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凰关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技术
1 工程概述
凤凰关隧道出口段位于湖北省武汉至英山高速公路一期土建第9合同段。

该隧道双幅全长575m,隧道采用左线、右线分离的双洞单向行车双车道。

隧道设计为净跨10.79m,净高7.0m的三心圆曲墙半圆拱,拱部半径为5.5m,边墙半径为8.5m,为特长隧道。

隧址区属乌江侵蚀河谷发育的低山峡谷地貌,地形总体呈不规则M形态,最大埋深667.16m,主要出飞仙关组及长兴组地层,岩性主要为灰岩,部分洞身段为泥质灰岩,出口段处于陡岩上,出口段主要由灰岩组成,弱风化,围岩级别高。

出口段隧道穿越以灰岩为主,其围岩级别主要为Ⅲ、Ⅳ级,其中Ⅲ级占61%。

采用全断面法开挖,锚、喷、网初期支护,全断面复合式衬砌。

2 光面爆破的特点
根据公路隧道“新奥法”施工的需要和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情况,决定采用光面爆破施工。

光面爆破施工,可以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增强围岩的自承能力,特别是在不良地质条件下效果更为显著,不仅可以减少危石和支护的工程量,而且保证了施工的安全;由于光面爆破使开挖面平整,岩石无破碎,减少了裂隙,这样可以大大减少超欠挖量。

据有关资料统计,光面爆破与普通爆破相比,超挖量由原来的15%~20%降低到4%~7%,不但减少出碴量,而且还很大程度的减少了支护的工作量,从而降低了成本,加快了施工进度。

3 光面爆破方案的确定
目前,大断面隧道光面爆破施工有2种方法:一是预留光爆层法;二是全断面一次性开挖法,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条件及本合同段围岩情况,该隧道采用全断面一次性开挖法(图1)。

4 爆破方案设计
4.1 爆破参数的选择
光面爆破参数选择主要与地质条件有关,其次是炸药的品种与性能,隧道开挖断面的形状与尺寸,装药结构与起爆方法。

凤凰关隧道出口段主要为III级围岩,全断面法开挖断面的面积为81.86m2,采用2号岩石硝铵炸药,周边眼采用空气间隔装药,其他炮眼采用连续柱状装药,采用火雷管和塑料导爆管孔内微差非电毫秒雷起爆。

严格控制周边眼的装药量,采用合理的装药结构,尽可能使药沿炮眼长均匀的分布,这是实现光面爆破的重要条件。

在光面爆破中,周边眼间距E、最小抵抗线V、相对距系数K、装药密度q是相互制约的。

4.1.1 最小抵抗线(V)
周边眼最小抵抗线与开挖的隧道断面大小有关。

在断面跨度大,光爆眼所受到的夹制作用小,岩石比较容易崩落,最小抵抗线可以大些;断面小,光爆眼所受到的夹制作用大,最小抵抗线可以小些。

最小抵抗线与岩石的性质和地质构造也有关,坚硬岩石最小抵抗线可小些,松软破碎的岩石最小抵抗线可大些。

凤凰关隧道确定最小抵抗线(V)为50~80cm。

4.1.2 相对距系数(K)
相对距系数是周边眼间距(E)与最小抵抗线(V)的比值,是影响爆破效果的重要因素。

K= E/V
式中E为周边炮眼间距,cm;
V为最小抵抗线,cm;
K值总是小于1当E=40~50cm,
V=50~80cm时,K=0.5~1.0。

4.1.3 装药量计算
光面爆破装药量的计算,主要是确定周边光爆孔炮眼装药集中度,即以kg/m表示,一般采用实验方法求得或从同类工程中选取。

q=QaB
式中q—装药集中度,kg/m;
Q—单位体积耗药量,kg/m3;
a—周边眼间距,m;
B—最小抵抗线,m;
通过现场试验和施工经验数据,用计算法进行校核,确定q=0.15~0.25kg/m 。

单位:厘米
图1 全断面开挖炮眼布置示意图
4.1.4 装药结构和起爆方式
光面爆破采用不耦合装药,一般不耦合系数为 1.5~2.0,炮眼装药按装药集中度计算出的药量均匀装入炮眼内。

为克服底部炮眼的阻力,在炮眼底部放半个标准药卷,使光爆层易于脱离岩体。

施工中采用如下(图2)装药结构:①1/2普通标准药卷(ø32)起爆;②小直径药卷(ø25)空气间隔装药。

导爆管
竹片支架
1/2φ32
起爆药卷
φ25药卷
堵塞物
导爆索
图2 周边眼装药结构示意图
4.1.5 光面爆破的起爆顺序
起爆顺序为:掏槽眼——辅助眼——底板眼——二周边眼——周边眼。

采用多段微差起爆(由内向外),其中主爆区的周边眼比辅助眼眼跳2段起爆,并用同一段雷管。

主爆区使用非电毫秒雷管。

光爆眼用导爆索一次同时起爆。

装药量(表1)及光面爆破参数(表2)
全断面开挖爆破装药量表 表1
炸药单耗量:k=0.75kg/立方米。

复式楔形掏槽:槽口尺寸80cm×240cm和120cm×280cm。

周边眼直径:φ42mm,使用小直径药卷φ25mm,装药不耦合系数λ=1.7。

周边眼间距E=45cm,最小抵抗线V=50~80cm,E/V=0.6~0.9,单孔装药量q=0.4kg。

5 施工方法及工艺
5.1 钻爆机具材料
钻孔采用13台YT—28型凿岩机和4台20m³空压机,人工钻孔,钻孔直径为42mm,一字形合金钢钻头。

周边眼采用ø 25mm小直径药卷,其余炮眼采用ø 32mm×200mm2号岩石硝铵炸药。

引爆雷管为8号工业纸壳火雷管,爆破网络采用塑料导爆管连接孔内微差非电毫秒雷管起爆,掏槽眼采用跳段雷管以利用扩大掏槽效果。

5.2 光面爆破施工工艺
5.2.1 放样布眼
钻眼前,测量人员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准确定出隧道中心线和拱顶面高程;用红油漆画出开挖轮廓线,并标出炮眼位置,其误差不得超过5cm;每次测量放线的同时,要对上次爆破断面进行检查,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以达到最佳爆破效果。

5.2.2 钻眼要求
掏槽眼:深度、角度按设计施工,眼口间距误差和眼底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

辅助眼:深度、角度按设计施工,眼口排距、行距误差均不大于5cm。

周边眼:开眼位置在设计断面轮廓线上的间距误差不得大于5cm;周边眼外斜率不得大于5cm/m,眼底不得超出开挖断面轮廓线10cm,最大不得超过15cm。

内圈眼至周边眼的排距,误差不得大于5cm;炮眼深度超过2.5m时,内圈眼与周边眼宜采用相同的斜率。

钻眼装药率调整,当开挖面凹凸较大时,应按实际情况
调整炮眼深度并相应调整装药量,力求所有炮眼(除掏槽眼外)眼底在同一垂直面上。

钻眼完毕,按炮眼布置图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有不符合要求的炮眼应重钻,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装药爆破
5.2.3 炮眼布置要求
(1)先布置掏槽眼,其方向在岩层层理明显时应尽量垂直于层理,掏槽眼应比其他眼加深20cm。

(2)周边眼严格按设计开挖轮廓线布置,在硬岩层中,周边眼的眼口在断面设计轮廓线上,眼底超出轮廓线小于10cm;在软岩中,周边眼的眼口在断面设计轮廓线内小于8cm,眼底落在轮廓线上。

(3)辅助眼均匀分布的原则布置。

5.2.4 孔口堵塞长度
已装药的炮眼应及时用炮泥堵塞、密封,周边眼的堵塞长度不宜小于20cm,其余炮眼的堵塞长度不宜小于35cm,且堵塞密实,严禁用纸箱等易燃物进行堵塞。

5.2.5 清孔装药
装药前用小直径高压风管将炮眼内石屑吹净,装药需分片,分组按炮眼设计图确定的装药量自上而下进行,雷管要“对号入座”不得混装。

所有炮孔均用炮泥堵塞,堵塞长度周边眼不小于20cm,其它眼不小于35cm。

周边眼采用小直径药卷配导爆索,以增加不耦合系数和爆破时的缓冲作用,炮孔装药均采用反向装药结构。

5.2.6 连接起爆网络
起爆网络采用复式网络,以保证起爆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导爆管采用四通管连接,不能打结和拉伸,各类炮眼雷管连接段数相同。

引爆雷管应用绝缘胶布包扎在离一根导爆管自由端15cm处,聚能穴背向传爆方向,网络连好后要有专人负责检查后再起爆。

5.2.7 光面爆破施工技术措施
(1)对所有爆破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使他们充分了解光面爆破的重要性及一些有效可行的施工方法,以提高操作熟悉程度。

(2)选用低爆速、低猛度、低密度、传爆性能好、爆炸威力大的2号岩石硝铵炸药。

(3)用不耦合装药结构,光面爆破不耦合系数为1.5~2.0,但药卷直径不应小于该炸药的临界直径,以保证稳定传爆。

(4)严格掌握与周边眼相邻的内圈眼的爆破效果,为周边眼爆破创造临空面。

炮眼深度大于2.5m时,内圈眼应与周边眼有相同的外插角,周边眼应尽量同时起爆。

(5)控制周边眼装药集中度,必要时采取间隔装药结构,为克服眼底岩石的夹制作用,可在眼底加强装药。

(6)当岩石层理明显时,炮眼方向应尽量垂直于层理面,如节理发育,炮眼应尽量避开节理,以防卡钻和影响爆破效果。

6 光面爆破实施效果与经济效益
6.1 光爆效果
凤凰关隧道开挖掘进工作已接近尾声,隧道开挖全部实行光面爆破,除开始的试验段外,现已开挖地段光爆效果良好。

6.1.1 爆破后周边炮眼痕迹保存率达80%~90%,两茬炮衔接台阶最大尺寸为8cm,超欠挖量仅为5%左右,比非光面爆破的超欠挖量(达20%)要低得多。

6.1.2 岩碴块度较小亦均匀,利于装碴,节省装运时间。

6.1.3 减少支护投入,降低工程造价。

6.1.4 岩面平整,应力集中小,减少安全隐患。

6.2 经济效益
6.2.1 节省时间:光面爆破施工钻眼及装药延长20min,清理危石或补炮缩短20min,初期支护缩短20min,装碴及出碴缩短20min,并方便了后续工作的施工。

6.2.2 节省材料:光面爆破比非光面爆破减少超挖量15%,按现行规范标准平均超挖值为10cm,即每延米少开挖约2.0m3。

减少同标号喷射混凝土超挖回填量约2m3,同时也节省了火工品和因非光面爆破所造成的围岩破碎所需锚杆、钢筋网等初期支护的工程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