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广西梧州市蒙山县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广西梧州市蒙山县重点中学中考语文最后冲刺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积累
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__________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__________,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__________,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
__________,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A.圆滑沉着大度宽厚B.圆润从容大气厚实
C.圆滑从容大度厚实D.圆润沉着大气宽厚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赃物题跋冥思遐想轻歌曼舞
B.抉别辐射震耳欲聋心无旁骛
C.余晖蕴藻坦荡如坻形销骨立
D.羸弱鲜妍大相径庭一泄万丈
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
A.妖娆格物至知羁拌恃才放旷
B.威摄歇斯底里狼藉重蹈覆辙
C.陨落鸦雀无声绮丽吹毛求疵
D.烦躁断章取意鄙夷家喻户晓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
..的一项是()
A.小组会上,代表们结合实际情况,广开言路
....,畅所欲言,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献计献策。
B.我看他不是真隐居,是在待价而沽
....,希望有人能欣赏他。
C.刚刚参观了城市远景规划展览的政协委员们在座谈会上高谈阔论
....,畅所欲言,表现出参政议政的极大热情。
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
....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5.整段默写(任选一项,不写题目及作者)《出师表》中从“宫中府中,俱为体”到“使内外异法也”。
《岳阳楼记》中从“至若春和景明”到“此乐何极”一句。
6.根据相关名著内容,完成小题。
阅读《水浒传》节选内容,回答问题。
林冲道:“你看我命苦么!等了三日,甫能等得一个人来,又吃他走了。
”小校道:“虽然不杀得人,这一担财帛可以抵挡。
”林冲道:“你先挑了上山去,我再等一等。
”……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林冲正没好气,……抢将来斗那个大汉。
a.“那汉子”是指。
b.林冲“斗那个大汉”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二、阅读
7.(古文阅读)
(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韩愈《马说》
(乙)颜渊侍坐鲁定公于台,东野毕御马于台下。
定公曰:“善哉,东野毕之御①也!”颜渊曰:“善则善矣,其马将俟矣。
”定公不悦,以告左右曰:“闻君子不谮人。
君子亦谱人乎?”颜渊退,俄而厩人②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定公躐③席而起,曰:“趣④驾召颜渊。
”
颜渊至,定公曰:“乡寡人曰:‘善哉,东野毕之御也!’吾子曰:‘善则善矣,然则马将佚矣。
’不识吾子何以知之。
”颜渊曰:“臣以政知之。
昔者舜工于使人,造父工于使马。
舜不穷其民,造父不极其马。
是以舜无佚民,造父无佚马也。
今东野毕之御,上车执辔,衔体正矣;周旋步骤,朝礼⑤毕矣;历险致远,马力殚矣。
然犹策之不已,所以知其佚也。
”
定公曰:“善,可少进乎?”颜渊曰:“兽穷则啮,鸟穷则啄,人穷则诈。
自古及今,穷其下能不危者,未之有也。
诗曰:‘执辔如组⑥,两骖如舞。
’善御之谓也。
”定公曰:“寡人之过矣。
”
——(选自《韩诗外传》,有删节)
御:马夫②厩(jiù)人:马棚的差役。
③躐(liè):超越。
④趣:同“促”。
⑤朝礼:指调服车马的法度。
⑥组:编织。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骈.死于槽枥之间骈:
(2)策.之不以其道策:
(3)乡.寡人曰乡:
(4)昔者舜工.于使人工:
2.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项是()
A.定公不悦,以.告左右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B.定公躐席而.起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孟子·告子上》)
C.不识吾子何以知之.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送东阳马生序》
D.舜不穷其.民其.真无马耶(《马说》)
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俄而厩人以东野毕马佚闻矣。
4.两篇文章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的写作手法,甲文借千里马的悲惨遭遇表达了作者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讽刺,乙文说明了统治者要______________的道理。
8.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汉阴老父.者,不知何许.人()。
桓帝延熹①中,幸②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有老父独耕不辍。
尚书郎南阳张温异之,使问曰:“人皆来观,老父独不辍,何也?”老父笑而不对。
温下道百步,自与言。
老父曰:“我野人()!不达斯语。
请问天下乱而立天子邪?理而立天子邪?立天子以父.天下邪?役天下以奉天子邪?昔圣王宰世,茅茨采椽③,而万人以宁。
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④游无忌,吾为子羞之。
子何忍欲人观之()!”温大惭,问其姓名,不告而去。
楚庄王欲伐陈⑤,使人视之。
使者曰:“陈不可伐也。
”庄王曰:“何故?”对曰:“其城郭高,沟洫⑥深,蓄积多也。
”宁国⑦曰:“陈可伐也。
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
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罢⑧矣。
兴兵伐之,陈可取也”。
庄王听之,遂取陈焉。
①延熹:汉桓帝的年号。
②幸:皇帝驾临。
③茅茨采椽(chuán):用茅草盖屋顶,用栎木作椽。
④逸:放纵,放任。
⑤陈:国名。
⑥洫:护城河。
⑦宁国:楚国大臣。
⑧罢;通“疲”。
1.下面四个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两项是()()
A.“不知何许人也”的“许”是“地方、处所”的意思,吴均《与朱元思书》中“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的“许”表示约数,可译为“多”。
B.“汉阴老父”的“父”是古代对男性的谦称。
“立天子以父天下邪”的“父”可以解释为“像父亲一样(关爱)”。
C.(甲)(乙)两文括号中省略了语气词,应该填入的语气词依次是“也”“耳”“乎”“矣”。
D.皇帝驾临,别人都出去围观,只有汉阴老父没有停止耕作去围观,从中可见其清高自持,有蔑视权贵的思想;身居乡野,却不忘忧国忧民,所谓“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汉阴老父身上体现了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限断三处)
幸竟陵过云梦临沔水百姓莫不观者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请问天下乱而立天子邪?理而立天子邪?今子之君,劳人自纵,逸游无忌,吾为子羞之。
4.根据甲文中汉阴老父和乙文中宁国的言论,分析两人就国家治理这个问题有怎样的共同见解?
9.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关羽传
《三国志》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
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建安五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
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公使张辽及羽为先锋击之。
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遂解白马围。
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初,曹公壮羽为人,而观察其心神无久留之意,谓张辽曰:“卿试以情问之。
”既而辽以问羽,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生死,不可背之。
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辽以羽言报曹公,曹公义之。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亡.命奔涿郡亡:______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策:______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表:______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辽以.羽言报曹公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B.①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②绍遣大将军颜良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
C.①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②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D.①羽尝为.流矢所中②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小石潭记》)
3.下列六个句子分为四组,全部属于能表现关羽“义”的一组是()
①与先主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②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③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
④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
⑤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厚恩,誓以生死,不可背之。
⑥吾终不留,吾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
A.①②⑥B.③④⑤C.②⑤⑥D.①③④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曹公擒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5.关羽去世后,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
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
从本文看,关羽被尊为“武圣”的原因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郑渊洁之所以能成为“童话大王”,因为他写起童话来像长辈像朋友又像斗士,懂孩子的心,陪孩子玩,为孩子发声,永远在鼓励孩子正直、善良和勇敢。
童话是写给孩子看的,优秀的童话就一定要重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个性。
②郑渊洁的童话足够“好玩”,他以丰富的想象力对日常事物、事件进行超越生活逻辑的排列组合,由此构筑出妙趣横生的童话世界:人物大幅度运动、情节大开大合、情感大起大落,读他的童话,孩子仿佛亲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
在《皮皮鲁外传》中,皮皮鲁乘着“二踢脚”冲上天宫,用带电脑的活汽车帮小学生做作业,甚至拨动控制地球转速的指针,结果一切都乱了套……在无拘无束甚至无法无天的瑰丽想象中,孩子情感得到释放,天性得到张扬,最终指向的是自由和完全人格的成长。
③郑渊洁在鼓励儿童个性发展上大踏步走在前列。
在《驯兔记》中,学校想把学生培养成温顺听话的兔子,早日实现“全兔班”,皮皮鲁不愿变成兔子,郑渊洁用反讽的结局提醒家长和学校个性的可贵——被孤立的皮皮鲁不得已将自己伪装成兔子。
皮皮鲁就像每一个普通的儿童,不完美,但有自己的个性,并希望自己的个性得到尊重、得以发展。
孩子们有苦恼、委屈、不平和困惑,郑渊洁就让童话主人公为他们发声:“差生是差老师和差家长联手缔造的”“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是钻石时间”。
他作品中有许多这种俏皮又犀利的警句,看似叛逆,却凝结着洞见。
④郑渊洁还十分注重儿童社会性。
孩子不希望大人只把他们当孩子,他们要求平等,渴望尊重。
把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对立,是不现实的,也是不明智的一—他们终有一日要独自面对世界,过度保护会使他们突然暴露在世界面前时无力招架。
郑渊洁选择大大方方把世界和人性的复杂展示出来,并予以是非曲直的引导。
郑渊洁的童话写得天花乱坠,但“好玩”之余,总是融入自己对现实生活的理解。
比如《郑渊洁十二生肖童话》,每一则都是一个寓言故事,《马王登基》讽刺夸夸其谈,《老鼠打电话》批评投机取巧,《蛇王淘金》反思功利性儿童教育。
⑤郑渊洁童话的语言可能
..不是最优美的,甚至有时因为表达的急切而过于直白,但郑渊洁却是最懂孩子的作家之一。
郑渊洁之所以能成为“童话大王”,关键是因为他选择站在孩子这一边,有时像一个宽厚温柔的长辈,有时像一个调皮贴心的朋友,有时又像一个义愤填腐的斗士,懂孩子的心,陪孩子玩,为孩子发声。
当然,站在孩子这一边不是一味迎合,童话带给孩子真、善、美的宗旨是不变的,郑渊洁作品一直在鼓励孩子更正直、善良和勇敢。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第①段说郑渊洁“写起童话来像长辈像朋友又像斗士”,说明童话创作者的身份越复杂越好。
B.第②段举例“皮皮鲁乘着‘二踢脚’冲上天宫”,说明童话可以对超越生活的逻辑排列组合。
C.第③段分析《驯兔记》中反讽的结局,说明鼓励儿童个性发展的可贵,个性应得到尊重发展。
D.第④段肯定了社会性对儿童的重要意义,儿童不能对立于成人,一样会要求平等,渴望尊重。
2.郑渊洁的童话重视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阅读个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3.文中画线句中加点词“可能”和“但”是如何体现议论语言的准确和严谨的?请简要分析。
11.教养指数和文明的疾病
朱大可
①中国人的礼貌,似乎已成民族自我整容的重大议题。
据媒体报道,最近一项在1500名欧洲酒店经理中进行的调查显示,日本人当选世界最佳游客,中国人则在世界最差游客中名列第三。
与此同时,外交部也公开发布《中国领事保护和协助指南(27年版)》,其间列举了19种寻求领事保护的常见问题,提醒本国公民出国时要在公共场合表现平静,不要大声说话,避免突出自己;不要在公共场所参与他人的争吵,如此等等。
②关于中国人教养的海外指责,正在演变为一种喜剧式的笑声
......。
在阿姆斯特丹最大的钻石专卖店盥洗室里,贴有唯一的中文告示是:“请不要站在马桶上!”这与其说是对中国游客的讽刺,不如说是对整个民族的劝谕。
尽管法国人在上述排名中被列为世界最差游客,但只是因为他们拒绝说英语而已,法国人和英国人的教养,依然是全球公民的榜样。
这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伟大成果。
欧洲耗费了三百年的时间,完成了关于国民教养的塑造。
后发民族俄罗斯,耗费一百多年向法国学习礼仪和音乐,日本人则先后向中国和欧洲学习技术、制度和教养,于是,这两个民族最终都“脱胎换骨”,摇身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
③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一个号称“礼仪之邦”的文明古国,却逐渐丧失文明优势,成为教养指数低下的负面样板。
问题的要害在于,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人把粗鄙当豪情,把无知当朴素,把暴力当革命,把失礼当率真,把低俗当可爱,把仇恨当爱国,又把无耻当成了反叛?
④作为种族文明的个人表达,教养是礼貌、风度、修养、德行和健康心理的混合体。
教养要求我们展开内省,明辨自身的社会角色,在捍卫主体自由的同时,尊重他人(其他生物)的权利和感受。
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
做一个有教养的中国人,比做一个有钱的中国人远为重要。
教养应当与独立、自由、民主、正义、诚信和个人尊严一起,成为国民的核心价值。
⑤毫无疑问,教养不是西方民族的文化专利,更与所谓“资产阶级思想”无关,而是人类文明的普世标准。
教养和国家发达程度呈正比关系。
它是文明的旗帜,并据此展示民族的精神高度。
只有教养指数高涨的民族,才具备区域和全球领导力,并承担维系国际秩序的使命。
而对于无教养的国度,任何华丽的“盛世叙事”,都只能是自我陶醉的幻梦而已。
⑥作为一种优美的意识形态,教养不是政治规训和德育美育课程的结果。
早在80年代,就已出现了“五讲四美”的口号,此后,以政治正确方式展开“精神文明”教育,耗费大量人力和物力资源,结果却收效甚微,相反,由于互联网的无名氏效应,粗鄙化正在变本加厉。
近年以来,第三代儒家崇尚恢复礼教,民俗学家号召保卫民俗,企图用磕头之类的礼仪来改造国民,提升国民的文明礼貌程度,却还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之举。
政治灌输方式,易于引发民众的逆反心理,而恢复磕头礼节,则只能滋养新的奴性。
此外,举止谈吐固然是灵魂的显现,但终究是教养的表皮,犹如那些华丽的衣物,可以脱卸和伪饰。
只有教养本身才能直达灵魂,从内部解决文明的危机。
⑦在GDP指数保持高位、奢侈品被大肆哄抬的今天,全民教养指数却在继续跌落,并有归零的危险,而我们竟然对此毫无警觉。
应当感谢西方人,他们发现并警告了我们的疾病。
但没有任何一种现成药方,能够挽救这濒死的教养。
西方人费了三百年才养成的事物,我们要耗费更多的年份去重构。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事实。
1.如何理解第②段加点词“喜剧式的笑声”的意思?请简要阐述。
2.第⑥段画线句主要运用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3.第④段说“教养是所有财富中最昂贵的一种”。
请结合第④—⑦段内容,说说“教养”的“昂贵”体现在哪些方面。
三、应用
12.将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完整的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切记,助人即是自助。
②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幸福到一生不会遇到任何困难。
③如果大家都漠视别人的困难,那么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又能指望谁来帮助呢?
④生活中,面对别人的困难,有的人总是一副事不关己的姿态。
⑤殊不知,自私导致自伤。
A.①②④⑤③B.④⑤②③①C.①③②⑤④D.④③①②⑤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近年来,总书记在很多场合强调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读书当作一种生活态度。
可见,阅读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请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亲身经历,以“在阅读中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真情实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文章中不得出现校名、人名,如必须出现,一律用“×××”代替;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B
【解析】
“圆滑”的意思是:形容人善于敷衍讨好,不负责任。
“圆润”意思是:饱满而润泽。
据此第一空应填“圆润”。
“沉着”意思是:镇静;不慌不忙。
“从容”意思是:不慌不忙;镇静;沉着。
据此第二空应为“从容”。
“大度”意思是:气量宽宏,能容人。
“大气”意思是:大的气度;大的气势。
据此第三空填“大气”。
“宽厚”意思是:宽而厚。
“厚实”意思是:宽厚结实。
据此第四空应填“厚实”。
故选B。
2、A
【解析】
B中“抉”应为“诀”;C中“坻”应为“砥”;D中“泄”应为“泻”。
3、C
【解析】
A.格物至知—格物致知、羁拌—羁绊。
B.威摄—威慑。
D.断章取意—断章取义。
故选C。
4、B
【解析】
A广开言路:指尽量给下面创造发表意见的条件。
使用对象错误。
C高谈阔论:多指不着边际地大发议论。
贬义。
D 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端庄。
不能用来形容节目。
5、(1)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2)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解析】试题分析: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和整段默写,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此题要注意“陟”“臧”“芷”“璧”等字的书写。
6、(1)a.杨志;b.原因:林冲投靠梁山,王伦担心他会抢占梁山,于是刁难林冲交纳“投名状”。
结果:两人不分胜负;被王伦等人制止;杨志前往东京,林冲如愿坐上梁山第四把交椅。
(2)参考示例:阿长给我买回《山海经》,我对阿长这个劳动妇女从“不大佩服”到充满敬意(感激\歉疚\思念)。
衍太太怂恿我偷母亲的东西变卖,并把这个谣言散播开来,我对衍太太这个庸俗的市井妇人充满厌恶。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
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
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
阅读《水浒传》,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
情节为:林冲正被高俅绘形拿捉,没处存身,因此带了柴进的荐书投到梁山泊来。
没想到梁山泊的头领王伦对他说:“若要入伙,须先把投名状拿来。
”林冲当下一口允认,以为区区杀个把人有甚难事,不料在山脚下等了两天都无人经过,及到第三天上,偏偏碰着一个杨志,斗了五回六合也未分胜负,急得林冲冒火。
所以.“那汉子”是指杨志。
林冲“斗那个大汉”的原因是王伦担心他会抢占梁山,于是受到刁难,要求交纳“投名状”。
事情的结果是两人正斗的不分胜负,幸亏王伦出来拦住,把两人都请上了山寨去。
后来杨志前往东京,林冲也就此入了伙。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掌握情况,对名著的了解。
培养学生的大语文观。
以考促读。
做这种题,熟读原作品,记住重点情节及人物的特征。
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
此题考查的是与《朝花夕拾》有关的文学常识。
“阿长”是鲁迅小时侯的保姆。
记述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后,“我”对阿长由“不喜欢”到充满敬意和怀念的情感变化。
文章中“衍太太”是个背后经常怂恿孩子们干不好的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的一个角色。
譬如,她怂恿孩子们冬天里去吃水缸里结的冰,还和蔼地笑着说:“好,再吃一块。
我记着,看谁吃得多。
”从文章中可以看出“我”对衍太太充满厌恶。
二、阅读
7、1.①胼:两马并驾
②策:驱使
③乡:同“向”,从前
④工:擅长
2.C
3.①想要同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能够,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②不一会儿,马棚的差役把东野毕驾驭的马跑了的事禀报给了鲁定公。
4.托物寓意、体恤百姓
【解析】
1.考查文言实词。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策”:用鞭子打,驱使。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而“骈”作为生僻词的意思,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C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两句的“之”都是代词。
A前者“把”,后者“按照”。
B前者表修饰,后者表转折。
D前者代词“他的”,后者表反问的副词“难道”。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下列字词的翻译,如“等”:等同。
“得”:能够。
“安”:怎么。
“俄而”:一会。
“佚”:丢失,逃跑。
“闻”:使听到,引申为“禀告”。
4.一空,考查两文的写法。
“托物言志”就是通过对某种事物的“形”进行形象具体的描绘来抒发一定的感情或表明某种愿望的文章。
甲文通过“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抨击统治者不重视人才的错误行为。
乙文痛斥不停地鞭打的行为,告诉为政者要体恤民情,使百姓安居乐业。
所以两文都使用了“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二空,根据上一问的分析,即可答出乙文说明了统治者要不能把老百姓逼得走投无路,要懂得体恤百姓,爱护百姓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