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故事成语共工触山_神话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话故事成语共工触山
共工勇敢,敢于挑战权威,但性格暴躁,偏激任性。
关于神话故事共工触山你听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神话故事共工触山,希望大家喜欢!
神话故事成语共工触山
颛顼帝为华夏上古时期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之一,被称为北方水德之帝。
颛顼帝为人仁德、智慧,那时候,四方慕德而服,鸟兽尽皆感化。
据《史记·五帝本记》记载,颛顼帝的辖区非常大。
“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
动静之物,大小之神,日月所照,莫不砥属。
”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
颛顼帝的大德智慧,使善者从之,却使邪恶及无法无天的共工恨之,共工妒忌的简直发了狂,便纠集一些同样鼓吹无法无天而对颛顼帝不满的坏神组建成一支军队,轻骑短刃,突袭天国京都。
颛顼帝闻变,泰然自若,一面点燃七十二座烽火台,
大战开始后,颛顼帝率军将共工部众从天上追逐到凡界,再从凡界厮杀到天上,几个回合过去后,颛顼帝的部众越杀越多,长着两个蜂窝脑袋的骄虫领毒蜂由平逢山赶至;共工的部众被杀的人仰马翻,几乎全军覆没。
共工辗转杀到西北方的不周山下,身边仅剩一十三骑。
不周山的奇崛突兀,顶天立地,挡住了这伙贼寇的去路。
这不周山是一根撑天的巨柱,是颛顼帝维持宇宙秩序的主要凭藉之一。
这时,颛顼帝率军从四面八方冲来,喊杀声、劝降声惊天动地,天罗地网已经布成。
共工到死还想坏一把,不顾一切后果发泄怨恨,他向不周山撞去。
在轰隆隆、泼喇喇的巨响声中,那撑天拄地的不周山竟被它拦腰撞断,横塌下来。
天柱折断后,整个宇宙便随之发生了大变动,西北的天穹失去撑持而向下倾斜,使拴系在北方天顶的太阳、月亮和星星在原来位置上再也站不住脚,身不由己的挣脱束缚,朝低斜的西天滑去,成就了我们今天所看见的日月星辰的运行路线。
以及江河东流,淡水与海水混
合的情景。
不周山被撞断后,天就塌下半边来,还露出很多大窟窿;地面也裂开了,出现一条条的深坑裂缝。
在天崩地裂的情况下,山林燃烧起熊熊大火,地底喷出了滔滔洪水,周围也窜出了各种凶猛野兽,大地就象一个人间地狱。
天神女娲,看到自己创造出来的人受到这样的苦难,痛心极了。
为了让人们重新过上自然的,女娲决定去修补残破的苍天。
这是一件极其困难繁杂的工作,女娲先在江河拣了许多五色石子,又用大火把石子烧了九天九夜,炼成红、黄、青、白、黑五色混和的石浆,然后一勺一勺的把石浆灌进天上的窟窿,把崩裂的地方修补好。
随之的工作,便是要把天撑起来。
女娲用一只大乌龟的四只脚,用来代替天柱,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天空象架帐篷似的撑起来。
柱子很结实,天空再也不会塌下来了。
女娲又赶走了到处为患的凶禽恶兽,又用芦草烧成的灰去填塞洪水。
天补好了,地也填平了,华夏之民又重新过上了自然的生活。
共工人物介绍
共工又作龚工,中国上古神话人物,洪水之神。
氏为氏族名,又称共工氏。
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
传说中共工形象凶恶,人面蛇身而红发,性情愚蠢而凶暴,野心勃勃,是黄帝系部族长期的对手。
在中国上古奇书《山海经》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相容”而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而怒触不周山。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共工氏是黄帝王朝时代的部落名,把共工与驩兜、三苗、鲧列入了四凶之一。
神话故事成语共工触山版本
《尚书.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四罪而天下咸服。
”《山海经.海内经》:“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沃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又《天文训》、《淮南子》:“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
共工与颛顼争帝。
《山海经.海内经》: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
此祝融是离朱也叫离娄。
江水即泗水,今天泗水流域的邾娄便是祝融离朱生共工的地方。
《山海经·大荒东经》说:“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
少昊孺帝颛顼于此。
少昊之都在曲阜距离共工出生地邾娄非常近。
所以颛顼与共工原本是邻居关系,他们共同的领袖是强大的少昊。
共工怒触不周山颛顼与共工原本应该是可以和睦相处的。
但是由于少昊统治后期少昊族的衰落,加上共工一族的崛起。
原本江水流域的统治者少昊已经没有能力约束崛起的共工,共工因此向少昊的统治权发起了挑战。
这正是《国语.楚语》里面记载的:少昊氏之衰也,九黎乱德。
其后三苗复九黎之德的事件。
此三苗指的正是共工。
历史上共工也称帝江就是江水之帝的含义。
面对共工的崛起,少昊指定的继承人颛顼自然不服气,于是乃命重黎对抗共工。
重黎即重部落和黎部落。
重是少昊之子也在江水流域,黎部落是颛顼妻子女禄的娘家部落,女禄的禄便是黎字的通假。
女禄所在的部落也叫滕濆氏,是祝融离朱后代的一支。
滕濆氏也叫滕奔氏,奔是濆的通假。
濆字就是喷泉的意思,滕濆即滕涌的喷泉。
滕濆氏在今天的山东滕州,滕州就是因滕涌的喷泉而得名。
黎(禄)姓滕濆氏地理位置大概在今天滕州一带,与他祖先祝融离朱所在的邾娄很近,女禄与颛顼的后代也有一部分称祝融的。
黎(禄)姓滕濆氏本和共工同族,但因兄弟分家不愉快所以也出来支持颛顼攻打共工。
就这样得到了江水流域重和黎(滕濆氏)两大部落的支持,颛顼实力大增。
把共工逼走。
但是此时共工依然强大。
为了取得长久的和平。
颛顼与共工还搞了联姻关系,颛顼和女禄的后代老童娶了共工大臣根水氏和竭水氏为妻。
《山海经》中也有记载:“朝阳之谷,神曰天吴,是为水伯”。
在帝颛顼时期(约公元前25世纪),颛顼部落联盟与共工部落联盟在中原地区(今河南北部)的作战。
原始社会晚期,相传黄帝之孙颛顼号高阳氏,继黄帝为该部落联盟首领。
他生于若水而居帝丘(今河南濮阳东南),正处黄河(约当今卫河)东岸附近。
炎帝的后裔共工,已成为炎帝族分支共工氏部落联盟的首领,居九有(即九州)黄河中游河西地区
(约在今河南辉县境),在颛顼部落联盟的上流。
当时,黄河经常泛滥成灾,祸及百姓。
共工氏部落为了自己一己之利修筑西岸河堤,将大水引至东部河堤。
大水冲毁东岸河堤,殃及下流颛顼部落联盟。
两部落联盟发生冲突,在中原地区展开大战。
颛顼大帝以共工违反天意为由发动群众,讨伐共工。
双方大战于澶渊(今濮阳西)。
最终共工因寡不敌众而失败,颛顼统一华夏。