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课《丁香结》同步练习B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课《丁香结》同步练习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达标 (共8题;共49分)
1. (6分)看拼音,写词语。

zhí rìfǎn fùjì yìfǎng zhībān ji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hāng diàn yù jiàn tè biégān jìng wén j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2分)下面各组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 气体粮食体积摇远寸草不生
B . 煤炭鸟窝掌舵蛰伏摄氏度
C . 勉强苔鲜宽敞错杂锐利
D . 编排抵挡抵达密切榨由
3. (10分)拼一拼,写一写。

yáng shùzhuàng dàmù mián sōng bǎi huàshíshuǐ shān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 . 她乐极了,可是有时候也发愁。

愁什么呢?她没告诉牛郎。

B . 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儿女,一时不知该怎么办?
C . 可是怎么能上天呢?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时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
D . 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他就喊“我来了”,两个孩子也连声喊“娘”。

5.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崇尚美,追求美,就是重视生活情趣,讲究生活质量,体现了一种现代的生活________和消费时尚。

②经过世代的筛选,________至今的谷肉果菜,水陆珍奇,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易于消化吸收。

③每当吟诵起宋代晏殊“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谈风”的诗句,心中的就泛起一种________的感觉。

A . 理念、流传、冷清
B . 理想、流传、清冷
C . 理想、留传、冷清
D . 理念、留传、清冷
6. (5分)解释下列诗句中划线的字、词。

(1)其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釜:________。

泣:________。

(2)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妻子:________。

(3)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尔:________。

(4)意恐迟迟归。

意恐:________。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寸草:________。

三春晖:________。

7. (16分)根据所给语句,猜猜说的是哪句古诗。

远远地看洞庭湖的山水之色,就像白色的银盘之中摆着一个青色的田螺。

8. (6分)按顺序排列下列句子。

(________)激光测距机不用三秒钟能测出地球距月球为三十八万四千千米远。

(________)激光能瞄得准,射得远。

(________)激光雷达本领更大,它能随时测量出敌人目标的准确距离和方位。

(________)利用它的这个特点可以制成激光测距机和激光雷达。

(________)激光雷达还能测量和预报出大气层中含有多少极微量的有害气体。

二、阅读训练 (共3题;共46分)
9. (12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后来才知道,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火柴,点燃了那本书,举得高高的,为后续部队照亮了前进的路。

可是,火光暴露了他自己,他被敌人的机枪打中了。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①黑魆魆:________。

②千钧一发:________。

(2)文中“千钧一发的时刻”是指:________。

(3)郝副营长为什么要点燃那本书?
10. (10分)读一读,做一做。

妈妈说:“贝贝,你有一个家,每天放学后,你都平平安安地回家。

你要想想办法,让你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也有自己的家呀。


贝贝想起来了,她书包里的文具盒,就是这些文具的家。

(1)贝贝都有哪些文具?用“________”在文中画出。

(2)文具的家就是________。

11. (2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①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地区采访“希望工程”。

在安徽省金寨县,他遇到了一群每天跋涉30里路求学的孩子,在众多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

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年龄最
小,最叫他担心,因为她上学走的是蜿蜒的山路,其中一段还在一座大水库上面。

可是,这个大眼睛的小姑娘十分坚强,不管刮风下雨,她总是按时到校。

这位记者十分感动,一天早晨,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

从此,照片中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打动了无数的热心人,也在小朋友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②你看,这双大眼睛,是那样明亮,那样专注。

它注视着前方,生怕漏掉老师在黑板上写的每一个字,生怕漏掉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③你看,这双大眼睛,闪烁着渴望,充满着忧郁。

虽然清晨教室光线并不明亮,虽然她上学前连梳头洗脸的时间也没有,可是就连这样的学习机会她也担心会失去……
④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你,看着我,向我们讲述着成千上万濒临失学的儿童的故事。

⑤这双大眼睛,好像在看着大人,看着孩子,看着所有人,从心灵深处唤起人们的同情和关心。

⑥这幅照片发表后,“大眼睛”很快成为“希望工程”的形象标志。

这双忧郁而充满渴望的大眼睛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无数援助之手伸向了渴望求学的孩子们。

无数同龄的孩子也自愿向贫困地区的孩子捐献文具图书,把省下来的零花钱积攒起来援助小伙伴。

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希望工程”开展十年后共收到捐款17.82亿元人民币。

220.9万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贫困地区崛起了7549所希望小学。

因此,“希望工程”被公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中国人为改变教育落后面貌所付出爱心的一块丰碑。

⑦直到今天,那双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还在注视着人们,召唤着更多的人投入到“希望工程”当中,激励着千百万孩子更加努力学习。

(1)课文题目中的“大眼睛”加上了引号,其作用是()
A . 特定称谓
B . 着重指出
C . 表示引用
(2)阅读第①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①“大眼睛”是怎样读书的?
②记者为什么要拍摄这张照片?
(3)课文是怎样描写大眼睛的?从第②-⑤自然段中各找出一个关键词语。

第②自然段中的两个“生怕”写出了小女孩________。

第③自然段中划线词语“虽然”写出了学习条件的________,“可是”说明了小女孩对________的渴望,以及内心充满________的原因。

(4)这双“大眼睛”还“生怕”什么呢?展开想象写一写。

(5)用波浪线从文中画出一个比喻句。

(6)“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
(7)你了解“希望工程”吗?你曾经为它做过什么呢?
参考答案一、基础达标 (共8题;共49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6-3、
6-4、
6-5、
7-1、
8-1、
二、阅读训练 (共3题;共46分)
9-1、
9-2、
9-3、
10-1、
10-2、
11-1、答案:略
11-2、
11-3、11-4、11-5、11-6、1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