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物理 第三章 原子结构之谜章末复习课学案 粤教版选修3-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原子结构之谜
章末复习课
【知识体系】
原子结构之谜⎩⎪⎪⎪⎪⎨⎪⎪⎪
⎪⎧电子的发现⎩⎪⎨⎪⎧阴极射线→电子→① →葡萄干布丁模型荷质比⎝ ⎛⎭⎪⎫q m 的测定电子电荷量的测定② 核式结构⎩⎪⎨⎪⎧③ 实验:⎩⎪⎨⎪⎧现象原因→核式结构的建立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原子、原子核的尺寸、电荷
氢原子光谱⎩⎪⎨⎪⎧光谱⎩⎪⎨⎪⎧线状谱→④ 连续谱实验规律:巴耳末公式⑤ 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⑥ 量子化⑦ 量子化
能级跃迁:⑧
[答案填写] ①汤姆生 ②卢瑟福 ③α粒子散射 ④光谱分析 ⑤1λ=R (122-1n 2),n =3,4,5,… ⑥能量 ⑦轨道 ⑧h ν=E m -E n
主题1 对α粒子散射实验及核式结构模型的理解
1.实验现象.
(1)α粒子通过金箔时,绝大多数不发生偏转,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
(2)少数发生较大的偏转,极少数偏转角超过90°.
(3)有的甚至被弹回,偏转角几乎达到180°.
2.核式结构学说.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内,电子绕核运转.
【典例1】 (2016·上海卷)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内部存在(
)
A .电子
B .中子
C .质子
D .原子核
解析: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为: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有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而被反弹回来.卢瑟福根据该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里绕着核旋转,故A 、B 、C 错误,D 正确.
答案:D
针对训练
1.α粒子散射实验首次表明了( )
A .α粒子带正电
B .电子是原子的组成部分
C .原子是一个正、负电荷均匀分布的球
D .原子中带正电的部分体积很小
解析:卢瑟福根据该实验现象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原子中心有一很小的核,集中着全部正电荷及几乎全部质量,电子绕核旋转,故D 正确.
答案:D
主题2 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
1.玻尔的原子结构模型可概括为三个要点.
(1)能量的量子化E n =1n 2E 1(E n 为动能、电势能之和). (2)轨道的量子化r n =n 2r 1.
(3)能级跃迁量子化h ν=E m -E n (吸收或辐射一定频率的光子).
2.氢原子的能级.
(1)对氢原子而言,核外的一个电子绕核运行时,若半径不同,则对应的原子能量也不同.原子各能级的关系为E n =E 1n 2 (n =1,2,3…)对于氢原子而言,基态能级:E 1=-13.6 eV.
(2)氢原子的能级图如图所示.
【典例2】 (多选) 按照玻尔理论,下列关于氢原子的论述正确的是( )
A .第m 个定态和第n 个定态的轨道半径r m 和r n 之比为:r m ∶r n =m 2∶n 2
B .第m 个定态和第n 个定态的能量E m 和E n 之比为:E m ∶E n =n 2∶m 2
C .电子沿某一轨道绕核运动,若其圆周运动的频率是ν,则其发光频率也是ν
D .若氢原子处于能量为
E 的定态,则其发光频率为ν=E h
解析:由氢原子核外电子轨道半径公式:r n =n 2r 1,轨道半径与量子数的平方成正比,
所以r m ∶r n =m 2∶n 2,A 选项正确.氢原子的能量公式:E n =1n 2E 1,可见氢原子的能量与量子数的平方成反比,所以E m ∶E n =n 2∶m 2
,B 选项正确.根据玻尔的原子理论,只有核外电子发生能级跃迁时,才能发射某一频率的光,所以C 、D 选项不正确.
答案:AB
针对训练
2.(多选)以下关于玻尔原子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不是任意的
B .电子在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时,稳定地产生电磁辐射
C .电子从量子数为2的能级跃迁到量子数为3的能级时要辐射光子
D .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只有某些频率的光可以被氢原子吸收 解析:根据玻尔理论知,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的半径是一些分立值,故A 正确;电子绕核做圆周运动时,不发生电磁辐射,故B 错误;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需吸收光子,故C 错误;当吸收的光子能量等于两能级间的能级差,才能被氢原子吸收,所以不同频率的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时,只有某些频率的光可以被氢原子吸收,故D 正确.
答案:AD
主题3 原子能级的跃迁与电离
1.在正常状态下,原子处于最低能级,这时电子在离核最近的轨道上运动,即基态.原子处于较高能级时,电子在离核较远的轨道上运动,即激发态.原子从基态向激发态跃迁的过程是吸收能量的过程;原子从较高的激发态向较低的激发态或基态跃迁的过程,是辐射能量的过程,这个能量以光子的形式被吸收或辐射出去,吸收或辐射的能量恰等于发生跃迁的两能级的能量之差.
2.直接跃迁与间接跃迁.
原子从一种能量状态跃迁到另一种能量状态时,有时可能是直接跃迁,有时可能是间接跃迁,两种情况辐射(或吸收)光子的频率可能不同.
3.电离与跃迁.
原子跃迁时,不管吸收还是辐射光子,其光子能量都必须等于这两个能级的能量差,若想把某一定态上的原子的电子电离出去,就需要给原子的能量大于等于电离能.
[典例❸] (多选)如图给出氢原子最低的4个能级,大量氢原子在这些能级之间跃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辐射光子最小频率为第2能级跃迁到第1能级
B.处于第4能级的原子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6种
C.为使基态氢原子电离应用能量至少为13.6 eV的光照射氢原子
D.11 eV的光子能将基态的氢原子激发到第2能级
解析:由题能级图可知,3、4能级的能级差最小,则辐射光子最小频率为第4能级跃迁到第3能级,故A错误;处于第4能级的原子所辐射的光子的频率最多有C24=6种,故B 正确;为使基态氢原子电离应用能量至少为13.6 eV的光照射氢原子,故C正确;10.2 eV 的光子能将基态的氢原子激发到第2能级,而11 eV的光子不能被氢原子吸收,故D错误.答案:BC
针对训练
3.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氦离子(He+)的能级图如图所示.电子处在n=3轨道上比处在n=5轨道上离氦核的距离________(选填“近”或“远”).当大量He+处在n=4的激发态时,由于跃迁所发射的谱线有________条.
解析:从图上可知n=3 轨道上的能级比n=5 轨道上的能级低.根据玻尔原子结构理论:离核越近,能级越低,可知n=3轨道上的电子离氦核的距离近.处于第4激发态的He +的发射光子的种类为:N=C2
4=6种.
答案:近 6
统揽考情
核式结构、玻尔理论、能级公式、原子跃迁条件在选做题部分出现的几率将会增加,可能单独命题,也可能与其他知识结合出题,主要以选择题为主.
真题例析
(2015·安徽卷)图示是α粒子(氦原子核)被重金属原子核散射的运动轨迹,M、N、P、Q是轨迹上的四点,在散射过程中可以认为重金属原子核静止不动.图中所标出的α粒子在各点处的加速度方向正确的是( )
A.M点B.N点C.P点D.Q点
解析:由库仑定律,可得两点电荷间的库仑力的方向在两者的连线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由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的方向就是合外力的方向,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C
针对训练
(2016·北京卷)处于n=3能级的大量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的频率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解析:现有大量的氢原子处于n=3的激发态,当这些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为n=C23=3种.选项C正确,A、B、D错误.
答案:C
1.(多选)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绝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运动,说明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是α粒子受力平衡的结果
B.绝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运动,说明这些α粒子未受到明显的力的作用,说明原子是“中空”的
C.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内质量和电荷量比α粒子大得多的粒子在原子内分布空间很小
D.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原子内的电子对α粒子的吸引力很大
解析: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绝大多数α粒子沿原方向运动,说明α粒子未受到原子核明显的力的作用,也说明原子核相对原子来讲很小,原子内大部分空间是空的,故A 错,B对;极少数发生大角度偏转,说明受到金原子核明显的力的作用的空间在原子内很小,α粒子偏转,而金原子核未动,说明金原子核的质量和电荷量远大于α粒子的质量和电荷量,电子的质量远小于α粒子,α粒子打在电子上,α粒子不会有明显偏转,故C对,D 错.
答案:BC
2.氢原子从n =4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 =2的能态时,发出蓝色光,则氢原子从n =5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 =2的能态时,不可能发出的是( )
A .红外线
B .红光
C .紫光
D .γ射线
解析:氢原子从n =5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 =2的能级时,辐射的光子能量大于从n =4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 =2的能级时辐射的光子能量,所以光子能量大于蓝光的光子能量,γ射线是原子核在发生α衰变和β衰变时产生的能量以γ光子的形式释放,是高频电磁波,而氢原子从n =5的激发态直接跃迁到n =2的能态时,所辐射的光子能量小于γ射线的光子能量.故C 正确,A 、B 、D 错误.
答案:C
3.氢原子从能级m 跃迁到能级n 时辐射红光的频率为ν1,从能级n 跃迁到能级k 时吸收紫光的频率为ν2,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 ,若氢原子从能级k 跃迁到能级m ,则( )
A .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 ν1+h ν2
B .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 ν1+h ν2
C .吸收光子的能量为h ν2-h ν1
D .辐射光子的能量为h ν2-h ν1
解析:由跃迁假设及题意可知,h ν1=E m -E n ,h ν2=E k -E n ,红光频率ν1小于紫光频率ν2,所以能级k 能量大于能级m 能量,所以从能级k 到能级m 需要辐射光子,A 、C 项错;h ν3=E k -E m ,解三式得:h ν3=h ν2-h ν1,D 项正确.
答案:D
4.已知氢原子的基态能量为E 1,激发态能量E n =E 1n 2,其中n =2,3,….h 表示普朗克常量,c 表示真空中的光速. 能使氢原子从第1激发态电离的光子的最大波长为( )
A .-4hc 2E 1
B .-2hc E 1
C .-4hc E 1
D .-9hc
E 1
解析:第1激发态即第2能级,是能量最低的激发态,则有E 2=E 14
,电离是氢原子从第1激发态跃迁到最高能级0的过程,需要吸收的光子能量最小为0-E 2=-E 14,所以有-E 14=hc λ,解得λ=-4hc E 1
,故C 正确.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