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提高灵敏度, 减少非线性误差,通常 把它做成差动形式,图 7-6是螺线管型差动自 感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 图。它由两个完全相同 的螺线管组合而成。
图7-6 螺线管型差动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结构
21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显然,当衔铁处于两个螺线管相连的中心位置时,两边的 螺线管电感量相等。当衔铁偏离中心位置时,左右两个线圈 的电感量,一个增加一个减少,形成差动形式。同样可以证 明,螺线管型差动自感式位移传感器与螺线管型单自感式位 移传感器相比,灵敏度提高了一倍,并且非线性误差也大大 减少。
对于阶梯骨架结构,在骨架宽度b一定的情况下,骨架 高度hi可按下式计算
kD 2 hi 8
Ri Ri1 b xi xi1
(i 1,2,3,4) (7-1)
式中:D为电阻丝直径;k为电阻丝绕制节距;ρ为电阻率;Ri 为Ai点所对应的电阻值;xi为Ai点所对应的位移;b为骨架宽 度;R0=0;x0=0。
线圈
u
铁芯
铁芯 δ0
衔铁
衔铁
rs 骨架
A0/2 A0 δ
x 衔铁
(a)变气隙型
A u
线圈
x
(b)变面积型
u
ls
l
线圈 r0 x
(c)螺线管型
图7-4 单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15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1.变气隙型自感式位移传感器
变气隙型单自感式位移传 感器的基本结构如图7-4(a)所 示。按本书4.6.1节的分析可 得,该传感器的自感系数L 为
l ls
(7-9)
式中,µ0为空气的磁导率;µr为活动衔铁的相对磁导率;N为
螺线管线圈的匝数。
若活动衔铁插入线圈的初始深度为l0,当衔铁在螺线管线
圈中向上移动了x,即l=l0+x时,将它代入式(7-9)得
L
0rs2 N 2
ls
1 ( r
1) r0 rs
2
3.螺线管型自感式位移传感器
螺线管型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也有单自感和差动式两
种,图7-4(c)是螺线管型单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假设螺线管的内半径为rs,长度为ls,活动衔铁的半径为r0, 插入螺线管线圈的长度为l,当ls>>rs时,可认为螺线管内为匀 强磁场,忽略边沿效应,则螺线管电感L的计算公式为
l0
x
ls
(7-10)
由式(7-10)可知,当螺线管的结构参数确定后,自感L与位
移x呈线性关系。但由于实际螺线管内磁场不完全均匀及存在
边沿效应等因素,所以实际的自感L与位移x呈近似线性关系。
20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为了减少非线性误差,实际制作时通常取l0=ls/2。 这种传感器的优点是量程大、结构简单、便于制作;缺点 是灵敏度比较低,且有一定的非线性。一般用于测量精度要 求不是很高,且检测量程比较大的线位移情况。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7.1 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 7.2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7.3 电容式位移传感器 7.4 霍尔式位移传感器 7.5 位移传感器工程应用案例
返回主目录
1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7.1 电位器式位移传感器
把位移变化转换成电阻值变化的敏感元件称作电位器式位 移传感器,简称为电位器。
动自感传感器的两个线圈Zx1、Zx2和两个平衡电阻(R1=R2=R) 组成一个电阻式差动交流电桥,二极管VD1~VD4接成相敏检 波电路。
C
+
Zx1
VD4
VD1
R1
A
B uo
u
Zx2
VD3
VD2
R2
-
D
图7-7 电阻式差动交流电桥相敏检波电路 23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假设uo的参考极性为上正下负,流过电阻R1、R2的电流分 别为i1、i2。下面分三种情况来分析它的检波原理。
R(i1)i (Ri Ri 1 ) R(i1)i (Ri Ri1 )
(i 1,2,3,4)
(7-2)
式中,R'i为等截面支架上xi-1点和xi点之间并联的电阻;R'(i-1)i 为等截面支架上xi-1点和xi点之间电阻丝的电阻;Ri为i点所对 应的电阻。
由上可见,这种等截面骨架函数电位器最易实现,但它 只保证了在x1、x2、x3、x4点处的电阻值符合曲线;当电刷处 在各段中间位置时,由于分流作用将引起一定的误差。故多 用于要求精度不高的场合。
7.1.2 非线性电位器
如果电位器的输出电阻与被测位移量呈非线性关系,则称 它为非线性电位器。非线性电位器又称作函数电位器。
1.非线性电位器的结构 下面以图7-2(a)中所示的函数关系为例介绍非线性电位器 的结构。首先对 R=f(x)曲线进行分析,确定实现方案。一般 来说,实现函数电位器的方案有三种。
2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图7-1 常见线性电位器的基本结构
2.工作原理 当电位器的滑动触点受到外界作用力而产生位移时,就改 变了电位器的电阻值,这个电阻值的变化与位移变化成线性 关系,这就是线性电位器的工作原理。
3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电位器既可以作为变阻器使用,也 可以作为分压器使用。由于电位器的输出功率较大,在一般 场合下,可用指示仪表直接接收电位器送来的信号,这就大 大地简化了测量电路。
13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7.2 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7.2.1 自感式位移传感器
把被测位移变化转变为线圈自感系数变化的传感器称作 自感式位移传感器。因为自感系数常称作电感系数,所以自 感式位移传感器也常称作电感式位移传感器。
由本书 4.6.1节知,一个匝数为N的线圈,其自感系数L为
N2 L
Rm 式中,Rm为线圈磁路总磁阻。
11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3.骨架 对骨架材料要求形状稳定,其热膨胀系数和电阻丝相近, 表面绝缘电阻高,并且希望有较好的散热能力。
4.噪音 电位器传感器的噪声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噪声来自电 位器上自由电子的随机运动,这种噪声电子流叠加在电阻的 工作电流上;另一类是电刷沿电位器移动时因接触电阻变化 引起的接触噪声。 此外,还有摩擦电噪声,振动噪声和高速噪声。
电位器种类繁多,若按其结构形式分类,可分为绕线式、 薄膜式、分段式和液体触点式等多种。
若按其输入/输出特性分类,可分为线性电位器和非线性 电位器两种。
7.1.1 线性电位器
1.线性电位器的结构 如果电位器的输出电阻与被测位移量呈线性关系,则称该 电位器为线性电位器。常见线性电位器的结构如图7-1所示。
L N 2 0 A0 2
(7-4)
图7-4 (a) 变气隙型
式中,N为线圈的匝数;δ为气隙磁路的长度;A0为中间气隙 磁路的横截面积;μ0为空气的磁导率(μ0=4π×10-7H/m)。
16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假设该传感器的初始气隙为δ0,则初始电感量L0为
L0
W 2 0 A0 2 0
按 本 书 4.6.2 节 分 析 可 得,变气隙型差动自感式 位移传感器与变气隙型单 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相比, 灵敏度提高了一倍,并且 非线性误差也大大减少。
图7-5 变气隙型差动自感传感器结构 18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变气隙型自感式传感器的最大优点是:灵敏度高;其主要
缺点是:线性范围小、自由行程小、制造装配困难、互换性 差,因而限制了它的应用。
7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第三种方法是采用等截面骨架和电阻并联的结构来实现 的,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2(d)所示。
图7-2(a) 非线性电位器的特性曲线
图7-2(d) 等截面骨架结构示意图
8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对于等截面骨架结构,各段并联的电阻值ri,一般可按 下列公式计算
Ri
12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7.1.4 电位器传感器的应用
绕线式角位移电位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如图7-3所示。 绕线式角位移电位器传感器一般性能如下:
图7-3 角位移电位器的工作原理
动态范围:±10~±165° 线性度: ±0.5~±3% 电位器全电阻:102~103Ω 工作温度: -50~150℃ 工作寿命: 104 次
L
L0
L0
0
x
(7-7)
式(7-7)表明,变气隙型单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的电感L与位
移x呈近似线性关系。因此,它适合于测量微小位移的场合。 17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为了提高灵敏度和减小非线性误差,通常把它做成差动 形式。变气隙型差动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如图7-5所示。 它由两个相同的线圈和磁路组成,当位于中间的衔铁上下移 动时,上下两个线圈的电感量,一个增加一个减少,形成差 动形式。
3.自感式位移传感器测量电路 由于位移是向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为了方便测量 位移的大小和方向,常采用差动式电感传感器。差动自感式 位移传感器测量电路相对比较复杂,常用的是相敏检波电路。 相敏检波电路有多种,下面介绍两种。
22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1)电阻式差动交流电桥相敏检波电路
电阻式差动交流电桥相敏检波电路如图7-7所示。图中差
4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第一种方法骨架结构示意图如图7-2(b)所示。该方法采用 的是曲线骨架结构,通过精心设计骨架形状来逼近函数较精 确,但曲线骨架制造困难。
R
R f (x)
0
x
图7-2(a) 非线性电位器的特性曲线
图7-2(b) 采用曲线骨架结构示意图
5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第二种方法是在允许误差的范围内进行折线逼近,即用 四条线段 OA1 A1A 2 A 2 A3 A3A 4 组成的折线代替原来的曲线 来近似逼近曲线R=f(x),采用阶梯骨架结构示意图如图7-2(c) 所示。
图7-2(a) 非线性电位器的特性曲线
图7-2(c) 采用阶梯骨架结构示意图 6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L n2V
(7-8)
式中,V为螺线管内空间的体积;n为线圈单位长度上的匝数; µ为螺线管内空间介质的磁导率。
19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根据式(7-8)可推导出图7-4(c)中螺线管线圈的电感系数L为
L
0rs2 N 2
ls
1 ( r
1) r0 rs
2
① 当衔铁处于中间位置时,由于差动传感器两线圈的Zx1= Zx2,且R1=R2,电桥平衡。于是输出电压uo=0。
10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2)铜镍合金类 它电阻温度系数最小,约±0.002%/℃,电阻率为0.45μΩm, 机械强度高。但比铜的热电势大,康铜是这类合金的代表。 3)铂铱合金类 它具有硬度高,机械强度大、抗腐蚀、耐氧化、耐磨等优 点,电阻率为0.23μΩm,可制成很细的丝做高阻值电位器。 此外,还有镍铬丝、卡玛丝及银钯丝等。 2.电刷 电刷结构往往反映出电位器的噪音电平。只有当电刷与电 阻丝材料配合恰当,触点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接触电势小, 并有一定的接触压力时,才能使噪音降低。常用电位器的接 触力在0.005~0.05N之间。
(7-3)
式(7-3)表明,当匝数N确定后,自感系数L仅是磁阻Rm的
函数。而自感式位移传感器就是通过改变磁路的磁阻来实现
自感系数变化的,故又把它称作变磁阻式位移传感器。 14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根据被测位移改变磁阻的方式,它又分为变气隙型、变面 积型和螺线管型三种。图7-4是单自感式位移传感器的基本结 构示意图。在这三种类型中最常用的是变气隙型和螺线管型 两种,现分别介绍如下。
(7-5)
当被测运动部件与衔铁刚性相连时,若被测运动部件使衔
铁向上移动了x,即δ=δ0–x,将它代入式(7-4)整理得电感系数L
为
L L0 L0 (1 x / 0 ) 1 x /0 1 (x /0)2
(7-6)
当x/δ0<<1时,分母1-(x/δ0)2≈1,忽略分母中的(x/δ0)2项得
9
第7章 位移传感器及工程应用
2.工作原理 非线性电位器的滑动触点一般位于直线面上,当滑动触点 受到外界作用力而产生位移时,就改变了电位器的电阻值, 这个电阻值的变化与位移变化成非线性关系,这就是非线性 电位器的工作原理。
7.1.3 绕线式电位器的材料
1.电阻丝 电阻丝的优点是电阻率大、电阻温度系数小,耐磨损,耐 腐蚀、焊接方便等。常用电阻丝材料有以下几种: 1)铜锰合金类 它的电阻温度系数为0.001%~0.003%/℃,比铜的热电势 小,约为1~2μV/℃,其缺点是工作温度低,一般为-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