸟儿一样尽轻松自
在地翱翔在溜冰场上,尽情品尝着成功的喜悦……
回想童年往事,苦也好,乐也罢,回想起来总是甜。

童年生活就是这样——
多姿多彩,让人回味无穷。

我终于明白,这就是生活,美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