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2021年普通高校专接本教育考试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2021年普通高校专接本教育考试真题
考试时间: 120分钟班次: 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30小题30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的科学认识。

A.物质世界的一切现象
B.各个国家和民族
发展的具体过程
C.人们的具体心理过程
D.自然、社会和人
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
2.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A.物质观点
B.运动观点
C.实践观点
D.发展观点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质是()
A.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B.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
C.把马克思主义照搬到中国
D.把马克思主义和群众路线相结合
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客观实在性”是指()
A.自然物质的个性
B.一切物质的共性
C.物质的具体形态
D.物质的存在方式
5.马克思说:“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
物质的东西而已。

”这说明意识在内容上是()
A.客观的
B.发展的
C.科学的
D.实践的
6.建筑单位总是先设计图纸,后盖大楼。

这说明()
A.意识决定物质
B.意识创造物质
C.意识离不开物质
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7.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这说明了()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具有创
造性
C.意识具有指导实践的作用
D.意识具有调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8.“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无时不有。

”这句话体现了矛盾的()
A.普遍性
B.斗争性
C.同一性
D.特殊性
9."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话说明了()
A.内因是条件,外因是根据
B.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
C.外因无足轻重
D.内因通过外因起作用
10.“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骑士绝,战事折,国家灭。

”这句话的哲学道理是()
A.事物的发展是偶然的
B.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1.胡适:“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这句话体现的历史观是()
A.历史具有前进性
B.英雄史观
C.历史具有复杂性
D.群众史观
12.黑格尔说真理是“绝对理念”在人脑中的自我显现,这种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B.客观唯心主义真理观
C.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D.形而上学真理观
13.药物对病人是有价值的,对健康人则没有价值。

这说明价值具有()
A.主体性
B.主观性
C.实践性
D.客观性
14.()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生产力中的主要因素。

念”新思点甚
A.劳动资料
B.劳动对象
C.劳动者
D.科学技术
15.阶级斗争的根源在于阶级之间()
A.物质利益的对立
B.政治立场的不同
C.思想观念的对立
D.社会分工的不同本离斯意()
16.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是核心。

A.政党制度
B.立法司法制度
C.国家政权
D.行政制度
17.关于物质和运动的关系,正确的观点是()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物质是运动的形式,运动是物质的内容
C.物质是运动的原因,运动是物质的结果
D.物质是运动的本质,运动是物质的现象
18.()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A.实事求是
B.解放思想
C.群众路线
D.改革开放
19.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现在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

这表明()
A.人可以创造或改变规律
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C.人们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D.事物的运动是没有固定规律的
20.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说法正确的是()
A.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B.从新中国成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C.从改革开放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D.从党的十八大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21.“一国两制”理论的核心是()
A.和平统一
B.高度自治
C.两制并存
D.一个中国
2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了()
A.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么进行改革开放的问题
D.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23.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
D.统筹兼顾
24.习近平指出:“中国梦”的本质是()
A.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人民幸福
B.国家富强、民族解放、和平共处
C.民族振兴、开放包容、共同富裕
D.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25.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6.()明确把依法治国确立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A.党的十九大
B.党的十八大
C.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五大
27.推动建设()的新型国际关系。

A.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C.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开放包容
D.求真务实、开拓进取、互利共赢
28.()是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最高实现形式。

A.军委主席负责制
B.国务院总理负责制
C.部长负责制
D.支部负责制
29.()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

A.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B.中国共产党的领

C.民主法治
D.社会和谐
30.连接北京和雄安的铁路叫()
A.京雄铁路
B.京雄城际铁路
C.京雄高铁
D.京雄地铁
二、多选题(共5小题10分)
31.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有()
A.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B.千里之行,始于
足下
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D.千里之堤,溃于
蚁穴
3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因为它长虚本孙品丰奋福不
()
A.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B.是贯彻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
线索
C.是理解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钥匙”
D.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33.建设美丽中国,必须()
A.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形成人与自然和
谐发展新格局
C.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D.征服自然
3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

A.普遍安全
B.共同繁荣
C.开放包容
D.清洁美丽
35.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实现了()
A.中国从贫穷落后到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的伟大飞跃
B.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从根本上扭转命运,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C.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D.中国从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三、论述题(共1小题18分)
36.结合当代世界所面临的课题和当代青年所肩负的使命,论述马克思主义
的当代价值和指导意义。

四、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42分)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理论只有来源于实践、作用于实践,才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摘编自《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材料2习近平同志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实践的观点、生活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性是马
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3判定认识或理论之是否真理,不是依主观上觉得如何而定,而是依
客观上社会实践的结果如何而定。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84页
材料4我们党现阶段提出和实施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之所以正确,就
是因为它们都是以我国现时代的社会存在为基础的。

——摘编自《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11页
问题:
37.实践有哪些基本特征?
38.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
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

材料2“少成若天性,习惯之为常。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事关青少年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

材料3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

文化蕴含着人类的智慧、价值
追求和审美情趣,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丰富的思
想道德资源,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
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材料4革命文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光荣历史的见证,渗透着中国共产党人
的崇高理想,凝聚着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尚道德和优良品质,包含了体现社
会主义、共产主义价值目标的精神形态。

问题:
3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什么?
40.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的苦难和抗争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
命,98年奋斗征程印证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向世人昭示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奋斗目标,体现了
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
必然选择,是坚持“打铁必须自身硬”的客观需要,是党员、干部为实现
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根本动力。

——摘编自人民网
材料2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
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
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行百里者半九十。

在新的
历史条件下实现党的历史使命,意味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越来越多、矛
盾和困难越来越多、风险和挑战越来越多,阻力和压力也会越来越大,必
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
材料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
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
转化”,“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两个“奋斗十五
年”……十九大报告中出现的“关键词”展示了新理念、新观点、新境界,在实践上作出了新部署。

材料4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然后再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的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问题:
41.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4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是什么?
43.两个“奋斗十五年”的目标分别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