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2醉翁亭记(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醉翁亭记
知能演练活用
夯基达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琅琊.(yá)酒洌.(lì)
饮少辄.醉(zhé)
B.林霏.开(fēi) 伛偻.(lǒu)
云归而岩穴暝.(míng)
C.山肴野蔌.(sù) 晦.明变化(huì)
林壑.(hè)
D.树林阴翳.(yì) 水声潺.潺(cán)
觥.筹(gōng)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醉翁之意.不在酒()
(2)野芳发
...而幽香()
(3)负者
..歌于途()
(4)伛偻
..提携,往来而不绝者()
(5)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3.下列加点的“而”字表示修饰关系的一项是()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B.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C.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D.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4.按要求填空。
(1)《醉翁亭记》以“”和“”二字提挈全篇。
结尾部分用
“”一句把二者统一起来,点明了全文主旨。
(2)从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一句脱化出一个成语
“”,它的意思是“”。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①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②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往来而不绝者佛印绝类弥勒
B.{游人去而禽鸟乐也去国怀乡
C.{而不知人之乐孰为汝多知乎
D.{射者中,弈者胜求石兽于水中
6.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庐陵/欧阳修也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8.选文第①段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
9.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怎样的?你从他的身上学到了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课外拓展
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0~12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
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乙】昨游江上,见修竹数千株,其中有茅屋,有棋声,有茶烟飘扬而出,心窃乐.之。
次日,过访其家,静坐许久。
从竹缝中向外而窥,见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直是小李将军画意,悬挂于竹枝竹叶间也。
由外望内,是一种境地;由中望外,又是一种境地。
学者诚.能八面玲珑①,千古文章之道不出于是,岂独画乎?
(选自郑燮《游江》,有删改)
:原指窗户宽敞明亮,此指多角度思考或欣赏。
(1)名.之者谁()
(2)饮少辄.醉()
(3)心窃乐.之()
(4)学者诚.能八面玲珑()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次日,过访其家,静坐许久。
12.读懂山水。
(1)山水风光,移步换景。
【乙】文作者“由中望外”欣赏到了怎样的美景?(用原文作答)
(2)山水风光,寄情寓理。
【甲】【乙】两文借山水各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联系文段谈一谈。
表达交流
13.《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都写到了“乐”,请结合课文,谈谈你对三篇文章中“乐”的理解。
提升训练
14.某学校开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设计】
学校将围绕“我和青春有一个约会”的主题举行系列活动,已设计出“活动一”和“活动二”,请你再设计出“活动三”。
活动一:举行“青春最美”演讲比赛
活动二:举行“我的青春”征文比赛
活动三:
(2)【演讲比赛】
学校举行演讲比赛,有同学搜集了以下一组故事,准备以“只有勤奋才能成功”为主题写一篇精彩的演讲稿。
这组故事中不符合主题要求的两项是(只填序号)。
①高山流水②孙康映雪③车胤囊萤
④宋濂抄书⑤岳母刺字⑥苏秦刺股
(3)【偶像介绍】
偶像是成长的心灵力量。
下面三个人物都是同学们心中的偶像。
请选择其中一个,用简洁的语言从人物所处的时代、人物的精神两个方面进行介绍。
备选人物:①诸葛亮②文天祥③袁隆平
示例苏轼——宋代词人,虽屡遭挫折但依然豁达乐观。
知能演练·活用
1.C解析A项,“洌”应读“liè”;B项,“偻”应读“lǚ”;D项,“潺”应读“chán”。
2.(1)意趣,情趣(2)野花开放(3)背着东西的人(4)弯腰曲背,文中指老人(5)尽兴地喝酒
3.D解析A项,“而”表示并列关系;B项,“而”表示承接关系;C项,“而”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可是,却”;D项,表示修饰关系。
4.(1)醉乐醉能同其乐(2)醉翁之意不在酒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5.B解析A项,断绝/极;B项,加点词的意思均是“离开”;C项,知道/同“智”,智慧;D项,命中/里面。
6.D解析A项,至于/负者歌于途;B项,已而/夕阳在山;C项,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7.(1)宴中欢饮的乐趣,不在于音乐。
(2)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件事的人,是太守。
8.滁人的游乐和太守的宴饮。
这个游乐场景映在太守的眼里,就更多了一层政治清明的意味。
9.示例太守的生活态度是积极乐观的。
生活中,我遇到一点困难就怨天尤人,不去寻找解决困难的办法,而作者在仕途受挫的情况下,没有抱怨,而是心系百姓,与民同乐。
他是我学习的榜样,我要学习他这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10.(1)命名(2)就(3)喜欢(4)确实
11.(1)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于心间,寄托在酒上。
(2)第二天,我拜访了这户人家,静静地坐了很久。
12.(1)青山江帆,苇洲耕犁,有二小儿戏于沙上,犬立岸傍,如相守者。
(2)示例【甲】文作者借游历山水表达自己对山水的喜爱;【乙】文作者既表达了对山水的喜爱,又从眼前的山水悟出了一个哲理:作画、写文章,乃至做学问都应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或欣赏。
13.示例柳宗元被贬,寄情山水排遣郁闷,“乐”是暂时的,“悲”才是感情的主调,他没有走出个人忧乐的囹圄,属于“以物喜,以己悲”的“迁客骚人”;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种心怀天下、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厚重的责任感千百年来令人敬仰;欧阳修能在逆境中随遇而安,寄情山水、与民同乐,更多了一份潇洒与坦荡,令人欣赏。
14.(1)示例举行“分享青春”话题讲座
(2)①⑤
(3)示例①诸葛亮——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虽独力难支但依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②文天祥——南宋爱国诗人,虽身陷敌营但依然正气凛然。
③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虽屡遭打击但依然坚持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